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异常度分析法对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的评价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是造成我国林业损失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会造成大面积的森林毁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松毛虫的生物特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松毛虫灾害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松毛虫的生物特性松毛虫是松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松树幼苗和树苗。
松毛虫属于鳞翅目昆虫,成虫呈灰色,繁殖力强,一年可产卵3-4次,每次产卵200-300颗,卵期10-15天。
幼虫羽化后,先是以松树嫩叶为食,随后进入松树叶、针的内部取食,造成了松树叶片的枯黄和落叶,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生长速度,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二、松毛虫的危害特点1. 对树木的危害松毛虫主要危害松树的叶片,吃食松树的嫩叶,使叶片枯黄,掉落,严重影响了松树的光合作用,导致松树生长缓慢,长势不好。
松毛虫的危害还会导致松树树冠稀疏,树势不健壮,使得松树林整体生长情况不佳,影响了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松毛虫的大量繁殖和危害会导致松树林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松树林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松树林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松毛虫危害还会导致大面积的林木死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害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松毛虫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松毛虫的繁殖和危害。
利用天敌控制松毛虫繁殖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如天敌线虫、肉食性昆虫等进行松毛虫的防治,以减少松毛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松毛虫进行防治,通过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来杀灭松毛虫。
但化学防治法对环境、人畜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法时要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机械防治法是通过人工采摘松毛虫的幼虫和卵来减少松毛虫的数量,达到控制松毛虫的目的。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

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林木面积逐渐增加,但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害虫的泛滥也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松毛虫是我国林业中的重大害虫之一,常常造成严重的灾害。
针对松毛虫的控制,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灾害的控制策略。
一、了解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卵期约为7-14天,幼虫期约为30-50天,成虫期约为10-15天。
主要以松树的叶片和幼嫩的树皮为食,导致受害树木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在松毛虫发生大规模的灾害时,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天敌是松毛虫的天然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在松毛虫爆发的地区,可以大规模引入松毛虫的天敌,如瓢虫、蚜虫天敌、蜂类等,以减少松毛虫的数量,有效防止松毛虫的进一步蔓延。
2.使用昆虫发育调节剂昆虫发育调节剂可以干扰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达到控制松毛虫数量的目的。
而且昆虫发育调节剂作用于松毛虫,对其他昆虫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
三、化学防治1.喷洒杀虫剂2.预防性喷药预防性喷药是指在松毛虫发生的地区,在松树生长期前提前喷洒杀虫剂,以防止松毛虫的发生。
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减少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
1.促进松树健康生长松树的健康生长可以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松毛虫发生的概率。
在林业生产中,应该注重提高松树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养分供给和水分供给,并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树木,以保证松树的健康生长。
2.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松毛虫的天敌数量,从而降低松毛虫的数量。
在林业生产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促进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更丰富的生存环境,以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五、法规治理建立严格的法规标准,对于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治。
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对松毛虫防治措施的法规监管,以减缓松毛虫的泛滥。
阜新松毛虫综合防治模式效果调查评述

有周家店林场的松林 , 多数都是纯林和 中、 幼龄林 , 松 毛虫 危 害 十分 猖獗 。早 在 2 0世纪 9 0年 代 前 , 年
年 进行 大 面 积 的药 防 ( 飞 防或 人 工地 面防 治 ) , 防治
效果却甚差 。从 1 9 9 4年起 , 采取抚育问伐 , 修枝打
权, 定 期 清 除林 下枯 枝 残 叶 , 破 坏松 毛 虫 越冬 场 所 ,
循环 。究其 原 因 , 松 毛虫 的为 害和 大发 生 , 最 根本 的 原 因是 与森林 生态环 境 和立地 因子 密切 相 关 。由于 林分 环境 和立 地 因子适合 松 毛虫 生存 和繁 殖 ,防治 后, 每 公 顷只要 遗漏 1 5 0 ~ 2 0 0条松 毛虫 , 每 只雌松 毛
2 . 1 地形 地 势
松 毛虫喜欢在背 风向 阳处生存栖息 ,繁殖危
害, 特别 在海 拔 7 0 0 m 以下 , 四面环 山 , 中间低 洼 或 三 面环 山 马蹄 型 山谷 结 构 ,这 种类 型 的地形 地 势 , 通 风 透 气性 差 , 日温 差小 , 相对湿度大, 利 于松 毛 虫
果突出, 基 本 实现 了有 虫不 成 灾 的 良好 局 面 。如 国
法有效控制松毛虫为害 , 所以, 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 和立 地 因子 ,实施生 态 防治 与药 物 防治相 结合 的综
合 防治模 式 , 才能逐 步控 制松 毛虫 的危害 。
2 影 响松 毛虫 危 害的主 要林 分环 境 因素
为突 出, 成林郁 闭后 , 不及 时对林木进行必要 的修 枝打权或间伐 , 林 分 郁 闭度 过 大 , 通 风 透 气 性 受 阻 或林下地被残积物过多 、 过厚 , 是 松 毛虫 幼虫 越 冬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1春季,落叶松毛虫在我暴发成灾,危害及为严重。
灾情发生以后,林业局在森防总站、森防站的指导下,采取了地面喷药、人工摘除虫茧、赤眼蜂卵期生物防治、1-2齡幼虫期利用杀虫烟剂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防治,防治效果明显,但虫口基数仍然较高,明年还有大面积暴发成灾的趋势。
为准确预测明年落叶松虫发生情况,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及拟定防治措施,按照林业厅检[]588号《林业厅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在全范围内针对落叶松毛虫寄主林分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落叶松毛虫调查及发生情况报告如下:一、落叶松毛虫调查领导保障措施我政府及林业局对此次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极为重视,政府责成林业局按照厅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好此项工作。
局及时转发了《林业厅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政府下发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林业局下发了《林业局关于加强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
