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近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近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近况标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治疗;综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笔者收集了自2002年以来,对病窦的中医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对病窦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阳气衰微,鼓动无力,阴寒内结,血脉塞滞。

病位在心,连于脾,根于肾。

诸位医家又各有不同见解。

杨晓光[1]认为多由心、脾、肾阳虚衰,阴寒痰浊之邪凝聚不解,使阳气失于敷布,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李贵满等[2]认为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其病机为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久病不愈而阳气虚损,心气鼓动无力。

张莹等[3]认为病窦以心肾阳虚为本,血脉瘀滞为标,病久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之重症。

郭文勤教授[4]提出“心病表现于心,根源于肾”理论,抓住“心肾阳虚”这一本质,兼顾痰湿、瘀血、痰瘀。

李辰佳[5]总结本病病机有五:心气不足,心阳虚寒,心阴不足,气滞血瘀,痰浊上扰心神。

2辨证分型本病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杨晓光[1]据病机及主症将本病分为心气不足、心肾阳虚两型,分别治以益气温阳,养心安神;温补心肾,通阳和络。

王居新[6]将本病辨证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3型,分别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益气活血,温经通络;益气滋阴,养血和营。

曹雪明[7]总结贾秀兰主任医师经验分为5型,心阳不振、心肾阳虚、气血两虚、气虚血瘀、痰湿内蕴,予以益气温阳通脉;温补心肾,通阳和络;益气养血,通脉安神;活血化瘀,温通心阳;温阳化湿,化痰开郁,实为经验之谈。

张淑云[8]将本病心动过缓型辨证为心气虚弱,肾阳不足,治则为益心气、补肾阳。

对快—慢综合征,辨证为心气阳虚,脉络闭阻,治以益气温阳通络之法,对一些使用西药较难治疗的病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治疗3.1古方化裁吴宝川[9]龚澄[10],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本病分别与心宝、阿托品组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0.0%,均优于对照组66.7%、72.0%,前者P<0.001后者P<0.05。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临床上使用中医治疗该病常采用综合调理法则,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按摩、艾灸等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

一、调理气血中医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心脏脏气虚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调理气血是中医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

气血调理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按摩、艾灸等。

1.药物治疗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药方剂可采用活血化瘀、温阳补气、健脾益气等方剂,以调理气血。

常用药物包括柴胡、当归、黄芪、人参等。

2.针灸通过在经络穴位上刺激,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心脏功能损害,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常用穴位包括心包经、肝经、脾经、胃经等。

3.按摩通过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提高心脏功能。

常用穴位包括涌泉、三阴交、太溪等。

4.艾灸通过远红外线照射,促进氧合作用,增加心肌细胞代谢,增强心脏功能。

常用穴位包括神门、中府、肺俞等。

二、调理心神4.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的方式,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心理问题。

常用音乐包括轻音乐、自然音乐等。

三、调理生活习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长期吸烟、饮酒、饮食过饱等。

因此,中医治疗该病也包括调理生活习惯的方法,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艾灸、推拿等。

3.推拿总之,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采用综合调理法则,包括调理气血、心神、生活习惯等方面。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一 20 7 年 5 月第 4 卷第 2 期 0 5
病 窦 结 合 中 药 疗 展 态 房 综 征的 医 治 进
周亚滨 王 岩 李妹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香坊 150 抖 ( 0) 【 摘要〕综述了中医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辨证论治、 应用古方、 拟方及中成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 自 合征的进展。 〔 关健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 中图分类号I R54 ‘ 1 7+ 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67 一 1 ( 0 7冲 66 或伴有心悸不安、 呼吸喘促、 下肢浮肿
等, 舌淡苔白腻, 脉弦滑。 心电图呈肺型P 波、 心动过缓或束支传 导阻滞, 间有呈心房纤颤而室律慢者。 治宜温阳化湿, 化痰开郁。 方用二陈汤合瓜萎燕白 半夏汤加减。杨晓光{将其分为两型:(1 司 ) 心气不足:主症:心悸、 气短、 胸闷、 头晕、 面色苍白、 神疲肢倦、 夜 寐梦多、 舌质淡、 脉迟或结代。 治宜益气温阳, 养心安神, 药用炙甘 草、 人参、 获荃、 术、 白 生麻黄、 熟附片、 桂枝、 黄蔑、 细辛、 丹参、 当 归、 白芍、 炒枣仁、 琉拍等。(外合 肾阳虚:主症:胸闷、 心悸、 时有胸 痛、 畏寒肢冷、 神疲倦怠、 腰膝酸冷、 舌质淡暗、 脉沉迟或结代。 治 宜温补心肾, 通阳和络, 药用生麻黄、 桂枝、 炙甘草、 附子、 细辛、 党 参、 黄蔑、 丹参、 赤芍、 红花、 川芍、 巴戟天等。
姜阿萍等 自 参汤:人参巧 西洋参 巧 丹参3 耳 4 l [ 拟三 9, 9, 0 治疗
病窦患者2 例, 5 显效9 例, 总有效率 8 %。 李春华争 咐 4 例患者 6
用温阳 血法治疗, 活 方用炙附子 煎) 、 细辛、 麻黄、 (先 人参、 桂枝、 丹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标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药;综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又称病窦综合征,快一慢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是指窦房结及其附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出现病变,造成起搏功能及(或)冲动传导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表现,如乏力、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心源性晕厥,部分病人可发生猝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安装永久性体内人工起搏器是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但因其价格昂贵且有创伤,难以普及。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近年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名,但依据其症状表现多将其归于“心悸”、“眩晕”、“胸痹”、“厥证”、“脉迟症”、“脉结代”等疾病范畴。

