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合集下载

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上 升 ”1 _ 1 。依据 大 量文 献 资料 , 目前我 国城市 房 地产
【 稿 日期] 2 0 — 1 1 收 08 0—8

2 ・ 9
府 角色 。・ 。。・ 。。・・ 。 。。・・ 。。・・ 。 。 。・・ 。・・ 。。・・ ・ 。。・・ 。。・・ ・ 点, 同时也成 为 每一个 公 民享受 的生 活 的基本 权利
社 会 进 步性 , 一 方 面 表 现 为社 会 公 平 性 , 在 一 另 即
房地 产 市 场 的社 会 公 平 机 制
近几 年 , 国城 市 的 房地 产 价 格 是 在 “ 正 常 我 非
个 民 主化 的社 会里 , 地 产 市场 在政 府 与市 场 有机 房
调解 中获得公 平 与效 益 。 对市 场 的“ 形 的手 ” 面 无 到

房 月还 贷 已经 超过 中低 家 庭 月收 入 的 3% 。 的甚 5 . 有
至 已经 占家 庭 收入 的 5 %。 O
居 者有 其 屋 — —这 一 人 类 从诞 生 以来 就 有 过

目前 房 地 产 价 格 状 况 呼 唤 构 建
的梦 想 , 既是 作 为 社 会 人 的最 低 要求 , 是 社 会 人 也 的最 高要 求 。 因此 , 居住 水 平 的发展 一 方 面表 现 为
Ke r s e l e tt r e;t e g v r me t S r l ;s c a ar e s y wo d :r a s e ma k t h o e n n ’ o e o ilf i s a n
按 照 国 家 统 计 局 的数 据 ,0 3年 房 价 同 比上 20

.。Biblioteka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角色定位

论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角色定位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22期 9 论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角色定位 杨晓华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摘 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将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职能重新调整、配置和组合。

形象地说,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当好“掌舵者”和“监管者”,其他职能大都应“外移”给市场、社会。

关键在于政府应在职能转变中做好角色定位。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角色引言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治理能力,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应做好角色塑造和定位,具体表现如下:1.实行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多元化由政府独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共事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状况而逐步演变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逐渐崛起的社会力量为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奠定了基础。

应逐步建构“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格局。

1.1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是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的主导力量,如果政府没有改革的意愿和行动,多元化进程就难以推进,因此政府要主动推进职能转变,给自己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

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格局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改变政府角色的“错位”和“越位”状态,把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权力向市场和社会转移。

如果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1.2 多元主体参与为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有限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要吸收政府以外的力量参与公共物品供给,使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

政府应该做到:营造有利于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的环境,如通过政策法规允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公共物品供给项目;选择适于改革的领域,加大力度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改革。

如在一些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在保留政府监管权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部放开,以民营化的方式运作;控制好市场与社会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进程。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判断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判断

三、判断题b11、布坎南指出,市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们追求的价值或利益不同。

(×)2.部门间的协调可以通过会议、规程、命令链等方法来实现。

错(C23、从根本上说,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绝对不是要取代市场。

(√)29、传统科层制组织中的响应性是指组织对环境的响应性和服务的响应性。

(×)1.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柔性管理为主要手段,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要手段。

d22、对于正外部性,政府往往运用征税等手段予以逆向激励;而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往往用补贴手段予以正向激励。

×6.代理理论主要用于因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分离引发的问题。

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完备、不对称,导致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了解和监督。

代理理论主要就是关注如何确定最优的合同形式,找到谈判、说明和监督合同的最满意的方式,以防止双方特别是代理方寻机违背合同为己牟利。

对2.电子政务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组织管理科学化、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和电子政务管理法制化。

对3.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是指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建立电子化政府的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对政府管理程序进行优化和再设计。

错5.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领域包括在线选举、民意调查、在线立法、发展电子民主等。

对12.道德责任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是强制性的。

错F5.反恐问题属于全国性公共问题。

错6.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庇古。

对1.非政府组织在美国兴起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一是美国人具有结社的传统,二是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

对2.非政府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成员所缴纳的会费和社会捐助。

对9.非政府组织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民社会以及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与企业:角色定位与关系建构

