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防控的探讨
鸡新城疫实验报告

鸡新城疫实验报告鸡新城疫实验报告引言:近年来,鸡新城疫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大难题。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鸡新城疫的传播机制和防控措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病毒传播途径的探究我们选取了一批健康的鸡只,并将其分为多个实验组。
首先,我们在实验组A中注射了新城疫病毒,并将其与实验组B中的鸡只隔离。
结果显示,实验组A中的鸡只出现了明显的疾病症状,而实验组B中的鸡只则保持了健康状态。
这表明,鸡新城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接着,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将实验组A中的鸡只与实验组C中的鸡只共同放置在同一笼子中。
结果显示,实验组C中的鸡只也出现了鸡新城疫的症状。
这表明,鸡新城疫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实验二:病毒的抗体检测为了进一步研究鸡新城疫的传播机制,我们对实验组A中的鸡只进行了抗体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A中的鸡只体内出现了新城疫病毒的抗体。
这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可以在感染后引起鸡只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形成抗体。
实验三:疫苗的防控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疫苗的防控效果,我们选取了一批健康的鸡只,并将其分为两组。
实验组A中的鸡只接种了新城疫疫苗,而对照组B中的鸡只则未接种疫苗。
随后,我们将实验组A和对照组B中的鸡只分别与感染新城疫病毒的鸡只接触。
结果显示,实验组A中的鸡只未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而对照组B中的鸡只则出现了鸡新城疫的症状。
这表明,新城疫疫苗对鸡新城疫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实验四:环境因素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鸡新城疫的传播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在实验室中设置了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并将感染新城疫病毒的鸡只放置在其中。
结果显示,高温和低湿度环境下,鸡新城疫的传播速度更快。
这表明,环境因素对鸡新城疫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我们对鸡新城疫的传播机制和防控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鸡新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鸡新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1. 引言1.1 鸡新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鸡新城疫病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禽类动物,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
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其传播途径和病因是预防与控制的基础。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畜禽密集养殖和交往密切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禽舍清洁干燥,加强饲料和水源的消毒处理,定期对家禽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疫情期间要严格实施封锁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在疫情防控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信息交流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采取隔离、灭杀和消毒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要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需要从源头上抓好管理,加强科学防控,保持密切监测和快速反应,为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正文2.1 疾病概述鸡新城疫病,又称为鸡新城疫或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疾病广泛影响家禽,尤其是鸡群。
人类也可能感染此病毒,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鸡新城疫病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者食物、水源传播感染。
