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大气中PM2.5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中PM2.5及臭氧考核指标数据影响因素其相关性分析

环境空气中PM2.5及臭氧考核指标数据影响因素其相关性分析

环境空气中PM2.5及臭氧考核指标数据影响因素其相关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1-25T02:36:58.03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9期作者:曹达成[导读] PM2.5即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臭氧属于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含有三个氧原子。

由于氧原子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所以特别容易与大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所以,PM2.5和臭氧往往作为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表征,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则表示大气污染越严重。

宣城市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宣城市 245300一、PM2.5及臭氧考核指标概述PM2.5即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臭氧属于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含有三个氧原子。

由于氧原子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所以特别容易与大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所以,PM2.5和臭氧往往作为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表征,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则表示大气污染越严重。

二、PM2.5及臭氧指标环境空气质量个体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臭氧(O3)与T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且为正相关。

臭氧O3与PM2.5、CO、NO2、SO2、PM10、W没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基本无相关。

由此可知,空气中臭氧浓度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

四、PM2.5及臭氧考核指标情况分析 (一)PM2.5指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2.5日均浓度与CO、NO2一定的相关关系,受PM10有较大影响。

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轻度污染天气以上的天气主要发生在11-12月份及次年的1-2月份(秋冬季),而该县主要受外源性污染团带影响,污染团主要由北方多次环流到县域范围、覆盖全境,由于温度较低及该县属于山区等地理特征,容易发生地形逆温现象,致使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一般污染物需要2-3天才能扩散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县的考核数据。

(二)臭氧指标情况分析臭氧日均浓度与日均温度有显著关系,臭氧主要是由挥发性有机物VOC及氮氧化物在高温以及光照辐射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空气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与影响

空气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与影响

空气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与影响近年来,空气污染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从雾霾天数增多到PM2.5超标,都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了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事实上,气象因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空气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和影响。

一、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指观测点上空大气的垂直运动状态的一种参数。

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空气污染物易积累,导致污染物浓度增高;而在较为不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易受到稀释和消散,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风速和风向风速和风向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若风速小,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物的停留和积累;而如果风向不好,比如风送进来了污染物,就对当地空气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高温和强辐射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会促进光化学反应,加剧氧化污染物的生成速度,从而加重空气污染。

同时,温暖的气流加速了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污染。

二、天气模型对预报空气质量的作用天气模型在气象预报和环境预报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模拟空气流动、地形影响、辐射、化学变化等因素,进而预测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分布范围。

天气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环保政策和决策,指导公众生活和出行,以降低污染物含量,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污染物的控制效率和标准,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

三、气象服务对空气质量的保障作用气象服务在空气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气象部门可以通过观测、预报、信息发布等手段,向公众提供包括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等方面的服务。

气象服务可以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四、结语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气象因素是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了解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空气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_2_5_的去除效应分析

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_2_5_的去除效应分析

Analysis of the Scavenging Efficiency on PM 2.5Concentration of Some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PAN Ben-feng ,ZHAO Yi-lin,LI Jian-jun,WANG Rui-bin(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Beijing 100012,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 of PM 2.5concen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ining,snowing and blowing was analyzed,the and efficiencies on PM 2.5concentration of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each kind of factor can scavenge PM 2.5obviously,but the scavenging efficiency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ir respective scavenging theory.The most efficient factor is wind,the second one is snowfall,and the third one is rainfall.Key words :PM 2.5;Meteorological factor ;Scavenging efficiency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 2.5的去除效应分析潘本锋,赵熠琳,李健军,王瑞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摘要:通过对北京地区几次典型降水、降雪、大风等天气事件过程中大气PM 2.5质量浓度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了降水、降雪、大风等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 2.5的去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 2.5均有明显去除效果,因去除机理不同,各气象因素对PM 2.5的去除能力依次为风、降雪、降雨。

PM2.5和PM10监测数据“倒挂”现象原因的探讨

PM2.5和PM10监测数据“倒挂”现象原因的探讨

PM2.5和PM10监测数据“倒挂”现象原因的探讨[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PM2.5和PM10在线监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倒挂”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和保障措施,确保给出有效而高质量的PM2.5监测数据。

[关键词]PM2.5和PM10 监测数据倒挂原因对策1什么是PM2.5和PM10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即“PM2.5”),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

