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放水洞调洪的洪水调节计算

合集下载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计算书详细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计算书详细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洪水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掌握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某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为5000KV,年发电量1372X 104kw • h,水库库容亿卅。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坝,最大坝高。

溢洪道堰顶高程,采用2孔8m K 6m (宽X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

电站发电引用流量为10m3/s 。

本工程采用2 孔溢洪道泄洪。

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随水库水位z 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上游防洪限制水位Xm(注:X=+学号最后1位/10,即),下游无防汛要求。

三、设计任务及步骤分别对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按照上述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类型、尺寸和水库运用方式,分别采用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以及相应的库容、水位变化过程。

具体步骤:1、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2、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a)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Z和泄洪建筑物方案,用水力学公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关系曲线q〜乙并将V〜乙q〜Z绘制在图上;b)决定开始计算时刻和此时的q i、M,然后列表试算,试算过程中,对每一时段的q2、V;进行试算;c)将计算结果绘成曲线:Q〜t、q〜t 在一张图上,Z〜t 曲线绘制在下方。

3、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a)绘制三条曲线:V/△ t-q/2=f i(z)、V/△ t+q/2=f 2(z)、q=f(z);b)进行图解计算,将结果列成表格。

洪水调节调洪演算列表法和图解法

洪水调节调洪演算列表法和图解法

调洪演算计算说明书一、 相关资料中包水利枢纽工程是三等工程,溢洪道设计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P=2%)至一百年一遇(P=1%),校核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P=0.1%).二、基本原理1.泄水建筑物尺寸:溢洪道堰顶高程519m ,采用3孔86m m ⨯(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由2/302q H g m nb ⋅=ε (其中侧收缩系数ε=0.92,n 为所开孔数, 流量系数m=0.48,单孔堰顶宽度b=8m ,g=9.812/m s ,堰顶水头0H =水位Z-堰顶高程,。

不计流速水头。

) 计算出下泄流量2.设计洪水来临时,用左右2孔泄洪;校核洪水来临时,用3孔泄洪。

3.基本计算公式为:()()()t V V q q Q Q ∆-=+-+/2/2/122121式中: Q 1, Q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的入库流量,m 3/s ; v 1,v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水库的蓄水量,m 3 ; q 1,q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的下泄流量,m 3/s ; t ∆--计算时段,一般取1小时。

4.下游安全泄量及起调水位该水利枢纽没有下游防洪要求,一般在洪水来临时,水库将预泄库水至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以便有足够的库容蓄洪或滞洪。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则调洪计算从水位525.3m 起调。

5.水库运行方式根据题目分析,本工程采用3孔溢洪道泄洪,设计洪水来临时,用左右2孔泄洪;校核洪水来临时,用3孔泄洪。

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525.3m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随水库水位z 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6.计算方法:先决定开始计算时刻和此时的q1、V1,然后假定下泄流量q2值,再由计算V2值,再查q-V表得出q2’值,水量平衡方程()()()t-+2/2/=+/VV-qqQ∆Q211122比较q2和q2’,若二者基本相等,则假定正确,否则重新试算,直到大致相等为止,依次计算下去。

