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重点复习讲义(精品)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精品】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精品】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四套)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一)01.一项对N国男女收入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职工作的妇女的收入是全职工作的男人的收入的80%。

然而,其他调查结果却一致显示,在N国所有受雇妇女的平均年收入只是所有受雇男性的平均年收入的65%。

下面哪一点,如果也被调查所证实,最有助于解释上面研究结果之间的明显分歧?(A)在N国,所有女性雇员的平均年收入与所有男性雇员的平均年收入的差距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在逐渐增大。

(B)在N国,全职工作的妇女的平均年收入与完全相同的职业和工作条件下的全职工作的男性的平均年收入是一样的。

(C)在N国,女性工作者占据全职的、管理的、监督的、专业的职位的比例在增加,这些职位赚的钱通常比其他类型的职位赚的钱多。

(D)在N国,妇女干兼职工作的比例比男性高,并且兼职工作者赚的钱通常比全职工作者的少。

(E)在其他妇女在劳动力中的比例与N国相似的10个国家中,全职工作的妇女的平均年收入与全职工作的男性的平均年收入相比,其比例从较低的50%到较高的90%不等。

02.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和辽宁每队都参加了两次足球联赛。

(1)每次联赛只进行了四场比赛:北京对上海、北京对辽宁、广东对四川、广东对辽宁(2)只有一场比赛在两次联赛中胜负情况保持不变。

(3)北京是第一次联赛的冠军。

(4)在每一次联赛中,输一场即被淘汰,只有冠军一场都没输。

(5)每场比赛都不会有平局的情况请问谁是第二次比赛是冠军?A.北京B.上海C.广东D.四川E.辽宁03.在M市,8月中每一天电的消耗量与这一天湿度的最大值成正比。

既然今年8月的平均湿度峰值比去年8月的高3个百分点,那么就可推出M市今年8月的耗电量一定比去年8月的多。

下面哪一个论述的推理模式与上面的论述最相似?(A)在美学院25个班级中,任何一个班艺术用品的数量都与这个班的学生个数成正比。

既然学院的这些班级去年比前年总共多招了20%的学生,那么去年学院的班级使用的艺术用品的数量就比前年的多。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题满分备考技巧讲义(精品)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题满分备考技巧讲义(精品)

3.2.2 利用演绎推理解决问题
自然演绎推理的
优点
定理证明过程自然, 容易理解
拥有丰富的推理规 则,推理过程灵活,
便于在它的推理规 则中嵌入领域启发式 知识
优缺点
缺点
容易产生组合爆 炸,推理过程中 得到的中间结论 一般呈指数形式 递增
3.3 归结演绎推理
返回
3.3.1 子句
文字
原子谓词公式及其否定统称为文字
经典逻辑推理
掌握内容
掌握谓词公式的概念及可满足性的定义,弄清置换与
1
合一的概念,掌握求取最一般合一置换的方法
掌握归结原理及归结推理方法。掌握Skolem标准式
2
和子句集的求取方法,理解谓词公式和子句集在不可 满足意义下的一致性,弄懂Herbrand定理,掌握H域
、原子集、H域上的解释求法,掌握命题逻辑和谓词
1、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归结
设 C1 与 C2是子句集中的任意两个子句,
如果 C1中的文字 L1与 C2中的文字 L2 互补, 那么从 和C1 中分C2别消去 和 L1,并L将2
5.按上下文 限制排序
根据当前数据库的已知事实与上下文的匹配情况确定
6.按条件 个数排序
将条件少的规则赋予较高的优先级,优先被启用
7.按规则的 次序排序
以知识库中预先存入规则的排列顺序作为知识排序的依据
3.1.4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
指对两个知识模式的比较与耦合,即 检查这两个知识是否完全一致或近似一致
先删除: ui yi
当 yi {x1, x2, , xn}
后删除: ti xi 当ti xi
3.1.4 模式匹配
定义3
设有公式集 F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讲义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讲义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讲义第一部分数量关系这个部分在正式考试时题量是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其中,数字推理题10个,数学运算题是15个。