患有这种疾病的鸟类通常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呼吸困难、腹泻和抽搐等。
在严重情况下,患禽还可能迅速死亡。
鸡新城疫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病毒的传播速度快,并且极具感染力。
对该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鸡新城疫病的病因分析、预防措施、控制方法和疫情防控经验,以期为防止该疾病的传播提供参考。
2.2 病因分析鸡新城疫病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的方式传播。
病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毒特性:新城疫病毒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属于口蹄疫病毒科。
它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和传染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长时间存活,使得疫情难以控制。
2. 宿主易感性:鸡是新城疫病的主要宿主,对病毒高度敏感,易受感染和传播。
浅谈养殖中鸡新城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2021.3作者简介:王英(1981.9-),女,四川省广汉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基础兽医学。
浅谈养殖中鸡新城疫诊断及防控技术王英(辽宁省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112500)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养殖行业的极大发展。
本文对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养殖中鸡新城疫的诊断方法与防控技术加以阐述,希望能为提升鸡新城疫预防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新城疫;诊断技术;防控技术水;(2)水管、饮水器不能在阳光下晒,易滋生细菌引起腹泻;(3)饮水桶中的水要经常更换,防止病原菌滋生,夏天每天2~4次,每次剩水要倒掉;(4)供水量视天气、温度确定;(5)定期清洗饮水器。
2.4放牧期的卫生保健做好隔离,全进全出,做好放牧点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饮被污染的水,防止各种自然应激,天气突变或下雨、刮风等不放牧,及时预防投药。
2.5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2.5.1春季由于各地区开春时节不同,加上春季树木发芽,青草刚长出,不具备放牧条件,但适于散养: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土鸡生长。
春季散养注意事项:(1)必须是较大的育成鸡,防止天气应激;(2)需要计算育雏时间,根据出圈散养时间,提前42d 舍内育雏;(3)防止“倒春寒”出现,根据圈外气温和昼夜温差,确定每日的散养时间;(4)由于早春缺少野生青绿饲料,在饲喂精料的基础上要适量补充一些青菜叶等;(5)天气回暖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衍,做好疾病预防;(6)根据各地区开春时节不同,春季散养一般在3~5月份;(7)防止大风、沙尘。
2.5.2夏季根据各地气温炎热的程度和时间不同,夏季放养需注意:(1)防止天气灾害:其中防暑是夏季管理的最关键环节,其次是雷雨、冰雹;(2)防止缺水和供水不足:勤换水,防止饮水器暴晒;(3)实行早晚补饲;(4)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积粪、垃圾;(5)控制蚊蝇;(6)定期(1~2次/d)清洗饮水器,防止细菌污染;(7)防止饲料浸水发酵;(8)调节放牧时间,早晚放牧,中午归巢休息。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1. 引言1.1 疫情背景由于鸡新城疫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并对家禽行业和经济造成致命危机,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治工作。
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疫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鸡新城疫这一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疫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疫苗的研发。
通过病原体分析和病例分析,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疫情的特点和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警示养殖户和相关部门注意防控工作,以及关注病毒的变异情况,为未来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论,我们将为鸡新城疫的防治工作做出更为深刻的贡献,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2. 正文2.1 病原体分析鸡新城疫的病原体为新城疫病毒,属于禽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