对其病机古代早有论述,《灵枢·本神》日:“肾气虚则厥”。

《濒湖脉学》云:“迟而无力定虚寒,代脉都因元气虚,结脉皆因气血凝”。

《济生方·怔忡论治》指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

现代医家大多数认为本病病位在心,连及脾肾,病变性质属虚属寒;主要病机为心气虚,心肾阳虚,或兼脾阳不足。

诸位医家又各有不同见解。

刘淑娟等总结黄春林教授经验认为,本病病位虽然在心,然其根于肾,肾阳虚为本,而气滞、痰浊、瘀血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肾阳虚兼气滞、痰浊、瘀血而致血脉凝涩,甚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为本病。

刘彤认为本病病机多为气阴两虚为本,心血瘀阻为标。

梁君昭等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之络脉,病程日久,滞、瘀、浊、毒互结于脏络而致此病。

栾天竹等总结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阳虚损为病理基础,寒瘀痰凝为病理变化,治疗方法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痰为原则。

赵展荣等总结李文瑞经验认为本病以心肾阳虚为本,阴寒内盛为标,标本之间又互为因果,阳虚生寒,寒盛伤阳,使气血运行更为迟缓而致心动过缓发为本病。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概况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概况

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概况指导:毕云标签:病窦综合征;中医治疗;综述1 辨证论治1.1心肾阳虚型以温补方法来达到温阳益气,补肾强心之功。

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方。

李氏[1]以温阳益气法治疗病窦综合征36例,基本药物组成:制附片、党参、桂枝、炙麻黄、丹参。

结果:临床治愈4例(占11%),显效12例(占33%),有效18例(占50%),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4%。

李氏等[2]以温阳益气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2例,药用:炙麻黄、瓜蒌、陈皮、炙附子、麦冬、细辛、红参、黄芪、炙甘草、桂枝、蛭粉。

治疗结果:显效23例(54.8%);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

1.2气虚血瘀型治宜补益心气,活血化瘀,以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为主方。

李氏[3]治疗气虚血瘀型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药用:黄芪、党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熟地黄、枳壳、柴胡、牛膝、桂枝、桔梗、炮附子。

宋氏等[4]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法治疗SSS38例,疗效显著。

药用自拟二阳生脉汤:熟地黄、鹿角胶、当归、麦冬、黄芪、人参、山茱萸、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细辛、麻黄、桂枝、升麻、柴胡、川芎、赤芍、丹参。

1.3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炙甘草汤为主方。

曲氏等[5]辨证治疗病窦综合征86例,药用:炙甘草、人参、生地、麦冬、黄芪、五味子、白术、茯苓、酸枣仁、桂枝、香附、郁金。

总有效率91.86%。

项氏[6]以五参生脉饮治疗心律慢一快综合征11例,药用党参、沙参、丹参、麦冬、五味子、苦参、元参、桂枝、当归、补骨脂、青皮。

结果: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未复发者5例;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基本正常,偶发心前区不适者4例;自觉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发作次数减少者2例。

1.4痰湿阻遏心阳型治宜温通益气,涤痰通络。

郑氏[7]以化湿理气法治疗病窦综合征57例,药以自拟方(藿香、佩兰、苍术、郁金、香附、云苓、白术、荷叶、升麻、黄芪、百合、沙参、麦冬)为主。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机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病证,主要特征为心动过缓。

临床表现以心率缓慢(心率在50次1分钟以下)及所致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供血不足症状为主。

西医治疗主要是麻黄素、阿托品、普鲁本辛等,效果并不理想;如配合中药分型治疗,效果不错,特分型介绍如下:1、气阳两虚型:症见心悸气短,动则加剧,汗出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面色晃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

治宜温阳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药用:黄芪30克,人参6克(另煎),白术15克,当归12克,甘草6克,细辛3克,麻黄6克,附子6克(先煎),干姜1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阳血亏虚: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咽干口燥,烦躁易怒,盗汗,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宜益气滋肾,补阴养血。

