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社会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体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发展健康、明确的学校体育政策,积极弘扬体育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兴趣,对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

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的地位明显提升,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纷纷增加体育设施投入,增加体育教学时间和内容。

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课程设置单一、体育设施不足、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不多样等问题。

此外,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也常常让学校体育活动变得束缚和功利化。

然而,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向好。

首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比如《中小学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旨在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其次,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建学校和改建学校中,体育场馆、运动场地的建设得到了重点关注。

此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体育的发展,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锻炼和竞技平台。

然而,尽管有了这些积极的变化,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和改进学校体育的现状。

首先,课程设置应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重复的体育训练和竞赛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力的作用。

因此,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体育技能和兴趣,如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等不同项目应予以适当的安排和时间。

其次,体育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虽然在某些地区和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

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应加大对这些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条件。

此外,重视体育教练的培训和能力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_刘海元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_刘海元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刘海元(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部,北京 100088)摘 要: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所处的背景以及中央7号文件寄予的期望,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表现在: 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落实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时间;!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设;∋建立学校体育安全保障机制,防范风险;(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督导制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的学校体育氛围,形成共建的合力;∗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提升学校体育理论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发展趋势;体质健康;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20X(2008)05 0005 05Basic development trends of school P.E.in ChinaLIU Hai yuan(Sect.of T heor etical Studies,Capital Inst.of P.E.,Beijing100088,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 zing the backgrounds of the Chinese school P.E.And the demand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ile No.7,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Chinese school P.E. displays that the reform of the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 will be furthered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 ity.T he stud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have one hour physical training each day.The Sunny Sports program w ill be developed and the National Student Fitness Standard w ill be ex ecuted comprehensively.T he teachers training w ill be streng thened.There w ill be more investment in the school spo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facilities.T he security mechanism of school sports w ill be set up.The sports test ing system will be carried out and the school sports supervision system w ill be reinforced.The society should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school sports.More scientific researches w ill be done into the school sports.Key words:school sports;development trend;physique and health;course reform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中央7号文件),该文件分三部分内容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20项要求[1],据统计,有近70项工作需要落实。

学校教育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学校教育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学校教育体育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学校教育体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质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学校教育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趋势一:健康为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健康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学校教育体育方面,也不例外。

以前的体育课程更侧重于训练竞技能力,如跑步、跳远、篮球等项目。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生活的概念,培养身体素质,和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个趋势让学生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趋势二:品质教育的推进在现今的社会时代,人才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而不光是单纯的学习成绩所能衡量的。

对于学生的品德和人格素质更为重视。

教育体育发展也跟随着这个趋势,将针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注重发展,不光仅要求学生体能素质,更要注重学生体操比赛的品德修养。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辅以特殊类型比如足球和篮球等团队运动,让学生通过团队互相协作来发展出与人交往、互助和合作的品质。

趋势三:多元发展人的发展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与他人比较浅薄。

当今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家庭赋予儿童的课外培训项目数量与小学时期相比明显增加,所以学校教育的方向不应成为是单纯的复制和覆盖家庭课程。

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应加入多元线性的训练方式,发展出更多技能,让其能够适应真实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环境。

除了单一项目,例如跳高或者足球,还应该考虑到游泳、健身操、攀岩等不同的体育项目。

趋势四:教育智能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家庭智能化,教室智能化,以及教育系统智能化,也带来了教育体育的普及化。

通过体育教育和智能化的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和训练目标。

一些教育机构也会将个体化课程与学生身体状况进行精准匹配,使得体育发展更能顺应个性化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体育在发展的时候要顺应社会等发展趋势,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丰富。

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探讨:提升师资、设施、课程与评价体系

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探讨:提升师资、设施、课程与评价体系

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探讨:提升师资、设施、课程与评价体系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逐渐受到重视,各项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体育课程,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同时,各级政府和学校也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改善了体育设施条件。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2.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

