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复习(公开课)

合集下载

第10讲有丝分裂一轮复习课件

第10讲有丝分裂一轮复习课件
D. 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 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考点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Step1:洋葱根尖的培养
1-5cm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Step2:取材(剪根)
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取根尖2-3 mm
Step3:解离(10%盐酸)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a+b或c+d
A→A
①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②分裂间期较长,分裂期较短。
4n 2n
A组:G1期和末期。B组:S期。 C组:前期、中期、后期和G2期。
c b a
甲:前期、中期和G2期。 乙:后期。 丙:末期和G1期。
例题:(2015·浙江高考)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 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例题:(2016年浙江高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 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 质DNA的复制
B. 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 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 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 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回归课本P111: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 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
考点4: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前 期
G1期Leabharlann G2期末后


染色体数:2N→4N→2N
核DNA含量:2N→4N→2N
回归课本,重在理解:
细胞周期中,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过程:①细胞核的 分裂。②细胞质的分裂,称为胞质分裂。 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几个时期之间并没有 明显的界限(人为划分)。 当间期细胞进入前期的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 内染色体的出现。 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 这些丝状纤维叫做纺锤丝。 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这种小泡在有丝分裂 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

有丝分裂一轮复习教学课件

有丝分裂一轮复习教学课件

染色体的结构
总结词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结构对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分裂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它们在细胞核中以高度组织化的形式存在。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在 物种间是高度保守的,每个染色体通常包含一个DNA分子。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对于基因的表达和细 胞分裂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总结词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和 功能。
详细描述
基因的表达涉及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过程。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而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此外,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包括染色质的结构、转录因子的作用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等。这些调控机制确保了细胞
工业领域的应用
要点一
生物技术
有丝分裂是生物技术领域中细胞培养和细胞增殖的关键过 程,通过调控有丝分裂,可以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和产物 产量。
要点二
生物制药
有丝分裂过程中涉及的蛋白质和酶类等生物分子可以用于 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如干扰素、生长因子等生物药物 的生产。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细胞数量增加
有丝分裂是细胞数量增加的主要方式 ,通过细胞分裂,生物体能够不断扩 大其组织、器官和系统的规模,促进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维持组织功能
有丝分裂有助于维持生物体各种组织 的正常功能,确保生物体的正常生理 活动。
应对生物体的环境变化
适应环境变化
有丝分裂是生物体应对环境变化的重 要机制之一,通过细胞分裂和基因重 组,生物体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
增强生物体的生存能力
有丝分裂有助于增加生物体的种群数 量和分布范围,从而增强其生存能力 和竞争力。

有丝分裂一轮复习公开课学习教案

有丝分裂一轮复习公开课学习教案
第27页/共35页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第28页/共35页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精原细 胞
初级(chūjí)精 母细胞
次级(cìjí)精母 细胞
精细胞 (xìbāo)
A
B
a A
b B
a a
A
A
B
b B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第29页/共35页
第三十页,共35页。
精原细胞
初级(chūjí)精 次级(cìjí)精母
长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
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最
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 动 物 细 胞 和 低 等 植 物 细 胞 要 画 出 中 心 体 , 高 等 植 物 细 胞 不
能画。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1)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
是一个细胞周期
B 组 DNA 含量在 2C~4C
之间说明
DNA 处于复制期,C 组则说明 DNA复

完成
第11页/共35页
第十二页,共35页。
2.1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复制 (fùzhì)
1:1→12 :
散乱 (sàn luàn) 分布
12 :
着丝粒排列 (páiliè) 在赤道面上
12 :
着丝粒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第25页/共35页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chūjí)
精母细胞
次级(cìjí) 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公开课