洪水调节计算书

洪水调节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调洪演算 .................................................- 4 -1.1 洪水调节计算............................................................................................................... - 4 -1.1.1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 4 -1.1.2 洪水调节具体计算............................................................................................................. - 4 -1.1.3 计算结果统计..................................................................................................................... - 8 -1.2 防浪墙顶高确定........................................................................................................... - 8 -1.2.1 正常蓄水位和设计设计洪水位状况................................................................................. - 9 -1.2.2 校核状况........................................................................................................................... - 10 -第二章 L型挡墙计算.............................................- 11 -2.1 L型挡墙荷载计算...................................................................................................... - 11 -2.2 最危险工况判定......................................................................................................... - 14 -2.3 L型挡墙的抗滑稳定计算.......................................................................................... - 14 -2.4 L型挡墙的基底应力计算.......................................................................................... - 15 -2.5L型挡墙抗倾覆稳定计算............................................................................................ - 16 -2.6L型挡墙配筋计算........................................................................................................ - 17 -第三章复合土工膜强度及厚度校核 .................................- 21 -3.1 0.4mm厚土工膜........................................................................................................ - 21 -3.2 0.6mm厚土工膜........................................................................................................ - 22 -第四章坝坡稳定计算 .............................................- 23 -4.1 第一组滑动面........................................................................................................... - 23 -4.2 第二组滑动面........................................................................................................... - 24 -4.3 第三组滑动面........................................................................................................... - 25 -4.4 第四组滑动面........................................................................................................... - 26 -4.6 第六组滑动面........................................................................................................... - 28 -第五章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稳定计算 .................................- 29 -5.1混凝土护坡与复合土工膜间抗滑稳定计算.............................................................. - 29 -5.2复合土工膜与下垫层间的抗滑稳定计算.................................................................. - 29 -第六章副坝设计 .................................................- 31 -6.1 副坝及主坝的连接及副坝型式选择................................................................................... - 31 -6.2 副坝的地基处理防渗设计................................................................................................... - 34 -第七章址板设计 .................................................- 35 -7.1 趾板剖面设计:......................................................................................................... - 35 -7.2 垂直段趾板稳定验算:............................................................................................. - 37 -7.4 坝体沉降估算.............................................................................................................. - 39 -第八章工程量清单计算 ...........................................- 40 -8.1主坝工程量计算表................................................................................................................. - 40 -8.2副坝工程量计算表................................................................................................................. - 41 -8.3工程量清单............................................................................................................................. - 42 -第九章地基处理及溢洪道设计(专题) ...............................- 44 -9.1副坝的地基处理防渗设计.......................................................................................... - 44 -9.2坝基处理...................................................................................................................... - 44 -9.2.1 坝基及岸坡开挖............................................................................................................... - 44 -9.2..2 固结灌浆......................................................................................................................... - 45 -9.2.3 帷幕灌浆及排水............................................................................................................... - 46 -9.3 溢洪道......................................................................................................................... - 46 -第十章拦洪水位确定 .............................................- 48 -10.1 洪水调节原理...................................................................................................................... - 48 -10.2 隧洞下泄能力曲线的确定.................................................................................................. - 48 -第十一章工程量计算 .............................................- 51 -11.1堆石体施工................................................................................................................ - 51 -11.1.1 施工强度计算................................................................................................................. - 51 -11.1.2工机械选择及数量分析.................................................................................................. - 54 -11.2混凝土工程量及机械数量计算................................................................................ - 56 -11.2.1 趾板................................................................................................................................. - 56 -11.2.2 混凝土面板..................................................................................................................... - 57 -11.2.3 挡浪墙............................................................................................................................. - 58 -11.2.4 副坝................................................................................................................................. - 58 -11.2.5 混凝土工程机械选择数量计算..................................................................................... - 58 -第十二章导流洞施工计算 .........................................- 60 -12.1基本资料............................................................................................................................... - 60 -12.2开挖方法选择....................................................................................................................... - 60 -12.3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 ....................................................................... - 60 -12.4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 60 -附图一: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 63 -附图二: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 64 -附图三:设计洪水过程线 P=2% .....................................- 65 -附图四:校核洪水过程线 ...........................................- 66 -附图五: Q~H曲线(设计).......................................- 67 -堰顶高271米..................................................................................................................... - 67 -堰顶高272米..................................................................................................................... - 68 -堰顶高273米..................................................................................................................... - 69 -堰顶高274米..................................................................................................................... - 70 -附图六: Q~H曲线(校核).......................................- 71 -堰顶高271米..................................................................................................................... - 71 -堰顶高272米..................................................................................................................... - 72 -堰顶高273米..................................................................................................................... - 73 -堰顶高274米..................................................................................................................... - 74 -附图七:拦洪水位确定 ............................................- 75 -附图八:0.4mm土工膜厚度验算.....................................- 76 -纵向:................................................................................................................................. - 76 -横向:................................................................................................................................. - 76 -附图九:0.6mm土工膜厚度验算.....................................- 77 -纵向..................................................................................................................................... - 77 -横向..................................................................................................................................... - 77 -参考文献:......................................................- 78 -第一章 调洪演算1.1 洪水调节计算1.1.1 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利用瞬态法,结合水库特有条件,得初专用于水库调洪计算的实用公式如下: Q-q=△v/△t (1-1) 式中:Q — 计算时段中的平均入库流量(m 3/s );q — 计算时段中的平均下泄流量(m 3/s ); △v —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之差(m 3);√△t — 计算时段,一般取1-6小时,本设计取4小时。

