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化学第三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分析1、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46页—50页)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2、教材内容分析①教材编写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包含以下内容:编者用宏观和微观的章图来展示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引入本章学习;从人类社会发展中,谈金属的重要作用;从青铜器、铁器、铝合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引入本节学习。

引入并提出问题: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截然不同,从而引入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教材编写时将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融入其中。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初中知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下一章将要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扩展、拔高。

教师一定要放弃过去“跑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述的内容看似零散,但是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以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呈现单质化合物应用的编排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验证分类思想。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从化合价来分析反应实质。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全国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全国一等奖】

课堂教学设计表4掌握 视频、模拟动画甲烷的取代反应C 、FH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取代产物有四种。

10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一、 甲烷 1. 存在和用途(1) 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 用途: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重要的化工原料。

2.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 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H 4 电子式:H ∶C ····HH ∶H 结构式:空间构型:正四面体结构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CH 4+2O 2CO 2+2H 2O(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CH 4+Cl 2CH 3Cl+HCl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CHCl 3+HCl CHCl 3+Cl 2CCl 4+HCl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通过“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活中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进而学习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甲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甲烷

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等) 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 查阅资料,了 千年的希望 似冰,被称为“可燃冰”。 解天然气的昨天, “可燃冰”储量较大,可燃 - “可燃冰” 今天和明天 冰将成为最理想替代能源.
研究性学习:
[常用解题方法]
1.等效氢法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③处于同一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的
讨论:
1、天然气燃烧时热值为8656千卡/立方米, 人工煤气燃烧时热值3550千卡/立方米。 天然气价格为2.4元/立方米, 煤气价格为1元/立方米, 你认为使用哪种燃气更经济?
2、人工煤气以一氧化碳、氢气为主要成分, 煤气换成天然气为什么要改“灶”?如何改 “灶”? 提示:燃气灶能改动的地方主要是进燃气口 和进风口的大小
H
H C H H + Cl
H

Cl H C H Cl + HCl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思考:
从甲烷和氯气的结构出发,分析其 反应机理,产物可能还有什么? 试写出其反应方程式。取代反应.swf
CH4 + Cl2

CH3Cl + Cl2 CH2Cl2 + Cl2 CHCl3 + Cl2

CH3Cl + HCl 一氯甲烷(无色气体)
CH2Cl2 + HCl
二氯甲烷(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 (有机溶剂、麻醉剂) 光
CHCl3 + HCl
CCl4 + HCl
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有机溶剂、灭火剂)
甲烷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学时 甲烷的性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学时 甲烷的性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时练习(含解析)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学时甲烷的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所以它们是有机化合物C.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含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D.有机物只能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不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2.下列说法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特点的是()A.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有机化合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C.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D.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3.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烃是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B.烃是分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烃是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D.烃是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4.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极难溶解于水C.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D.实验室常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气体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矿内瓦斯、煤气、油田气中都含有甲烷B.农村沼气池产生的可燃气体是甲烷C.煤矿坑气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D.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6.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无关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C.“西气东输”工程D.煤矿中的瓦斯爆炸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其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天然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D.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2N A8.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气态氢化物B.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有机物C.甲烷是氢元素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烃D.甲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9.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四个C—H键完全相同B. 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在常温常压下,CH2Cl2为液体D. CH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甲烷能使溴水褪色C.甲烷能被浓硫酸氧化D.甲烷的热稳定性比水弱11.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通入溴水―→通入澄清石灰水B.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罩上干冷烧杯―→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12.常温下,把体积相同的甲烷和氯气充入一个无色的集气瓶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气体的黄绿色变浅,集气瓶内壁上有油状液滴,此时集气瓶中最多含有气体物质的种数是()A. 5种 B. 6种 C. 4种 D. 3种1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4+2O2CO2+2H2OB. CH4C+2H2C. CH4+Cl2CH3Cl+HClD. Fe+2HCl===FeCl2+H2↑二、非选择题14.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烷烃(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烷烃(共59张PPT)