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2PM2.5和PM10监测方法2.1重量法其原理是分别通过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的PM2.5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

2.2微量振荡天平法(TEOM)TEOM微量振荡天平法是在质量传感器内使用一个振荡空心锥形管,在其振荡端安装可更换的滤膜,振荡频率取决于锥形管特征和其质量。

当采样气流通过滤膜,其中的颗粒物沉积在滤膜上,滤膜的质量变化导致振荡频率的变化,通过振荡频率变化计算出沉积在滤膜上颗粒物的质量,再根据流量、现场环境温度和气压计算出该时段颗粒物标准的质量浓度。

PM10一般采用传统的微量震荡天平法。

2.3Beta射线法/β射线法Beta射线仪则是利用Beta射线衰减的原理,环境空气由采样泵吸入采样管,经过滤膜后排出,颗粒物沉淀在滤膜上,当β射线通过沉积着颗粒物的滤膜时,Beta射线的能量衰减,通过对衰减量的测定便可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其中,细颗粒物PM2.5作为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质,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PM2.5的研究成为了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本文旨在概述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来自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扬尘等多个来源。

与其它颗粒物相比,PM2.5具有更小的粒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更加毒性和更长的大气滞留时间。

因此,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环境下,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此外,PM2.5还能够吸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一步加剧了其对环境的危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用于监测和评估PM2.5的浓度和来源。

一种常见方法是利用大气采样器采集PM2.5颗粒物,并使用重量法、光学方法和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浓度测定和组分分析。

此外,利用气象和大气模型还可以预测和模拟某一地区的PM2.5浓度分布,进而帮助制定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PM2.5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天气条件、地理因素和排放源的影响。

这些成果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一步了解PM2.5的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以便更好地评估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其次,需要深入研究PM2.5的排放来源和传输途径,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

再次,需要开展对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制定工作,以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此外,还需要加强PM2.5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的研发,提高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性。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监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易与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质附着在一起,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威胁。

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PM2.5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热点课题。

一、PM2.5的来源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火力发电、交通运输等活动,也可以来自自然因素如沙尘暴和火山灰等。

可以通过对这些来源的控制来减少PM2.5的排放。

另外,气象条件如风速、温度、湿度等对PM2.5的扩散和沉积也有影响,需要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PM2.5的监测可以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法。

主动式监测是指利用现场取样仪器,直接采集灰尘颗粒样本并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悬浮颗粒采样法、静电收集法、质量监测法等。

主动式监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但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被动式监测是指通过布置监测点位,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记录PM2.5浓度值。

常见的方法有扩散管采样法、光学散射法、电音法等。

被动式监测成本较低,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PM2.5的控制方法涉及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和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

源头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如采用低污染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安装污染治理设备等方法。

综合治理是指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防治,如城市绿化、交通限行、尘埃治理等。

应急措施是指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措施,如暂停工业生产、增加路面清洁力度、启动紧急警报等方法。

四、PM2.5监测与控制的进展随着技术和政策的逐步成熟和完善,PM2.5的监测和控制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升级。

一方面,现代化的综合监测系统不断完善,监测站点布局更加合理,监测频次更高,数据准确性更高,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PM2.5的治理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大气十条”、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天保卫战等,通过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和应急措施等手段,逐步缓解了PM2.5的污染程度。

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影响论文

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影响论文

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影响论文摘要:2007-08铵盐粒子浓度高值中心位于北京南部,差值在20 μg/m3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北京南部地区,铵盐粒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小,奥运村站上升了95.1%,唐山站仅上升了14.1%.两种情景下PM2.5浓度差异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输送作用和其他气象条件(温度、湿度)的不同带来的污染物的输送和累积,分析可知,外来污染物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在S2情景下海上风速较大,带来了丰沛的海盐粒子,三种水溶性粒子所占比重明显小于在S1情景,占比下降达30%以上。

关键词:RAMS-CMAQ;气象条件;PM2.5;二次气溶胶华北地区空气质量呈现出煤烟与尾气的复合型污染态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从环保部发布的120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可以看出,近年来,华北地区各城市首要污染物基本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而PM10中的细粒子(PM2.5)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更容易富集各种有害物质,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肺部并累积下来,因此,其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由于PM2.5体积小、重量轻且数量多,因此不易通过干沉降去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M2.5的化学成分、来源和传输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