调洪计算计算的基本方法

调洪计算计算的基本方法
y = 13.296x - 3401.6 R2 = 0.991
泄流能力q
库容V(104m3)
6.水库调洪计算试算法: 1/2(Qt+Qt+1) t-1/2(qt+qt+1)t=Vt+1-Vt ∆ ∆
q=f(v) (1)先假定第一计算时段末的出库流量q''t+1,允许误差ε,
代入水量平衡方程,求出V't+1;
二、水库调洪作用
Q,q
Q~t为入库流量过程
Q~t
q~t为入库流量过程
q~t ∆
t
t+1
t T(S)
一、水库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分析
1、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2、泄洪洞的泄流能力:
3、绘制蓄泄曲线:q~V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 5.下泄流量的计算:
• (1)无闸表面溢流的下泄流量 • q1=εmBh1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 4.水量平衡方程:
∆ • 1/2(Qt+Qt+1) t-1/2(qt+qt+1)∆ t=Vt+1-Vt 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
Qt—时段初入库流量;Qt+1—时段末入库流量;
qt—时段初出库流量;qt+1—时段末出库流量;
∆ Vt—时段初水库蓄水量;Vt+1—时段末水库蓄水量
Z
Q~t为入库流量过程
z~t为库水位过程
Qmax
q~t为入库流量过程
Z防
Zmax
q~t
Z调 t0
Q~t t1
t2Z防
z~t
t
一、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 • 1.水库洪水调节——入库洪水经拦蓄、滞留,达到削峰的控制运行方式 2.调洪计算的目的——当泄洪建筑物及Z限(起调水位)已定,库容曲线、蓄泄关系、 入库洪水过程已知的情况下,推求: (1)水库的泄流过程(q~t);qmax—最大下泄流量; (2)水库的水位过程(z~t);zmax—最高调洪水位; (3)调洪库容(V调); • 3.调洪计算的任务 (1)丌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确定保证水库安全的调洪方式; ∆ (2)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确定保证水库安全的调洪方式、防洪高水位; 保障下游安全的泄洪方式;

调洪计算计算的基本方法

调洪计算计算的基本方法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目录
一、水库调洪计的作用
二、水库调洪计算基本公式
三、水库调洪计算试算法
一、水库调洪作用
• (一)水库洪水调节的定义
• 水库通过对洪水的拦蓄、滞留,使洪水过程变形,洪峰流量减 小,洪水历时延长
• (二)水库洪水调节的目的
• 在已拟泄洪建筑物、已确定防汛限制水位(起调水位)的条件 下,用给定的入库过程,推求水库的泄流过程、库水位过程及 相应的最大下泄流量、最高调洪水位及调洪库容;
总库 容 247 262 276 291 307
堰顶 以上 库容 0 15 29
V/t 0 348
q 10 82
q/2 5 41 107 192 293
V/t+q/2 5 389 779 1212 1683
672 214
44 1020 384 60 1390 586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500 1000 V/t+q/2 1500 2000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 4.水量平衡方程:
∆ • 1/2(Qt+Qt+1) t-1/2(qt+qt+1)∆ t=Vt+1-Vt 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
Qt—时段初入库流量;Qt+1—时段末入库流量;
qt—时段初出库流量;qt+1—时段末出库流量;
∆ Vt—时段初水库蓄水量;Vt+1—时段末水库蓄水量
120 4
122 6
124 8
126 10
泄流能力q 库容V
3
10
214 276
586 307
1068 340
1638 378

调洪计算方法

调洪计算方法

2.4.2 调洪计算方法水库调洪是在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的支配下进行的,本次计算单辅助线法计算。

水量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221Q Q +t ∆ -221q q + t ∆=V 2-V 1式中:Q 1,Q 2——时段初、末入库流量,m 3/s ;q 1,q 2——时段初、末出库流量,m 3/s ;V1,V2——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m 3;t ∆——计算时段,t ∆=1h=3600s 。

将水量平衡方程进行变换得到:)(22)2(1112221q t V q Q Q q t V +∆+-+=+∆ 建立q ~2q t V +∆函数关系曲线,绘出q ~2q t V +∆辅助线,连续求出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

2.4.3 调洪演算成果按照不同频率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逐时段查算辅助曲线,确定水库出库流量过程。

根据上述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库容曲线、起调水位进行调洪演算。

本次调洪演算成果见表2-9。

调洪演算成果表2-92.5 坝顶高程计算水库主坝为浆砌石坝,坝顶超高计算公式采用《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中公式进行计算:c z b h h H H ++∆=式中:H ∆——坝顶超高,m ;H b ——波浪高,m ;H z ——风浪中心线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H c ——安全超高,5级坝,设计情况A=0.3m ,校校情况A=0.2m 。

根据当地提供的风速风向资料,水库水面以上10m 高度处,年最大平均风速为16m/s 。

根据《砌石坝设计》(SL25-2006)及《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有关规定,永久建筑物级别为5级。

