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知识点全解

合集下载

邑大工业设计史考点

邑大工业设计史考点

●考点:●1: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

P12:工业设计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逢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P23: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设计的萌芽阶段;二是手工艺设计阶段P4。

4:将实用设计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P55:鬲是陶器中最常见的煮食器皿。

P96: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以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P97: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宋瓷”。

P108: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

P139:古希腊的柱式主要有:多立克柱式(帕提农神庙),爱奥尼克柱式(伊瑞克提翁神庙),科林斯柱头。

P1710:魏德伍德最大的成就之一是被赐予“女王”牌陶器的称号。

P3111:在发展蒸汽机,并使之适用于制造产业方面的一位中心人物就是保尔顿,他也是使英国小五金商业化的重要人物。

P3212:由于标准化和可互换性零件在美国发展起来,设计过程从此便与生产完全分开了。

P3613:现代机床稳重、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等特点、正是源于怀特沃斯的设计。

P4014:最早的自行车是源于法国的“玩具马”,这奠定了自行车的基本原理。

P4315:“安全”自行车成功地将一系列相关的革新融会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菱形的车架。

P4416:托勒最有名的产品是维也纳咖啡馆椅,或称第14号椅,至今已生产了五千万把以上。

P4517:欧美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制造体系上,这种差别还有更为广泛的反映,即存在于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上。

P52 18:欧美在设计态度上的区别,欧洲人的态度是基于手工世传统,而美国方式则基于工业方法。

工业设计史 知识要点

工业设计史 知识要点

工业设计史知识要点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

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

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

实用和美观的典范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印花工艺应用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

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

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

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

以彩色玻璃为特色。

工业设计史重点

工业设计史重点

工业设计史重点1、什么是设计(Design)?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

2、设计的定义1980 年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在巴黎年会上作出的表述:“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06 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如下定义工业设计:“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3、旧石器时代---------打制4、新石器时代---------磨制5、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定居)⑴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⑵发明了陶器⑶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6、手工艺设计阶段的两个特点:⑴手工制作,生产者和制作者为一个人,作品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

⑵设计者对产品和使用者有责任心。

7、陶器:早期是用手来捏制,泥条盘筑,后期是轮制。

8、陶器的造型:鬲甗簋豆9、青铜器:指自然铜(红铜)与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

10、失蜡法: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

它的大致做法是先用蜡制成器物的模型,然后反复淋上细泥到达一定的程度,待泥干后加热,使蜡质流出再将铜液灌入。

11、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1)园林建筑兴起(2)木材丰富(3)木工工具的发展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

简: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是一门以人为中心,将艺术、科学、工程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的学科。

它在产品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设计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外观,还包括产品的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

在设计改革历史上,工业设计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工业设计的历史,以及对设计改革的影响。

第一步: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对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德国设计师彼得·贝伦斯和克里斯蒂安·埃尔斯纳在1907年创立了德国工艺学院,标志着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第二步:泰勒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则,也被称为泰勒主义。

泰勒主义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设计师开始将人的因素纳入考虑,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和可用性。

第三步:包豪斯运动的兴起在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兴起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学派强调将艺术和工程结合起来,以创造功能性的产品。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师们提倡简约、实用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这对当时的工业设计潮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步:意大利设计的崛起二战后,意大利成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中心。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创造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意大利设计以其优雅、简洁的风格而闻名,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第五步: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机交互设计成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机交互设计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过程,力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人机交互设计,产品的可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用户满意度也得到了增强。

第六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工业设计师开始将环保和可持续性考虑纳入设计过程中。

绿色设计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鼓励设计师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计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

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

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工业设计是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产品的外观美观,更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人机交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要深入了解工业设计,了解其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工业设计史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定义和起源工业设计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初才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

它是通过专业设计人员对产品的整体规划、外观造型、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机交互性能。

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设计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效率。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 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设计的雏形在工业革命之前,产品的设计主要是基于手工制作和工匠经验的延续。

这个时期的设计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并没有专门的工业设计学科存在。

2. 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化生产和设计分工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工业设计师,他们通过提升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功能性,使产品更具市场吸引力。

3. 工业设计学科的确立20世纪初,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阵地。

工业设计学科开始注重产品的设计过程、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4. 后工业设计时代:多元化发展进入20世纪后半叶,工业设计进一步发展并多元化。

在这个时期,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性、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三、工业设计的学科体系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内容: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包括产品的造型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择等。

2. 用户体验设计:工业设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用户体验设计主要研究与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因工程等相关的内容。

3. 可持续设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业设计也开始注重产品的环境影响和生命周期。

工业设计史考点(精华图文版)

工业设计史考点(精华图文版)

