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讲义-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2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基本程序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了正确计算成本费用, 为了正确计算成本费用,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 结转,以及各种费用的分配,都要制订比较合理、 结转,以及各种费用的分配,都要制订比较合理、简便的方 同时,为了使各企业和各时期的产品成本具有可比性, 法。同时,为了使各企业和各时期的产品成本具有可比性, 有的要在全国范围内规定统一的方法,有的应在同行业、 有的要在全国范围内规定统一的方法,有的应在同行业、同 类型企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方法。而方法一经确定, 类型企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方法。而方法一经确定,必须保 持相对稳定,不应任意改变。 持相对稳定,不应任意改变。要注意防止任意改变财产物资 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如任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率及不按 规定方法和期限计算、调整材料成本差异等, 规定方法和期限计算、调整材料成本差异等,其结果都必然 造成成本费用失去真实性,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 造成成本费用失去真实性,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二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企业发生的支出,并不都是费用。在产品制造业中, 企业发生的支出,并不都是费用。在产品制造业中,生产一 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材料耗费、 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材料耗费、工资等生产经营性 支出,都计入产品的成本。 支出,都计入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要在产品出售后转化为 费用,则计入当期损益。 费用,则计入当期损益。 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以及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 均是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 均是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因而作 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利润中扣除。 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利润中扣除。为了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分清哪些支出属于产品的制造成本,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分清哪些支出属于产品的制造成本, 哪些应作期间费用,防止发生混淆两者的界限, 哪些应作期间费用,防止发生混淆两者的界限,将某些期间 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将产品的制造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将产品的制造成本计入期间费用, 借以调节各期产品成本和各期损益的错误做法。 借以调节各期产品成本和各期损益的错误做法。
简答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 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收集和整理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种原始数据,如生产记录、物料清单、工艺流程图等。
2. 确定成本对象:明确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对象,如产品、批次、订单等。
3. 确定成本项目:将成本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4. 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将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按照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并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
5. 分配成本费用:将归集的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配,如按照生产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
6.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根据成本对象和成本费用的分配结果,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7.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在产品销售后,将相应的产品成本从库存中结转至销售成本。
8. 分析和控制成本:对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以确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以上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准确地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步骤和程序

成本核算步骤和程序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成本核算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成本核算啊,就好比是给一个大工程搭架子,每一步都得稳稳当当的。
先来说说这第一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这就像是给一个大拼图找到第一块,你得知道你要算的是啥东西的成本,是一个产品呀,还是一个项目呀。
这要是找错了对象,那后面可就全乱套啦!然后呢,就是划分成本项目。
这就好比是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不同的小块,什么原材料啦、人工啦、制造费用啦等等。
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每一块成本都花在了哪儿。
接下来就是收集成本数据啦。
这可不能马虎,得像侦探一样仔细,把每一笔开销都找出来,记下来。
就好像是在大海里捞针,一个小数据都不能放过。
再说说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这就像是给不同的人分东西,得公平合理呀。
把那些相关的成本都归到一块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产品或者项目上去。
还有啊,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这就好比是算总账,得把前面的都加起来,算出个总数来。
然后再除以数量,得出单位成本。
你想想,要是不知道单位成本,那怎么知道这个产品划不划算呀。
成本核算可不简单啊,就像盖房子,得一砖一瓦慢慢来。
要是中间出了差错,那可就麻烦啦。
比如说数据收集不全,那后面算出来的成本能准吗?或者分配方法不合理,那不是对某些产品不公平嘛。
咱举个例子吧,一个工厂生产好多不同的产品,如果成本核算没做好,把本该属于 A 产品的成本算到了 B 产品上,那 A 产品的成本就低估了,B 产品的成本就高估了。
这会影响到产品的定价和利润的计算啊,可不是小事儿!所以啊,做成本核算一定要细心、认真、有耐心。
不能马马虎虎,不能敷衍了事。
这可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呢!咱再想想,如果一个企业不知道自己产品的成本,那怎么去跟别人竞争呀?怎么去定价呀?怎么去做决策呀?那不就像盲人摸象,瞎碰瞎撞嘛!总之呢,成本核算步骤和程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一步一步来,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这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可不能小瞧了它哟!。
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略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一、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来说,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企业应当按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2.燃料及动力3.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提示】由于生产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合并某些成本项目。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2.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材料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2.分配标准:可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作为分配标准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应付职工薪酬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含义: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分配公式: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和产成品产量等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提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 知识点精讲

《初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知识点精讲本章主要内容考情分析本章是《初级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考试重点考核成本会计内容。
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等,历年考试情况为2019年13分,2018年15分,2017年19分,预计今年考试分数为13分-16分,请考生在今年务必关注不定项选择题.【案例导入】吃庆丰包子供应630个包子,2元/个100位男生每人定额3个200位女生每人定额2个求:(按照公平原则)男女生分到多少包子,各付多少钱?男生:100×3=300 女生:200×2=400 合计700分配比例:630/700=0。
9男生:300×0。
9=270个女生:400×0。
9=360个男生:270×2=540元女生:360×2=720元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一、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概念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目标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2018年判断)【例题·判断题】(2018年)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核算信息。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二、管理会计体系1.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根据《指导意见》,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咨询服务构成的“4+1"的管理会计有机系统。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2。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用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1)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与管理会计案例库三、管理会计要素及具体内容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要素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一、程序步骤