第一节数字推理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数字推理题包括两种题型:数列型和数图型。

不考数阵型。

)共10题。

第一种:数列型:每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综合判断,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真题讲解:1. 1、4、14、42、()、210A.70B.84C.105D.140C.做商多级数列,非常简单,后项除以前项依次得到4、3.5、3、(2.5)、2,则答案应选择C项105。

2. 1、3、6、12、27、()A.54B.69C.75D.81B.做差多级数列,后项减去前项依次是:1、3、6、12、27、(69)2、3、 6、15、(42)1、3、 9、(27)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 4、20、54、112、()、324A.200B.232C.256D.276A.做差多级数列,后项减去前项依次是:4、20、54、112、(200)、32416、34、58、(88)、 12418、24、(30)、 366、(6)、 64. 5、7、8、11、15、()A.19B.20C.22D.27C.基本的递推数列,从第三项开始等于前两项之和减去4,则答案等于11+15-4=22,即选择C项22。

5. 3、12、33、72、135、()A.236B.228C.210D.192B.做差多级数列,后项减去前项依次是:3、12、33、72、135、(228)9、21、39、63、(93)12、18、24、(30)6、6、(6)200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1.64,48,36,27,81/4,()。

A. 97/6B. 123/38C. 179/12D. 243/16D.观察发现,题干中数值逐渐减小,而选项数字是分数,逐差法看来不行,利用逐商法.等比数列.前项与后项比是等值4/3.2.2,3,10,15,26,()。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进行这次整理得原因有二:一就是经过跟一些考友得交流发现,之前得帖子里面有一些错误,有可能给大家得复习造成麻烦,因此对目前发现得错误进行了改正。

二就是不久前找版主申精得时候,版主说排版不够规范,比较零散,因此重新调整了一下字号与缩进。

其实内容没有新东西,瞧过之前帖子得朋友可以不用再瞧这个了。

ﻫ当然,错误还就是难以避免,如果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一、逻辑层次与核心ﻫ行测逻辑与管理类联考逻辑差别不大,基本就是以概念→命题→推理→论证得层次来展开得.其中概念构成命题,几个命题构成推理,若干推理形成论证。

因此,我们要从最基本得概念开始认识,逐步了解整个逻辑体系得大厦,这样学来得逻辑知识才就是牢固得。

逻辑瞧似或高深、或绕弯,其实有两个核心技能如果掌握好,基本平踏所有问题。

这两个技能就就是:矛盾判断与假言推理。

相关知识会在后面介绍.ﻫ二、概念ﻫ概念就是逻辑得基本元素,离开概念,一切逻辑无从谈起。

概念得逻辑定义就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得思维形式。

用我们听得懂得话说,它就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

例如:苹果、月球、外星人、已故得美国总统、在比利时买巧克力得人等等。

ﻫ关于概念,重要得知识就是它得外延与内涵。

概念得内涵就是指思维对象得本质属性,也就就是我们从概念得字面上能够得到得信息。

例如“月球”这个概念得内涵就就是太空中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得那个自然天体。

概念得外延就是指所有具备这一本质属性得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如果把概念瞧做一个集合,那么外延就就是这个集合内得所有事物。

例如“苹果”这个概念得外延包括红富士、国光、熟透得苹果、未成熟得苹果等等所有具备苹果本质属性得事物。

ﻫ概念得内涵与外延之中,更加重要得就是外延,因为它与行测逻辑所要考察得推理密切相关。

三、命题ﻫ命题就是对思维对象就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得判断。

因此命题又称为判断、断定,其实都一样。

总而言之,它就是一个陈述句,或者反问句。

例如:ﻫ钓鱼岛就是中国得固有领土。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必备技巧与经典例题剖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必备技巧与经典例题剖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必备技巧与经典例题剖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掌握必备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解答逻辑推理题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逻辑推理的必备技巧,并通过经典例题进行剖析。