根据《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波高、波长按官厅公式(C.4.1-1)和(C.4.1-2)计算: )(11.4.)(0076.03/12020121-=C v gD v v gh o b)(21.4.)(33.015/42020157-=C v gD v v gLm o式中:H b ——波高(当2502020-=v gD时,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h s%;当当100025020-=v gD 时,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h 10%),m ;L m ——平均波长,m ;v 0——计算最大风速(设计情况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 ,校核情况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 ; D ——风区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水库调洪计算

水库调洪计算

水库调洪计算姓名:陈志锋班级:水工072学号:073832241教师:姜卉芳(教授)问题重述一.任务:某水库枢纽的主要建筑物属2级工程,并担负下游的防洪任务,其保护农田面积为75万亩。

要求按照选定的设计洪水,推求该水库的设计洪水位、最大下泄流量和坝顶高程。

二.资料:1.坝址断面处的洪水分析成果(见附表2—1)2.水库特性曲线(见附表2—2)3.水库死水位是785.0m;正常蓄水位是823.0m;防洪限制水位取818.0m;防洪高水位是825.5m;溢洪道堰顶高程817.0m。

4.泄洪设备为表面式溢洪道和深水式放水洞。

溢洪道的尺寸为5×6×12m,M=2.0,放水洞的泄放流量定为50m3/s。

5.设计安全超高按规范标准取值△h设=0.5m。

设计条件下的风浪高采用下式计算:h浪,设=0.0208V5/4D1/3(m)式中V为设计风速,在10.8~13.8m/s范围内取值;D为吹程,在6~7km 范围内取值。

三.防洪调节计算:1.确定起调流量Q起。

2.调洪操作过程q自当q≤q安或z≥z防高时q =﹛(*)q安当q>q安且z<z防高时其中q安=1500~2000m3/s四.成果与要求1.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及坝顶高程。

2.各种调洪计算表。

3.对计算成果的说明、问题讨论和有关意见。

由附表2—1可得出设计洪水过程线: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5%=200(年)洪峰流量为6610m3/s,在1号15时。