确保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及时、有序、准确的`开展。
林业林业局成立以孙国臣局长为组长的“落叶松毛虫调查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森防站,贾中鹏站长任办公室主任。
召开了全各林场、林业站领导和森保员参加的落叶松毛虫调查落实工作会议。
二、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的布署及开展情况1、森防站对林场、林业站的主管领导、森保员、技术员进行了落叶松毛虫调查培训,从寄主林分的登记、调查方法、发生情况统计标准进行了详细讲解;场、站森保员对虫情调查员进行培训。
2、森保员对辖区内的寄主林分以小班为单位进登记,按照登记地块逐小班进行标准地调查。
采取树上调查虫茧和地面调查幼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3、森防站领导及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林场、林业站,随机抽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并现场讲解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

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危害林木和果树的害虫,其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松树、柏树等针叶树木,二代幼虫则主要危害果树和阔叶树。
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准确的预报,对于果
树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预报方法主要采用气象条件和虫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但这种方法受到气象条
件和调查方法的限制,往往难以准确地预报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
而基于Bayes判别法的
预报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来进行推断,从而实现对马
尾松毛虫发生期的精准预报。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马尾松毛虫一代幼虫和二代幼虫的不同特性和
生态习性,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
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松树等针叶树木,其发生期受到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二代幼虫则主要危害果树和阔叶树,其发生期则可能受到不同
的气象条件的影响。
通过建立一代和二代幼虫的条件概率模型,我们可以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精确
的预报。
当天气条件符合一定的模型条件时,我们可以通过模型进行概率推断,从而预测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
我们还可以利用实时的气象数据和虫情调查结果,不断更新模型,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通过基于Bayes判别法的预报方法,可以实现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期的精准预报,为果
树种植者和森林资源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这也为其他害虫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新
的方法和思路,拓展了害虫防治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进
一步完善基于Bayes判别法的马尾松毛虫发生期预报方法,为保护果树和森林资源作出更
大的贡献。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对马尾松等松树造成较大危害的害虫,其孳生期一般较为集中,一旦发生危害,往往对松树造成严重的破坏,因而对其灾情进行周期预测和外推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对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周期外推预报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概述马尾松毛虫的危害主要是对松树的嫩叶进行食害,特别是在毛虫孵化和发育过程中,其对松树的危害更为明显。
灾情指数的预测主要包括孵化期和发育期两个方面。
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的灾情指数进行预测和外推预报,可以为松树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通过对一组数据的方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因素对数据的影响程度,从而进行预测和外推预报。
对于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孵化期和发育期的灾情指数。
这些数据可以从专业机构或者相关研究单位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和实地观察进行获取。
2. 数据分组: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地区和季节进行分组,可以得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平均值和方差。
1. 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对方差分析结果的分析,可以建立灾情指数的预测模型,包括孵化期和发育期的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相关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进行建立,可以是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或者其他适合的模型。
2. 数据拟合: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拟合,可以验证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模型的预测提供依据。
3. 预测模型的应用:通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对未来的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进行预测和外推预报,可以得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孵化期和发育期的灾情指数。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可以对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进行周期外推预报,从而为松树的防治提供有效的预测和预警依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预测结果的应用都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对模型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其幼虫喜食松针,严重危害松树林。
为了预防马尾松毛虫灾情,许多地方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灾情指数的预报对于树木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方法。
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判断因素是否对指标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对于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我们可以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因素对于灾情指数的影响程度。
通过方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从而了解各因素对于灾情指数的影响程度。
这些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可以用来建立预测模型,从而对未来的灾情指数进行预测。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我们可以采用周期外推的方法。
周期外推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用于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历史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另一部分用于测试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灾情指数。
为了进行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测,我们需要以下步骤:第一步,收集历史数据。
