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脚手架施工方案剖析讲解

合集下载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在此基础之上,打上特制的焊钉,然后再现浇上混 凝土楼板。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结构节点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幕墙系统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主楼幕墙工程,是 关乎整个央视新台 址“脸面”和“形 象”的一个至关重 要的工程项目。由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 大师设计的央视新 台址,是一座对传 统高层建筑概念具 有颠覆意味的创新 力作。其薄型的铝 合金玻璃幕墙,更 是对传统幕墙理念 的跨越和突破,其 外立面上不规则分 布的“菱形钢格构” 既是建筑的外观装 饰,又是幕墙基于 的结构。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防火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这是柱间支撑图片,已涂上防火涂料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目前防火规 范没有考虑 外墙保温材 料的防火规 定,因此北 方地区建筑 中广泛采用 的保温材料 几乎都没有 经过安全性验证。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高楼真正的防火体 系核心在于自防。 一般的消防教程所 使用的概念是:300 平方米以内依靠内 部喷淋系统,300平 方米以上则需要消 防栓——美国人45 年的统计数据是, 水喷淋的成功率为 98%。
塔楼连接部分的结构 借鉴了桥梁建筑技术,不同的是, 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桥”,它将是一座 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桥。这个桥的某 些部分有整整11层楼高,桥上还包括 一段伸出75米的悬臂,前端没有任何 支撑。
中央电视台新楼讲解
悬挑部分的3个解决方案
一是将悬挑部分的底层结构先在地面组 装,然后整体吊装形成一工作平台,再安装 它的上层建筑;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

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解读(一)反建筑的建筑、反幕墙的幕墙龙文志【摘要】CCTV新总部大楼2003年10月开建以来、赞贬参半,正如当年的悉尼歌剧院一样,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论愈演愈烈.2013年11月7日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评选在美国芝加哥揭晓.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在60余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在CCTV获得(CTBUH)“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之际,本文对央视新厦CCTV大楼及幕墙设计进行解读,回顾CCTV设计及建造施工历程,库哈斯的富有想象力的方案能在中国变成真正的建筑,既饱含了中国人的心血和劳动,又凝聚了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正是当今中国创新、发展的象征.【期刊名称】《门窗》【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4-9)【关键词】反幕墙的幕墙;颠覆与创新;抗震性能设计;偶然荷载-爆炸;破损安全【作者】龙文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世界高层建筑学会(CTBU H)“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评选于2013年11月7日晚在美国芝加哥揭晓。

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成为最大赢家,获得“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主创建筑师库哈斯、中方合作设计单位代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汪大绥及承建方中建总公司等代表共同领奖。

主创建筑师库哈斯现场发表了激情演讲,至此,这座造型饱受争议的建筑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作为一个历时一年之久、超过60件作品参赛的评审过程,奖项陪审团首先选择了四个地区进行奖项评选,分别为美洲、中东和非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

四个获奖地区的高级代表于2013年11月7日在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举办的CTBU H学术会上进行了演讲。

CCTV新台址主楼以其醒目的建筑外形而引人注目。

对于央视大楼的此次获奖,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评委指出,央视大楼是一个不寻常的摩天楼类型。

不同于传统的高楼只能在高空中两维飙升比拼高度和特色,央视大楼的“环线”在空中伸出一个75m长的悬臂,形成一个真正三维空间的体验。

央视脚手架方案

央视脚手架方案

1.编制依据1.1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B标段工程施工图纸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参考书籍:《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位于朝阳路和东三环路交界处的CBD中央商务区内。

TVCC主楼主要的使用功能为酒店房间、剧院及其它电视文化设施。

总建筑面积为103648㎡,高度159米。

地上部分主要由5层高裙楼及30层的塔楼所组成,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

地下部分有两层,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主楼采用桩筏基础,裙楼采用桩筏基础和筏板基础,桩为挖孔灌注桩,基底标高为-11.60、-13.60、-14.60米等几种,局部加深处达到-20.39米。

2.2脚手架工程概况2.2.1本工程由裙楼和塔楼两部分组成,裙楼包含单体结构较多,各单体位置相对独立,外型复杂,且大都为超高大跨度结构形式,塔楼部分为超高层建筑。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穿插有钢结构安装和幕墙及屋面安装,给脚手架搭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脚手架本着满足土建结构、装修施工、钢结构、幕墙安装及安全维护的原则进行设计。