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药用:生地、熟地各15克,天冬、麦冬各12克;云苓15克,五味子10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首乌20克,元参15克,酸枣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心脉瘀阻:症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或刺痛阵作,舌质紫暗,脉涩。

治宜活血化瘀,温阳益气。

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参附汤。

药用:人参10克(另煎),附子6~10克(先煎)。

干姜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赤芍、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

4、痰湿阻络:胸脘痞闷,心前区不适,心悸,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

治宜温化痰湿。

方用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

药用:瓜萎20克;薤白10克,法半夏10克,丹参15克,党参30克,茯苓12克,白术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铁生)。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是窦房结节律缓慢、不规则或暂停,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通常采用综合调理法则,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多种方法,下面将对其中常用的法则进行分析。

1. 补肾法则中医认为,窦房结是心脏的“翘首司令”,主管心脏的起搏和节律调控功能,肾气虚弱可导致心脏功能失调,所以补肾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法则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等,通过补益肾气,增强心脏的起搏与调控功能。

2. 调理心脾法则中医认为,心脾相互依存,心脏功能的失调与脾胃功能的紊乱有关。

常见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心悸、疲乏、神疲等症状,与脾气虚弱相关。

调理心脾功能也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通过补益脾气,改善心脏功能。

3. 祛瘀法则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伴有血瘀的病理过程,中医认为血瘀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脏功能异常。

中药治疗时常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丹参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状况。

4. 针灸法则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穴位有心包经的内关、外关、尺泽等,以及肾经的涌泉、太溪等。

针灸可以调整心脏的节律,增强心肾功能,改善心脏供血状况。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主要包括补肾、调理心脾、祛瘀和针灸、艾灸等。

在具体治疗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患者还应配合调整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早日康复。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指窦房结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常常需要使用心律调节药物和植入心脏
起搏器等治疗手段。

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腧穴刺激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加味建中汤、
保和丸、宁心安神丸等,这些中药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心血管病症状,改善窦
房结功能。

加味建中汤:该方以黄芪、白术、茯苓为主药,加减选用当归、熟地、枸杞等多种药材。

该方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调和气血等作用,可缓解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患者的心脏症状,改善窦房结功能。

宁心安神丸:该方以黄芪、五味子、丹参等10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安神、活血化瘀、调和心气等作用。

适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因神经衰弱、情绪波动等所致的心脏病病症状,可调整窦房结功能,缓解病情。

二、腧穴刺激治疗
腧穴刺激治疗是一种针灸疗法,可通过针刺、按摩、灸热等手段刺激特定部位的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气血运行,缓解心脏疾病症状。

常用的腧穴有心俞穴、足三里、合谷等。

心俞穴:心俞穴是常用的心脏相关穴位之一,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1.5寸,可用大、中型针刺入穴内,以激发穴位气血,缓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脏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除了药物治疗外,腧穴刺激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 人参、 茯苓 、 白术 、 生麻 黄 、 附片、 熟 桂枝 、 黄芪、 细辛 、 丹参 、 当 归、 白芍、 炒枣仁 、 琥珀等 。( 心肾阳虚 : 2 ) 主症 : 胸闷 、 心悸 、 时有胸
1 关 于病窦 病 因病机 的认 识
祖 国医学没有 “ 病窦 ” 的病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 , 但 多将 其归
属于 “ 心悸 ” “ 、 眩晕 ” “ 、胸痹 ” “ 、厥证 ” “ 、 脉迟症 ” “ 、脉结 代” 等范
痛、 畏寒肢冷 、 神疲倦怠 、 腰膝酸冷 、 舌质淡暗 、 脉沉迟或结代。治 宜温补心肾, 阳和络 , 通 药用生麻黄 、 附子、 桂枝 、 细辛、 炙甘草 、 党 参 、 芪、 黄 丹参、 赤芍 、 红花 、 芎 、 川 巴戟天等。
短 、 闷、 胸 头晕 、 面色 白、 神疲肢倦 、 夜寐 梦多 、 舌质淡 、 脉迟或 结 代。治宜益气温 阳通脉。方用乌附麻辛桂草姜汤加减。( 心肾 阳 2 ) 虚: 症见胸闷 、 心悸 、 时有胸痛 、 畏寒结代 。治宜温补心肾, 通阳和 络。 方用右归丸加减 。3 () 气血两虚 : 临床表现为心悸、 气短 、 闷、 胸
是 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 的综合表现 ,
呆或恶心呕吐, 泛吐痰涎, 或伴 有心悸不 安 、 吸喘促 、 呼 下肢 浮肿
等, 舌淡苔 白腻, 脉弦滑 。心电图呈肺 型 P波、 心动过缓或束 支传 导 阻滞, 问有呈心房纤颤 而室律慢者 。治宜温阳化湿, 化痰开郁。 方 用二陈汤合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减 。杨晓光嗍 将其分为两 型 : ) ( 1 心 气不足 : 主症: 心悸 、 短、 闷、 气 胸 头晕 、 面色苍 白、 神疲肢倦 、 夜
例, 显效 8 , 例 总有效率 8 .%。 95
2 3 自拟 方 .
2 关 于病窦 治疗 的认 识
2 1 辨 证 论 治 .
姜 阿萍等旧自拟三参汤 : 人参 1g西洋参 1g丹参 3 g 5, 5, 0, 治疗
贾 秀兰 病窦 患者分 为 5型 : ) 阳不振 : 见心悸 、 将 (心 1 症 气
病窦患者 2 5例, 显效 9 , 例 总有效率 8 %。 8 李春华等 6例患者 锝t 4 用温阳活血法治疗 , 方用炙附子冼 煎)人参 、 、 细辛 、 桂枝 、 麻黄 、 丹 参、 川芎 、 鸡血藤 、 地龙 、 甘草, 疗程 5 , 周 结果 : 显效 3 0例, 总有效率
达 9 .%。邵兵 用温通心 肾, 1 3 益心活血法治疗 3 0例 , 显效 l 例 , 8
维普资讯
。 述・ 综 。

