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形体课走秀教案怎么写

大学形体课走秀教案怎么写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走秀技巧,包括站姿、步态、转身等。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教室2. 教学器材:镜子、音响、音乐CD、舞蹈服装、道具等3. 教学内容:站姿训练、步态训练、转身训练、走秀组合编排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走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播放走秀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站姿训练1. 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错误姿势。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三、步态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的步态,包括脚尖、脚跟、步伐大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步态。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四、转身训练1. 教师示范转身技巧,包括转身角度、速度、重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转身。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技能。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走秀组合编排1. 教师讲解走秀组合的基本要求,包括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表现力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技能编排走秀组合。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走秀组合的排练,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三、走秀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走秀表演,教师和同学担任评委。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走秀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走秀的热爱。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得到提高。

大学形体课标准教案

大学形体课标准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形体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形体课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及重要性,掌握基本形体动作和舞蹈组合。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力量。

3. 德育目标: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内容:1. 形体课基本概念及训练方法介绍2. 基本形体动作练习3. 舞蹈组合学习4. 形体训练与音乐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重点:1. 基本形体动作的掌握2. 舞蹈组合的协调与节奏感教学难点:1. 基本形体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 舞蹈组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体课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形体动作和舞蹈组合。

3. 练习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形体动作和舞蹈组合的练习。

4. 音乐教学法:结合音乐进行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形体课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及训练方法介绍:讲解形体课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和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形体课的意义。

3. 基本形体动作练习: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基本形体动作的练习,如:压腿、下腰、跳跃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形体动作。

2. 舞蹈组合学习: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舞蹈组合的学习,如:华尔兹、伦巴等。

3. 音乐与形体训练结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课后作业:1. 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每天至少30分钟。

2. 观看舞蹈视频,学习舞蹈组合。

3. 课下进行音乐与形体训练的结合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任务完成情况。

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中班

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中班

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中班教案名称,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形体气质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形体和气质,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教学内容:1. 形体训练,通过拉伸、力量训练和形体塑造,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技巧。

2. 气质培养,通过形体课程和形象训练,提高学生的气质和仪态。

3. 舞蹈表演,学习和排练形体气质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堂课,形体训练。

1. 热身,进行全身拉伸和热身运动,准备身体。

2. 力量训练,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形体塑造,通过形体操练习,塑造学生的舞蹈姿态和线条美。

第二堂课,气质培养。

1. 仪态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站姿和走姿,培养他们的气质和仪态。

2. 表情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表达情感,提高舞台表演力。

3. 形象训练,教授学生如何打扮和化妆,提高他们的形象气质。

第三堂课,舞蹈表演。

1. 学习舞蹈作品,教授形体气质舞蹈作品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2. 排练舞蹈作品,进行舞蹈排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3. 舞台表演,在课堂上进行形体气质舞蹈作品的表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形体和气质训练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舞蹈特色。

3. 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比赛和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舞台经验。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的形体和气质训练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分析学生的舞蹈表演情况,帮助他们克服舞台表演中的问题和困难。

3. 激发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参加形体气质舞蹈比赛和活动,展现自己的舞蹈风采。

3. 培养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的自信和自豪感,成为优秀的舞蹈表演者。

形体优质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形体优质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

- 简要介绍形体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 讲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 通过实例展示形体训练的效果。

3. 基本动作教学- 教授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如站姿、坐姿、走姿等。

- 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4. 组合动作教学- 教授组合动作,如舞蹈动作、健身操等。

- 通过音乐伴奏,让学生感受动作的节奏和美感。

5. 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形体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 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6. 总结与反馈- 学生展示训练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堂小结- 强调形体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 介绍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

- 教师简要介绍形体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 讲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 通过实例展示形体训练的效果,如模特走秀、健身操等。

3. 基本动作教学- 教授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如站姿、坐姿、走姿等。

形体舞蹈基础组合教案

形体舞蹈基础组合教案

形体舞蹈基础组合教案教案标题:形体舞蹈基础组合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形体舞蹈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形体舞蹈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 形体舞蹈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准备:1. 教室或舞蹈室。

2. 音乐设备和合适的音乐。

3. 舞蹈服装和舞蹈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形体舞蹈基本动作介绍1. 引入:播放一段形体舞蹈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形体舞蹈的兴趣。