由附表2—2可得出水库容积曲线:水库死水位为785.0m,相应的水库死库容为0.45×108m3。

防洪高水位为825.5m,相应的库容为2.956×108m3。

溢洪道泄流公式为:q溢=M×B×H3/2H为溢洪道堰上水头; B为溢洪道堰顶净宽; M为流量系数(M=2.0)。

计算得出q—f(V)的关系曲线:得出q~f(V)曲线:起调水位定为820.0m,相应的库容为2.385×108m3。

第三章__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第三章__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计算步骤
(1)由已知的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f (Z)和泄流建筑物方 案,用水力学公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的关系曲线q=f(V); (2)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t,以秒为计算单位; (3)决定开始计算的时刻和此时刻的V1、q1值,然后列表计 算。计算过程中,对每一计算时段的V2、q2值都要进行试 算;先假定一个q2值,根据水量平衡方程求出V2,然后按此 V2值在q~V曲线上查出q2值,若与假定的q2不相等,则要 重新假定一个q2值,重复上述试算过程,直至两者相等或 很接近为止。这样多次演算求得的q2、V2值就是下一时段 的q1、V1值,可依据此值进行下一时段的试算。 (4)将计算结果绘制成曲线,供查阅。
(2)若水库要承担下游防洪任务,则除了要选定水工建筑物 的设计标准外,还要选定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即防护 对象所应抗御的设计洪水频率。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 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历次洪灾情况及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结合防护对象和防洪工程的具体条件,并征求有关方面的意 见。
3.2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调洪计算的目的(研究课题):
一定的水库
拟定的泄洪建筑物
防洪标准 类型、尺寸 防洪限制水位 入库洪水过程 下游安全泄量
出库 洪水 过程
最大 下泄 流量
防洪 特征 库容
特征 水位
水库调洪计算的任务
在规划设计阶段,调洪计算的任务是根据水文分析计算提供的 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对已经拟定的泄流建筑物型式与尺寸方 案,遵循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规则,进行水库的蓄泄调洪计算, 推求泄流过程和最大下泄流量,并确定有关防洪的特征水位与 特征库容。 在水库的管理运用阶段,调洪计算的任务是根据入库的洪水, 在泄流建筑物类型尺寸已定的情况下,通过蓄泄调节计算,来 预报水库达到的最高库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下游河道 的防洪 标准 。水利 部《综合利 用水库 调 度通则 》中规定 :水库 在汛期应 依据工 程防洪能 力和防 护 对象的 重要 程 度 ,采 取分 级 控制 泄 洪 的 防洪 调 度 方 式 。
Calculat ion of Flood - r egula t ion wit h Dra inage Tunnel
PAN Bao - cuna ,WANG Wei - fengb ,DENG Ai - lib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1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 b1Water Conser2 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s , Taian 271018 , Shandong , China)
[ 摘 要 ] 针对我国许多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利用放水洞调洪的洪水调节计算 方案 ,并已在吴家庄水库除险加固中得到了应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 在中小型水 库除险加固中利用放水洞调洪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 [ 关键词 ] 放水洞调洪 ;洪水调节计算 ;洪水标准 ;除险加固 [ 中图分类号 ] TV6971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 - 7175 (2009) 12 - 1083 - 03
1 利用放水洞调洪的洪水调节计算 方法
111 放水洞的结构组成及作用 放水洞包括引 水段 、检修 竖井 段 、洞 身段 、消能 衔接
段 、尾水渠段 。引 水段起进水 与调整水流 的作用 ;在检修 竖井段设有快速工作闸门 槽 、检修门 槽 ,外 设斜坡 式拦污 栅等 ,用于事故 处理 ,流量控制和 拦污 。消能衔 接段用于 消减水流冲力 ,防止冲 刷下游 河道 ,并且用 来衔接 洞身和 下游河道 。当下 泄水 流不 能直 接归 入原 河道 时 ,还 需另 设尾水渠 ,以便与下游河道妥善衔接 。 112 防洪设计标准的确定
Abstract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blems abou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servoi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am which uses drainage t unnel to do the calculation of flood - conditioni ng ,and has been applied in reinforcement of Wujiazhuang Reservoir and received good result s1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 using drainage tunnel to do t he calculation of flood - regulation i s one of effective way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reservoir rei nforcement1 Key wor ds : drainage tunnel ; t he calculation of flood - regulation ; the standard of flood ;rei nforcement
水工建筑物 的设计 标 准取决 于 建筑 物的 等 级 ,并分
为正常运用和 非常 运用 两种 情况 。防 洪标 准 拟定 后 ,就 可根据此选定相应的设计洪水 ,以作为调洪计算的依据 。
(1) 下游建筑 物的防 洪标准 。制 定防洪 设计 标准时 , 可根 据《水 利 水 电 工 程 等 级 划 分 及 洪 水 标 准 ( SL252 2000) 以及《防洪标准》( GB50201 - 94) 的规定 , 确定工 程等 别 、主要建筑 物级 别和 水库设计 洪水 标准 。若水 库承 担 下游防洪任 务 ,除了 要考 虑保 证水 工建 筑物 自身 安全 的 防洪标准 外 ,还 要 考 虑下 游 防护 对 象 ,例 如 被 保护 的 城 镇 、工矿区或 农田 等的 防洪 标准 。当这 种标 准的 洪水 发 生时 ,通过下游河道的最大 泄量 ,不超 过河道的 允许泄 量 或控制水位 。防护 对象 的防 洪标 准 ,应 按防 护对 象的 重 要性 ,历史洪水灾害情况 、工程 的防洪 能力以及 政治经 济 影响等因 素 ,经 过分析 论证后 拟定 。水电 部 1977 年 颁布 的《水利水电动能设计规范 SDJ11 - 77 (试行) 》中给出的防 洪标准 可供 参考 。一 般水工建 筑物的 防洪标准 要高于 防 洪对象的防 洪标准 。假设 设计洪 水位为 C 年一遇 ,校 核 洪水位为 D 年一遇 。一般水工建筑物的防 洪标准要 高于 防洪对象的防洪标准 。
第 15 卷第 12 期 2009 年 12 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115 No112 Dec1 ,2009
利用放水洞调洪的洪水调节计算
潘保存a ,王伟锋b ,邓爱丽b
( 山东 农业 大学 a1 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 ; b1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工程中一般利用溢洪 道泄洪 ,放 水洞只 是灌溉放 水 , 而有些水库由 于在 建设 初期 水文 资料 收集 的不 够充 分 , 导致水库完工 后库 容系 数偏 大 ,溢洪 道调 洪时 的洪 水标 准过高 ,在对 小型 洪水 进行调 节时溢 洪道难 以发挥作 用 。 针对这种情况 ,在中小 型水库 除险加 固设计过 程中 ,为合 理确定工程规 模 ,提出 了利 用放 水洞 调洪 的洪 水调 节计 算方案 ,并已在吴家庄 水库除 险加固 中得到了 应用 ,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