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化学(中)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

合集下载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有关下列四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高尔基体②中心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A.具有单层膜的是①②③B.④是脂质的合成场所C.氨基酸形成肽链的场所是③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②有关2.某同学用同一叶片的两块下表皮分别编号甲和乙,甲置于清水中,乙置于0.3 g/mL KNO3溶液中,K+、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将甲和乙分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气孔一段时间,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气孔张开、乙气孔闭合B.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张开C.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先张开后闭合D.甲气孔张开、乙气孔先闭合后张开3.弓形虫病是由一种弓形虫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可经食用未熟的肉类、接触猫咪粪便等途径传播。

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

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虫,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弓形虫属于真核生物,有染色体结构②弓形虫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③弓形虫体内存在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④弓形虫属于寄生生物,因此弓形虫无法独立进行代谢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如图所示,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A.B.C.D.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曲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1曲线1、2可分别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某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B.若图1曲线1代表双子叶植物,则d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可除去单子叶植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C.图2中实线表示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面,其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则虚线表示根生长的最适浓度D.图3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影响,该结果表明在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6.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没有进行对照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与探究酶活性的最适PH实验,温度都属于无关变量,两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相同,但实验组数设置有所不同C.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和清水,属于自变量,原生质层位置变化为因变量,该实验不存在对照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中,淀粉酶的浓度是自变量,不同温度条件下淀粉遇碘变蓝程度是因变量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大蒜,可抑制其细胞分裂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D.用赤霉素处理棉花植株的幼苗,可抑制其长高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供能B.变形虫膜蛋白的形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D.性激素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二、非选择题9.(10分)2016年4月6日,世界上首个拥有“三位亲生父母”的健康男婴在墨西哥诞生。

2024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

2024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

专题0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考点1 细胞的凋亡1.(2024.甘肃. 4)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

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 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C. 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D. 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

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所以在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A正确;B、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细胞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细胞自噬会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B正确;C、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在溶酶体内发挥作用,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C错误;D、细胞自噬是细胞感应外部环境刺激后表现出的应激性与适应性行为,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2.(2024.吉林. 2)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

甘肃省静宁县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静宁县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静宁县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

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的红酸汤制作流程如下。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C.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D.红酸汤的制作中发酵时间越长,口味越纯正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对550nm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率,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量其含量B.将酶用一定的方法固定化后通常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C.诱导原生质体细胞壁再生时必须降低甘露醇溶液浓度D.用划线分离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每个平板的单菌落数量应控制在20个以内3.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试管编号H2O21.5%FeCl120%肝脏研磨液温度实验现象1 2mL ——室温—2 2mL ——90℃++ 1 2mL 2滴—室温+4 2mL 4滴—室温++5 2mL —2滴室温+++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B.试管1的处理降低了H2O2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气泡不再增加D.试管5迅速放在90 ℃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4.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化学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2013年联赛】1.Mg2+是己糖激酶的激活剂,其所起的作用为()。

(单选1分)A.亲电催化B.使底物敏感发生断裂C.转移电子D.静电屏蔽2.下列有关酶及其辅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1分)A.一个辅因子只能是一个酶的辅因子B.酶蛋白就是蛋白酶C.酶蛋白与辅因子组成全酶D.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分离的辅因子是辅酶3.下述关于启动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2分)A.能专一的与阻遏蛋白结合B.是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C.没有基因产物D.是R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4.已知反竞争性抑制剂的浓度【I】=2K i,底物浓度【S】=5K m,则根据米氏方程计算出的反应速率v等于()。

(单选1分)A.3V max/8 B.5V max/8 C.3V max/16 D.5V max/165.参与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单选1分)A.丙氨酸B.甲硫氨酸C.半胱氨酸D.精氨酸6.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时易引起()。

