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临摹的油画作品图片】油画初级临摹作品.doc
大师临摹油画课程设计

大师临摹油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油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画面构图、光影处理等。
2. 学生能了解著名油画大师的作品风格及其历史背景。
3. 学生能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临摹练习,提高油画绘画技巧,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临摹作品,展现自己的绘画能力。
3. 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培养观察力、耐心和细致的绘画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油画,培养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增强对美的追求。
2. 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尊重原作,培养诚信、敬业的品质。
3. 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大师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和审美方面已有一定基础。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个人特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在油画技巧、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油画基础知识1. 油画发展史及著名油画大师介绍。
2. 油画材料、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3. 色彩理论、调色技巧和光影处理。
第二部分:临摹技巧与方法1. 分析油画大师作品的构图、色彩、笔触等特点。
2. 学习临摹的基本步骤,包括选图、构图、起稿、上色等。
3. 掌握临摹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实践与创作1.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作品进行临摹。
2. 分组讨论、互相评价,提高临摹效果。
3. 总结临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创作尝试。
教学内容依据课本章节进行安排,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分为四个课时,每课时60分钟,具体如下:第一课时:油画基础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临摹技巧与方法学习。
第三课时:实践与创作(一)。
第四课时:实践与创作(二)。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资料,为学生讲解油画基础知识、发展史、大师作品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人体油画作品(临摹画作欣赏)

人体油画作品(临摹画作欣赏)人体油画作品(临摹画作欣赏)—临摹法国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作品French painter: copying the works of William Adolf Bouguerea威廉▪阿道夫▪布格罗(Bouguereau,Adolphe William,1825.11.30--1905.8.19),是法国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
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
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
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
在人物造型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因而被现代批评家指责为保守的画家。
和西洋音乐史上的那个与巴赫同时代,但生前名声却要比巴赫大得多的泰勒曼一样,西方美术史上的不少画家,虽然也有一定的起落,但很少有像十九世纪法国画家阿道夫——威廉▪阿道夫▪布格罗(Adolphe-William Bouguereau)那样经历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生前作为那时代最有影响的学院派画家,他既是被攻击得最厉害,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且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但去世后则几乎被历史所遗忘,其作品的市场价值也就随之一落千丈。
然而近几十年来,他的作品又重新在拍卖行里成为收藏家们竞相争夺的对象,2000 年 5 月 1 日在佳士德的拍卖中,他的《博爱》以三百二十万美元成交。
他的那些充满了田园情调的画面的复制品几乎是西方仿古绘画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其作品又重新成为一些艺术史家研究的对象。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1825 – 1905) ,于1825年11月30日出生在 La Rochelle(在法国西部沿海)的一个酒庄,早年由一位担任教区牧师的叔父Eugene 教育,他从新旧约圣经与神话故事中学会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且也学习绘画课程,获得了Bordeaux Ecole des Beaux-Arts(一所当地美术学校)的人物像首奖。
国外名画赏析模仿-肇庆学院

《瑞秋•朱勒》 画家:朱尔斯•莱菲博瑞 国籍:法国
模仿者:杨沛颐 专业:15音乐学
《瑞秋•朱勒》 画家:朱尔斯•莱菲博瑞 国籍:法国
模仿者:蔡晓雯 专业:15英本
《倒牛奶的女仆》
模仿者:杨水艳 专业:15化工院制药工程
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 国籍:荷兰
《Portrait of Sylvia Von Harden》
模仿者:叶姗姗 专业:15学本
《缠毛线》 画家:弗莱德里克•莱顿 国籍:英国
模仿者:林显清 专业:15化工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画家:迭戈·委拉兹开斯 国籍:西班牙
模仿者:潘雅妮 专业:15小教
《康纳维斯小姐的画像》 画家:雷诺 国籍:法国
模仿者:邓楠 专业:15音乐学
《戴面纱的女人》 画家:亚历山大•罗斯林 国籍:瑞典
模仿者:林嘉怡 专业:14环境设计
《缝衣服的姑娘》 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国籍:法国
模仿者:潘婉 专业:15环境设计
《亲爱的鸟儿》 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国籍:法国
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国籍:法国
《喝汤》
模仿者:蔡贝贝 专业:15环境设计
模仿者:苏慕格 专业:15音乐学
《抱银鼠的女子》 画家:达芬奇 国籍:意大利
模仿者:陈荣勇 专业:15体教
画家:鲁本斯 国籍:德国 《青年学者》
模仿者:梁振铜 专业:15体教
画家:鲁本斯 国籍:德国 《青年学者》
模仿者:龚昶锡 专业:15制药工程
《梵高自画像》 画家:文森特•威廉•梵 高
模仿者:郭镇鹏,杨华健, 邹克定,陈瑞麒,蔡智鸿, 巫英霖 专业:15信息
《证劵所里》 画家:埃德加•德加 国籍:法国
60幅世界著名的女人体油画,赏心悦目!