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稀释、输送和扩散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任阵海等研究表明,西太平洋高压和台风的时空演变对我国环境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形成的高压均压场对污染物有累积效应,也会出现污染物的汇聚,而其周边流场对区域污染物有输送作用。

此外,天气系统的降水分布又对大气污染物有清除的作用,而且天气形势演变的空间和周期性形成了大气环境的区域性和过程性等复杂的特征。

任阵海等提出大气汇聚带是造成地区较重污染的一类环境过程,它主要限于在大气边界层内的大气污染物的汇聚过程,影响沙尘天气的冷锋也是一种深厚的汇聚带,在其侵入北京时往往出现先污染后沙尘的现象。

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大气环境中PM2.5的探究进展与展望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进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PM2.5(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空气污染物之一。

由于其粒径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PM2.5可以深度到呼吸系统的细胞层,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严峻危害。

因此,探究PM2.5的形成机制、传输规律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PM2.5的形成机制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等。

在大气中,这些物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过程形成PM2.5。

起首,排放物质中的气态化合物会在大气中氧化或负离子反应得到亚微米颗粒。

其次,这些亚微米颗粒通过成核、碰撞、凝聚等过程增长,形成成熟的PM2.5颗粒。

最后,这些颗粒会被湿降、干降或气溶胶沉降到地面,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影响。

三、PM2.5的传输规律PM2.5颗粒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受到地形、气象条件和大气层结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地形对大气的稳定层和湍流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PM2.5的传输规律。

例如,在山脉区域,山体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会导致PM2.5积聚在山谷地带,形成严峻的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和温度,也会影响PM2.5的传输。

当风速较小、风向稳定时,PM2.5易积聚在城市区域,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此外,大气层结对PM2.5的传输也有影响。

例如,当存在逆温层时,PM2.5易积聚在逆温层下方,形成“霾”。

四、PM2.5对环境的影响PM2.5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

起首,PM2.5对能见度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城市的大气透亮度下降。

其次,PM2.5还会引起酸雨的形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此外,PM2.5在大气中的存在还会导致光学反射率降低,致使地球辐射收支失衡,给地球气候系统带来不稳定因素。