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与企业:角色定位与关系建构

数字化转型中的政府与企业:角色定位与关系建构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大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转型中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与关系建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含义。

数字化转型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业务运营方式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战略性的变革,涉及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

政府在数字化转型中起到了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数字化转型的实施。

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减税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于数字化转型。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技术和人才培训等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

政府还要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包括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如宽带网络和云计算中心,以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同时,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企业的数字资产和信息安全,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

与此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担负着主导的角色。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计划。

企业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调整,以适应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变革。

这可能涉及到技术更新、重新培训员工以及创造更灵活的工作环境等方面。

企业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数字化转型中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充分理解企业的需求和挑战,与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

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与企业合作,协调数字化转型中的各项工作。

政府还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如研讨会和论坛,促进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企业可以向政府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和规划。

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定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法律体系尚不尽完善、法律意识淡薄。

加入WTO,面对汹涌而入的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猛然撞击,我国政府在管理理念、管理法规、管理方式上必须与市场经济、WTO相适应,政府角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定位。

一、服务角色——从“统治”的管理走向“服务”的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转型阶段,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带有转型期经济体制的烙印。

其表现为:(1)政府各行业部门对企业仍保持较多的控制和干预;缺乏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行业组织尚未完全摆脱政府机构的窠臼;(2)第七次行政改革的效应尚未凸现,机构职能重叠、人浮于事的状况依然存在,过多的行政许可和前置审批未能有效控制;市场主体参与成本高,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不到位。

因此,政府的权力关系必须调整,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变,政府要从统治的身份转为社会的服务者。

从“以统治为中心”的管理走向“服务为中心”的管理。

确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由此生发的政府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西方国家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诸如注重品质、成本、顾客满意的观念,注入政府管理之中,确定了追求创新、廉洁、高效、高品质的政府管理目标,开启将企业的管理精神引入政府管理的新潮流。

我们加入WTO,由于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可以学习借鉴这些文明成果,但是,我们的重心要突出抓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建立市场经济,转变政府作为经济主体的角色,突出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政策调控中,仍然要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建设一个强政府。

“献身于公众利益而不应追求个人利益被理解为公民美德,是政府参与的生命渊源”,也是政府工作的“终极理想”。

二、经济角色——从现规则的守护者,走向新规则的创立者政府要从原有规则的守护者和维持者,转变为社会新经济规则的创立者。

浅谈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浅谈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近几年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普遍上涨较快,政府为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相继出台了“国六条”、“国八条”、和一系列金融、税收调控政策,但仍收效甚微。

本文从房地市场价格的表面现象出发,进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目前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当前房地产价格走高的表面原因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表面看有两种,一是需求拉上型,二是成本推进型,需求拉上型是外因,成本推进型是内因。

(一)消费需求大,供不应求导致房价上涨1、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房价的影响。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其居住与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会扩大,从而会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

对房地产的需求有四部分组成:一是自用需求,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使用;二是投资需求,购买的目的是为了出租获得回报;三是投机需求,购买的目的是为了在价格上涨时出售以获得涨价收益;四是跟风需求,没有明确的购买目的,看到别人购买自己也跟着购买的需求。

自用需求、投资需求为真实需求,除此之外的需求可以说是虚假需求,虚假需求进一步拉动了房价上涨,但是不能长期维持。

2、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房价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大量向城镇地区集中,造成对城镇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

(二)房地产成本上升推动房价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在定价过程中,开发成本是影响其定价的重要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商品价格是边际成本的增函数,开发成本越高,那么房地产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因此,房地产开发成本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1、土地取得费用的提高。

土地取得费是构成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

浅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政府角色定位

浅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政府角色定位
政经枧点
浅析我 国房地产 市场 中政 府角色 定位
张 盼
武汉 4 3 0 0 7 0 ) ( 武汉理 工大学经济 学院, 湖北

要 :近 年 来 ,我 国政 府 一 直致 力 于控 制 房价 ,但 效 果 并 不 乐观 。本 文 分析 了政 府 角 色在 房 地 产 市场 中的 定 位 。 最 后基 于