一、直言命题推理技巧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其推理技巧主要包括对当关系和推理规则。

对当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比如,“所有的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所有的 S 都是P”与“所有的 S 都不是P”是反对关系。

推理规则方面,“所有→某个→有的”的推出关系要牢记。

例如:所有公务员都廉洁奉公。

根据推理规则,可以推出“某个公务员廉洁奉公”,进而推出“有的公务员廉洁奉公”。

例题:已知“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那么下面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有的苹果不是水果B 有的水果是苹果C 所有的水果都是苹果D 有的水果不是苹果解析:“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根据推理规则,可以推出“有的水果是苹果”,B 选项正确;A 选项“有的苹果不是水果”与已知矛盾,错误;C 选项“所有的水果都是苹果”过于绝对,错误;D 选项“有的水果不是苹果”与已知不符,错误。

二、联言命题推理技巧联言命题表示多个命题同时成立。

其逻辑形式为“p 且q”。

当“p 且q”为真时,p 和 q 都为真;当“p 且q”为假时,p 和 q 至少有一个为假。

例如:“小王既聪明又勤奋”,如果这个命题为真,那么“小王聪明”和“小王勤奋”都为真;如果这个命题为假,那么要么小王不聪明,要么小王不勤奋,或者两者都不具备。

例题:如果“小张有才华且有能力”是假的,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张有才华但没有能力B 小张没有才华但有能力C 小张没有才华且没有能力D 小张要么没有才华,要么没有能力解析:“小张有才华且有能力”为假,根据联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可知小张要么没有才华,要么没有能力,D 选项正确。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共七套)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逻辑推理试题及答案(一) 01.联邦政府对产业所规定的数量过多的安全管制规则对大企业造成的严重困难要多于小企业。

因为大企业做任何事情都是基于更大的规模,所以他们必须调整更加复杂的操作并且花费更多的钱去达到政府的要求。

以下哪一个,如果正确,将最削弱以上论述?(A)小企业比大企业更不大可能有用于改进的资金储备。

(B)小企业的操作通常与大企业的操作依赖相同的技术。

(C)安全管制规则不论企业大小都一样。

(D)大企业通常会比小企业把更多的利润投资于别的产业。

(E)总体上讲,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可能把市场与产品多元化。

02.在今年上半年,从1月到6月,大约销售了300万台的录像机,这个数字仅仅是去年销售的录像机总数的35%。

所以,今年录像机的总销售量几乎肯定要低于去年。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最严重地削弱了以上的结论?(A)去年销售的录像机总数比前年低。

(B)大多数对拥有一台录像机感兴趣的人都已经购买了一台。

(C)今年的录像机比去年的便宜。

(D)在去年销售的录像机中,近60%是在1月销售的。

(E)一般来讲,一年中录像机的销售中超过70%是在11月和12月进行的。

03.来自于北S湖的无人定居的森林岛屿上,一湖泊的泥土含有有毒的化学品,这种有毒的化学品包括托克斯芬(一种已经禁止的以前为棉花而制造与使用的毒药)。

但托克斯芬的制造与使用并不在加拿大或美国北部的附近区域,而是在美国的南部。

这个岛上没有出现排放物。

这个岛屿的湖已被足够地提高以致来自于S湖的水不会进入它里面。

上面陈述,如果正确,最强有力地支持下面哪一个假设?(A)这个岛屿湖泊的水域比S湖水域的污染程度更深。

(B)托克斯芬被风带到了这个岛上。

(C)对诸如托克斯芬的化学品的禁止无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

(D)托克斯芬对人体有负面影响,但对其他生物没有。

(E)在棉花种植区的土壤里的托克斯芬的浓度不足以测量出来。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知识点精讲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知识点精讲

公务员行测逻辑题型知识点精讲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中,逻辑题型是行测中较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掌握好逻辑题型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逻辑推理概述逻辑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它要求考生能够从给定的信息中,通过严谨的逻辑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行测中,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等。