20 年 5 07 月第 4 卷第 2 5 期
病态窦 综合征的中 药治疗 房结 医 进展
周亚滨 王 岩 李姝花
(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 , 哈尔滨香坊 104 ) 50 0 [ 摘要]综述 了中医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中医辨 证论治 、 应用古 方、 自拟方及 中成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
2 2 古方 应 用 .
畴 。对其病机, 古代早有论述。如《 濒湖脉学》 “ 云: 迟而无力定 虚
寒, 代脉都 因元气虚, 皆因气血凝 。”灵枢 ・ 结脉 《 本神》 “ 日: 肾气 虚
则厥 。” 】 p 近代学者则有更深人的认识 。祝兴超 认为本病是 由先 天禀赋 、 情志失调 、 寒邪 内侵 等所致 的以心 阳 、 肾阳、 阳不足 为 脾 本, 寒凝 、 气滞 、 血瘀 、 痰浊为标 的本虚标 实之证 , 病程迁延 1 , 3久 阳损及 阴, 出现阴阳两虚之危重证候。朱翠玲[ 则 5 J 阳虚是其 认为 病理实质, 与虚 、 、 寒 瘀有关。张志钧嘲 为其病 变特点为虚实兼 认 夹 。所谓虚指五脏气血或 阴阳亏虚, 以心为主, 其 兼涉及脾 、 、 肝 肾 三脏 ; 所谓实是指痰饮 、 、 、 瘀 寒 热邪之兼夹为患 。本病 以虚为本, 初期 多 以气或气 阴两虚为 主, 后期则往 往转至 阳虚, 由于心气不 足, 心血推动乏力, 脉瘀 阻, 阻脉, 因虚致实。 故血 痰浊 此为
合征 的进展。
[ 关键词]病 态窦房结综合征 ;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 4 . 4 5 1 +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 0 7 2 6— 2 6390( 0) -60 2 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c n s ydo e s) s ks u n rm , s i i s s 简称病窦综合征 ,
患者 可在不 同时间出现 一种 以上 的心律失常[ 1 I 。西医在治疗病窦
综合征上仅 为暂时性 的应 急处理或安装 起搏器回 但 价格 昂贵 , ,
难 以普及 。近年来 中医药在病窦 的治疗上显示 了一定 的优势 , 本 文对病窦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寐梦多 、 舌质淡 、 脉迟或结代。 治宜益气温 阳, 养心安神 , 药用炙甘
傅强嘲 用乌头赤石脂丸加减: 制川乌 、 川椒 、 干姜各 lg 附子 O, 1 g 赤石脂 2 g 2, 0 ,治疗 2 0例 病窦 患者 ,2例 显 效 ,总有 效 率 l
9 %。 0 常晓【认为本病治疗应采用温补心 肾, 0 . 益气养 阴之法。 方取
麻 黄附子细辛汤鼓舞 阳气为主, 生脉饮益气养阴为辅 。 8例病窦 4 患者用药 3 0天后, 显效 l 例 , 8 总有效率 8 . 7 %。高丽[ 运用补 5 1 1 则 气 温 阳活血 之法 , 以炙甘草 汤为主方 加减 , 治疗 6 5例病 窦病人 4 5天后 , 显效 3 6例, 总有效率 8 . 62 %。李 淑云 在治疗原发病基 础上用 阳和汤辨证加减 口服, 药用麻黄 75, 角胶 lg .鹿 g O, 熟地 2 g 0, 肉桂 l g O, 炙附 子 2 g 0, 干姜 、 红参 各 lg炙甘草 1g 治疗本病 1 O, 5,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