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证分析模板-呜呜
实证分析法分析案例

• 考虑建议的可行性和效果
• 考虑建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 为建议的实施和调整提供依据ຫໍສະໝຸດ 4实证分析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实证分析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实证分析法的优点
实证分析法的局限性
• 强调数据和事实依据
• 依赖现实数据和假设
• 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 可能忽略价值判断和伦理原则
为、政治决策等
• 分析政治现象的原因和
后果
• 评估政治政策的效果
• 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
系、社会问题等
• 分析社会现象的原因和
后果
• 评估社会政策的效果
实证分析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较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
实证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的比较
• 实证分析法关注现实数据和规律
• 实证分析法强调数据和模型分析
SMART CREATE
实证分析法分析案例
CREATE TOGETHER
01
实证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
实证分析法的定义与原理
01
实证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现实数据
• 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 为理论和政策提供依据
02
实证分析法的原理
• 基于一定的前提假设
•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数据
实证分析法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拓展实证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 应用于更多学科领域和研究问题
• 为更多现实问题和政策提供依据
改进实证分析法的方法和技术
• 运用更先进的统计学和数学方法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统计学实证分析(精选5篇)

统计学实证分析(精选5篇)统计学实证分析范文第1篇1.同学体质现状越来越多的讨论成果表明,我国在校同学运动本领、身体形态、身体素养、身体机能的指标呈下降趋势,对应的肌肉爆发力、关节柔韧性、肯定气力、身体灵敏度等身体素养指标的下降,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大同学的身体素养还在持续明显下降。
有学者讨论发觉,与1985年相比,2023年在校大同学肺活量下降了12%;中长跑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绩下降了11%;大同学的眼睛近视率达到了惊人的86%;身体形态达标率不到6成;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20年间下降了近3公分;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下降了1.3厘米。
所以,从运动本领、身体形态、身体素养、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来看,我国在校同学的身体机能与素养明显下降,下降速度较快,且没有明显的遏制趋势。
2.同学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2.1应试教育原因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城乡二元进展模式,造成我国学校进展也呈现城乡二元进展的情形,优势学校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
加之,我国实行全国统一进行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
为了让同学进入更高一级的好学校,同学学习的过程就演化为各种考试的准备过程。
所以,我国同学的素养教育很难离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一部分同学、家长、学校对体育磨练缺乏正确的认得,简单认为,体育磨练与文化课的学习是冲突的,参加体育磨练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对升学不利。
我国把中考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试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考什么项目,集中练习什么项目,同学综合身体素养的提高还是很难达到。
加上体育科目所占比例较小,每个同学身体素养的测试成绩很难拉开档次,即使加入录取总分,对整体成绩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很难引起家长的充足重视。
2.2家长原因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在校同学都是独生子女。
加之,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动,家长维权意识明显加强。
家长为了更好地保护本身的子女,对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越来越重视。
但体育磨练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明显加强同学的体质,另一方面一些意外事故对同学的身体可能造成肯定的损害。
实证分析范例

实证分析范例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现实世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假设的方法。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得出关于现象和问题的客观结论,并为决策制定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以一个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适当的数据和分析方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一、研究背景我们选取“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为本次实证分析的研究主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普遍关注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
二、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需要收集与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相关的数据。
首先,我们从国家统计局获取了不同城市的人口数量、GDP总量以及工业产值等数据。
其次,我们从环保部门获取了各城市的环境污染指标,如大气污染物浓度、水质指数等。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可能影响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的其他因素,例如用地利用、能源消费等数据。
三、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开始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以及环境污染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接着,我们使用相关性分析来研究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其他因素对城市化和环境污染关系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城市化程度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城市化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然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关系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工业产值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高能耗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城市规模和用地利用方式也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四、结论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关联,但这种关联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其中,工业产值、能源消耗和用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城市化与环境污染关系最为显著的因素。
因此,当推进城市化进程时,应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
实证分析范例

实证分析范例实证分析是基于实证主义思想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或推翻某种假设或理论。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实证分析范例为例,展示实证分析的具体步骤和应用。
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证分析采用了时间序列数据,从1990年至2020年,收集了中国的GDP、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等经济指标。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来进行分析。
