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关于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

合集下载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计划与措施#精选.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计划与措施#精选.

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计划与措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院的试点专业,其专业定位是:“会设计、善组网、懂维护、能编程、有特长”。

培养目标是:“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练掌握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具备一定网络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具备网站开发及网络编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一定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

”该专业不仅强调技能型人才培养,也重视技术基础理论和学历层次的知识教育。

在教学计划中我们安排了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理论和专业通识课程,并要求学生具备必须的技术理论基础,以支撑专业课程的学习,延伸了本专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力。

为了适应学生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根据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并在充分的科学调研工作基础上,我们出台了电子信息工程系2004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计划与措施。

一、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指导思想职教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把专业学科为本位变为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也就是说,要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应用性,缩短教育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强化技能,同时,让“双师型”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

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前提的技能模块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全过程;正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把握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与完善同高职教育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培养更加适销对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方向(一)、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实现二个转变。

1、“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

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高(中)职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高(中)职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修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修订)毕业设计(论文)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学生完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过程。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按照教学要求正常有序地进行,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受到较为完整的专业基本训练,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思想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及指导工作,从2008级学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要求进行:1.根据各专业方向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和指导工作2.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每一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3&打破行政班级限制,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宏观调控4.学生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1.系统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设计(论文)方法、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不同专业根据其专业性质应有所侧重)。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4.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资料、编写设计报告(论文)的能力。

可要求高职学生运用外语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或书刊,并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中包括一定的外语考核成绩。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专业意识、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管理为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在合理、科学、有条不紊的程序下顺利进行,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我院高职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与指导思想毕业设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锻炼学生实务和创新能力而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拟定并实施本管理办法是为了发挥毕业生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按计划、分步骤、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以实现毕业设计工作的预定目标。

二、组织工作(一)高职毕业设计工作每年按时由学院教务办拟定计划、做出安排,并组织实施。

(二)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助教以上职称且专业相关,指导的学生人数以10人为限。

(三)设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以抽样形式检查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采用适当形式将抽检结果公布。

三、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各专业培养的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本着贯穿所学专业的理论,结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并解决本专业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原则来选择、确定设计的写(制)作方向。

为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各专业一律做毕业设计。

原则上,毕业设计应一人一题。

课题涉及面较大,或设计较复杂的可组成课题组或设计组集体完成毕业设计,审批权归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应和课题组(设计组)同学密切配合,为参与设计的全体同学进行具体分工,确定负责人,制订完成课题的详细计划,并指导组织实施。

四、成绩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主要依据其科学性、创新效果与实用价值等方面予以评定。

毕业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不超过总数的20%。

对各等级分数的要求是:优秀为90分以上;良好为80分-89分;中等为70分-79分;及格为60分-69分;不及格为59分以下。

有剽窃、抄袭痕迹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应评为不及格。

毕业设计不及格按考试科不及格处理。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写作,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

请联系Q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论文检测重复率:/直连官网权威可靠五、格式及装订要求毕业设计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

2024届毕业设计要求

2024届毕业设计要求

2024届毕业设计要求对于2024届的毕业设计,主要涉及到以下要求:1. 选题与开题: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及饱满的工作量。

同时,需要注重与社会、生产、科研、实验室和相关专业工作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实验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四种类型课题原则上比例不低于70%。

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业余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2. 独立性与原创性: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应难易程度适中,注重更新,改进题目或新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

要求每生一题,独立完成。

需要多位学生合作研究的题目,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大题目下加副标题以示区别。

3. 查重与评阅:论文查重是重要环节,原则上,文字复制比应控制在20%以内,高于比例限制的论文不能进入评阅和答辩环节。

评阅资格审核和论文评阅也是关键步骤,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将对论文的规范性、工作量、专业水平等进行评价。

4. 时间安排:学生应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开题报告是否达到开题要求,对学生工作态度和开题报告质量进行评分并提出指导意见。

对不符合要求者应退回重新开题。

5. 沟通与合作:学生应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及时掌握论文工作进度,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阶段工作。

6. 诚信教育:各学院要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明确指导教师、学生的职责,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学习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文件规定;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严谨求实、坚守诚信,切实做到不抄袭、不剽窃、不弄虚作假,不找人代做,不买卖毕业论文(设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学校和专业有所不同,建议查阅学校官网或咨询老师。

电子系毕业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电子系毕业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2010 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电子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我院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利完成实践技能训练任务和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