基础、裙楼单体结构施工时根据具体要求分别搭设单立杆双排脚手架;塔楼部位采用爬架、悬挑架作为施工及安全维护用的脚手架。

大跨度顶板及超高柱子施工及配合钢结构须搭设满堂脚手架及悬吊脚手架。

2.2.2脚手架搭设材料选用双排脚手架、支承架及用作施工安全维护的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3.5焊接钢管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扣件采用扣件,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

浇筑顶板及超高柱子时作为模板支撑架的满堂脚手架采用Φ48×3.5焊接钢管搭设碗扣脚手架。

3.施工准备3.1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

3.2按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搭设要求,逐级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3按脚手架结构配件质量标准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严禁使用。

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详解

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详解

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详解一、引言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搭建和维修工作中。

脚手架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讲解脚手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

二、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1. 载荷计算在脚手架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合理的载荷计算。

根据实际需求,要明确脚手架的设计荷载、施工荷载和使用荷载,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考虑风荷载、震荡以及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额外荷载等因素。

2. 结构设计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及施工要求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立杆和横杆的布置、尺寸和数量,并选择适当的材料。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连接节点的强度、稳定性和可行性。

最后,为了确保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还需考虑设置横向和纵向的支撑。

3. 安全措施设计安全是脚手架施工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脚手架设计中,必须考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防滑措施、可靠的防护设施以及危险区域的警示标志和障碍物。

三、脚手架施工方案实施1. 基础施工脚手架的基础施工是确保脚手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土质分析,并根据土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

然后,进行基础的地基处理和加固,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最后,在基础上进行支撑立杆的安装。

2. 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具体操作。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和拼装合适的脚手架材料。

其次,根据地形和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布置和搭设。

在搭设过程中,应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和水平度,并且合理设置施工通道和卸料口。

3. 施工与监控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四、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脚手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中央新大楼主要施工工程(3篇)

中央新大楼主要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基础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基础工程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地下三层,深度达15米。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地下连续墙技术,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此外,还采用了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

二、主体结构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为234米,共52层。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钢筋绑扎:采用自动钢筋绑扎机,提高了钢筋绑扎的精度和效率。

2. 模板工程:采用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先进技术,保证了主体结构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技术,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速度。

4. 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技术,提高了钢筋焊接的质量和强度。

三、幕墙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幕墙工程采用了薄型单元玻璃幕墙及菱形槽式钢格构。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解决了以下技术难点:1. 薄型单元玻璃幕墙的安装: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保证了幕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可开启排烟单元挂板的安装: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排烟单元的灵活开启和关闭。

3. 十字伸缩缝的处理:采用橡胶密封条、金属挡水板等材料,解决了伸缩缝的密封和防水问题。

4. 抗爆炸设计:在幕墙结构中融入抗爆炸设计,提高了大楼的安全性能。

四、机电安装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电气等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 机电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机电管线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2. 智能化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大楼的自动化管理。

3. 能源管理: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大楼的能耗。

总之,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施工工程涉及了多项复杂的技术,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功实现了这座全球十大最强悍工程之一的建设。

这座大楼的建成,不仅为中央电视台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第2篇一、主体结构施工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中国建筑总公司 施工方案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监理已审批)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中国建筑总公司 施工方案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监理已审批)
Ұɺ竖向结构模板计算 ......................................................................................................... 63 二、水平结构模板计算 ......................................................................................................... 73 三、几字形钢木组合梁受力分析 ......................................................................................... 84 四、700mm 厚板主次梁(几字梁)验算..................................................................................91
CSCEC/A-01/D2005/17-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A 标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部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A 标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编制依据.......................................................................................................................................1 1.1 合同...................................................................................................................................1 1.2 施工图纸...........................................................................................................................1 1.3 有关规范、规程...............................................................................................................1 1.4 有关标准...........................................................................................................................2 1.5 有关图集...........................................................................................................................2 1.6 有关法规...........................................................................................................................2 1.7 其它...................................................................................................................................3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中国建筑总公司 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地上部分)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 中国建筑总公司 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地上部分)