(单选1分)A.脚气病B.恶性贫血C.坏血病D.佝偻病7.已知一个mRNA中有1200个核苷酸,那么它的基因双链中G和T的总数为()。

(单选1分)A.600 B.1800 C.300 D.12008.有一个四肽,经胰凝乳蛋白酶水解后产生一个二肽(Ser-Arg)与两个Phe(Ser丝氨酸;Arg精氨酸;Phe苯丙氨酸),该四肽的序列为()。

(单选1分)A.Phe-Ser-Arg-Phe B.Phe-Phe-Ser-Arg C.Ser-Arg-Phe-Phe D.以上答案都不对9.以下哪种催化作用主要由酶的辅因子完成?()(单选1分)A.底物的形变B.酸碱催化C.共价催化D.金属离子催化【2012年联赛】1.以下糖类中属于寡糖的有()。

(多选2分)A.甘露糖B.麦芽糖C.半乳糖D.蔗糖E.糖原2.以下关于蛋白质变性后所产生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1分)A.溶解度降低B.疏水侧链基团被包裹在分子内部C.形成沉淀D.失去结晶能力3.关于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下面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单选1分)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的成分C.参与上皮组织细胞膜糖蛋白合成D.严重缺乏时导致夜盲症4.在等电聚焦电泳过程中,随着蛋白质样品的迁移,电流的变化为()。

静宁二中2015高三自强班生物课前训练题

静宁二中2015高三自强班生物课前训练题

静宁二中2015高三自强班生物课前训练题班级姓名得分1、(天津卷)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2、(江苏卷)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3、(海南卷)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脂肪B.钙离子C.糖D.ATP4、(2014重庆卷)5. 题5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5、.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6、(海南卷)26(10分)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⑴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

⑵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

⑶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2023年 甘肃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 甘肃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 年甘肃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试题(限时120分钟)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30 题, 36 分)1. 碱性环境下,葡萄糖能与C u2+反应生成的黄色(或者红色)物质为()(单选1 分)A. 糖醛酸B. CuOHC.Gu2OD. CuO2.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

下列为必须氨基酸的是()(多选2分)A.苏氨酸 B.赖氨酸 C.天门冬氨酸 D.胱氨酸3. 下面关于蛋白β折叠描述错误的是()(单选 1 分)A. β-折叠中肽段平行排列,但肽链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B. β-折叠有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类型C. β-折叠有平行式比反平行式稳定D.平行式中所有肽链的氨基端在同一端,反平行式中肽链的氨基端正反方向交替排列4. 下面氨基酸既是芳香族氨基酸又是杂环氨基酸的是()(单选1 分)A.苯丙氨酸 B.色氨酸 C.酪氨酸 D.脯氨酸5. 下列那种酶不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单选题1 分)A.柠檬酸合酶B.琥珀酸脱氢酶C.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D.异柠檬酸脱氢酶6. 关于诱变育种下列描述错误的有()(单选题1 分)A.采用物理方法如快中子辐射、重离子辐射和太空射线辐射育种B.采用抗生素诱变育种,常用的有重氮丝氨酸和丝裂毒素CC.采用烷化剂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甲基磺酸乙酯(EMS)、乙烯亚胺(EI)D.经诱变处理产生的诱变一代,以M1 表示,M1 的发芽率、出苗率、成株率、结实率一般较低,发育延迟,植株矮化或畸形,因此通常M1 代就可以进行表型筛选7. 载体构建过程中,常用酶切连接法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已知载体上连接目的片段区域含有EcoRI 和P stI 两个酶切位点,EcoRI 酶切如图,PstI 酶切如图,下列那组含有粘性末端的D NA 片段能顺利连入载体()(单选题1 分)A. 5 ’-AAGTGCGTTGC………GTGCA-3’ B.5 ’-AATTGCGTTGC………GTGCA-3’3’-CGCAACG………C-5’3’-CGCAACG………C-5’C. 5 ’-AGGTGCGTTGC………GTGCA-3’D. 5’-AAGTGCGTTGC………GTGAA-3’3’-CGCAACG………C-5’3’-CGCAACG………C-5’8. 核酸在紫外区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是()(单选题1 分)A.260 nmB.280 nmC.340 nmD.360 nm9. DNA 变性涉及()(多选题2分)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氢键断裂和分子间作用力破坏C.配对碱基间的氢键断裂 D.上下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范德华力破坏10.下列述实验方法及其用途描述有误的是()(单选题 1 分)A. Southern blotting 用于 DNA 与 DNA 杂交可用于检测转基因植株中 T-DNA 插入的数量 B.Northern blotting 用于 DNA 与 RNA 杂交可用于检测转基因植株中 T-DNA 插入的数量 C.Western blotting 用于蛋白质与蛋白质杂交可用于检测蛋白的表达量D.原位杂交用于菌落或噬菌斑杂交可用于挑选阳性克隆11.关于酮体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2分)A.酮体包含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B.水溶性比脂肪酸大C.不能随尿排除D.在血中含量过高可导致中毒12.人体必须脂肪酸包括()(单选题1 分)A.软脂酸B.油酸C.亚麻酸D.硬脂酸1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单选题1 分)A.5’,3 ’-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C.2’,5 ’-磷酸二酯键 D.5’,3’-磷酸二酯键14.谷氨酸的p K1(-COOH)为2.19,pK2(-NH3+ )为9.67,pK3(-COOH)为4.25,其p I 是()(单选题1分)A.4.25 B.3.22 C.6.96 D.5.9315.液体培养三种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各细菌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若此时向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生长速度明显被抑制的是()(单选题1 分)A.I 管 B.II 管 C.III 管 D.II 和I II16. A 蛋白由100 个氨基酸组成。