1、制定成本核算政策与规定
核算有关规定、费用等财务政策起制定作用,要求核算分部信息的准确准确,以及成本计价与核算的依据。
2、编制成本核算科目
根据政策与规定,将费用账户按类别、金额、期限等分别归类划分为成本核算科目,以便更加准确准确地将费用细分至各个科目,了解产品的各项成本情况,进而控制支出。
3、编制成本核算程序
4、编制考核指标
根据成本计划,编制相应的考核指标,实施科学的管理,及时查漏补缺,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5、形成成本核算报表
核算各项成本后,将核算结果整理成报表,以便管理者能够清晰的了解成本变动情况,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6、结合正常经营活动分析成本
利用成本核算报表,及时发现正常经营活动出现的异常,以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并进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
1、按原料收购成本核算
称为原料收购成本核算法。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总结词
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生产成本都计入产品 或服务的成本中,而变动成本法则只将变动 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中。
详细描述
完全成本法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 经营成果,适用于产品定价、决策和成本控 制等方面,而变动成本法则更适合于短期决 策和成本控制。
05
成本核算的优化和管理
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总结词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 工直接归集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计算 方法,而间接成本法则是将间接材料和 间接人工归集到部门或作业中心,再根 据一定标准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VS
详细描述
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占 比较高的生产过程,而间接成本法则适用 于间接费用占比较高、生产过程较为复杂 的情况。
提高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准确性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和 审核,减少误差和错误。
标准化数据
统一数据格式和定义,确 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追溯和验证
建立数据追溯机制,以便 对数据进行验证和复核。
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分析现有流程
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
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流 程效率和准确性。
归集直接费用
将直接与成本对象相关的费用直接归 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
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计算总成本
汇总各成本对象的成本,得出总成本。
计算单位成本
根据总成本和数量计算单位成本,如单位产品的成本。
收集数据和凭证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全面、准确地收集与成本相关的 数据和凭证,包括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的数据以及发 票、入库单、出库单、工资单等凭证,以确保成本核算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务处理一、生产经营费用的审核和控制生产经营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为依据,审核和控制生产经营费用的开支,以确定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数额和应计入本期期间费用的费用数额。
二、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实际上就是上节所讲的要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以正确确定本期应计入各种产品(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的费用。
1.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必须按成本项目进行。
2.需要进行分配和归集的,只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3.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分配生产费用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受益原则”。
三、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一)“基本生产成本”账户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和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为了归集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辅助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三)“制造费用”账户(四)“废品损失”账户(五)“营业费用”账户(六)“管理费用”账户(七)“财务费用”账户(八)“待摊费用”账户(九)“预提费用” 等账户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
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产品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提示】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年限、残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期限等。
各种方法一
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可比性质量要求)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解释】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
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解释】防止混淆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损益。
【提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与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解释】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解释】凡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
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
几种产品的成本。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解释】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已全部完工,那么该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
某种产品均未完工,那么,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该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则应将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采用适当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上述五种费用的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关键是选择适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
成本计算的方法必须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及工艺过程等予以确定。
目前,企业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例题•单选题】为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下列不属于应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的是()。
A.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B.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C.本期已销产品成本和未销产品成本的界限
D.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答案】C
【解析】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与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
界限;(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
3.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
4.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动力消耗等,并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
5.归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
配,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6.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提示1】企业计算产品成本,一般应当设置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五大成本项目。
【提示2】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
如
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科目。
【提示3】注意区分正确划分各种(5个方面)费用支出的界限与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6项)各自包括的内容。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
两者的区别:
不同行归集行归集
计算依据不
同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
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
计算依据
一般以成本计算
单或成本汇总表
及产品入库单等
为计算依据
本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