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毕业设计是本系各专业毕业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我系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 级的毕业论文实施与专业综合实训结合起来,专业综合实训分为两个阶段:专业综合实训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

一、指导教师安排指导小组组长:李存永成员:刘凯燕、李存志、崔清华、张彩甜、王艳霞、李祥、黄晶晶、周海涛、陈长生、蒋清健、潘莉二、课题方向2010 级共有网络技术专业 1 个班、应用电子技术 1 个班和多媒体技术 1 个班,根据实际情况,将课题分为网络软件设计、网站设计、网络规划设计、系统管理维护、电子信息、多媒体技术等方向。

课题由学生自由选择(每题每班限选2 人),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拟题,但不能超越规定的课题方向。

学生参考选题表:序号课题名称1图书管理系统2学籍管理系统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4仓储管理系统5酒店客房管理系统6机房管理系统7网上选课系统8荣誉积分管理系统9家庭财务管理软件10个人网站设计11BBS 论坛设计12小型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13网上书店设计与实现14在线考试系统15基于 asp 的网站后台管理程序的开发16校园网建设方案17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18智能化小区的网络方案设计19网吧网络方案设计20社区网络的设计与实施21校园网信息安全方案设计22网吧管理软件的原理及应用23防火墙技术的应用24Windows2000 组策略的应用25木马的原理与防范26ARP 欺骗的原理及防范27** 病毒的原理与防范28x-window 的体系结构分析29Linux 系统启动过程分析30Vmware 虚拟机的应用31自动调温调压模块的设计32道路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33家用电器集成控制系统34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35无线电遥控器的设计36印刷电路板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37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38贴片技术 (SMT) 的应用及其发展39带有数码显示功能的锂电池充电系统探究40视频监控系统41无线发射电路一例42简单的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43用单片机实现电子钟的设计44声控或光控路灯设计45音响放大器的设计46Linux 多进程编程浅析47PV 原语的应用48Linux 多线程编程浅析三、毕业设计进度安排序号时间主要工作负责人①拟定毕业设计课题系主任110.3-10.20②学生自主选题辅导员③系安排指导教师系主任学生210.21-11.1①系统分析及概要设计指导教师311.1-11.20①系统详细设计学生学生411.21-11.23①课题设计结束论文定稿指导教师①毕业设计答辩系主任②学生上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511.24-11.30③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④汇总毕业设计成果系主任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要求参照我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2024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2024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2024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一、总则2024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学院毕业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保证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

二、任务分工1. 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体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组织审核、评比、答辩等工作。

2. 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3. 学生负责积极参与毕业设计工作,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和完成设计任务。

三、选题和计划1. 学生在选题前需向学院提交毕业设计选题申请,包括设计内容、目标、研究方法等。

2. 学院审核选题申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要求进行评估,确定选题。

3.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计划,包括设计目标、内容、进度安排等。

四、指导和指导1.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和指导,包括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解答学生的问题等。

2. 学生需按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设计进展和困难,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建议。

3. 指导教师需保障指导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五、中期审核1. 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学生的中期设计进行评审,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方案、进展情况等。

2. 学生需按要求准备中期答辩材料和演示,向专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进展情况。

3. 专家根据学生的中期设计和答辩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

六、最终答辩和评优1. 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最终答辩,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方案、成果展示等。

2. 学生需按要求准备最终答辩材料和演示,向专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展示。

3. 专家根据学生的最终答辩和成果展示,对其进行评价和评比,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

七、备案和归档1. 学院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备案和归档,包括设计论文、设计图纸、设计报告等。

2. 学生需按要求整理和提交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资料和电子版文件。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先进班集体及学生先进个人评选结果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先进班集体及学生先进个人评选结果