结果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总额与GDP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即出口总额的增长会带动GDP的增长。
2. 进口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进口的增长可以提供国内市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对促进中国的经济多样化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讨论通过本次实证分析,我们对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实证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数据的选择和模型的设定等都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采用更多样的模型和更全面的数据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
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多样化。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保护和促进中国的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0).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4(3), 158-176.[2] Jones, A. & Brown, B. (2015).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meta-analysis. World Development, 43, 205-218.。
统计学实证分析模板之最完全版本

摘要江西是一个边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省,边际经济不仅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的基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系列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均有赖于边际经济提供实力、动力和活力。
本文在阐述边际经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江西边际经济差异及其成因,进而对江西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监测与预警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江西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的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边际经济,差异及成因,监测与预警,协调发展,策略选择AbstractJiangxi is a big agriculture province in which the boundary economy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the boundary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basic point of developing the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e countryside, becoming the rich farmer,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which are in a series of penetrations in questions and so on during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policy and technology advance depend on the boundary economy which provides the strength, the power and the vigor.This article based on elaborating boundary economy research theory, inquires into the Jiangxi boundary economic difference and the origin,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the Jiangxi boundary economy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monitor and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proposed the basic principle, overall ideas and concrete strategies of Jiangxi boundary economy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Key words:the boundary economy, the difference and the origin, the monitor and the early warning,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choic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江西边际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二、江西边际经济概况 (2)三、江西边际经济差异分析 (3)(一)边际经济差异分析方法选择 (3)(二)边际经济省内差异分析 (4)(三)边际经济省际差异分析 (8)四、江西边际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10)(一)边际经济区域类型划分 (10)(二)边际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11)五、江西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17)(一)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17)(二)边际经济协调发展预警系统设计 (19)六、江西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20)(一)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20)(二)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策略 (21)参考文献 (24)附录1 1996-2005年江西省边际县有关社会经济指标数据 (26)附录2 1996—2005年江西省有关社会经济指标数据 (36)附录3 2005年江西周边六省有关社会经济指标数据 (36)附录4 2005年江西周边六省边际县有关社会经济指标数据 (37)附录5 标准差、变异系数计算(时序差异) (39)附录6 离差、比率计算(空间差异) (50)一、江西边际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边际经济是指在地理上与外省接壤,地处周边省际交界线的县(市)所构成的经济带或圈。
统计学实证分析

统计学实证分析浙江省设区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专业:08创业管理学号:**********姓名:***时间:2010.6.10****:**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浙江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同时注意了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其他省份的学习借鉴。
本文从浙江省设区市的地域分组、经济的区域类型、人均GDP 的变化情况、经济发展离散程度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让读者对浙江省设区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浙江省设区市区域类型经济情况变化趋势离散程度Abstract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China's economy has since the global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astal areas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fastest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the attention of the provinces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various areas of the economy,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worth learning from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the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regional grouping, divided into economic area per capita GDP,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and degree of discrete analysis, can let the reader to Zhejiang districts and cit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new under-standing.