60幅世界著名的女人体油画,赏心悦目!让-莱昂·热罗姆《吹水烟筒的风骚女人》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
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天给大家分享60幅世界上著名人体油画。
1、《亚当与夏娃》阿尔布雷希特·丢勒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这幅作品在表现风格上,明显受意大利画风影响。
每个人体都占满画面空间,成为可以独立的人体作品。
夏娃动作优美,富于舞蹈性,左手去摘树上被禁的“罪恶之果”,右手扶在树枝上,双脚一前一后,婀娜多姿,显示了女性的妩媚与青春活力;亚当带有明显的古希腊风格倾向,更内在,也更平静,左手捏着带叶的苹果,右手摆向后面。
亚当和夏娃互为呼应,夏娃脸部呈现出的微笑,反衬出亚当的内心惶惑。
展开剩余97%2、《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这幅画是乔尔乔内27岁时的作品。
画面背景为宁静的大自然,维纳斯柔和的体形、旺盛的生命力与纯洁的心灵被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崇敬、高贵。
比例匀称的裸体流露出一种纯真,人体弧线宛转柔和,右手枕入脑后,右腿弯在膝下,形成封闭的轮廓,有一种柔顺感。
画面坡度很小,丘岗宁静,起伏的线条与人体的轮廓相呼应。
乔尔乔内擅长表现美丽的人体和优美的大自然风景,色彩华丽、明暗关系柔和、色调流畅。
《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作品中最著名、最成熟的一幅,但是没有画完他就离开了人世,其弟子提香补上了画中的风景。
这幅画可算是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幅。
3、《美惠三美神》巴龙·让·巴蒂斯特·勒尼奥法国卢浮宫藏勒尼奥的这幅三美神画,强调三位女性裸体组织在一起的形式意味:画家将他们描绘得身材修长,体态匀称,三种姿态分别显露女性身体曲线的和谐流畅,展示出一种生命之美;整幅作品色彩单纯,素描关系微妙,造型准确。
画家将三个不同情绪、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女裸体组织起来,谓之三美神,其实是对女性裸体美感的肯定,是对艺术美的肯定。
世界名画彩铅临摹

世界名画彩铅临摹
梵高《星月夜》
梵高《向日葵》
梵高《麦田与柏树》
梵高《路上散步的人们》
梵高《橄榄园》
梵高《自画像》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乔治亚.欧颐芙作品
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睡莲》
莫奈《睡莲》
莫奈《莫奈夫人和儿子》
比加索《梦》
毕加索《黄金缪斯》
爱德华·蒙克《呐喊》
爱德华·蒙克《河边的少女》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
日本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高更《大溪地牧歌》
亨利·马蒂斯《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亨利·马蒂斯《红色餐桌》
达芬奇《蒙娜丽莎》
雷诺阿《少女伊莲》
奥迪隆·雷东《瓶花》
爱德华·霍珀《The long leg》。
最容易的名画模仿