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静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关高中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口腔黏膜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磷酸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会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抗体分泌到细胞外,通过胞吐作用,需消耗能量D.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元细胞3.“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若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D.用镊子撕取洋葱的外表皮,若带有少量的叶肉细胞仍可用于实验4.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引起的遗传病。

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累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产生含苯丙酮酸的“鼠臭味”尿等症状,如图为典型的PKU遗传系谱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KU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同B.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PKU的男孩的概率为1/8C.减少患儿食物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可缓解患儿症状D.减少PKU患儿出生的措施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5.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或TGAB.缬氨酸(Val)至少有三种密码子C.一个碱基的替换可能引起两个基因发生突变D.基因重叠能有效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6.X染色体上存在一段序列Xist,该序列会转录出非编码RNAXist(图中虚线),RNAXist能够结合在X染色体上,招募一系列蛋白,导致染色体聚缩,随后进一步招募其他类型的染色质修饰分子,增加染色质的修饰(图中空心圆圈),进一步使其聚缩,该过程最终会导致( )A.解旋酶和X染色体结合加快B.X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结构的缺失C.X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D.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7.如图为栽培棉的培育过程,字母A、D、E均代表一个染色体组,每组有13条染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中)静宁二中生物竞赛辅导系列第七章生物化学二、典型例题例1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

分析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最简便的方法是显色法。

首先在这五种糖中各加入适量碘液,只有淀粉变蓝色,其余四糖不变色。

然后在除淀粉外的四糖中分别加适量的盐酸和间苯二酚,核糖呈绿色,葡萄糖呈淡红色,果糖呈红色,而蔗糖不变色。

这一下可鉴别出核糖和蔗糖。

再在葡萄糖和果糖中分别加入几滴清水,由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而使溴水褪色,果糖无还原性,不能使溴水褪色,从而就能达到区分这两种糖的目的。

【参考答案】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的最简便方法。

例2根据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酸的极性由什么决定?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极性的氨基酸有多少种?(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哪一种不能参与形成真正的肽键?为什么。

(3)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什么说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分析(1)氨基酸的极性由其侧链基团(R)决定,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具有极性的氨基酸有11种。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脯氨酸(Pro)不能参与形成真正的肽镇,因为Pro是亚氨基酸,没有游离的氨基。