2011—2012学年先进班集体及学生先进个人评选结果一、先进班集体(3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1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应用电子1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G方向)1班二、三好学生(43人)苏岩华王欣郭朴林龚坤萍尹明乾付宝强刘华苹马佩佩孔德娜李晶晶田乐陈洁杜露露谭烟烟刘甜甜梁金波李金耀何战胜党晶周郡颖王鹏涛刘金凤聂红豆郭亚鹏陈晓雪王培佳晋旌翔郭孟阳岳喜强胡晶晶高婷刘珍魏娜董东方赵梦凡张思文吕兴达郭亚威郭高杰王晓乐王鑫贾晓东王文宇三、优秀学生干部(28人)李超王永战齐国凯李征杨正军窦穗军朱莉敏库元元徐小兵杨丹韩凯李香香郭秉正刘亚楠马龙涛陈晨王家乐黄莹秀刘少博薛晓晗张赛司浩天杨庆丽张朋帅陈策雷洁琼冉洁陈鹏飞四、优秀寝室长(7人)司大伟鲁娜刘月郭胜男董东方杨丽管进五、综合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1人)翟琛东周立阳张淑静李龙君杨媛媛王红艳于莉萍陈自成杜亚苏高婷孙彦明二等奖学金(34人)高雅唐雪洁王小云姚平马国硕李慧娟范琳琳张丽娜王萌萌郭晓旭张培玲周宗超李娇娇曹花卉邵帅印张艳敏杨言辉陈洁李双丽张梦秋郑晓娇闫焕代娟张钰静朱开放聂红豆邵婷婷薛晓晗王净净陈策吴长城任静儒马洪涛杨幸玉三等奖学金(67人)毛明佩张卫卫李敏冯飞孟菊方静许晓敏马一雷夏可以朱卫兵李慧敏王莹牛芳达徐珊珊朱海霞汪秀美杨丹王丹丹张晓凯李香香许潇潇刘俊鹏王培培王道慧高洁李萍王豪云宁宁李菊杨濛李滨伊家杰张文良许光耀徐孟黄艳科李金耀乔文文赵艺展陈晨常文丽梁金波王家乐杨琛黄莹秀王凯歌石伊联董鑫鑫刘金凤潘欢欢李玲慧张海霞郭秉正潘贝贝张雪陈倩倩王广学张利军岳丽萍孟素雅杨丽胡晶晶刘珍刘瑞静罗金明王建军曹真。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07 机械学号:0702411029姓名:姜付昌目录1.设计任务书2.零件的分析和毛坯的选择3.零件加工路线的拟定4.有关基准的选择5.零件各表面加工顺序的确定6.加工余量的确定7.数控加工程序和刀具卡片8.工艺计算9.夹具原理简要说明10.设计体会11.附参考书一设计任务书(1)按给定图纸绘出零件工作图1张(2)按规定完成设计计算(3)选择毛坯绘制毛坯图制定毛坯技术条件(4)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5)合理选择定位基准(6)确定所用的加工设备(7)确定加工所用的刀具和量具(8)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9)关键工序的切屑用量(10)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关键工序卡”(11)工装设计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12)编写设计说明书:应按设计作业指导书内容认真编写,力求“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计算准确文理通顺”二.零件的分析和毛坯的确定1.零件分析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又因为托辊主要承受径向力,不传递转矩。

轴在设计时应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和装配方便,它又起改向和承受一定径向力。

而管在机器中起到支撑、导向、连接及定位等作用,使用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

由零件图及装配图知转动轴的轴颈是安装轴承的支撑颈也是该转动轴装配时的装配基准,其中轴颈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值为Ra0.8µm,两端轴颈的圆柱度Ø0.08mm为提高该轴的综合力学性能应安排调质处理。

管的主要表面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高内端面起轴向定位,内孔Ø103H9mm装配轴承起支撑作用,故加工时应特别注意。

2.毛坯的选择考虑到零件的直径相差不大结构简单且质量不能过大同时由要求托辊必须灵活运转,既托辊筒必须是空套在托辊轴上,又因托辊不承受轴向力,只承受径向力,力学性能要求不是太高,所以毛坯采用圆棒料和电焊钢管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系关于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企业生产、服务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相关能力的初步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而且,毕业设计(论文)还是对学生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其毕业资格进行审定的依据;是对学院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根据。

因此,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予高度重视。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
全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系主管教学主任的领导下,由各教研室负责协调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相关事宜,了解全系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必要时组织抽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完成质量。

成立由系、有关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组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系主任担任组长。

二、对系和专业教研室的要求
1、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3~5人)名单应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个月前报教务处。

2、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以下工作:
(1)、根据本规定的原则结合本系的专业特点,制订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如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最低工作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评分标准等,并报教务处备案;
(2)、审定本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
(3)、对设计进度与质量(含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等)进行中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对设计场所的整洁、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抽查;
(5)、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责成学生返工,否则不予答辩。