2. 介绍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如伸展、扭转、弯曲等。

示范并让学生一起跟随练习。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基本动作进行创编和表演。

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课时:形体舞蹈节奏感培养1. 复习上节课的基本动作,并加入音乐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感训练,如跟随音乐进行拍手、踩脚等动作。

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适合的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创编和表演。

鼓励学生展示对音乐的理解和舞蹈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形体舞蹈创作和表演1. 复习前两节课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训练。

2. 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舞蹈的创作,鼓励他们运用之前学到的动作和节奏感进行组合和创新。

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分组表演:每个小组准备一段形体舞蹈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和舞蹈技巧。

鼓励学生展示自信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形体舞蹈比赛或演出,锻炼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2. 组织形体舞蹈俱乐部或团队,提供更多的舞蹈学习和交流机会。

3. 邀请专业形体舞蹈教师来学校进行指导和讲座,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教案评价:教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节奏感和创作能力,以及组织表演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技巧、舞蹈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大学形体美课教案设计

大学形体美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形体美课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塑造优美体形,提高身体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雅气质。

3. 通过形体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4.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形体礼仪,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1. 形体训练2. 初级艺术体操3. 韵律操4. 健美操5. 垫上组合练习6. 形体礼仪课时安排:共10课时第一课时:课程导入与基本姿态训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形体美课的意义和目标。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站立、行走、坐姿等姿态。

教学内容:1. 课程介绍:讲解形体美课的意义、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 基本姿态训练:站立、行走、坐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形体美。

2. 讲解课程内容和方法。

3. 基本姿态训练: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站立、行走、坐姿等练习。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初级艺术体操基础训练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初级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

2.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 初级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把杆、芭蕾手位、基本步伐、华尔兹组合等。

教学过程:1. 讲解初级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

2. 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韵律操训练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韵律操的基本动作。

2.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韵律操的基本动作:节奏感强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1. 讲解韵律操的基本动作。

2. 播放音乐,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健美操训练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 提高学生的力量和耐力。

教学内容:1.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有氧运动为主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1. 讲解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 播放音乐,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课时:垫上组合练习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垫上组合练习的基本动作。

形体训练课教案!美术教案如何写

形体训练课教案!美术教案如何写

形体训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体概念:介绍形体的定义和特点。

2. 形体分类:讲解和展示不同种类的形体,如直线、曲线、圆形等。

3. 形体感知: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形体感知能力。

4. 形体表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形体。

5. 形体协调:通过组合不同的形体,培养学生的形体协调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体的概念和分类。

2. 示范法:展示不同形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来表现形体。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和协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形体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形体。

2. 讲解:讲解形体的定义和特点,展示不同种类的形体。

3. 感知: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形体感知能力。

4. 表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形体。

5. 协调: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组合不同的形体,培养协调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形体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形体感知和表现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性和创造力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辅:提供有关形体训练的基础知识。

2. 实物模型:展示不同形体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绘画材料:准备纸张、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4. 手工材料: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

5.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示范。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

2. 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3. 灯光:保证足够的亮度,便于学生观察和创作。

4. 音乐设备: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八、教学安全1. 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和手工材料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小心使用剪刀、胶水等。

2. 确保实践活动中的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大学女子形体课教案

大学女子形体课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形体训练方法,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走姿,塑造优雅的气质。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基本站姿、坐姿和走姿训练3. 舞蹈基础动作训练4. 团队协作游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髋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

二、基本站姿训练(20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站姿要点,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站姿练习,纠正不良姿势。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三、基本坐姿训练(20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坐姿要点,包括背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坐姿练习,纠正不良姿势。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四、基本走姿训练(20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走姿要点,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臀部、腿部等部位的姿势。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走姿练习,纠正不良姿势。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站姿、坐姿和走姿。