(3)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外层的净电荷被中和,分子之间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下来,故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

【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

例3(1)下列氨基酸的混合物在pH3.9时进行纸电泳,指出哪一些氨基酸朝正极移动,哪一些氨基酸如负极移动?氨基酸混合物的构成为丙氨酸(Ala)、丝氨酸(Ser)、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和组氨酸(His)。

(2)具有相同电荷的氨基酸,如Gly和Leu在纸电泳时总是稍稍分离,你能作出解释吗?(3)一个含有Ala、Val、Glu、Lys和Thr的氨基酸混合物,在pH6.0时进行纸电泳,然后用茚三酮显色。

请画出电泳后各氨基酸斑点的位置,并标明正极、负极、原点和不分开的氨基酸。

分析(1)因为Ala、Ser、Phe和Leu的等电点在pH6.0左右,将其放在pH3.9条件下电泳时,Ala、Ser、Phe和Leu都带有电荷,因此它们均向负极移动。

由于His和Arg 等电点分别7.6和10.8,在pH3.9时虽都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但因两者带正电荷数量不同,因此两者能分开。

Asp的等电点是3.0,在pH3.9条件下带负电荷,故向正极移动。

(2)在电泳时,如果氨基酸带有相同的电荷,则分子量大的氨基酸比分子量小的氨基酸移动慢些,由于Leu的分子量比Gly大,所以Leu比Gly移动慢,因此能达到稍稍分离的目的。

(3)在pH6.0时,Glu带负电荷朝正极移动,Lys带正电荷负极移动。

Val、Ala、Thr 的等电点在pH6.0附近,移动距离很小,故不能完全分开。

电泳后谷氨基酸斑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

例4有一个蛋白质分子在pH7的水溶液中可以折叠成球状,通常是带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外部,带非极性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

请回答:(1)在Val、Pro、Phe、Asp、Lys、Ile和His中,哪些位于分子内部,哪些位于分子外部?(2)为什么在球蛋白内部和外部都能发现Gly和Ala?(3)Ser、Thr、Asn和Gln都是极性氨基酸,为什么会在分子内部发现?(4)在球蛋白的分子内部和外部都能找到Gys,为什么?分析(1)Val、Pro、Phe、Ile是带有非极性测链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内部;Asp、Lys、His是带有极性侧键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的外部。

(2)因为Ala和Gly两者的侧链都比较小,疏水性和极性都小;Gly只有一个H+与α–碳原子相连,Ala只有—CH3与α–碳原子相连,故它们既可以出现在分子内部,也可以出现在分子外部。

(3)Ser、Thr、Asn、Gln在pH7.0时含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参与分子内部的氢键形成,从而减少了它们的极性,故会在分子内部发现。

(4)因为Cys属于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可位于分子外部,但又由于Cys常常参与链内和链间的二硫键形成,使其极性减弱(少),放在球蛋白分子的内部也能找到Cys。

例5(1)设一个互补成对的脱氧核苷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为618,试计算分子量为3×107的双链DNA分子的长度。

(2)这种DNA1分子占有的体积是多少?(3)这种DNA1分子含有多少螺圈?分析(1)依题意,一个互补成对的脱氧核苷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约为618,该DNA分子量为3×107,则该DNA分子含有3×107/618=48544对核苷酸,又根据DNA双螺旋模型可知,每对核苷酸在双螺旋中上升的高度为0.34nm,所以该DNA的长度=48544×0.34nm=16504.9nm=1.65049×10-3厘米。

(2)该分子可以看成是一个长1.65049×10-3厘米,直径为2×10-7厘米的圆柱体,由公式V(体积)=лr2l=3.14×(2×10-7/2)2×1.65049×10-4=5.18×10-17(厘米3)。

(3)已知DNA的双螺旋结构中,每一螺圈有10对核苷酸,所以48544对核苷酸约等于4854个螺圈。

【参考答案】见分析过程。

例6称取25mg蛋白酶粉配制成25ml酶溶液,从中取出0.1ml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一酶比色法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每小时产出1500mg酪氨酸。