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一些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3.设施条件不完善4.虽然各级政府和学校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但体育设施条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不足,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

5.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6.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一些学校过于强调体育成绩和竞技水平,忽视了学生兴趣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7.评价体系不够完善8.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价。

三、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了提升我国学校体育的水平,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在学校体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例如,美国的学校体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欧洲国家的学校体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日本则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为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国家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法规建设。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
c nsr to ft es o t a i te .Thes c rt e h nim fs h o p rsw i es tup.T h p r sts — o tuci n o h p r sf cl is i e u iy m c a s o c o ls o t l b e l es o t e t i g s se w ilbe a re t a d t s h o s o t up r iin s se w i b r i o c d. T h o it n y t m l c r id ou n he c o l p rs s e v so y tm l e enf r e l e s ce y s o d b o e c nc r d a o t t e s h o p rs. M o e s in ii e e r h s w ilb o nt h c o l h ul e m r o e ne b u h c o ls o t r ce tfc r s a c e l e d ne i o t e s趋 势 ; 质健 康 ; 发 体 课程 改革
中 图 分 类 号 : 8 5 G 0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5 0 2 0 ) 50 0 5 1 0 2 X( 0 8 0 0 50
Ba i e e o sc d v l pm e r n f s h o E. i nt t e ds o c o lP. n Chi a n
ds l y ha h e o m ft e s orsa at ou s swi u t e e O a o i ip a st tt e r f r o h p t nd he lh c re l bef r h r d S st mpr v het a h n ua— l o e t e c i g q l

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体育活动越来越被重视。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2023年的角度出发,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学校体育工作当前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人才队伍建设仍不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来看,教职工中缺少专业化的体育教师,一些科任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运动经验,但是体育专业知识不够充分,这部分人员大多数人不具备体育教师资格证,且缺乏对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了解。

此外,学校体育教练人员的聘任和管理也需要加强。

2.校园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校园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学生对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度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逃课现象。

此外,有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将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资源浪费,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很大影响。

3.校园体育运动设施不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及相关设施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相关设施老旧且面积小,使得学生体育重要锻炼难度较大。

4.体育竞技成绩需要提高学校体育竞技活动成绩需要提高,但是当前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竞技活动成绩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水平体育队伍的培养尚有待加强,全校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存在一些瑕疵,没有有效地调动师生积极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质量,降低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也将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趋势:1.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未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教师将加入到学校的队伍中来,同时学校还需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和提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而学校体育正是为此而存在的。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体育在我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未来如何发展也备受关注。

一、现状1. 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由于大部分学校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高于体育课,导致体育课往往被放到次要地位。

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体制机制、教师队伍和课程设计等方面。

2. 学校体育的资源配置学校体育的资源配置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一些贫困地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都十分匮乏,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锻炼。

而在一些富裕地区,学校体育设施和资源却过于豪华,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实际情况。

3. 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也不尽如人意。

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压力大,很多学生习惯性地呆在家里或者学校里进行学习。

而且,有些学生还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和热爱,认为体育锻炼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活动。

二、未来趋势1. 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实现全面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是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扩大体育教育课程的内容、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场地和器材配置等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科技助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可以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评估,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3.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体育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也需要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方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态、生理特点和锻炼需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案和活动形式,促进体育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探析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探析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探析
近年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变革无疑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体育,充分发挥体育对儿童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和学业方面的深远影响,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因而成为各级学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广体育理念,实施"健身中国"战略,培养全民健身风尚,增加学校体育开设课程、学校体育投入以及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一些有关部门也在加大力度,征求和召集多方力量,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健康、心理发展和教学改革,实现体育教学和竞赛体验与实践相结合,使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继而发展出正确的精神境界和身体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参与国家和地方有关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注入创新理念,突出健身教育和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们形成健康和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多方势力的共同参与,以及学校教育者的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体育发展的最高目标,让孩子们都享受到充足、安全和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为培养未来世界充满运动活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析作者:刘海元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中央7号文件),该文件分三部分内容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20项要求,据统计,有近70项工作需要落实。