2. 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舞蹈基础动作训练(30分钟)1. 教师讲解舞蹈基本动作,如踏步、点步、踢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三、团队协作游戏(20分钟)1. 教师设计团队协作游戏,如“人体链”、“拔河”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舞蹈基础动作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在形体训练中,全身肌肉会有酸痛的感觉,在运动生理上称作延迟性酸痛,属于正常运动生理现象。连续锻炼几天,痛疼就会消失,不需要停止训练,为了减轻肌肉酸痛,开始训练时的活动量要小一些,以后逐渐增加。
二、拉伸训练:
拉伸训练是指人体各关节、韧带和肌纤维的拉长和伸展的训练,形体训练中我主要采用地面拉伸训练,运用人体与地心引力的关系,在地面上躺、卧、跪地、坐等形式,进行人体各关节、韧带和肌纤维的拉长和伸展训练。因为地面拉伸时双腿没有体重负担,着力面积大,位置较低,重心要较稳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体重,对身体各部位的韧带、关节、肌肉的拉伸更充分,更有效。内容安排上分颈椎拉伸、肩关节拉伸、胸部拉伸、髋部拉伸、腿部拉伸、腰部拉伸、通过压、扳、绕环、勾、绷、吸、开、踢、抬、握、含、展等控制方法进行各部位有针对性的训练。
4.卧姿
●良好的卧姿能使心血管、呼吸系统在安静状态的工作中起到保证作用并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
●实际睡眠中翻来覆去变换姿势。为避免心脏受压,一般为右侧卧。为避免局部受压发麻甚至出现痉挛的现象,仰卧也比较好,但不要把手放在胸上,,以免压迫心脏使睡眠不宁或做做噩梦。睡前要注意的事是:晚饭不要吃得太饱,睡前勿喝浓茶,室内空气要流通,睡前要用热水洗脚,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课的
部分
课的内容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一、课堂常规
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
着装。
2、师生问好
3、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伸展操
①头部:进行低、仰、侧摆、绕环的训练。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一、整理(放松操):〔3’〕
1.调整呼吸操
2.??拉伸操
3.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平时多锻练。
4.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习10分钟)
5.宣布下次课内容。
10
分钟
10分钟
30


20分钟
10分钟
10分

组织:
××××××××
××××××××
××××××××
××××××××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3.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平时多锻练。
4.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习10分钟)
5.宣布下次课内容。
10
分钟
10分钟
30