二、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

它的关键在于将题干中的语言表述转化为逻辑表达式。

例如,“如果……那么……”这样的关联词,翻译为“前推后”,即“如果 A 那么B”可以翻译为“A→B”;“只有……才……”则翻译为“后推前”,“只有 B 才A”翻译为“A→B”。

掌握好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通过推理规则,如“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来得出结论。

三、真假推理真假推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若干论断,判断其真假情况。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论断之间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反对关系则可以根据其特点来判断真假情况。

通过确定真假情况,逐步推理出各个论断的真假,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四、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组人物、事物以及相关的条件,要求考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解题方法多样,可以使用排除法、代入法、最大信息法等。

对于条件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辅助解题,使思路更加清晰。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在解题时,要注意选项的表述是否准确、全面,是否存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错误。

同时,要遵循从弱原则,即选项表述越谨慎、越保守,越有可能是正确的。

六、加强论证加强论证题要求考生找出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选项。

常见的加强方式有补充论据、建立联系、增加前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重点复习讲义(精品)逻辑知识(一)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反映事物(对象)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2.概念的种类(1)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零概念如果把概念外延中的一个单个对象称作一个“类分子”的话,那么,普遍概念就是类分子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如“教师•‘政府•‘原则”等。

单独概念就是类分子数为一个的概念,如“屈原•‘云南的省会”“世界最大的湖泊”等。

概念外延不包含分子,称为零概念,如:“孙悟空”。

(2)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实体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如:“人”。

属性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属性。

属性概念又分为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如:“美丽”是性质概念,“小于”是关系概念。

(3)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学科•‘生动”等。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无情•‘不美丽”“非师范院校”“非正义战争”等。

(4)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将全部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所谓集合体,就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对象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或群体。

例如,由一个一个中国女排的队员所组成的中国国家女排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一只一只羊汇聚成的羊群就是群体。

中国国家女排、羊群都是集合体。

3.概念间的关系(1)概念的相容关系当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外延之间有重合部分时,二者便具有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全同关系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它是两个概念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呐喊》的作者”与“鲁迅”等。

②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部分重合的关系。

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也称种属关系,读作A真包含B或B真包含于A。

如“学生”与“中学生•‘电影”与“数码电影”等。

③交叉关系交叉关系也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的关系。

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只有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重合,而B概念也只有一部分外延与A概念的外延相重合,那么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如“党员”与“教师•‘医生”与“博士”等。

(2)概念的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也称全异关系。

当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外延之间没有任何重合部分时,二者便具有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

不相容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矛盾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C当中,如果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具有矛盾关系,如“男人”与“女人”。

②对立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C当中,如果A与B的外延之和小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具有对立关系。

如“老人”与“小孩”。

③不相容并列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A、B、C等,同时包含于它们的属概念A当中,如果A、B、C等的外延之和小于等于A的全部外延,那么A、B、C等具有不相容并列关系。

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都包含在“谷类作物”概念之中,“水稻•‘小麦•‘玉米”三者之间是不相容并列关系。

4.概括和限制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

如“学生”和“中学生”相比,前者内涵比后者少,其外延比后者大。

“学生”和“人”相比,前者内涵比后者多,其外延比后者小。

(1)限制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以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

如:“亚洲”不能限制为“东南亚”,因为两者不是种属关系。

单独概念没有种概念,不能限制。

如“螳螂”不能限制为“捕食的螳螂”。

(2)概括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种概念得到其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括也必须在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间进行。

如“草”能概括为“植物”,不能概括为“草原”。

因为“草”和“植物”是种属关系,而“草”和“草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最大类概念没有属概念,因而不能概括。

如“事物”是最大类概念,不能概括。

(二}命题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表达判断的语句,又称作命题。

例如,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这两个例子就是两个命题。

例①肯定“宪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属性;例②否定“语言”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在思维活动中,人们所要认识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反映事物真假情况的命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命题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命题中是否包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将命题划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