五、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M2.5颗粒可以穿透呼吸道的保卫性屏障进入到肺泡内,给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峻恐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1 6 7 -9655 ( 2 1 9 ~95 2
月 的 P M 2 5 含量 做 对 比 。结果表
,与 玉 溪 市 20 1 6 年 2 —4 月 A Q I 相 比 略 高 ,
但总体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好。PM 2 . 5 浓度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 PM 2 . 5 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平
PM 2 .5 浓 度 中 PM 2 .5 的
,比 较 监 测 区 域 与 玉 溪 含 量 ,对 校 园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作 出 评 价 ,并 积 累 当 地 环 境 空 气 中 景 基 数 。同 时 运 用 统 计 学 软 件 分 析 了 玉
PM2 5 的 背 溪 市 PM2.5
浓 度 与 气 温 、 湿 度 等 气 象 参 数 的 相 关 性 [10’ 1], 以 期为保护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和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
环境科学导刊
http: //hjkxdk. . cn 2017, 36 (6)
CN53 - 1205/X ISSN1673 -9655
玉 溪 市 大 气 中 PM 2 5 与 气 象 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周 晓 芳 ,鲁广秋,李 泽 渊 , 陈松涛南 玉 溪 653100)
表1 采样地点 1#西门 2#东南门 3#东北门 4#后山 5#第五教学楼 6#龙马公寓 海拔/ m 1 1710 1713 1663 1768 1723 1698 14.0 23.5 18. 5 15 5 11. 0 18. 0 2 15. 0 210 19.0 16.0 11.0 17.0
摘 要 :以玉溪师范学院校园的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选择校园中具有代表性的 6 个监测点,于 2 0 1 6 年 2 —4 月采集 P M 2 5 样品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与玉溪市 2 0 1 6 年 1 — 1 明,玉溪师范学院 P M 2 5 浓度在3 4 ~ 7 1 叫/ m 3 , A Q I 在 4 稳 ;PM 2 . 5 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PM2 5 ;气象参数;相关分析;玉溪 中图分类号:X 5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PM 2 .5 采
样 头 中 ,按 设 定 时
间进行样品采集。完成采样后将尘膜按平衡采样前 滤 膜 的 相 同 条 件 平 衡 24h ,然 后 称 量 尘 膜 质 量 ,并 记 录 ( 精 确 至 0.01m/ ) 。
收稿日期: 2017-05-08 作 者 简 介 :鲁 广 秋 ,硕 士 ,助 教 ,研 究 方 向 :环 境 分 析 化 学 、 环境监测。 通信作 者 :李 泽 渊 ,玉 溪 师 范 学 院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2 0 1 5 级环境 科学专业。
学 院 校 园 内 人 员 活 动 较 多 的 教 室 、宿 舍 楼 、交 通 要 道 等 典 型 场 所 的 市 整 体 环 境 空 气
24h , 同 时 观 测 并 记 录 海 拔 、 温/湿 度 等 参 数 。 1 . 3 样品处理与测定 按 编 号 将 滤 膜 置 于 恒 温 干 燥 箱 中 , 于 2 5 °C 下 平 衡 24h ,然 后 称 量 滤 膜 质 量 ,记 录 采 样 前 滤 膜 质 量 ,精 确 至 0.01m/ 。 平 衡 好 的 滤 膜 装 于
等 典 型 场 所 作 为 采 样 点 ,共 布 设 6 个 监 测 点 位 。 采 样 时 间 为 2 0 1 6 年 2— 4 月 ,每 个 监 测 点 连 续 采 样 5 d 。 1 . 2 仪器和采样方法 仪 器 :2 0 5 0 型 空 气 / 智 能 东 青 岛 崂 应 ); PM 2
玉 溪 市 地 处 云 南 省 滇 中 地 区 ,属 中 亚 热 带 半 湿 润 冷 冬 高 原 季 风 气 候 ,环 境 舒 适 ,气 候 宜 人 。 坐 落 在 玉 溪 市 市 区 的 玉 溪 师 范 学 院 , 是 一 所 以 “环 境 友好和资源节约” 为 建 设 理 念 , “ 创 新 、协 调 、绿 色 、开 放 、共 享 ” 为 发 展 指 引 的 绿 色 校 园 。本 文 以 玉 溪 市 年
细 颗 粒 物 [1’ 2]。 PM2 . 5可 直 接 吸 入 至 支 气 管 和 肺 泡 中 , 由其引发的空气污染及健康风险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 广 泛 研 究 卜 6] 。 有 研 究 表 明 , PM i 5 除 了 对 人 类 健 康 有 极 大 影 响 外 ,还 对 云 层 形 成 、 大 气 辐 射 、 大 气 光 化 学 反应等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 。
5采

之 一 位 分 析 天 平 ( 美 国 奥
T S P 综 合 采 样 器 (山 头 ; DV215C D 型 十 万 分 豪 斯 ); D H G - 9 2 0 A 型
电 热 恒 温 干 燥 箱 ( 上 海 一 恒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直 径 90m
m玻璃纤维滤膜。
采 样 方 法 依 据 《环 境 空 气 颗 粒 物 ( PM 2 .5 ) 手
PM 2 .5 颗 粒 物 浓 度 按 下 式 计 算 : PM 2.浓
式 中 : 度 = ( p //m 3) = (% , 0)
X 106
为 采 样 后 尘 膜 质 量 ,m/ ;%
为 采 样 前 尘
膜 质 量 ,m/ ; F 为 标 准 状 态 下 的 采 样 体 积 ,L 。
— 58 —
http: ^/hjkxdk. yies. org. cn
)
06 - 0 0 5 8 - 0 6
雾 霾 问 题 的 出 现 使 空 气 污 染 倍 受 关 注 。大气 中 空 气 动 力 学 直 径 矣 2.5 評 的 颗 粒 物 称 为
实验部分
采样点和时间 选 择 玉 溪 师 范 学 院 教 室 、宿 舍 楼 、主 要 交 通 要 道
PM : . , 也 称
PM2 5 为 研 究 对 象 , 通
过 收 集 玉 溪 市 2016
工 监 测 方 法 ( 重 量 法 ) 技 术 规 范 》1], 以 中 流 量 100mL/ m
PM 25月 平 均 值 、 温
湿 度 等 参 数 ,监 测 玉 溪 师 范
in 为
采 样 流 量 ,每 个 样 品 采 样 时 间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