30分钟
10分

组织:
××××××××
××××××××
××××××××
××××××××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组织:
×××××
×××××
×××××
×××××
要求:在音乐伴奏下,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教师边做动作边用口令提示动作名称。尽自己能力,最大幅度地完成关节活动。(镜面示范)
2、Ⅱ位脚
在Ⅰ位的基础上加做左右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一只脚的长度。
3、Ⅲ位脚
在Ⅱ位的基础上收至Ⅲ位,一脚的脚跟位于另一脚的中部。
4、Ⅳ位脚
在Ⅲ位的基础上向前跨一步。
5.Ⅴ位脚
在Ⅳ位的基础上收至前脚脚跟接后脚脚尖。
要求:两脚之间的夹角大于正常位、小于180度均为自由位。练习时通常要求尽量达到150度角。
三、矫正的几种方法:
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系列拉伸训练后,一般没有特殊缺陷的形体都能达到预期的矫形目的。但是,有严重缺陷的学生,需通过特别的矫形来矫正,形体教学中我们一般使用如下方法:
(一)、靠墙站立法
主要是对抠肩、驼背、伸脖、坐胯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的一种矫形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强制性站立,使其找到垂直、挺拔的人体感觉。
2、训练提示
第一:人体拉伸训练,一般在形体课中以集体形式进行,大家按照统一的节拍进行连续训练。这对初学学生来说,有一种集体感,容易产生竞争意识。课堂训练的热烈气氛相互感染,可以减少疲劳和枯燥感。
第二:训练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解决身体各部位韧带,关节或肌肉的开合度和柔韧度,因此,有时教学中可以不合音乐,不按节拍地进行训练,或以一组相互拆开,称之为“拆开练”。
课的
部分
课的内容
时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课堂常规
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
着装。
2、师生问好
3、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伸展操
①头部:进行低、仰、侧摆、绕环的训练。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挺直与控制力。
④.移重心站立姿势练习
此练习主要训练在移动时腿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正确姿态。
2.坐姿的练习
●要求:入座时轻松自如。入座后,上体保持正直,两肩自然下垂,高度相同,颈部梗直微前倾,两膝自然弯曲,大腿保持在水平部位,两脚掌均匀着地。
●坐姿的控制练习:
①.盘腿坐(地面)
重心落在臀部上,挺胸收腹,里腰提气,肋骨上提,头颈向上伸,微收下颌,两腿弯曲,两脚脚心相对盘于腹前,双肘放松,手腕搭于膝上,也可双手背于身后。
芭蕾形体训练方法是怎样的呢?芭蕾被成为“腿脚的艺术”,所以芭蕾形体训练的独特之处也就在脚上,它要求双脚的外开成“一”字的训练,这样就把人体重心强制后移到脚跟,骨盆由前倾变为直立,腰部和脊柱的问变的笔直。大家可以试验一下,脚跟并拢,双脚外开180度成“一”字,姿态要比平时挺拔的多,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是立竿见影的。
要求:动作舒展有节奏,表现力强,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
组织:
×××××
×××××
×××××
×××××
教师示范:1.手形(大拇指点在中拇指第二个关节的第二道线上如同兰花值的延续)。2.手距(两手之间一拳的距离)。3.肘形(肘部向旁)。
要求:跟随老师做动作,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是得到公认的,它的形体训练方法是舞蹈界的公共课程,而且也成为模特、体操运动员、影视演员共同的形体训练方法。
②肩部:进行提、压训练。
③胸部:进行挺、含胸的训练。
④腰部:左右转腰训练。
⑤腹背:压背、拉腿部韧带的训练。
2、热身操:4x8拍(正反方向)
⑤吸腿跳、弓步跳
⑥分腿跳、开合跳、踢腿跳、摆腿跳
⑦伸展、体侧屈、呼吸整理
一、训练的要求和提示。
1、训练要求:形体训练的首要目的:
第一,是为了改变和矫正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抠肩、驼背、伸脖、坐跨、内八字脚的不良习惯。
7、Ⅶ位
右手七位不动,左手二位手尖往前、往旁打开七位。
8.准备位(结束位):还原成一位手。
二、芭蕾舞的基本脚位(4个常用脚位)
常用的脚位,即自由的Ⅰ位、Ⅱ位和Ⅲ位,以及直的Ⅳ位。
1、Ⅰ位脚
大腿根部如同打开的书本一样外旋,双膝向旁,小腿肌肉往前转开,双脚的小脚趾及角的外侧踩在地上(十趾铺平,重心在双脚上)。
3、教师纠正错误动作;
4、学生靠墙练习;
5、分散对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请动作较好的同学示范。
7、学生集体练习。
要求:1.在立正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收腹,挺胸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头向上顶,脚跟、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
2.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把身体内部的力量用出来,才能练好姿态。
上述三种拉伸与矫形训练方法,是积累的一些教学方法,通过对每一届专业学生的系统训练收效较大,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原始状态和身体不足。
一、整理(放松操):〔3’〕
1.调整呼吸操
2.??拉伸操
3.集中讲评课中优缺点;鼓励学生平时多锻练。
4.布置课外练习(要求每天站立练习10分钟)
要求:行走的步态必须自如、轻盈、矫健、敏捷。收腹挺胸是保持步态美的关键,有节奏的向前移重心。重心与前进的方向成一直线。
要求:动作练习要有节奏,持之以恒。
上课要求1、应穿运动服、运动鞋,不佩带首饰,手表等。2、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有事请假。
要求:1.学生尽量放松身体各部分。
2.认真听记任务,并按要求完成。
④腰部:左右转腰训练。
⑤腹背:压背、拉腿部韧带的训练。
2、热身操:4x8拍(正反方向)
⑤吸腿跳、弓步跳
⑥分腿跳、开合跳、踢腿跳、摆腿跳
⑦伸展、体侧屈、呼吸整理
一、芭蕾舞的基本手位(7个手位)
1、Ⅰ位
大拇指点在中拇指第二个关节的第二道线上(如同兰花值的延续)。
2、Ⅱ位
小拇指及肘部端着上行至肚脐处(最高不要超过胃)。
组织:
×××××
×××××
×××××
×××××
要求:在音乐伴奏下,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教师边做动作边用口令提示动作名称。尽自己能力,最大幅度地完成关节活动。(镜面示范)
要求:动作舒展有节奏,表现力强,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
组织: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2、学生原地练习,同时教师讲述动作过程;
第二,第二,要掌握人体站立的基本要求,使人体挺拔,同时认识人体与空间的关系。
第三,通过各个关节拉伸练习和基本能力训练,增强腰、腿部的能力,达到踢腿直膝、绷脚,腰、腿部都有一定的柔韧度和稳定性。
第四,通过各种舞步和有氧健身操的训练,使动作灵活协调具有美感。
第五,以自抗力进行人体局部减肥或增加肌肉的锻炼,逐渐缩小与标准三围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