该病毒在外环境中不稳定,对温度敏感,在60°C下可迅速灭活。
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等途径传播和感染。
感染后,病毒主要侵袭鸡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引起呼吸道和消化系统严重炎症,导致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目前针对新城疫病毒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隔离感染鸡只、消毒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
研发针对新城疫病毒的疫苗也是防治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有效提高鸡只的抗体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未来的防治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疫苗研发技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以及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和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2.2 传播途径鸡新城疫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经由污染的物品传播。
直接接触是鸡新城疫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浅谈鸡新城疫的防制

是 在盲 目地 使 用 和 滥 用 ,从 而 造 成 免
疫 失败 2 . 2 用 苗 上 的误 区
鸡 新城 疫 ( N D ) 是 由 副 粘 病 毒 引 起 的 一 种 急性 、高 度 接 触 性 禽 类 传 染 病。 1 9 6 2 年 由K r a n e v e l d 首 先 报 导 于 印 度尼西亚爪哇岛。1 9 6 4 年 世 界 动 物 卫
道 可 见 明显 的 出血 ; ( 2 1 中发型 : 低 死 亡
生组织 ( O I E ) 就 病之一。 在 世 界 家 禽 业 中 .新 城 疫 一 直 是
一
率. 常 见 呼 吸道 症 状 , 少见神 经症状 ; f 3 1 缓发型 : 轻 微 的 呼 吸 道症 状 ,  ̄ t l l F 株,
区:
2 . 3 野 外 强 毒 入 侵 野 外 强 毒 的 入 侵 .首 先 造 成 部 分 抗 体 水 平 低 或 没 有 产 生 免 疫 力 的 鸡 只
1 - 2 . 4 高免蛋 鸡群 发生N D, 以 高 发 病、 低死亡率 、 减蛋为特征 。 1 . 2 . 5 目前 , 在 临床 上 N D与其 它病 原 体 混 感 的现 象 非 常 普 遍 ,从 而 增 加 了 鸡 群 的 发病 率 和死 亡 率 。
2 . 2 _ 1 集 中 表 现 为 疫 苗 的 保 存 与 运 输 环 节 出 了 问题 、特 别 是 疫 苗 的操 作 使 用上 出现 了错 误 与 偏 差 ,从 而导 致
新 城疫 的频 频 发 生 。 因此 养 殖 户 ( 场)
力较强 , 临 床 多见 内脏 型 和 神经 型 . 肠
上 流 行 最 广 的 家 禽 传 染 病 之 一 ,也 是
鸡新城疫的概述及防控措施

鸡新城疫的概述及防控措施【摘要】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鸡只或者鸟类粪便传播,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为了有效防控鸡新城疫疫情,可以采取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苗接种等措施。
加强监测与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鸡新城疫的传播,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鸡新城疫、疫情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防控措施、生物安全、疫苗接种、监测、预警、养殖管理1. 引言1.1 什么是鸡新城疫鸡新城疫,又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禽类传染病。
该病病原体主要有H5N1、H5N6等,可以感染包括家禽在内的多种鸟类,甚至对人类也有一定的传染性。
鸡新城疫在家禽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
鸡新城疫的主要特点是高致病性和极易传播。
病毒通过飞沫、粪便等途径传播,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禽类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
要加强对鸡新城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和安全。
1.2 鸡新城疫的危害鸡新城疫是一种致命的禽类传染病,对养殖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鸡新城疫会导致禽类感染后迅速死亡,造成禽类养殖数量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鸡新城疫还会导致养殖业的生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养殖场的正常运作。