有丝分裂-公开课
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死亡
主要内容
• 一、有丝分裂的过程 • 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异同 • 三、有丝分裂意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①变化:完成DNA的复 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结果:每个染色质都 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 体,呈细丝状态。
小 导 航
D复蛋合现单体
间 期 前 期 中 期 后 期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back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植物细胞有丝分 裂 不 同 纺锤体 的形成 方式 子细胞 形成的 方式 由两极发出纺锤 丝形成纺锤体 中央赤道板位置 出现细胞板,扩 展形成两个子细 胞 动物细胞有丝分 裂 由两极的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在赤道板位置细 胞膜缢裂方式形 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 复制
前期
染色质变 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粒排 列在赤道 面上
后期
末期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恢复 成丝状(形 子染色体向 成两个子细 两极移动 胞)
4→8 2N — 4N
4→4 2N 0 →8 0— 4N
8 4N
4 2N 8 4N
8 4N
4 2N 8 4N
8 4N
8 4N 0 0
4 2N
4 2N 0 0
[点裂数加均两极]
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 末期: 染色体→染色质 细胞板→新的细胞壁
[两消两现成新壁]
注意各种结构在各时期变化
• 有丝分裂过程中: 1)染色单体形成于 分裂间期 ,消失 于 分裂期的后期 。 分裂期的前期 2)纺锤丝产生于 ,消 失于 分裂期的末期 。 3)核膜核仁产生于 分裂期的末期,消 失于 分裂期的前期 。 4)着丝点的分裂 发生在 分裂期的后期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复习课ppt课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复习课ppt课件

(1)次级精(卵)母
(2)体
(3)精(卵)
(1)A图所示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减数分裂 。
细胞内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是__1_:_2__。
(2)B图所示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是_精__细__胞_

极体 。
(3)C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名称是
卵细胞和极体 ;每个子.A B.2A C.3A D.4A
练习
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D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图像的判断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前期比较
A
B
有丝分裂前期 C
减Ⅰ四分体时期<前期> D
减Ⅱ前期
减Ⅱ前期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前期判断方法
单数:减Ⅱ 无同源染色体:减Ⅱ
3. 1个母细胞分裂产生 2个子细胞,子
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

相同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关系
复制
着丝点分裂
1 条染色体 1 个DNA
1 条染色体
2 个DNA 2 姐妹染色单体
2 条染色体 2 个DNA 0 姐妹染色单体
练习 1. 每个染色体复制后,在细胞进入下阶 段之前应该含有: B A.两个染色体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四个染色体 D.一个染色单体
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比
小结
1.减数分裂产生
有性生殖。细胞
2.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 1次,细胞连续分裂 2次。 3.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4.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练习
• 这是哪一种细胞分裂形式?
• 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课件

细胞周期的调控
调控机制
主要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来调节。
正反馈
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如CDK激酶可以激 活其他蛋白质,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
负反馈
调控点
当某些蛋白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细胞周 期的进行,如蛋白激酶抑制剂。
在细胞周期中某些关键时刻,如DNA复制 起点和染色体分离等,会有关键蛋白质发 挥作用,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
的形成、生长和发育等。
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03
基因表达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
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的蛋白 质合成
蛋白质合成的概述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概念
蛋白质合成是指将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然后在核糖体上翻译 成蛋白质的过程。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包括氨基酸、核糖体、tRNA、mRNA等。
蛋白质合成的步骤
包括氨基酸的活化、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终止等。
有丝分裂中的蛋白质合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需要合 成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DNA的复
制和细胞分裂。
在间期,细胞会进行DNA复制和 转录,合成mRNA,为蛋白质合
成提供模板。
在分裂期,核糖体会在mRNA上 翻译出多肽链,形成新的细胞器
或细胞骨架。
减数分裂中的蛋白质合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同源染色体的配 对和分离。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 复制,产生姐妹染色单体。
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随后进行染色体 平均分配,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化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其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包括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有丝分裂(公开课)

有丝分裂(公开课)
细胞的增殖
有丝分裂
麻城一中 李慧 2015.1.19
一、有丝分裂
子代细胞 亲代细胞
细胞周期 (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 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 细胞周期。
(一)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2)阶段 分பைடு நூலகம்期
(分裂实施阶段) (物质准备阶段)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3)特征和意义
复制
亲代细胞
分裂 (染色体平均分配)
子代细胞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因染色体上有DNA,从而保持了亲代与子代之 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
(1)过程
先核分裂 后质分裂 (不均等分裂)
(2)特点
无染色体和纺锤丝出现。
(3)实例
蛙的红细胞、一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肝细胞等)
点裂数加移两极
后期 细 胞 板
末期
1.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回 丝状的染色质 2.在赤道板上出现细胞板---新的细胞壁
两消两现建新壁
A
B
C
D
E
D---B---C---A---E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两组中心粒
后 末 前 中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期 期 期 期
染 色 体
前期
纺锤丝
纺锤体
1.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出现 2.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缍体的中央
仁膜消失现两体
前期 赤 道 板
中期
1.在纺锤丝牵引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染色体高度螺旋,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 观察