我们需要收集足够长的历史数据,以便分析各因素对于灾情指数的影响。
同时,我们需要确定周期的长度,以便进行周期外推预测。
第三步,建立预测模型。
我们需要根据得到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建立预测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灾情指数。
第五步,分析预测误差。
我们需要分析预测误差,以确定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如果预测误差较大,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以提高预测精度。
总之,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
通过该方法,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松树林和森林资源。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害虫,它们的大量繁殖和食草行为经常给松树园区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灾情,科学家们对马尾松毛虫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概念。
通过对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和周期外推预报,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和爆发,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进行详细介绍。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是根据马尾松毛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得出的一个综合指标,用于反映马尾松毛虫的活跃程度和危害程度。
为了确定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科学家们采用了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他们得出了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方差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的预测工作提供了基础。
方差分析表明,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温、湿度、光照、食物和天敌等。
气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马尾松毛虫的繁殖和生长。
湿度和光照也对马尾松毛虫的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和光照都会限制其正常的生存和繁殖。
马尾松毛虫的食物和天敌状况也会影响其数量和分布,对灾情指数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科学家们可以得出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方差分析也揭示了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周期外推预报是基于方差分析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马尾松毛虫数量和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马尾松毛虫的活跃程度和危害程度。
这对于及早发现和应对马尾松毛虫的爆发和大规模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周期外推预报时,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马尾松毛虫监测数据,包括数量、分布、生长状况和危害程度等。
然后,利用方差分析的成果建立数学模型,据此对未来的气温、湿度、光照、食物和天敌等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出马尾松毛虫灾情指数的预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5月防 护 林 科 技
May
,2014第5期(总128期)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5(Sum No.12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4)05-0041-02
收稿日期:
2014-02-08 作者简介:
苏长华(1970-),男,辽宁朝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营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应用异常度分析法对松毛虫混合种群
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的评价
苏长华,陈国辉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朝阳122000
)摘 要:将松毛虫混合种群成灾面积和发生面积确定为主要因素指标,并将其通过数学方法综合量化,应用异常度分析法对朝阳市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准确,评价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
关键词:异常度分析法;松毛虫;发生趋势;发生程度
中图分类号:S763.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
.issn.1005-5215.2014.05.015Occurrence Trend &Extent of Occurrence for Mixed Pop
ulation forPine Caterpillar by using
Abnormal Analysis MethodSu Chang
hua,Chen Guohui(Administration of Nulurh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Liaoning Prov.,Chaoyang
122000,China)Abstract:Disaster area &occurrence area of mixed population of pine caterpillar were determined as main factor in-dexes.The main factor indexes were quantified comprehensively by using mathematical methods.Occurrence trend &extent of occurrence for mixed population for pine caterpillar in Chaoyang City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abnormal a-nalysis method.Result shows that:this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accurate,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onsistent withthe actual
situation.Key
words:abnormal analysis method;pine caterpillar;occurrence trend;extent of occurrence 松毛虫是朝阳市第一大害虫,
以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混合种群为害。
多年来,在预测预报方面对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的理解有些模糊,往往将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单纯地理解为发生面积和平均虫口密度的大小或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增加或减少,没有一个综合的整个时段的全局性的评价量化值。
异常度分析法是分析和探究某一自然灾害发生及异常变化规律、
变化程度与灾害的主要驱动因素的相关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松毛虫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评价符合异常度的适用要求。
1 方法概述
1.1 发生趋势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
模型:Ci=(Y-YP)/σy
(1
)式中:Ci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
成灾面积)异常度,Y为某年度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成灾面积),YP为n年发生面积(成灾面积)的平均值,σy为标准差。
YP=1
n∑n
i=1
Yi
(2)σy=
1n-1∑n
i=1
Yi-Y()-
槡
2
(3
)评价标准:以谢大洋研究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程度的评价方法”中的发生趋势评价等级标准作为朝阳市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程度评价等级标准。
见表1。
表1 发生趋势评价等级标准
标准值(C)
等级评价等级量化值
≥2显著上升11.5~2.0明显上升21.0~1.5上升3-1.0~1.0持平4-1.5~-1.0下降4-2.0~-1.5明显下降4≤-2.