政府 角色在 房产 市场中的定位
从近几年政府执 行的一系列政策 中不难看 出, 面对过 高的 房价 ,政府 的工作重 点放 在了直接调控房价上 ,对于保 障性住 房 的建 设并未表现 出显著 的成 效。同时 ,由于没有建立起 与之 相配应 的法律法规 , 保障对 象常常出现偏差致使财政补贴 效益 流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保 障性住房似乎成为 了一个保 障民
( 一 )在市场 经济环境下, “ 有形的手’ ’很难操控房价
第一 ,价格 是由供 求关系所决定的 。当供过 于求时,供给 商之问竞争激烈 ,价 格下跌:反之 ,当供小于求 时,买方竞争
激 烈 ,价 格 上 涨 。但 房 地 产 市 场 的供 求 机 制 有其 特 殊 性 ,造 成 了 目前 供 小 于 求 的 现 状 。究 其 原 因 ,有 以下 三 点 :一 是 它 的作 用范围非常有限 , 较 强 的 区域 性 决 定 了 一个 区 域 的 房 地 产 业 短 缺 很 难 由其 它 区 域 的 来 弥 补 : 二 是 房 地 产 供 求 均 衡 需 要 的 周 期 较 长 , 当需 求 变 化 时 ,不 能 够 做 出迅 速 的调 整 ;三 是 有 多 种 方
当前具体国情提 出相应 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房地 产;政府政 策;路径优化
近 年来 ,我 国政 府一 直致力于 控制房价 , 出台了一系列 控 制商 品房价 格的政 策,但效果 并不 明显 ;纵观这些政 策 , 发 现 政府在对房地产业 的政策 目标 取向上基本选 择 了两条路径 ,

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中角色冲突和对策论文

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中角色冲突和对策论文

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中的角色冲突和对策【摘要】文章对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的角色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政府在住房市场中扮演着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市场的干预者和保障房提供者角色。

各种角色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导致了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的后果。

要实现我国住房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抛弃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角色,成为住房市场的掌舵者,做好住房保障体系的服务者角色。

【关键词】政府;住房市场;角色我国在1998年结束了福利分房的时代,实行了住房货币化的市场路线,住房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住房分配的主要手段,住房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但是住房价格高企、普通百姓购房负担过重、保障房建设乏力且分配不公等问题也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政府在住房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对象。

一、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具有多重角色1、我国政府通过出让土地成为了住房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众所周知,土地是住房开发的基础,离开了土地,住房开发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

在我国,用于住房开发的土地使用权只能由代表国家的地方政府提供,集体所有的土地是不能直接用于住房开发的,必须先由地方政府征收为国有,然后才能用于住房开发,否则就是小产权房。

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在住房市场的最重要的角色是土地供应者,直接掌握了住房市场的命脉。

中央政府基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粮食安全、住房市场平稳发展等诸般考虑,对土地的供应量、供应价格有着严格的计划,而地方政府由于政绩的冲动、财力的匮乏等原因,寄希望于通过土地供应者这一角色实现取得财政收入、做大gdp、经济和社会超常规发展等目标。

地方政府通过征收集体土地、拆迁国有土地上房屋后储备,然后划拨或出让土地使用权来实现土地供应者这一角色。

2、我国政府是住房市场的干预者在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前期,政府的政策是以扶持、刺激为主。

从1988年首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要求“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到1998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再到2002年国土资源部11号文的土地招拍挂改革,住房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但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蓉 ’ , 杨绍安 2
(1 .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四 川 南 637002) 充 (2.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四川 南充 637002)
及一系 〔 要】 中国 摘 房地产市 发 场的 展迅速的 现象引 广泛的 起了 社会关注 这需要探讨在此现象中政府扮演的角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列追求社会公平发展为目 标的举措及几项目 前亚待解决的问 题。
【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政府角色; 社会奋平 [中图分类号] F293.3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673- 8616( 2008 )01- 0029- 04
29
李 蓉 杨绍安/ 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p
p
"p
0
. O . O " < ) " O . O . O . O . O " 心知 < 》. ‘ < 》. ‘ 《 《 < 》. . 》. 》. 》. 》.
“ 无情的 的演化, 手” 现代社会必须在构建完整的房 地产市场机制的同时, 要构建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公
? ? ? ? ? ? ? 。 1