CSCEC/A-01/D2006/12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A标段地上部分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部二零零六年八月十五日目录1、编制依据 (1)1.1、工程施工合同及设计图纸 (1)1.2、主要规范、规程 (1)1.3、其它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混凝土强度 (2)2.3、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2)2.4、质量目标 (2)3、施工准备 (3)3.1、搅拌站选用 (3)3.2、现场人、机、料等资源配置 (4)3.3、办理工程报验 (4)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审核 (5)4.1、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5)4.2、混凝土材料要求及方量 (5)5、混凝土的施工 (7)5.1、流水段划分 (7)5.2、施工缝的留设 (8)5.3、混凝土的运输 (9)5.4、混凝土浇筑方式 (10)5.5、混凝土的振捣 (14)5.6、组合楼板混凝土浇注 (15)5.7、混凝土验收及试块制作和养护 (16)5.8、混凝土的养护 (17)5.9、混凝土的冬期施工 (17)6、混凝土竖向泵送运输 (20)6.1、现场地泵性能及安放位置 (20)6.2、管道布设要求 (23)6.3、泵送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 (27)6.4、泵送混凝土供应 (27)7、质量标准及要求 (29)7.1、保证项目 (29)7.2、基本项目 (30)7.3、允许偏差项目 (30)7.4、应注意的施工质量问题 (31)7.5、关于混凝土运输的过程控制 (31)8、安全生产与环保措施 (31)8.1、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 (31)8.2、环保措施 (33)8.3、墙、柱、梁、板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 (33)9、成品保护 (33)1、编制依据1.1、工程施工合同及设计图纸1.1.1、工程施工合同文本1.1.2、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图纸(工程编号:C-200333001)1.2、主要规范、规程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1.2.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3、《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2.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1.2.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61-2002)1.2.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1.2.7、《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1.2.8、《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1.2.9、《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1.2.10、《切断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J05-011-2002)1.3、其它编制依据1.3.1、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1.3.2、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3.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3.4、防水工程施工方案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位于朝阳路和东三环路交界处的CBD中央商务区内。

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施工工序和要点解析

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施工工序和要点解析

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施工工序和要点解析脚手架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工人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方便他们进行高空作业。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人的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脚手架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工序和要点两个方面对脚手架施工方案进行解析。

一、施工工序1. 确定施工方案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现场条件,制定一份详细的施工方案。

方案中要包含脚手架的结构设计、搭建和拆除的流程、所需材料和设备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注意考虑工期、安全措施等因素。

2.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确认施工方案后,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脚手架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脚手架杆件、连接件、横杆、纵杆、斜杆等以及各种扣件、卡环、钢管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搭建和拆除所需的工具、安全设备等。

3. 布置施工场地脚手架搭建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平整程度和承重能力。

在搭建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工人可以稳固地安装脚手架。

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方案规划好脚手架的位置和支撑点。

4. 搭建脚手架根据施工方案,按照预定的顺序和要求开始搭建脚手架。

首先要进行立杆的安装,用钢管进行固定。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搭设横杆、纵杆和斜杆,并进行修整和调整。

搭建过程中要注意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以及工人的安全。

5. 安装配件和防护设施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后,需要进行配件的安装和防护设施的安装。

配件包括扣件、卡环等,用于确保脚手架的连接稳固。

防护设施包括脚手板、安全网、安全带等,用于保护工人的安全。

6. 完成检验和验收脚手架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包括对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连接件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检查。

验收时要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使用许可。

二、施工要点解析1. 安全是第一要务在脚手架施工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要点。

施工前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施工过程中要设置警示标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使用脚手架,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建筑概况 (3)2.2脚手架概况 (4)3.施工部署 (4)3.1总体部署 (4)3.2总体设计 (4)4.施工准备 (5)4.1技术准备 (5)4.2材料准备 (5)5.外防护架构造及组成 (6)5.1各部位做法 (6)5.2各部件施工要求 (11)6.施工方法 (18)6.1工艺流程 (18)6.2搭设要点 (18)6.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21)6.1保证项目 (21)6.2允许偏差 (21)7. 结构内部防护设计与施工 (22)7.1“结构四口”防护: (22)7.2电梯井筒内防护: (25)8脚手架技术安全措施 (25)8.1搭设及使用过程安全管理 (25)8.2防护架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26)9.计算书 (28)9.1验算搭设高度 (29)9.2防护架整体稳定性验算 (30)9.3悬挑架验算 (30)1.编制依据1.1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B标段施工图纸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B标段地上结构由裙楼和塔楼两部分组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裙楼包含八个单体结构,各单体位置相对独立,外型不规则,不包括屋面网架的结构最大标高为24.9M。