中央7号文件是我国建国以来,也是学校体育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文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南,也是我国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那么,在中央7号文件指引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如何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所处的背景和当前的形势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为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如果把中央7号文件的颁发视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分水岭的话,就非常有必要了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所处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也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开拓性工作。

1.1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平行并列的教育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2月20日)第七条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虽然相关的多种文件中都规定和能体现出学校体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大家都十分清楚学校体育的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随意被挤占,学校体育场地可以被侵占,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可以找到各种借口减缩,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等,诸如此类在实践中不重视学校体育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教育内容。

1.2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2006年9月18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初中生上升幅度最大,较2000年增加了8.7个百分点。

7~22岁的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仍在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均呈继续下降趋势。

以汉族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部分指标20年来变化的情况来说明我国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事实。

我国汉族19~22岁城乡男女学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min仰卧起坐(女)、1 000 m跑(男)、800 m跑(女)、肺活量基本上呈现出连续20年来下降的趋势,有些素质指标近10年下降速度加剧。

学生体能素质下降,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众说纷纭,其实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由社会各方面因素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运动不足所造成的。

中央7号文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在责任归因时,有人认为是社会发展的责任,有人认为是体育管理部门的责任,有人认为是教育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有人认为是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责任。

虽然学校体育工作不能承担也承担不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全部责任,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绝对与学校体育工作有关,学校体育工作难辞其咎,应予以加强。

1.3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情况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的精神,教育部2001年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在改革行列,具体改革可以简单归纳为4个方面:首先是对体育课程的更名,由原来的“体育”更名为现在的小学阶段称“体育”,中学阶段称“体育与健康”;第二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替代原“体育教学大纲”;第三是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实质性变革;第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课时增加。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施7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有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逐步融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但因新课程也引发了相当大的理论争议,导致一些实践难题也十分费解。

如对新课标科学性、合理性的质疑,体育教学中对突出运动技能的放松,课标中某些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教师不能适应课标的困惑,教师不会选择教材的现实等。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础上,2007年教育部开始对新课标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吸收了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的新成果,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吸纳了许多来自实践的良好建议,特别是增加了课程内容,给广大体育教师更多的明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本将在2008年公布并实施,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会引发新一轮的讨论和改革。

2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寄予的期望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最新和较为全面的以国家形式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中央7号文件中。

文件内容指明了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努力的方向以及近期工作的基本目标。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是: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体育工作努力的方向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学校体育近期的基本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3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趋势的探讨在了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背景情况和明确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针对具体情况,分层次、分阶段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重心是全力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趋势,努力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

其基本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3.1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依然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抓好开课率,提高课堂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做好了学校体育工作。

因此,围绕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学段每周2课时,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是今后首要的工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会在前7年试验的基础上,向科学性、合理性迈进。

课标修订在吸纳了广泛的意见后,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变化较大,这样便于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把握课标的精神,利于课标的操作化。

修订后的体育(与健康)课标实施后,将会再次掀起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浪潮。

此外,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良好品质将成为热点问题。

3.2积极落实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时间中央7号文件要求,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 h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 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如何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h,从管理机制、场地设施、人员保障、活动内容等方面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并真正把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 h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今后工作的方向之一。

3.3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形成长效机制自2006年底提出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大家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解可能不一。

其实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并不矛盾,是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新提法,是以全国大中小学生为实施对象,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它是以短期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基础,通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1h体育锻炼,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加强学校体育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落实学校体育新举措的一项工作。

阳光体育运动刚刚兴起,要使此项工作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

那么,怎么样开展有特色的校本、区本甚至更大范围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如何与《阳光体育之歌》和“阳光体育奖章”制度的实施更好地结合起来?怎么样才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这是近期学校体育工作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3.4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在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经过修订,2007年更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后正式实施,它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