另取2ml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02mg,若以每分钟产生1mg酪氨酸的酸量为一个活力单位计算,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出:(1)1ml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酶的活力单位;(2)酶的比活力;(3)1g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酶的总活力。

分析(1)由题意可知,2ml酶液中含氮0.2毫克,则1ml酶液中含氮0.1g。

因为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所以0.1氮相当于蛋白质的量为0.1/16%=0.625(毫克),即1毫升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为0.625g。

又知0.1ml酶液每小时产生1500mg酪氨酸。

根据定义:每分钟产生1mg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或一个酶单位u)。

因此,1毫升酶液所含的酶单位为1500×10/60=250(u)。

(2)酶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一般用单位/毫克蛋白表示。

0.625毫克酶蛋白含有250酶单位,那么,1毫克酶蛋白含有的酶单位数为:250×1/0.625=400(酶单位/毫克酶蛋白)(3)由题意可知每毫升醇含1毫克蛋白酶粉(酶制剂)。

由(1)得到每毫升酶制剂含0.625毫克酶蛋白,所以每克酶制剂含0.625克酶蛋白。

又因为总活力=比活力×酶蛋白总量,即总活力=400×625=2.5×105(酶单位)【参考答案】例7已知一条DNA编码链的顺序是:5’AGGCAAGACAAAGAAAGGCAAGACAAAG*AA3’。

试问:(1)该编码链转录的mRNA顺序应当是什么?(2)根据这条mRNA链翻译出的蛋白质含有几种氨基酸残基?(3)如果编码链中带*号的碱基缺失,翻译的多肽分子中有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4)如果编码链中带*号的碱基突变为C,翻译的多肽分子中有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分析本题涉及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基因突变的有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首先应通过DNA的编码链,求出mRNA链,然后再根据mRNA上每相邻的三个碱基为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借助氨基酸密码表查出与之相对应的氨基酸种类,从而进一步确定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1)由DNA编码链(模板链)转录的mRNA为:UUC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CU。

(2)借助密码表,上述mRNA能翻译成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多肽链,该多肽链只含有3种氨基酸残基即Phe、Val和Leu。

故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Phe-Phe-Val-Leu-Leu-Phe-Phe-Val-Leu一Leu。

(2)缺失后的DNA片段转录成的mRNA为:UU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CU。

该mRNA能翻译成4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9肽。

因为UUU(Phe)、UUG(Leu)、UCU(Ser)、UGC(Cys),则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Phe-Leu-Ser-Cys—Leu-Ser—Leu—Ser—Cys。

(4)突变后,多肽分子中除N端的Phe变为Leu外,其他的氨基酸残基不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例8三羧酸循环(TCA)发生在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质D细胞核分析三羧酸循环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过程,是糖酵解的继续。

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质的基质(或胞液)中进行的,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在有氧的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内转变为乙酸CoA 参与三羧酸循环,因此三羧酸循环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参考答案】A。

例9对于变性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破坏,一级结构也遭破坏B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破坏,而一级结构不被破坏C只使四级结构破坏D使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生物活性)减小分析变性是指活性生物大分子的二、三级结构的破坏,如果有四级结构的,也包括四级结构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仍保持完好。

蛋白质、核酸这些生物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生物活性)丧失或减小不一定都是由于变性作用造成的,降解作用也能引起。

【参考答案】B。

例10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增多时会致该DNA的解链温度(Tm值)增大?AC+TBA+GCA+TDC+G分析DNA的解链温度或“熔点”(Tm)是指DNA加热变性时的温度。

该温度的大小与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多少有关,G、C含量愈多的DNA,其Tm值愈高,反之则愈低。

这是因为G-C碱基对中含有三个氢键,而A—T碱基对中只有两个氢键,因而这两类碱基对稳定DNA结构的作用有差异,G—C对相对较强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