⼯业设计史考点(精华图⽂版)明代家具官帽椅分类:1椅凳类,官帽椅、灯挂椅、圆椅、⽅凳2⼏案类3床榻类4台架类5屏座类明代家具特⾊:1、主义材料质地,多⽤硬质树种,⼜称硬⽊家具。

2、充分体现⽊材的⾃然纹理与⾊泽,不加油漆3、注意家具造型,采⽤⽊构架的结构明代家具的艺术特⾊:造型简、形象厚、做⼯精、风格雅。

古希腊建筑柱式多⽴克、艾奥尼克、柯林斯哥特式(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教堂)13世纪后半期法国哥特式⼜称⾼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艺复兴(达芬奇、⽶开朗琪罗、拉菲尔)⽂艺复兴时代⼀反中世纪刻板的设计风格,追求具有⼈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显⽰出更⼤的⾃由度,曲线被⼴泛地应⽤。

⽂艺复兴中⼼思想:⼈⽂主义。

主张⽂学艺术表现⼈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谋福利,提倡个性⾃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

浪漫时期17世纪⽂艺复兴运动衰落,由此欧洲的设计进⼊⼀个新的时期,史称浪漫时期。

主要风格:巴洛克、洛可可。

巴洛克设计风格16~17世纪意⼤利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们⽤来作为⼀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

这种风格⼀反⽂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巴洛克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异的形式。

洛可可设计风格18世纪法国洛可可原意指岩⽯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于法国路易⼗五时代的⼀种艺术风格。

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主题有⾃然主义倾向。

⼯业⾰命,也称为产业⾰命,是资本主义⽣产从⼿⼯⼯⼚阶段向⼤机器⼯业阶段的过渡。

18世纪的设计风格⽐较流⾏的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化上的⼀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

工业设计史知识点

工业设计史知识点

1.在工业设计史中,继承和变革这两个孪生的主题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

2.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概括为“简”字。

具有形象浑厚,端庄肃穆、质朴的效果,概括为“厚”字。

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概括为“精”字。

风格曲雅,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概括为“雅”字。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说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注意意匠美;二是注意材料美;三是注意结构美;四是注意工艺美。

3. 【名词解释】哥特式:13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风靡欧洲大陆。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的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名词解释】洛可可:愿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

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

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粉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在法国,洛可可用称为中国装饰。

【名词解释】美国制造体系:19世纪中叶,为适应大规模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特点是: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这就是“美国制造体系”。

怀特尼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名词解释】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名词解释】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的一个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的流派,这就是芝加哥学派。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全面覆盖)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全面覆盖)

名词解释目录:1、现代设计思维2、新古典主义3、水晶宫博览会4、折衷主义5、新艺术之家6、先锋派运动7、新艺术运动8、格拉斯哥四人集团9、装饰艺术运动10、流线型风格11、样式主义12、有计划的废止制13、芝加哥学派14、乌尔姆设计学院15、布劳恩公司16、系统设计原则17、阿基米亚和孟菲斯18、波普设计风格19、设计伦理20、诺瓦茜托运动21、意大利反主流设计22、绿色设计23、后现代主义风格24、流线型运动25、塔特林26、保罗·汉宁森27、爱多尔·索特萨斯28、弗兰克·劳埃德·赖特29、勒·柯布西耶30、约翰·拉斯金31、威廉·莫里斯32、安东尼·高迪33、彼得·贝伦斯34、沃尔特·格罗佩斯35、阿尔瓦·阿图36、密斯·凡德罗37、罗伯特·文丘里38、瓦西里·康定斯基39、约翰·伊顿40、莫霍里·纳吉41、约瑟夫·阿尔伯斯42、雷蒙德·罗维43、圣家族教堂44、朗香教堂45、落水住宅46、水晶宫47、瓦西里椅子48、工艺美术运动49、德国青年风格运动50、荷兰的风格派51、好莱坞风格52、俄国构成主义53、德国工业同盟54、包豪斯55、现代主义设计56、国际主义57、新现代主义(New Mobenism)58、新德国设计59、瑞士国际主义平面风格60、波普设计运动61、波普62、孟菲斯63、结构主义64、高科技风格65、人体工程学66、O一系列剪刀67、视觉传达设计68、环境艺术设计69、展示设计70、CI设计71、设计详细内容:一,现代设计思维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时受到现代市场营销学、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而形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画、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图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后的设计运用,则与具体设计所涉及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所谓的现代设计,其实本身并不玄妙,是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笔记1.中国部分石器设计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启迪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

夔纹。

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

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

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

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

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唐三彩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

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左右焙烧。

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宋代瓷器宋代瓷器设计高度发展,突出表现在全国各地名窑众多,著名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窑、定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建窑、吉州窑和钧窑等。