类型一烷烃的性质 【典例】(2013·济南高一检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烃 )
B.正丁烷分子中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常温常压下是气态
D.烷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反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丁烷中的每个碳原子都是四面体结构;
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
1.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标准——“一同一异”: (1)判断标准的“一同”,即分子式相同。可理解如下: ①分子式相同一定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反之,不一定成立。如 CH4、C3H8组成元素均为C、H,显然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分子式相同一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反之,不一定成立。 如C2H4、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但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5.习惯命名法: (1)表示: 碳原子数(n)及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n≤10
n>10
甲 ___ 丙 ___ 丁 ___ 戊 ___ 己 ___ 庚 ___ 辛 ___ 壬 ___ 乙 ___ 癸 ___
相应汉字数字
(2)碳原子数n相同,结构不同时,用正、异、新表示。
己烷 18H38命名为_______;C 十八烷 4H10的两种 (3)举例:C6H14命名为_____,C
(1)先复习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将甲烷的知识迁移至烷烃性质; (3)了解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性质递变规律。
【误区警示】烷烃性质及结构的认识误区 (1)烷烃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从而误认为烷烃不能与氧化
剂反应。
(2)易错把烷烃看作平面结构,实际烷烃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含两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 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每个碳原子最多和与它相连的两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3章 第一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

2.能从微观角度理解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能结合晶体的特点判断晶体和非晶体。

3.能运用多种晶体模型来描述和解释有关晶体性质的现象,形成分析晶胞结构的思维模型,利用思维模型,根据晶胞结构确定微粒个数和化学式。

4.了解晶体结构的测定方法。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1.20世纪前,人们以为分子是所有化学物质能够保持其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只是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2.20世纪初,通过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发现许多常见的晶体中并无分子,如氯化钠、石墨、二氧化硅、金刚石以及各种金属等。

3.气态和液态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

如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气态物质;离子液体是熔点不高的仅由离子组成的液体物质。

4.其他物质聚集状态,如晶态、非晶态、塑晶态、液晶态等。

(1)物质的聚集状态只有固、液、气三种状态()(2)气态和液态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3)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含有带电粒子,呈电中性()(4)液晶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胶束是一种溶致液晶()答案(1)×(2)×(3)√(4)√二、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固体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无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晶体2.获得晶体的途径(1)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及现象获取硫黄晶体硫黄粉――→加热熔融态硫――――→自然冷却淡黄色的菱形硫黄晶体获取碘晶体加热时,烧杯内产生大量紫色气体,没有出现液态的碘,停止加热,烧杯内的紫色气体渐渐消褪,最后消失,表面皿底部出现紫黑色晶体颗粒获取氯化钠晶体在烧杯底部慢慢析出立方体的无色晶体颗粒(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性(1)自范性: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3.1.2《烷烃》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3.1.2《烷烃》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烷烃)【情景导入】奥运会上熊熊燃烧的火炬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火炬燃烧的燃料是什么?为什么火炬风吹不灭,雨淋不熄?【板书】二、烷烃【板书】活动一、烷烃的结构特点【思考】根据教材P62页“学与问”,观察图示,回答烷烃的定义,并归纳烷烃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投影】乙烷丙烷丁烷【板书】(1)定义: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链烃,也称烷烃。

【板书】(2)特点:【交流1】①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交流2】②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交流3】③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n≥1且n为整数)。

【交流4】④烷烃的空间结构中,碳原子(大于等于3时)不在一条直线上,直链烷烃中的碳原子空间构型是折线形或锯齿状。

【交流5】⑤C—C、C—H键可以旋转【讨论】阅读教材P63页第一自然段,结合表3-1思考什么是结构简式?请举例说明。

【交流】将结构式中的部分或全部化学键(C—H键或C—C键)省略,把同一碳上的H合并所得到的式子就是结构简式。

如乙烷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3,丙烷的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CH3。