Reorientating the Government ' s Role i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LI Rong YANG Shao- an
market has caused extensive concer in societ . It is necessar to probe n T fast gr wth of Chinese real he o y y series of actions and pr blems pursuing so' s r le in the phenomenon, n o Key words: real estate market; the gover ment' s r le; social fair ess n o n
] 6 1

二 0 0 八 年
第 一 期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年房价同比上 2003 涨约 3%,2004 年是 9.7%,2005 年是 6% ,2006 年 是 7%, 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居民工资 指数每年上涨 14%以上, 房地产市场根本不需要宏 观调控。但实际情况是, 前的房价上涨水平超过 目 了好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城市的企业主和劳动者 流汗越多, 投资越多, 赚钱越多, 房价就被抬得越 高。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高利润是以牺牲消费者的福
1 收稿日 期1 2008- 01- 18
价格非正常上升的状况可作如下描述:全国城市的 房价同家庭年收人比约为 1 : 8, 其中大城市房价 收人比在10 以 一般的说, 外城市居民的住房 上。 国 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100 20%, “ /o城市银行发展报 告” 的资料表明, 新加坡的住房支出为 11%, 英国为 13%, 美国为 14%, 瑞典为 15%, 加拿大为 17%, 奥 地利为 19%。国外一般房价同家庭年收人之比为 1 : 3 到 1 : 5,即一般家庭收人5 年以内可以购买 一套住房。 而中国一般需要 15 到20 年的家庭收人 才能买一套房。 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表明:贷款购 房月还贷已经超过中 低家庭月收人的35%, 有的甚 至已 经占家庭收人的50%0 居者有其屋— 这一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有过 的梦想, 既是作为社会人的最低要求, 也是社会人 的最高要求0 因此, 居住水平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 社会进步性, 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公平性, 即在一 个民主化的社会里, 房地产市场在政府与市场有机 调解中 获得公平与 效益。 面对市场的“ 无形的 到 手”
平需求机制。政府必须在房地产市场中有所作为, 只是“ 有作为” 的方式与功能要符合市场规律要求, 并能够掌控社会公平。冈
点, 同时也成为每一个公民 享受的 生活的 基本权利 和条件。 无论从国 家资源管理的角度, 还是从住房 涉及社会公平与稳定的角度, 政府扮演着不可回避
的 色‘ / 角。
、 “ “、
利为代价的。 房地产像一块巨 海绵一样源源不 大的 断地吸吮着城市其他行业创造的 惊人财富。 在一些 城市, 如深圳、 广州等, 房地产的 利润已 经开始压迫
城市的整个经济肌体。
一、 目前房地产价格状况呼唤构建 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公平机制
近几年, 我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是在“ 非正常 上升” [I]。依 大量文献资料, 前我国城市房地产 目
‘ 《 . < 》 《 . 碱, < , ‘ ‘ . < , 心 .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创新研究 INNOV ION No.l Feb.2008 - -- AT
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二、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一个国家房地产业的发展 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 上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 政府部门和房地 产企业的产权主体以及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主体之 间有着或明或暗、 千丝万缕的联系, 市场交易的不 确定性因而大大增强。因此, 市场环境的廓清需要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简言之,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 上的职能应局限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一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法规建设, 规范 市场行为。 法制是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济得以 正常 二 运行的保障, 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规 0 范市场、 保障市场良 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 我们 0 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在法律法规 八 我国应在完善《 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 和《 年 体系上, 产管理法》 的基础上, 参照欧美房地产法的立法模 第 式, 在恰当的时机制定住宅法或不动产法, 并以之 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房地产法律体系, 使房 一 为核心, 期 地产的投资开发、 租赁交易、 服务管理等各种活动 完全纳人法律规范。同时, 还应避免法律法规之间 交叉重复, 减少司法代替立法现象。 ‘ 另一方面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 治措施, 疏通资金流通渠道, 控制投资行为。 针对房 地产市场中存在的投机和投资购房消费比 例很大 的问题, 要采取措施控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采取 “ 和“ 同步施行的办法。 堵” 疏” 在抑制房地产投资需 求的同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有效需求, 盘 活市场存量。 政府还对房地产进行结构调整, 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