掌握了多种烧造技术和装饰技法,产品各具特色。

例如定窑,此地古属定州,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故名,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和印花。

刻花的线条洗练流畅。

例如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图404〕。

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

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又赋予它们以各种名称。

例如,纹片极细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纹片大小相同的,称为百圾碎。

青花和釉里红元代烧成的青花和釉里红,是景德镇工艺的新成就。

元代青花瓷器,被称为“白地蓝花瓷”。

其制作方法是将钴矿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加水调成墨汁状,用它在干燥的胎表面上绘制所需要的纹饰,然后施以长石为原料的矿物釉,在1250-1400℃高温下烧成。

当釉开始熔融后,火焰呈还原性,烧到最后阶段要成为中性或略带氧化性,此时釉料形成具有光泽的无色透明釉层,覆于蓝色纹饰之上,显得庄重、美丽、朴素、典雅。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的重要发明,所谓釉里红就是釉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放置在1200℃-1250℃高温中烧制。

它是受宋代钧窑紫红色釉斑的启发而造的。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明式家具讲究选料,选材是设计意匠的重要部分之一。

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

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

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

例如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人体的曲线,触感良好。

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结构科学合理。

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

有的椅子座面和扶“ 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

《营造法式》宋代《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监丞李诫。

《营造法式》书中确定了材份制和各种标准规范,还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北宋致力于总结前代建筑经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架建筑的用“材”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的所有尺寸都随之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也方便。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

明末清初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最为著名的是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

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

也是表现我国古代园林风格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

书中主旨是要“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到明代计成《园冶》里 “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借景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

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是沧浪亭。

因为园门外有一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水之景“借”入园内。

素纱禅衣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一件素纱禅衣,衣长 128 厘米,通袖长 190 厘米,只重 49 克,不到一两重,极为精巧。

可谓“薄如蝉翼”、轻若鸿毛”。

纱的细韧程度,可想而知,反映出当时缫丝和练丝工艺、设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漆双凤鼓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

漆器已部分取代了粗笨的青铜器。

漆器胎骨也向轻巧的方向发展,战国以纻麻贴在泥或木胎上数层,形成外胎,干后去掉内胎,再加以髹漆,是后世脱胎漆器的前身,美观豪华。

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都,出土的著名漆器有漆双凤鼓,造形优美,极富装饰性。

以双凤首悬一圆鼓,用双凤作为鼓架,鼓座为两兽。

汉代漆器多子盒的设计,亦即多件盒〔图 268〕,它从实用出发,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盒,既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

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

说唱佣说唱佣是东汉代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汉代雕塑,具有它独特的风格,这里指的是它样式化的装饰美。

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瓦当设计瓦当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

是一种富有运动感和韵律美的圆,著称于世的秦始皇陵所出土夔纹“瓦当王”,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边轮宽2.5厘米,其形体庞大、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气势宏伟、立体效果极佳具有很高的实用和装饰艺术价值,可谓古代艺术作品中运用圆弧装饰美的典范之作。

设计师运用了“大半圆”的造型,意欲突出的是一种像兵马俑军阵那样的雄奇博大和力度。

以不封闭的曲线给人以一种无限延伸、扩张的联想,再配以屈曲蜿蜒、气魄雄伟的夔龙纹饰,图案左右对称、回旋得体、极好地表达了这种博大的气魄的主题,构思精妙。

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行,汉代把四神看成了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

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被广泛应用。

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瓦当以四灵纹最为出色,可称汉图像瓦当的代表之作。

四神与龙凤一样,也是我国古代人们文化心态的典型代表,有多重含义。

首先是表现了古代人的地理观念,以青龙指东方,朱雀指南方,白虎指西方,玄武指北方,长信宫灯汉代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一优美的仕女塑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

又例如卧羊灯,整个灯为羊形,羊背为活动的盖,翻开即为灯盘,可平置在羊头上。

汉代薰炉汉代薰炉和宗教意义联系起来,烧香料用,通称博山炉。

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仙山“博山”。

炉体呈豆形。

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穿插在云气之间。

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

秦汉时期,都相信海上有仙山的这类神话,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烟雾飘渺,如同仙境。

唐代舞马衔杯银壶1970 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中出土的舞马衔杯银壶。

该设计取意唐诗所描写的“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银壶作皮囊造型。

壶体两面各有一匹舞马,颈上系彩带,嘴里衔杯,前腿直立,后腿曲膝,作舞蹈状。

从中可以看出唐玄宗时,舞乐发展到极盛,每当玄宗生日或皇室大典,都要举行盛大宴会,表演各种技艺歌舞,并表演舞马。

《考工记》曾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考工记》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