塔楼部分为超高层建筑,共30层,不包括屋面网架的结构最大标高为138M,四层以下高度20M。

各部分的结构高度见图1.1。

2.2脚手架概况脚手架搭设材料选用Φ48×3.5焊接钢管搭设扣件式脚手架。

搭设高度按整体屋面网架以下部位(即单体结构自身最高标高)考虑;塔楼高层部位采用爬架或结构爬模施工方法(待确定后另行编制施工方案),现暂按四层以下高度设计。

均不考虑玻璃幕墙的施工。

考虑到外脚手架施工时,肥槽回填土有可能尚未全部完成、清水混凝土墙面不便于设置连墙件等因素,因此脚手架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取满堂红架子、悬挑架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搭设。

3.施工部署3.1总体部署3.1.1由于各段施工进度不同,外脚手架随地上结构的进行分段搭设,以各自功能单元为单位,分别进行施工。

根据现施工进度情况,先进行酒店主楼的搭设,再进行大、小录音棚及展览大厅的搭设,最后进行剧院看台部分的搭设。

3.1.2外脚手架施工在首层墙体、框架柱钢筋绑扎之前进行,兼做为施工操作架,随结构竖向向上进行而配合施工。

内脚手架同时施工,按建筑内部情况搭设双排架或满堂红脚手架,具体做法详见《模板施工方案》。

3.2总体设计3.2.1由于地上结构(包括主楼四层)高度均在25M以下,因此外脚手架采用单立杆双排脚手架,南侧局部未进行回填土处跨越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3.2.2大、小录音棚西侧外墙体洞口较少且为清水混凝土墙面,不便设置连墙件,此处外架按满堂红脚手架考虑。

其它部位采用抱柱拉结、门窗洞口拉结和楼板地锚拉结相结合。

3.2.3立杆纵距l a=1.5m,立杆横距l b=1.2m,大横杆步距h=1.8m,内立杆距结构边缘0.3m,脚手板铺设3层,施工荷载为2.0kN/㎡。

3.2.4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扣件包括直角、旋转和对接扣件,整个脚手架系统由钢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和剪刀撑、拉撑杆及结构拉结件组成。

主体结构与外防护架之间有可靠连接,分为抱柱拉杆、楼板地锚拉杆。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按本方案防护架搭设的要求,逐级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2施工人员认真勘察现场情况,明确各部位防护架的搭设方法。

4.1.2按防护架结构配件质量标准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严禁使用。

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平整坚实无积水。

4.1.3搭设脚手架场地进行平整,检查地基承载能力,做好排水措施,若脚手架搭设在混凝土顶板上,则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同时检查预埋、预留情况。

4.2材料准备4.2.1材料部门根据材料需用量提前准备货源,根据生产安排将材料陆续进场,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4.2.2钢管要根据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刷好油漆。

4.2.3材料需用量计划表(估算量)5.外防护架构造及组成5.1各部位做法5.1.1总平面图(见图5.1)5.1.2录音棚西侧防护架搭设(1-1剖面处)5.1.2.1录音棚最大高度25M,墙面为清水混凝土墙面,且在此方向外墙上洞口较少,不满足连墙件设置数量的要求,因此此处按满堂红脚手架进行搭设。

5.1.2.2脚手架设置9排立杆,间距1.5M,排距1.2M,立于首层楼板之上。

5.1.2.3大、小横杆各15道,步距1.8M。

在高度上分为9.1M、9M、7.2M三个部分,每三排立杆宽度降低一高度。

5.1.2.4高低跨处设斜支撑,间距3M。

5.1.2.5剖面图(图5.2)图 5.2 1-1剖面5.1.3录音棚南侧防护架搭设(2-2剖面处)5.1.3.1此处外墙外侧距首层楼板边缘700mm,可供内排立杆支设。

外排立杆设于肥槽回填土范围外侧,使整个架体跨越回填土部位,使其不受回填土施工进度的影响。

5.1.3.2内立杆外侧1.2M处设置中立杆,由斜支撑杆支撑中部立杆。

5.1.3.3剖面图(图5.3)M图5.3 2-2剖面5.1.4剧场看台南侧防护架搭设(3-3剖面处)5.1.4.1根据施工进度情况,此处地下部分的结构施工为最晚完成的部分,且首层的挑檐厚度较大,因此此处不考虑悬挑架,待回填土完成后,进行挑檐板模板支撑架施工,挑檐板结构施工后,支撑架暂不拆除,兼做防护架使用。