有丝分裂复习公开课

有丝分裂复习公开课

细胞板

a
7
考点2: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动物 植物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构成纺锤体 两极发出纺锤丝构 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膜向内凹陷将 细胞质一分为二 细胞板扩展成细胞 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拓展: 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和分离分别发生在哪个时期

间 期
前 期
a
8
考点3: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 结束 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 分裂间期
G1期 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增生 S:期: DNA复制
G2期:有丝分裂必需蛋白的合成
?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注意:细胞分裂是一连续的过程! 末期
a
4
学习任务 1:(请判断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a+b或c+d
A→A
①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②分裂间期较长,a 分裂期较短
a
1
学考专题复习 细胞增殖
a
2
[思考诊断]
1.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神经细胞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E.癌细胞 F.洋葱表皮细胞
(1)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E

(2)判断的理由:这些细胞都是 连续分裂 的细胞。
a
3
答案
考点1:细胞周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念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结束到下一次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
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
胞a 中央出现细胞板。
11
拓展:
1.赤道面和细胞板有何区别? 2. 细胞板是如何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 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甲图中的G2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b+c段
C.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丙图的a→b段 D. 不同细胞的周期,时间长短各不相同。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 M √ 期
学习任务2: 细胞向 下面是两位同学画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哪一个可用来表 内凹陷 示香樟细胞分裂?请说出判断理由。 中心体
DNA数目
染色体数目
胞质分裂, 染色体 平均分配
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DNA复制
DNA数目加倍 染色单体形成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单体消失 DNA数目减半 染色体数目减半 细胞数目加倍
胞质分裂
例题 4 : 观察风信子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时,可在视野中找到图 中几种形态的细胞,其细胞内a、b、c的数量关系符合直方图所示 的是(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 )

细胞板

考点2: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纺锤体的体发出纺锤丝 构成纺锤体 两极发出纺锤丝构 成纺锤体
细胞膜向内凹陷将 细胞质一分为二 细胞板扩展成细胞 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拓展: 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和分离分别发生在哪个时期?
间 期
前 期
考点3: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BACEF 学习任务3: 请将乙同学画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并说出判断理由。
例题3:(2015年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 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 B.前期开始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D.末期进行着丝粒的分裂
考点4: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规律
前 期 G1期 G2期
末 期
后 期
学习任务4:乙同学依据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绘制 了有丝分裂的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体 细胞核DNA数为2N),但忘标图注,请你判断两条 曲线各代表什么含义,并指出两者数目变化的原因。
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 分裂间期 G1期: 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增生 S期: DNA复制 G2期:有丝分裂必需蛋白的合成 •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注意:细胞分裂是一连续的过程! 末期
学习任务1:(请判断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a+b或c+d
A→A
①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②分裂间期较长,分裂期较短。
拓展: 1.赤道面和细胞板有何区别? 2. 细胞板是如何形成的?
新细胞壁
囊泡内含有 细胞壁物质
细胞板
子细胞
例题2:(2015年9月样卷)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周 期和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期进行DNA复制并有大量的核糖体增生 B. 中期可观察到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 C. 后期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将染色体拉向两极 D. 末期赤道面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回归课本,重在理解:
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最便于观察和研 究。可以通过数着丝粒的数目来确认染色体的数目。
后期这些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 拉向两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也加大了。
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分裂前期,这一对 中心体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
学考专题复习 细胞增殖
[思考诊断]
1.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E.癌细胞 C.神经细胞 。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1)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F.洋葱表皮细胞
A 、E
(2)判断的理由:这些细胞都是
连续分裂
的细胞。
答案
考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
A A
B
C
E
FF
图像
识别原则
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存在染色质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缩短 变粗形成染色体,散乱分布; 纺锤体出现。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 倍;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移 向细胞两极。 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 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 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A.①② √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回归课本,重在理解:
细胞周期中,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过程:①细胞核的 分裂。②细胞质的分裂,称为胞质分裂。 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几个时期之间并没有 明显的界限(人为划分)。 当间期细胞进入前期的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 内染色体的出现。 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 这些丝状纤维叫做纺锤丝。 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这种小泡在有丝分裂 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