由于鸡新城疫的高传染性和致命性,一旦疫情爆发,可能会引发广泛的传播,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及早认识和了解鸡新城疫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非常关键,以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禽类健康安全。
2. 正文2.1 疫情传播途径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鸭、鹅等禽类动物。
该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禽类大规模死亡,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
鸡新城疫防控措施探析

1 . 1 鸡井未能做 首先规模化养鸡场 在进 行免疫接种过程 中, 由于防疫员 参差不齐 、 技术水 平不一致 、 接种 器具 调节的剂量不准确 , 或 者散养鸡群挡鸡不严发 生跑 鸡现象 , 均会造成个 别鸡 只漏 免 或接种剂量不足 , 这样少数鸡 只的抗体水平会下 降到保护水 平 以下 , 就会 成为病原的扩散器 , 它们不断排毒而污染全场 ,
传统 散养鸡只 的习惯 , 在防疫员 进行统一 接种 时, 有 的人 家
怕影 响鸡 群产蛋 , 强行不 允许 防疫 员接种 , 这 些未接种 的鸡
群会 成为定时炸 弹 , 一旦 有病毒感 染 , 不仅 自身的死淘率 会 很高 , 还 会传染别 的鸡群发生新城疫 。 1 . 2 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
要的。
1 . 3 毒株 变异
新城疫病毒可分 为 9 个 基因型 , 在 免疫选择 压下变异毒 株不断 出现 , 目前 的商 品疫苗对新城疫 野毒已不能产生 良好 保护 , 使之免疫后效力下降 , 导致呼吸道 、 消化道粘膜免疫产 生 的分泌型抗体水平降低 , 最终 引发新城疫 。 研究证 明 : 对新
导致全群发生非典 型新城疫 。其次 , 一些偏僻农 村一直存 在
度、 通风等环境 条件舒适 , 避免无序操作 、 更 换垫料等给鸡 群 带来 的应激 , 力争给鸡群创造一个稳定 、 安全 、 洁净的生活环 境 。同时 , 及 时调节鸡群 日粮 、 在天气变化之前做好抗应激准
备, 这样才 能保 持鸡群始 终处于健康状 态 , 在免疫后能产 生 较强 的免疫力 , 对新城疫 的疫情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 2 . 2 使 用更有效的疫苗
毒, 直接铺入舍内 , 这样会将新城疫病毒直接带入舍 内。 还较
2 . 3 制 定科 学的免疫程序
规模养鸡场如何防治鸡新城疫

规模养鸡场如何防治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由禽传染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粪便和体液传播,牧场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防治鸡新城疫,以确保养鸡场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规模养鸡场防治鸡新城疫的建议。
1.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清洁,定期清除鸟群排泄物和废弃物。
定期对养鸡场进行消毒,特别是对鸡舍、饲料器和饮水器等关键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病毒在饲养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饲料和饮水的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定期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
禁止使用含有动物或植物病原菌的饲料和饮水,避免交叉感染。
3.严格动物进出管理:引进新的禽类应经过检疫,确保携带病毒的鸟类不进入养鸡场。
对从外部引进的鸟类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病毒检测,确保引进的禽类没有携带病毒。
4.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建立健全的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定期检测鸡群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例如立即隔离患病鸟类、进行病毒检测,并对病鸟进行治疗或扑杀,以避免扩散。
5.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对养鸡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有关鸡新城疫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
加强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工作流程的规范,避免病毒通过人员的接触传播。
6.实施生物安全措施:通过建立生物安全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养鸡场等方式,控制外部病原体的输入。
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戴防护服等,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7.密切监测和报告:建立养鸡场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和汇报疫情信息,以便实施针对性的对策和控制措施。