又如结构式为:,结构简为为:(CH3)2CHCH2CH2CH3或等。

【问题探究1】(1)根据上述操作所得符合通式C n H2n+2的系列化合物有什么异、同点?【交流1】①不同点表现在组成上:①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②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基团。

【交流2】②相同点表现在结构上:a.单键(只有2种键型,C—C、C—H); b.链状(锯齿形,即链状而非直线);c.“饱和”—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单键;d.通式:C n H2n+2(n≥1)。

【问题探究2】(2)什么叫键线式结构?根据键线式确定阅分子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强调】键线式:把结构式中的C、(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H元素符号省略,把C─H键也省略,得到的式子叫做键线式。

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

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

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
目录是最能直观表现教材内容的形式。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高一化学必修2目录:苏教版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2)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2)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18)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29)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30)
第二单元:化学发应中的热量(34)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40)
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47)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57)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58)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69)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80)
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91)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92) 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9) 附录1:相对原子质量表(107)
附录2:中英文名词对照表(1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把甲烷经导管通出点燃, 观察火焰颜色,然后用一个冷而 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取下 烧杯正放,向烧杯内滴入澄清的 石灰水 。
实验视频 问题:你能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吗?
实验现象
安静燃烧,淡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放热。 反应方程式:CH4 + 2O2 注意
点燃
动画演示
名称
分子式 状态 (STP)
一氯甲烷
CH3Cl 气态
[练习]仿照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尝试 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二氯甲烷(液体)
三氯甲烷(液体)
四氯甲烷(液体)
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历程
2.二氯甲烷的形成
名称
分子式 状态(STP)
二氯甲烷
CH2Cl2 液态
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历程 3.三氯甲烷的形成
区别
相同点
只含C、H两种元素,每个碳以
四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相结合。
不同点
C、H原子数不同
二、烷烃
1、定义: 在烃的分子里,碳原子之间都以碳 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鍵 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
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例: 2、结构简式:
H H | | H-C——C——C-H | | | H H H
CH3CH(CH3 )CH3
3、烷烃的简单命名:
◆以碳原子个数为基础命名 ◆称“某烷”或“环某烷” ◆十个以下用“天干地支”命名: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十一烷、二十
烷、三十五烷等。
4、性质
物理性质:
小结 Summarize briefly
本课时我们开始了对有机物的学习, 认识到甲烷的正四面体立体结构和它的 几个重要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 应、受热分解反应,学习中重点应对甲 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加以理解,当然也 要树立结构和性质紧密相关的观点。
巩固练习Consolidate exercise
分析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中可以 讨论 得到那些结论?
1 说明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了化 学反应。 2 试管壁上出现液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 物质,且不溶与水。 3 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 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结论
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历程
1.一氯甲烷的形成
巩固练习Consolidate exercise
5、将1mol甲烷和4mol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 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 等,则消耗氯气为( C )
A、0.5mol C、2.5mol B、2mol D、4mol
五、板书提纲 Blackboard-writing outline
1、下列有关甲烷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烷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甲烷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 C、收集甲烷时常用排水法,是因为甲烷的密度与空 气的密度相近。
D、甲烷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甲烷难溶于水
2、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气态的是 ( A ) A.CH3Cl B. CH2Cl2 C.CHCl3 D. CCl4
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4个C-H键的键长和强 度相等,夹角相等。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 甲烷分子里的一个碳原子和四个 氢原子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 是形成了一个正四面体的立体结 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而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 的四个顶点上。