(1)模态命题模态命题是包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题为必然命题,而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为可能命题。

如“今天必然要下雪”和“宇宙中可能有外星人”都属于模态命题,分别是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

(2)非模态命题非模态命题是指不含有模态词的命题。

根据是否包含有其他命题,将其划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是本身不再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

如“小王不懂计算机知识”。

复合命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结合而成的命题。

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叫做肢命题。

复合命题根据其逻辑联结词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四种。

①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对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加以断定的复合命题。

如“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其一般形式为:“P且q”,P和q分别是其两个肢命题。

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当一个联言命题的全部肢命题都为真时,这个联言命题为真;当它的肢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时,这个联言命题为假。

②选言命题.选言命题是断定在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如“或者你听错了,或者我说错了。

”根据各个肢命题之间能否相容并存,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P或q”;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要么P,要么q”。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至少有一肢命题为真;只有在所有的肢命题都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命题才为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肢命题为真;有几个为真或者全真、全假的情况下,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都是假的。

③假言命题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题。

每个假言命题包括两个肢命题,其中表示条件的肢命题称作前件,表示结果的肢命题称作后件。

如“如果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那么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其中“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是前件,“股票价格会上升”是后件。

根据断定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不同,将假言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如果P,那么q”,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形式为“只有P,才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真且后件假”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都为真。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假且后件真”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都为真。

③负命题负命题是由否定某一个命题雨构成的命题。

如“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

”其一般形式为“并非p”。

负命题的逻辑性质:负命题与其原命题是矛盾关系,即当原命题为真时其负命题为假,当原命题为假时其负命题为真。

以上命题的负命题分别如下:并非“p且q”=非p或者非q并非“p或q”一非p并且非q并非“要么p,要么q”=“非p且非q”或者“p且q”并非“如果p,那么q”=p且非q并非“只有p,才q”=非p且q并非“并非p”=p(三)推理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反映更为复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扩大认识领域,获得新的知识。

这是一种由已知推断未知的思维活动,而反映这种思维活动的思维形式就是推理。

1.推理的结构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每个推理都包含着两部分的命题:一部分是已知的命题,它是推理的根据,叫做推理的前提;另一部分是由此而推导出的命题,叫做推理的结论。

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过程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2.推理的分类根据从前提到结论这一推导过程的方向不同,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通常被说成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即根据某种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例证,得出关于该个别性例证的新结论。

归纳推理通常被说成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一定数量的个别性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某种一般性原理。

但更精确的说法是: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即前提真能够确保结论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只对结论提供一定的支持关系,即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

(1)演绎推理①演绎推理的定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引申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这种推理的推导方向,是由一般到个别。

例如,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藻类是生物;所以,藻类有新陈代谢。

演绎推理的前提是比结论更一般的判断,因此推出的结论并没有超出前提所判定的范围。

换句话说,结论是可以由前提必然地推导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

②演绎推理的种类演绎推理分类见下图。

③简单命题推理简单命题推理是指自身不包含其他命题的推理。

它包括直接推理、三段论推理和关系推理。

A.直接推理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已知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新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如:所有的学生都是质朴的。

所以,有些质朴的是学生。

B.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就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接推理联结起来,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

如: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教师,王老师是一名优秀教师,所以,王老师是有爱心的教师。

C.关系推理关系推理指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关系命题的推理,它是根据前提中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

如:小李比小王年龄大。

小王比小张年龄大。

所以,小李比小张年龄大。

④复合命题推理复合命题推理就是在前提或结论中包含复合命题,并依据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

例如:如果一名教师是没有爱心的,那么他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张老师没有爱心,所以,张老师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A.联言命题推理:是指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联结项的逻辑性质推出结论的演绎推理。

联言命题推理的规则:由一个联言推理为真可以推出每一个肢命题为真;各个肢命题都为真,整个联言命题也就为真。

如:“化学和物理都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