(6)、组织毕业答辩和评分有关工作。

3、专业教研室负责以下工作:
(1)、组织和初审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初步确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报系领导小组审定;
(3)、组织编写(修订)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4)、协助系领导小组组织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三、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工作量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设计指导教师拟定(提出),经专业教研室主任初审,系领导小组审定后,在设计开始前向学生公布并报教务处备案。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尽量结合企业生产、服务社会工作实际,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选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难度。

要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和训练,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都应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文档等手段的应用。

3、原则上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论文)题目,同班学生的题目或参数应不雷同;确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大型课题,经系主任批准可由
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某一部分,严禁互相抄袭。

4、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根据科技、学术的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各系每年更新的选题应占本系选题的1/3以上。

5、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既要使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设计(论文)阶段能够完成,又要比较饱满,让学生经过努力方能完成,从而得到应有的锻炼。

各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每个学生应完成的最低工作量如下:电子类专业设计型题目说明书五千字及一定数量的设计图;论文型题目说明书(含技术报告等)二万字及一定数量的其他材料。

计算机专业设计型题目,应完成一定数量的程序设计或设计图;论文型题目说明书(含技术报告等)五千字及一定数量的其他材料。

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及设计说明书均应附资料索引。

各教研室应根据专业特点、选题类型等对所辖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成果类型、数量、说明书字数等)在设计任务书中作出明确规定,并报系办备查。

四、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也可由系确定负责人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

2、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质量,各类专业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6名。

本系教师人力不足时,可从外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中聘任。

3、指导教师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设计(论文)指导书并作开题指导。

4、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推荐参考资料,检查学生设计(论文)的阶段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设计(论文)工作。

5、指导教师要经常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各系可作出规定)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重点是指导设计方法,审查设计方案(论文提纲),把握关键问题,解答大的疑难。

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要包办代替。

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重大原则性错误,指导教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6、指导教师要经常注意设计场所的管理和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7、教师应认真评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写出评语,合理评分并在图纸、说明书或论文上签字。

对不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要求学生认真修改,不得草率通过。

五、对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按任务书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做到设计合理,叙述简练,文字工整,绘图规范、整洁。

毕业论文(含设计说明书)的写作应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范进行。

2、每天应有足够的时间到设计场所认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事缺勤应向指导教师或班主任请假;应保持设计场所整洁、安静。

3、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应做好整理、善后工作。

一般应按毕
业设计(论文)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目录、具体内容、封底的顺序装订成册,并与其它设计(论文)材料一起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袋。

4、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
(1) 未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 设计(论文)成果有严重错误或图纸、说明书等极其潦草;
(3) 设计(论文)阶段累计有1/4以上时间不在设计场所,或擅自离校达七天以上;
(4) 查明设计(论文)为抄袭或由他人代作者。

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1、在系主任领导下,按教研室或专业分别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该教研室或专业的答辩和学生成绩及评语的审定等工作。

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应于答辩开始两周前报系办备案。

2、答辩在本专业范围内进行。

学生多的专业可按班级或课题性质分答辩小组(答辩室)进行,但每个答辩小组(答辩室)不得少于20名学生。

答辩小组(室)成员一般不得少于5名,其中必须有1名系校外企业、科研单位或院校聘请的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

3、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45分钟,其中学生本人简要报告设计(论文)内容及特点约为15分钟,答辩小组(室)成员提问和学生答辩约为30分钟。

答辩要有记录(记录学生的简要报告、答辩委员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学生答辩要点),答辩结束后,该组(室)负责人在记录上签字,存专业教研室备查。

4、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答辩小组(室)的答辩情况和成绩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审查讨论,定出学生成绩和评语,连同小组记录一起报系答辩委员会审定。

学生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成绩“优”的评定,应在初评的基础上由答辩小组(室)推荐,经专业答辩委员会复评报系答辩委员会审定。

评优人数一般不超过该专业毕业答辩总人数的20%。

对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有较大的争议时,可由答辩委员会组织仲裁小组详细复评审定。

七、总结、评选、存档
1、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暑假前,各教研室要认真做好本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包括基本情况、课题完成情况、工作经验和教训等),工作总结应报系办备案。

2、做好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

每学年各专业可评选1—2份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教研室审批后填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登记表,并附二千字左右的论文摘要,报系办备案,由学院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

3、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由专业教研室或系资料室保存,教师可随时借用。

如无长期保留价值的,可于二年后销毁。

各专业评选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原件交学校档案室保存。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二○○四年七月十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