上部无混凝土结构,不考虑防护架搭设。

5.1.4.2剖面图(图5.4)剧院入口处看台斜柱抱柱拉结无看台斜柱处的斜撑杆间距3M图5.4 3-3剖面13.570-0.100180012005.1.5南面酒店南侧、展览大厅南侧防护架搭设(4-4、7-7剖面处)。

5.1.5.1南面酒店南侧、展览大厅南侧大部分结构由首层楼板处内收,外防护架可直接在首层楼板上搭设,局部框架柱距结构外边线较近,且此处竖向结构无墙体,因此采用外悬挑方法搭设。

5.1.5.2悬挑架底部采用16#3M 长工字钢,外挑1M ,与楼板预留地锚固定。

工字钢水平间距1.5M 。

5.1.5.3立杆下与工字钢接触处,在工字钢上焊接长100mm 25钢筋,使立杆套在钢筋上,防止滑移。

5.1.5.4钢筋地锚埋入混凝土楼板总长度500mm ,大于楼板厚度的部分做90度弯钩。

外露部分长度200mm ,顶部做90度弯钩,弯钩长度100 mm 。

5.1.5.5剖面图(图5.5)斜撑杆在每层设置间距1.5M楼板地锚拉结16#工字钢图5.5 4-4剖面5.1.5.6 在南酒店西端(1/01d~2d)轴、Ad轴处,由于2层楼板外挑,凸出首层楼板近7M,因此此处外防护架在2层楼板处外挑,外挑做法同上图。

首层处在回填土完成后,按5-5剖面另行搭设外封避防护架。

5.1.6北侧及其它部位防护架搭设(5-5剖面处)5.1.6.1其它部位不涉及回填土施工的影响,按常规方法进行外防护架的施工。

5.1.6.2外防护架在不能实现与结构进行抱柱拉结或门窗洞口处拉结时,外侧要设置斜撑。

5.1.6.3剖面图(图5.6)首层楼板图5.6 5-5剖面5.2各部件施工要求5.2.1立柱:防护架立杆纵距1.5 m,采用单管立柱,立杆排距1.2m,内立杆距结构外沿为300mm。

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1)立柱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在同步内,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立杆与大横杆交叉主节点的距离应小于1/3步距。

(图5.7)图5.7(2)每根立柱必须下垫通长50×200mm木板;立柱顶端高出作业层1.5m。

(3)立柱底部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100m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小横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柱上。

5.2.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1)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下,立柱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步距1.8m;(2)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跨中。

(图5.8)。

A - AA图5.8(3)单根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3跨(4.5m )。

5.2.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1)每一个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个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外防护架外侧的外伸长度为100mm ;(2)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柱距的1/2。

5.2.4连墙件:(1)抱柱连接杆:竖向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扫地杆处设置第一道,往上每三步设一道。

水平间距按结构框架柱位置确定,一般不大于6m 。

连墙件抱柱示意图(2)门窗洞口拉结架体立杆拉结杆100方木垫在窗口两侧(3) 楼板拉结:每层楼板上均要设置,水平间距3M 。

≥φ25钢筋地锚,上、,间距3立杆横向水平杆拉结杆5.2.5支撑:剪刀撑和横向支撑(1)剪刀撑: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夹角应为45°~60°;剪刀称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

剪刀撑的连接用3个旋转扣件在800mm ~1000mm范围内搭接。

(2)横向支撑: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内,由底部至顶部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

横向支撑布置在未封闭的两端。

5.2.6脚手板、挡脚板、护栏、安全网:操作层脚手板要满铺、铺稳、拴牢,每块脚手板下不得少于三根小横杆,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总挑长度小于15cm。

脚手板在首层、作业层各满铺一层,中间部位每隔12m满铺一层。

防护架操作层设挡脚板一道,20cm高。

护栏高度1.2m两道水平杆紧贴外立杆内侧。

脚手板应低于作业层400mm左右。

整个双排架外立杆内侧立面满挂密目网,形成封闭。

在操作层脚手板下水平杆上挂一层水平安全网,以下每4层(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首层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兜底。

脚手板搭接构造脚手板、挡脚板构造5.2.7马道:(1)在南北两侧各搭设2个之字形斜道,附着在防护架上。

(2)人行马道宽度1m,长度3.0m,跨3道立杆,拐弯处设置平台,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和平台周围必须设置护栏和挡脚板,护栏高度为1.2m,栏杆两道,挡脚板高度为200mm;(3)马道主要为上下通行用,不作为运料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