【keywords】Zhejiang province,City,Area type,Economic situation,Variation tendency,Discrete level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前言 (5)一、资料分组 (5)二、有关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8)三、有关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9)四、有关离散程度及趋势分析 (10)五、设区市GDP的趋势分析 (14)附表1 1999-2008年浙江设区市GDP资料 (16)附表2 1999-2008年浙江省设区市人口资料 (17)附表3 1999-2008年浙江省设区市人均GDP资料 (18)附表4 1999-2008年浙江省设区市GDP 增长量和速度指标资料(嘉兴市)19附表5 浙江省设区市GDP长期趋势测定(嘉兴市) (20)前言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实证分析 - 副本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本调查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情况见表:表1有效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N=271)名称选项频数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性别男7326.926.9女19873.1100.0孩子的年龄3-4岁13048.048.04-5岁7025.873.85-6岁7126.2100.0您的年龄25岁及以下3613.313.3 26-30岁9233.947.2 31-35岁8631.779.0 36-40岁4416.295.2职业类型41岁及以上13 4.8100.0农民或失业者4115.115.1蓝领(工人、服务行业等)10538.753.9专业或半专业人士(事业单位、公务员、律师、医生等)7427.381.2个体经营或自由职业者5118.810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416.216.2高中或中专7025.842.1专科或本科11442.184.1研究生及以上4315.9100.0全家平均月收入总额3000元以下3111.411.4 3001-6000元6724.736.2 6001-9000元572157.2 9001-12000元6222.980.1 12000元以上5419.9100通过观察上表可知,从性别上看,本次调查参加者的男性较多样本为198人,占比达到73.1%,明显高于女性样本,从孩子的年龄来看,3-4岁的样本最多,占比48%,从年龄来看,26-30岁的样本为92人,占比为33.9%,从职业类型来看,蓝领(工人、服务行业等)的样本为105人,占比为38.7%,文化程度程度方面来看,专科或本科的样本为114人,占比为42.1%,其次为高中或中专的样本为70人,占比为25.8%,从全家平均月收入总额方面来看,3001-6000元的样本为67人,占比为24.7%,其次是9001-12000元的样本为62人,占比为22.9%。
二、信效度检验1、问卷信度检验本研究论文采用了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验了调研问卷的内在可靠性程度。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1. 项目背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企业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企业销售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企业2019年至2021年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额、销售量、客户数量、产品类别等。
3. 分析目的通过对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报告旨在:(1)了解企业销售的整体状况;(2)分析不同产品类别、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情况;(3)识别销售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二、数据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统计学方法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1. 描述性统计:计算销售额、销售量、客户数量等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2. 交叉分析:分析不同产品类别、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情况;3. 相关性分析:分析销售额与销售量、客户数量等指标之间的关系;4. 回归分析:建立销售额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预测未来销售趋势。
三、数据分析结果1. 描述性统计(1)销售额:2019年至2021年,企业销售额逐年增长,2019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2021年销售额为1500万元。
(2)销售量:2019年至2021年,企业销售量逐年增长,2019年销售量为1000件,2021年销售量为1500件。
(3)客户数量:2019年至2021年,企业客户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客户数量为1000户,2021年客户数量为1500户。
2. 交叉分析(1)产品类别:分析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情况,发现A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B类产品,占比30%。
(2)销售渠道: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情况,发现线上销售渠道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60%,其次是线下销售渠道,占比40%。
3. 相关性分析(1)销售额与销售量: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发现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
(2)销售额与客户数量: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发现销售额与客户数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边际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江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北接武汉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东靠闽东南三角区,南邻珠江三角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京九线、浙赣线和赣粤高速公路以及正在修建中的大批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江西区位的“点--轴”优势愈发显现出来。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与这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而江西低成本优势为江西全面加速与经济发达地带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提供了强劲动力,这使地处与周边经济带相连的边际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我省是一个边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省,边际经济不仅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致富农民的基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系列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均有赖于边际经济提供实力、动力和活力。
鉴于此,在边际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探究的基础上对江西边际县经济发展现状、边际县内部和与邻省边际县发展差异及成因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加快边际县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分组我们采用地理区位的划分方法,将江西边际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
江西及邻省边际县分布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江西及邻省边际县分布概况区域分布边际县相邻的外省边际县赣北地区九江市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阳新县武穴市黄梅县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上饶市鄱阳县安徽省:东至县景德镇市浮梁县安徽省:祁门县赣东地区上饶市婺源县德兴市玉山县广丰县上饶县铅山县安徽省:休宁县浙江省:开化县常山县江山市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抚州市资溪县黎川县南丰县广昌县南城县福建省:光泽县邵武市泰宁县建宁县赣南地区赣州市石城县瑞金市会昌县寻乌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信丰县大余县崇义县上犹县福建省:宁化县长汀县武平县广东省:蕉岭县平远县和平县连平县翁源县始兴县南雄市仁化县湖南省:桂东县汝城县续表 江西及邻省边际县分布概况赣 西 地 区 吉安市 遂川县 井冈山市 永新县 湖南省:茶陵县 炎陵县 醴陵县萍乡市 莲花县 上栗县 湖南省:攸 县 宜春市 万载县 铜鼓县 湖南省:浏阳市 平江县小计 8市37县(市)6省39县(市)江西边际县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江西边际县分布我们再采用世界银行的通用做法,用各地区人均GDP 相对于全区域人均GDP 的相对量来分类,即按各边际县十年来人均GDP 与十年来整个边际县人均GDP 的百分比,将边际县分为A 、B 、C 、D 四类区域:A 类区域人均GDP 低于边际县人均GDP 的75%,属相对落后地区;B 类区域人均GDP 在边际县人均GDP 的75%至100%之间,属欠发达地区;C 类区域人均GDP 在边际县人均GDP 的100%至150%之间,属中等发达地区;D 类区域人均GDP 在边际县人均GDP 的150%以上,属较发达地区。
