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秋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0年秋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0年秋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知识广场(32分,每空2分)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我国_________多样,动物资源_________,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体表有鳞,用鳃呼吸,靠身体和鳍摆动游泳的动物属于_____。

4.哺乳动物是一类____脊椎动物。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_______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5.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_______。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_______。

6.哺乳动物的脂肪有________的作用。

7.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有没有发生变化。

8.通常用_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

9.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______米/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亿米/秒。

10.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

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1.想在动物园中看到老虎,我们可以去食肉动物区。

( )2.鱼属于脊椎动物。

( )3.农民喷洒的农药只会杀死害虫,不会对鸟类产生什么影响。

( )4.在水里生活的动物都有鰓,它们都是鱼类动物。

( )5.袋鼠和海豚的运动方式一样。

( )6.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先确定参照物。

( )7.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来说,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 )8.一个复杂的运动现象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 )9.物体只能以一种运动形式运动。

( )10.短跑运动员跑完8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8米/秒。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1.下列动物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

A.大熊猫B.绵羊C.金丝猴2.做脊椎模型不需要准备的材料是( )。

A.胶带B.圆纸片C.石块3.下列( )是鱼类特有的。

A.眼睛.B.嘴C.鳃4.鳄属于( )动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知识点和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知识点和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知识点1、按照运动的路径分类,可以把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3、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4、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5、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往往是由多个简单的运动组合而成的。

如旋转木马设施整体围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围绕中轴在绕圈同时做上下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6课《不同的运动》练习题一一、填空题。

1.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例子:()、()、()。

2.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

3.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运动类型是()。

二、判断题。

1.在地上滚动的易拉罐同时有直线、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存在。

()2.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3.锯木头时,手锯在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

()4.苹果落地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5.军军在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三、选择题。

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滚动?()四、连线题。

五、简答题。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你能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吗?六、综合题:右图中,是小朋友在骑自行车。

请你思考骑自行车时会出现的运动方式。

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方式是()。

从局部看,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一、填空题。

答案:1.跳远、滑滑梯、跷跷板;2.转动;3.振动;二、判断题。

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

XXXX学年度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XXXX学年度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XX-XX学年度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此套XX-XX学年度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四年级科学苏教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试卷内容预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1.___温度计___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_____传导___、____对流____、____辐射___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__膨胀____;冷却时,体积会_收缩_____,这种现象叫做_热胀冷缩______。

4.蒸发的快慢与____蒸发面积的大小____、___空气的流动____及____温度____有关。

5.热总是从____高温____处向___低温____处传递6、腊受热会熔化成___液_____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___固____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___水蒸气____,这种现象叫____蒸发___。

8、水蒸气遇____冷___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__凝结____。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___快___,散热___快___我研究科学的能力一、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5分)1、空气是气体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4、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水道原理制成的)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78 %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灭火器)。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了。

12、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空气净化)等美誉。

二、判断题。

(30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三、选择题。

(15分)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C )。

A、窗边B、地面上C、天花板上D、门口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A )。

A、孔明灯B、竹蜻蜓C、风筝D、氢气球3、( B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A、醋和铁B、小苏打和醋C、水和小苏打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D )。

A、篮球B、空气枪C、轮胎D、热气球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D )。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3、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6、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7、(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8、热在金属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对流)方式传递的。

9、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快)。

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1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二、判断:1、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5、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三、选择。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深色物体升温(快);浅色物体降温(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参1、2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参1、2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1、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5、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6、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三、问答题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7、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891234512345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性质1、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 用塑料袋兜空气)。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运动与位置》知识点和练习题【简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运动与位置》知识点和练习题【简化】

《运动与位置》知识点1、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人)的运动、植物生长的生命活动、交通工具的运动,以及非生命体的(溪水、白云、月亮等)的运动等等。

2、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是机械运动,如地球的自转、弹簧的拉伸等。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Vr /5、运动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一是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来判断某个物体是否在运动,二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6、白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7、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参照物改变,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改变,所以说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与位置》练习题一、填空题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o2.自己坐在教室里,相对于课桌,自己处于()状态;相对于太空,自己处于()状态。

3.我们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两旁的树向后退,判断汽车应在向()运动。

4.在“我的位置在操场东南方约45米处”的描述中是以()为参照物5.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往后退,这时选定的参照物是()o如果我们以路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那么汽车在己是()的,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我们自的。

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6.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和(来描述。

二、判断题1.没有参照物,我们也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在运动。

()2.公交车停在站台上,说明此时公交车相对地而静止不动。

()3.“小小竹排江中走,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和青山互为参照物o()4.世间万物都在运动,但是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39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2、()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处向()处传递。

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的方式传递的。

太阳光的热是靠()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6、()、()、()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7、糖受热会熔化成(),冷却后又会结成()。

8、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冷却时,体积会(),这种性质叫做()。

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10、水和沙子相比,()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散热也()。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形态的(),这种现()。

13、水蒸气遇()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14、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做成的。

15、()、()、()、()、()、()、()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16、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不要碰到容器的()。

17、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保持水平。

18、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603年造出空气温度计。

二、判断。

(20分)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9、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10、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三、选择题。

(24分)1、深色物体升温(),降温();浅色物体升温(),降温()。

A、快B、慢2.水()变成水蒸气,()变成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我学到的科学知识
1.___温度计___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2._____传导___、____对流____、____辐射____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__膨胀____;冷却时,体积会_收缩_____,这种现象叫做_热胀冷缩______。

4.蒸发的快慢与____蒸发面积的大小____、___空气的流动____及____温度____有关。

5.热总是从____高温____处向___低温____处传递
6、腊受热会熔化成___液_____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___固____体。

7、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___水蒸气____,这种现象叫____蒸发___。

8、水蒸气遇____冷___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___凝结____。

9、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___快___,散热___快___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
一、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2.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4.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5.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__(1)_____
(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2.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是:___(1)_____
(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3、深色物体升温(1),降温_(1);浅色物体升温_(2),降温(2)。

(1)快(2)慢
4.水(1)变成水蒸气,(2)变成冰。

水蒸气(2)变成水或冰。

冰(1)__变成水或水蒸气。

(1)受热(2)受冷
5、铁球加热后,体积会____(1)____
(1)变大(2)变小
6、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__(1)__
(1)热水(2)冷水
7、_(1)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1)黑(2)白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2)_的热胀冷缩。

(1)固体(2)气体(3)液体
9、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3)_。

(1)0℃(2)0℃以上(3)0℃以下
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一、列举
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
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