最容易的名画模仿最近,株洲市第一小学的美术老师给她的学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美术课。
她让学生们自己找一幅世界名画,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背景,自己作画。
我以为同学们会把这个作业做的乱七八糟,没想到每一个作业都充满了创意和可爱的气息。
接下来,笔者就来看看这些容易模仿的世界名画。
《抱貂女郎》是1485-1490年期间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
抱貂女郎又名抱银鼠的女子,画出了主人切奇莉亚。
加勒兰妮之美和银貂的可爱,银貂的希腊文是”加兰”(Galen),又与主人切奇莉亚。
加勒兰妮(Gallerani)的名字相近。
真是美上加美,爱上加爱。
《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于1793年创作的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马拉之死》刻意营造了一个属于穷人的空间。
在封闭狭小的陋室里,马拉倒在浴缸中,一手握着笔,一手握着染了鲜血的信,油画的上半部笔触松散凌乱,可能是一面墙,也可能只是含糊不明的空间,代表着永恒的虚无,但那个充当书桌、粗糙平实的木箱,仿佛在诉说着马拉的美德。
这幅画通过去除所有的动作、所有的寓言人物以及弱化所有的谋杀痕迹,创作出一副革命者圣像,成为法国大革命史上的经典作品。
《美国哥特式》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美国哥特式》,1930年,76.2×63.5cm,板油彩,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1892-1942年,美国1928年,格兰特·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
所谓的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油画艺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油画艺术作品赏析让-弗朗迪克·米勒(法语: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
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
代表作有《拾穗》《晚祷》等。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米勒生平】1814年10月4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因父母忙于田里工作,祖母是他从小最亲近的人。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4年-20岁,到瑟堡学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罗什学习。
米勒也常常去卢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1839年-离开德拉罗什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1年-在瑟堡与服装店的女儿宝琳-薇吉妮‧奥诺(Pauline-Virginie Ono)结婚住在巴黎,3年后宝琳-薇吉妮患了肺结核病死。
1844年-30岁,丧妻,回到故乡。
1845年-续弦,回到巴黎。
1846年-与续弦的卡特琳‧勒梅尔(Catherine Lemaire)生下第1个孩子。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拾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与西奥多‧胡梭(Théodore Rousseau)结为好友。
[油画基础入门]适合初学者临摹的油画
![[油画基础入门]适合初学者临摹的油画](https://img.taocdn.com/s3/m/38d03c4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59.png)
[油画基础入门]适合初学者临摹的油画一、怎么研究的透视?你以为看出来的?并不是,在一块透明的塑料板或者玻璃板上把对象完整的描下来再来研究物体空间关系,就有了透视学。
二、怎样了解透视?我们没有研究透视,也不画玻璃板?那懂个锤子?假想你和对象之间有块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视点〕,连接物体的关键点〔比方三菱锥是不是三个点最多四个点吧?〕与眼睛形成视线〔视线就是假想的直线,你不常说挡住我的视线了吗?〕,再相交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也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
油画根底入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三、透视知识关于透视里的局部术语,其中某为重点,根据图来理解。
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
2某,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种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某,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
4某,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5某,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
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9,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
又称中视点。
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
又称停点。
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
13某,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
14某,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
15某,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
16某,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一般透视有三种色彩透视:距离造成的色彩变化,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处比照强烈而远处比照模糊概括;消逝透:物体离开越远,能看到的物体细节就越少,物体的形状也越加模糊;线透视:对象的轮廓线条或许多物体纵向排列形成的线条,越远越集中,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其中线透视〔见以下图〕:一点透视〔平线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临摹的油画作品图片】油画初级临摹
作品
风景油画的技法要点
空间距离的表现方法是根据形体的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画面的透视关系。
画者对基本的透视原理要掌握,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等变化规律要懂得运用,学会处理视平线和景物的关系;其次要理解运用色彩透视规律。
概括来说距离越近,色彩的纯度越高,明暗对比越强,冷暖对比越明确,且前面的色彩比远处的色彩要暖。
此外空气层也有一定的色素,越远的景物,越失去它本来的面目,而与天空的色调接近,成为一片淡蓝色。
还可以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
前面的、主要的景物可画得实、浓一些,反之要虚、淡。
这样不但表现出画面的情趣,也增强了空间感。
空间层次的表现,关键在于处理好近、中、远三个层次的景物。
我们要学会面对复杂的景物,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将景物加以归纳,运用透视、色彩知识及各种处理手法,如水彩画特有的干湿画法及技法表现中的虚实关系,力求层次分明。
油画工具的历史发展
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
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
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
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
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使描绘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
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
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
油画作品图片相关文章:
1.简单好画的油画作品图片
2.莫奈著名的油画作品图片
3.好看的油画作品的图片
4.李易初的油画作品图片
5.毕加索的油画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