0显著下降
4
1.2 发生程度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
模型:Ac=∑n
i=1
riCi(4)式中:Ac为发生程度的综合评价异常度,ri为
将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关联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的权重系数,Ci为因素指标的异常度,n为因素指
标的个数。
ri=
Rij
Ri1+Ri2
(5)
式中:Ri
j
为发生面积或成灾面积关联度,Ri1为发生面积关联度,Ri2为成灾面积关联度。
Rij=
∑
m
p=1
Lij(P)
m
(6)
评价标准:以谢大洋“森林病虫害发生程度的评价方法”中的发生程度评价等级标准作为朝阳市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程度评价等级标准。
见表2。
表2 发生程度评价等级标准
标准值(Ac)等级评价
<-0.5一般
-0.5~1.0较重
1.0~1.5偏重
>1.5极重
2 因素指标量化标准及影响等级确定
由于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两因素指标对发生程度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有必要根据数量化原理对其进行数量化,确定具体的判别标准。
因素的判别标准见表3。
表3 因素判别标准
因素指标判别因子数量标准影响等级量化值
成灾面积中重度占发生
面积比例
>25%4
25%~15%3
15%~5%2
<5%1
发生面积
占各年度
均值的幅度
>30%4
30%~10%3
10%~-10%2
<-10%1
3 数据来源及发生程度评价模型建立
3.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朝阳市2001—2010年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调查数据,由朝阳市森防站提供,见表4。
表中轻、中、重按照《全国森林病虫害灾害等级分级标准》划分,中重合计即为成灾面积,年度合计即为发生面积。
3.2 等级值确定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和对照判别标准,得成灾面积、发生面积、发生程度等级值见表5。
表4 朝阳市2001—2010年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数据
年份
发生面积/万hm2
轻中重中重合计年度合计
2001 3.18 1.11 1.52 2.63 5.81
2002 3.09 1.65 0.59 2.24 5.33
2003 3.43 1.77 1.89 3.66 7.09
2004 2.93 2.10 0 2.1 5.03
2005 2.13 0.87 0.41 1.28 3.41
2006 2.67 2.24 1.39 3.63 6.3
2007 2.73 3.77 1.39 5.16 7.89
2008 1.34 1.52 1.69 3.21 4.55
2009 2.29 1.65 1.36 3.01 5.3
2010 2.73 2.34 0.83 3.17 5.9
合计26.52 19.02 11.07 30.09 56.61
平均2.652 1.902 1.107 3.009 5.661
表5 等级值表
年度发生面积等级值成灾面积等级值发生程度等级值2001 3 4 4
2002 2 4 4
2003 3 4 4
2004 1 4 4
2005 1 4 4
2006 2 4 4
2007 4 4 2
2008 1 4 4
2009 2 4 4
2010 2 4 43.3 评价模型建立
经计算,发生面积、成灾面积与发生程度的关联度分别是0.412 7和0.399 7。
利用公式(5)将因素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归一处理,得发生面积权重系数为0.519 1,成灾面积权重系数为0.492 0。
根据模型(4),得发生程度评价模型:
AC=0.5191 Ca+0.492Cb(7)AC—发生程度综合评价异常度,Ca—发生面积异常度,Cb—成灾面积异常度
3.4 实例分析
朝阳市2007年松毛虫混合种群总发生面积为7.98万hm2,成灾面积(重度和中度面积之和)为5.16万hm2。
根据相应模型计算,发生面积异常度Ca=1.67,成灾面积异常度Cb=1.98,发生程度异常度AC=1.841。
对照表1,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对照表2,该年度属偏重发生年份。
评价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
4 结论
4.1 采用异常度分析法对朝阳市松毛虫混合种群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评价准确。
4.2 异常度分析法还可应用于其他森林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发生程度的评价,尤其是对大于10a为害时段的病虫害。
参考文献:
[1]谢大洋.森林病虫害发生程度的评价方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3):234-237
2
4防 护 林 科 技 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