根据附表3的计算结果,江西边际经济的区域类型划分如所示。
分组结果1直方图24681012赣北地区赣东地区赣南地区赣西地区表2 江西边际经济的区域类型划分区域 类型 比值 边 界 县数量 A 类 <75%鄱阳县 上饶县 永新县 万载县4 B 类75%—100% 修水县 瑞昌市 湖口县 玉山县 黎川县 瑞金市会昌县 寻乌县 上犹县 遂川县 莲花县 彭泽县广昌县 九江县14C 类 100%—150% 武宁县 浮梁县 婺源县 广丰县 铅山县 资溪县南丰县 南城县 龙南县 全南县 信丰县 井冈山市石城县 定南县 大余县15D 类>150% 德兴市 崇义县 铜鼓县 3江西边际经济的区域类型划分如图2所示。
图2 江西边际经济的区域类型划分二、有关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1996-2005年期间各年江西某边际县人均GDP 计算。
计算公式为: 某年某边际县人均GDP=某年某边际县GDP 某年某边际县人口数计算结果如附表3第1-10列所示。
2.1996-2005年江西各边际县人均GDP 计算。
计算公式为:分组结果2直方图0246810121416A类B类C类D类1996-2005年某边际县人均GDP=GDP1996-2005年某边际县的序时平均数1996-2005年某边际县人口的序时平均数1996-2005年江西各边际县人均GDP计算属于序时平均数计算,且为一般平均数的序时平均数计算。
由于1996-2005年江西各边际县GDP为时期数列,其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a=aån;1996-2005年江西各边际县人口数为时点数列,属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其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a=012.......1122na a a an++++。
计算结果如附表3第11列所示。
3.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人均GDP计算。
计算公式为: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人均GDP=GDP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总额的序时平均数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人口总数的序时平均数由于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GDP总额为时期数列,其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a=aån;1996-2005年江西全省边际县人口总数为时点数列,属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其序时平均数计算公式为a=012.......1122na a a an++++。
计算结果如附表3第12列所示。
三、有关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计算1.增长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计算结果如附表4第2、3行所示。
2.速度指标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每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计算结果如附表4第4、5、6、7、8行所示。
四、有关离散程度及趋势分析1.1996-2005年江西各边际县人均GDP 的有关标志变异指标及趋势分析。
我们用全距(R )、标准差(S )、全距率(RHL )、标准差系数即变异系数(Vuw )来衡量。
前两者反映的是绝对差异,后两者反映的是相对差异。
计算公式分别是: R= Y max -Y min式中:Y max 、Y min 分别为江西各边际县中人均GD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2i 0(Y -Y )/N å式中:Y i 为第i 个边际县的人均GDP ;Y 0为N 个边际县的人均GDP ,N 为边际县个数。
RHL= Y max /Y min式中:Y max 、Y min 分别为江西各边际县中人均GD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Vuw= S / Y 0式中:S 为标准差;Y 0为N 个边际县的人均GDP 。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差异年份最大值(元) 最小值(元)绝对差异相对差异 全距标准差 全距率变异 系数1996年 5153(德兴) 1560(波阳) 3593 719.8 3.303 0.284 1997年 5770(德兴) 1788(永新) 3982 833.0 3.227 0.291 1998年 6047(德兴) 1277(波阳) 4770964.64.735 0.327续表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差异1999年 6319(德兴) 1558(波阳) 4761 1006.0 4.056 0.325 2000年 6807(德兴) 1548(波阳) 5259 1070.5 4.397 0.328 2001年 7565(德兴) 1720(波阳) 5845 1157.7 4.398 0.334 2002年 8388(德兴) 1809(波阳) 6579 1270.0 4.637 0.337 2003年 9109(德兴) 1941(鄱阳) 7168 1386.6 4.693 0.329 2004年 10590(德兴) 2137(鄱阳) 84531572.7 4.956 0.3282005年 12917(德兴) 2693(鄱阳) 10224 1984.4 4.797 0.328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全距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全距变化趋势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图4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化趋势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5001000150020002500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全距率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图5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全距率变化趋势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变异系数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的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从绝对差异来看,全距和标准差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998--2000年出现缓冲期,上升趋势有所减缓,2005年全距和标准差皆出现极大值。
与绝对差异相比,相对差异的变化则比较缓慢,呈上升下降交替变化,但总体呈上升态势。
全距率1996年到1998年数值较小,1997年为10年来最低值3.227,但仅在1998年出现波峰,1999年到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4年达到值4.956;变异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波动不大,1996年到1998年呈上升态势,2003年到2005年有所回落。
综合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10年来,各地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以及经济环境的不同,边际县之间的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
2.1996-2005年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和全省人均GDP 的有关标志变异指123456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0.250.260.270.280.290.30.310.320.330.340.35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标及趋势分析。
这里,我们通过计算边际县与全省人均GDP 的离差和比率来衡量边际县与全省经济的差异程度。
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与全省人均GDP 的离差与比率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离差 -900.064 -1011.067 -1157.211 -1281.374 -1561.357 比率 0.738 0.739 0.718 0.708 0.677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离差 -1726.563 -2036.821 -2384.287 -3280.948 -3362.211 比率0.6680.6490.639 0.5930.6431996-2005年江西边际县人均GDP 与全省人均GDP 离差的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