同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及时报告疫情,接受指导和支持。
总之,规模养鸡场在防治鸡新城疫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加强疫病预防、监测和控制措施的落实,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加强动物的健康监测,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并落实个人卫生习惯。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防治鸡新城疫,保障养鸡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量 不准确 、接 种途径 不 当 、免 疫间 隔期 较短等 因素 降低 了鸡群 的免 疫应
针对 以上 免疫 失败 的原 因 .集 约 化养 殖场 应该着重 从饲 养管 理 、疫病
防 控 、免 疫 程 序 制 定 等 方 面 人 手 ,把
1 . 4 免 疫程 序 设 计 不 合 理
对 鸡群 要 做好 疫病 的诊 疗 工 作 ,
平 时做好 大群 的预防投 药工 作 ,对 发 现 的疫 病要 及时处 理 、及时 治疗 ,不 可 因小失大 ,造成严重后果 。
2 . 4 制 定合 理 科 学的 免 疫 程 序
制定 免疫程 序 时 ,为充分 考虑 到
预防和控 制 肉鸡疾病发生是提 高商 品肉鸡出栏率和饲养 效益 的重要条件 ,因此免疫接种和消毒预防尤为关 键。
6 . 1 免 疫接 种
灰 :每 7 d 用百毒杀 、聚维酮碘交替带鸡消毒一次。
6 . 3 药物 预 防
8日龄 、2 0日龄分别点眼滴鼻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 H。 + 新 城疫 I V系二联弱毒 苗 2头份 ;1 4 、2 4日龄分 别饮水免疫
家 生 产 的产 品 。
鸡群 的免疫水平下降。
1 . 3 各 种 疫 苗的 相 互 干 扰
2 . 2 加 强饲 养管理 做 好环 境 及带 鸡消 毒工作 ,加强 鸡舍 的通 风 ,及 时清 除粪便 ,做 好无
各种 疫苗在 接种 时 .未 能避 开疫 苗 的相互影 响 ,使 抗原 之间 出现 排他
抗 力
地 区仍存在 散发 和非典 型 的发 生 。 当 前此 病的发 生 和流行 主要是 由于 免疫
失 败 和 免疫 程 序 制 定 不 合 理 造 成 的
养殖 场 ( 户 )普 遍 对无 害化处 理
不重 视 、对 使用 过的疫苗 容器 不 进行
消毒 、对病死 鸡 只不按规 定进 行 无害
致新 城疫 的免疫失 败或效 果 降低 ;同 时 ,禽 白血病 、传 染性 贫血 因子 、马
立克 氏病 等 免疫 抑制 病可 通 过非 S P F 鸡胚 生产 的活疫 苗而感染 鸡群 .侵害
养殖 户使用 全价料 最好 ,针对 使 用预
混料 、浓缩 料 的养 殖户 ,建议 在选 用 玉米 、豆 粕时应选 用质 量有 保证 的 厂
燃 料 ,鸡的胸囊肿 、龙骨弯 曲及腿病发病 率低。缺点是球虫
病发病率相对高些 。
6 加 强 疫 病 防治
并在每升水 中加入 2 g 脱脂奶粉 ,免疫效果较好。
6 . 2 消毒 预 防
车辆进 出鸡场用 3 - 5 %来 苏儿喷洒 ;消毒池内加 2 — 4 %烧
碱 溶 液 ,每 周 更 换 一 次 ;道路 每 天 清 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次 ,每 周 撒 一 次 白
饲养管理
l
1 免 疫 失 败 的 原 因
1 . 1 免 疫 方 法不 当
化处 理 ,使 得病毒 长期 存在 .并毒 力
返 强 造 成严 重后 果 。 2 针对 措 施
使用 的疫 苗 质量 、器 具 的 影 响 、
鸡新城疫防控的探讨
答水 平 ,造 成 抗 体 水 平 较 低 。
新城疫的免疫工作做实做细。
2 . 1 提 供 优 质 全 价 饲 料
新 城 疫 的发 生 往 往 伴 随 着 慢 性 呼
吸 道病 、大肠 杆 菌病 、传染 性 鼻 炎 、 唐 海 蓉
球虫 病等传 染性 疾病 。这些 因素 易导
当前 ,饲 料企 业生 产 的全 价 饲料 质量 是可靠 的 ,笔 者建 议 肉鸡 、蛋鸡
害化 处理 工作 .对 进入 养殖 区 的车辆
和 用 具 要严 格 消 毒 。
2 . 3 做 好 疫 病 防控 工 作
反应 ,导致竞 争性 干扰 ,降低 了新城
疫 的 免疫 效 果 。
新城 疫是 由新 城疫 病毒 引起 的一 种急 性 、爆 发性 和高度 接触性 禽 传染
病 ,主要侵 害鸡 和火鸡 .其他 禽类 和 野禽也能感染 ,亦可感染人 。近年来 , 国家 针对 此疫病 的防控 .投入 了大量 的人 力 、物 力 和财 力 .很好 的控 制 了 新城 疫的爆 发 和流行 。但是 。在一 些
当地疫 病流行 情况 、饲养 品种 、疫苗
类型 、接种 途径 、母 源抗 体水 平 、饲
养管 理水平 等 因素 ,致使 疫 苗 的免疫 水平 低下 。
1 . 5 无 害化 处理 不 到 位
要定期 对 鸡群 进行 新城疫 抗 体检 测 。掌握 全群 的抗 体滴 度 .同时 根据 当地 的流 行病学 情况 及时调 整免 疫 程 序 .从 而保 证禽 群常 年保持 坚强 的抵
1 - 5日龄 雏鸡开 口药 ,雏宝预 防雏鸡 白痢 、脐带炎 .提 高成 活率 :6  ̄ 7日龄饮 电解多维 ;1 1 — 1 3日龄应用地 克珠 利
接种传染性法 氏囊冻干苗 l 2头份 ;3 0日龄 肌肉注射禽 流感
预 防球虫 :根据 肉鸡 不同生长发育 阶段 ,适 当选用 防大 肠杆 菌和呼吸道疾病 的药物 ,在 出栏前 1 5 d停止用药 ,避 免药物
残 留,提高 肉品质量。
病毒 亚型二价灭活疫苗 0 . 3 m l 。免疫前后 3 d 不能在饮水中
放消 毒药 ,也不 能带 鸡消 毒 。饮水 量按 每 只鸡 4 5 ml 计算 , 保证 在 2 h内均匀 饮完 。一 般在早 晨 开灯后 采 取饮水 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