3-1 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4个C-H键的键长和强 度相等,夹角相等。
甲烷的分子模型
紫球表示碳原子,蓝球表 示氢原子,短棍表示价键
用紫球和蓝球的体积比来大体 上表示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体积比
裁一段长25cm、宽8.7cm的矩形纸板或硬纸 条,按下图所示方式,裁去两头的小三角,按虚 线向内折成如图3-1所示的正四面体,其顶点 分别为甲烷中4个氢原子的位置,中心是碳原子。
巩固练习Consolidate exercise
3、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 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D ) A、CH3Cl B、CH2Cl2 C、CCl4 D、HCl 4、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C ) A、氯气与氢气反应 B、氯气与甲烷反应 C、氧气与甲烷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七烷 结构简式 CH4 CH3CH3 CH3CH2CH3 CH3(CH2)2CH3 CH3(CH2)3CH3 CH3(CH2)15CH3
常温时 的状态
气 气 气 气 液 固
熔点/℃ -182 -183.3 -189.7 -138.4 -130 22
沸点/ ℃
反应物 生成物
电子转移 不一定发生电子转移,因此不一定 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发生电子的转移
反应特点 很多反应是可逆反应,副反应较多, 一般是不可逆反应,用“=”连接 用“→” 连接
3.甲烷的分解反应
在加热至1500℃的条件下,甲烷分解生成炭 黑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CH4
高温
C + 2H2
得到的氢气是合成氨及合成汽油等工业的原 料;炭黑是橡胶工业的原料。
资料
ata
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由CH4燃料电池做电源的 笔记本电脑和电源
新课
第一节
New class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走进有机化学,探索有机世界的奥秘,从学习甲烷开始!
一、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
沼气
油田气
煤矿坑道气 天然气
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和煤矿的坑道所产生的 气体的主要成分。这些甲烷都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 下,由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发酵的作用而生成的。
二、甲烷的分子构成和空间结构
分子式:CH4
H 结构式:H C H H
H 电子式: H C H H
结构式:用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
问题:从甲烷的电子式是否可以推断甲烷分子中 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 甲烷分子里的一个碳原子和四个 氢原子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 是形成了一个正四面体的立体结 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而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 的四个顶点上。
LOGO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课时
导入
Leading-in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煤油、汽油
轮胎橡胶
食物中的营养素
家用电器的外壳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超过2000万种),分布 广泛,在人类的生活及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燃料:
建材: 食物:
汽油、煤油、柴油
木材、黏结剂、涂料、油漆 糖类、油脂、蛋白质
日用品: 塑料、橡胶、纤维、清洁剂
有机物 Organic compound
什么叫有机物?它有哪些组成元素?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而一般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
(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 氰化物、硫氰化物等看作无机物) 2、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硫、磷、卤素等 3、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 也称为烃。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 + Cl2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CH3Cl +HCl
CH2Cl2 + HCl CHCl3 + HCl CCl4 + HCl
CH3Cl + Cl2 CH2Cl2 + Cl2 CHCl3 + Cl2
思考:1molCH4变成1molCCl4需多少molCl2?生成 多少molHCl?
CO2 + 2H2O
点燃甲烷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会立即发生 爆炸.因此,点燃甲烷之前必须 验纯!!
资料ata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科学探究
取2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 食盐水的方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 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 好,如图所示。其中1支试管用预先 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另一支试管 放在光亮处。片刻后,比较2支试管 中的物质,二者是否出现了区别?
资料
ata
资料
ata
2004年9月6日,来自新疆 塔里木的天然气气头抵达陕西 靖边压气站。这标志着西气东 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塔里木 气田和陕北长庆气田两大气源 在此成功对接。
2004年1月1日,西气东输 上海白鹤首站的操作员开启天 然气流量计的阀门。当日,西 气东输工程的末站与上海的白 鹤首站贯通,正式向中国的经 济中心上海商业供气。
1.你从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所得的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 启示? 实验必修2-实验3-0(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取
现象与结论 Phenomenon and conclusion 现象
室温时,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光照时 混合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试管壁上出现油滴,试管 中有少量白雾,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分子的构成和空间结构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①氧化反应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②取代反应
③分解反应
LOGO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课时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有机物 还有很多,请你观察下列有机 物的结构,试归纳出它们在结 构上的特点。
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及对应的结构式
H H H H H | | | | | H—C—C—C—C—C—H | | | | H H H H
省略C—H键 把同一C上的H合并 省略横线上C—C键
H—C—H | H
CH3—CH—CH2—CH2—CH3 CH3 CH3CHCH2CH2CH3
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