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肃省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速解例谈

的新 信息 , 把常 规题 变 为运 用 特殊 技巧 的快 速解答 题, 避免“ 小题大做” 迅速完成选择题 , . 意味着可 以有 更多的时间思考后 面的大题 而获得更理想 的分数. 物
八 0 4 m/ . s k
C 1k s . l m/
I 1 8 m/ 3 . s . k
★ 解题 方法 与技 巧
体 的压强一定增大 e 压缩一定 量的气体 , 气体 的内能一定增 加 n 分子 4从远处趋 近固定不动 的分 子 b 当 n到 , 达受 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 , 4的动能一 定最大 为 在此过程 中( ) .
A 地 面对他的冲量为 mv +mg t地面对他做 的 A,
球表面. 已知月球 的质量 约为地 球质量 的 , 月球的
U 1
1
半径约为 地球半径的÷ , 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
B 气体体积变 小时 . 位体 积 的分 子数增 大 . . 单 单 位时 间内打到器壁单位 面积 上的分子数增多 , 而气 从
5 3
维普资讯
题必 正确” 故就选 A、 , D两项.
[ 公式法]红光 的频率 比紫 光低 , : 同一 种光 介质
故选项 A正确 . 而选项 D 对红 光的 折射率小. 由公式 E h 和 — v 一÷可知: 知磁场方 向垂直纸 面向里 , 红 光的光子能量 较小 , 同一种介质 中红光传播 的速度 在
功为÷m
R 地 面对 他的冲量为 m +删 , 面对他做 的 地
功为零
[ 分析法]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两个, : 一
个是温度 , 另一个是单位体积 内的分 子数. 选项 A和 B都犯 了以偏概全 的错误 . 影响气体 内能变化 的因素 也有两个 , 一个 是做 功 , 一个 是热 传 递 , 项 C也 另 选
2006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试卷物理(A)注意事项:1.全卷共计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在答题前务必将毕业学校、报考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2.答题时请用同一颜色(蓝色或黑色)的钢笔、碳素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考试卷上,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不得另加附页,附页上答题不记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源同学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路后发现电动机不转动,可当他拨了一下线圈后,电动机就快速地转了起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电压太低B.电刷接触不良C.电源正、负极接反了D.开始时,线圈处于平衡位置了2.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3.如图1电路,开关S闭合后,若L1灯丝突然烧断,会发生的现象是( ) A.L1、L2、L3均熄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零B.L1、L2均熄灭,L3仍然发光,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C.除L1灯不亮外,其余一切照旧,无任何其它变化D.L1、L2、L3均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4.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A.7200 B.1800 C.1500 D.9005.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是( )A.电吹风B.电冰箱C.电动剃须刀D.电熨斗6.粗细均匀的电热丝放入水中,通电l0min水开始沸腾;若将电阻丝对折并联后放入同一壶水中.通电到水开始沸腾,所需的时间是(不计一切热损失) ( )A.2.5min B.5min C.20min D.40min7.如图2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的亮度变暗B.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压表示数减小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8.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将重为l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
200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广西、新疆、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06高考物理大全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14.A 15.B 16.B 17.AD 18.D 19.AC 20.B 21.A22.(1)ABD(2)I .II .UI R U R -2223.如图,A 表示爆炸处,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 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 处所经时间,则有d =v t 1 ①用t 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 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2222vt h d =+⎪⎭⎫ ⎝⎛ ② 已知t 2- t 1=Δt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t dv t v h ΔΔ2212+=④代入数值得m h 3100.2⨯= ⑤24.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中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①设经历晚间,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v 0 = a 0t ② v = at ③由于a< a 0,故v< v 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 增加到v 0,有v 0=v+at ’④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 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 0和s 2,有s 0='21020t v ta + ⑤s =av 22⑥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l = s 0- s ⑦由以上各式得l =ga g a v 00202)(μμ- ⑧25.(1)用Q 表示极板电荷量的大小,q 表示碰后小球电荷量的大小。
要使小球能不停地往返运动,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至少应大于重力,即mg dq >ε ①其中Q q α= ② 又有εC Q = ③由①②③式得Cmgdαε>④(2)当小球带正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运动。
2006年甘肃省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2006年普年高考理综 全国卷I 物理部分(适用省: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海南、甘肃、宁夏、广西、安徽、浙江、陕西、福建)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4.(06·全国卷I )某原子核X AZ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 ) A .A=7,Z=3 B .A=7,Z=4 C .A=8,Z=3 D .A=8,Z=4【答案】A15.(06·全国卷I )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答案】B16.(06·全国卷I )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 km/sB. km/sC. 11 km/sD. 36 km/s【答案】B17.(06·全国卷I )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的示意图。
a 、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O 进入a 、b 两板之间。
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可在间a 、b 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OO ’运动,由O ’射出,不计重力作用。
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A .使a 板电势高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使a 板电势低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 .使a 板电势高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 .使a 板电势低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答案】AD18.(06·全国卷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 的动能一定最大【答案】D19.(06·全国卷I )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
2006年湖北省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年普年高考理综 全国卷物理部分(适用省: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海南、甘肃、宁夏、广西、安徽、浙江、陕西、福建)选择题(不定项选择).(·全国卷)某原子核X A Z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 )., .,., .,【答案】.(·全国卷)红光和紫光相比,(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答案】.(·全国卷)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 . . .【答案】.(·全国卷)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的示意图。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进入、两板之间。
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可在间、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运动,由’射出,不计重力作用。
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使板电势高于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使板电势低于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使板电势高于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使板电势低于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答案】.(·全国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分子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当到达受的作用力为零处时,的动能一定最大【答案】.(·全国卷)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福建省)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广西、新疆、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Ⅱ物理试题评析

1 总体 印 象
3 试 题 的特点 分析
一
20 06年全 国高考理 科综 合测 试 卷 Ⅱ 物理 试 题 ,
份 优 秀 的 试题 往往 应 具 备 突 出学 科 主 干 知
在借鉴和继承 了 20 年高考命题 的成功经验基础 05
上 ,考虑 到有 利 于 各 个 省 顺 利 进 行 高 中课 程 改 革 , 命 题 体现 出 “ 中求 变 、 中求 新 、 稳 稳 平稳 过 渡 、 现课 体 改” 的特 点 . 题 坚持 了“ 利 于高校 选拔 有学 习潜 试 有 能 的新生 , 利 于 中学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有 利 于 扩 大 有
试题 以能 力测 试 为 主导 , 重 考生 所 学 高 中物 注 理课 程 基础 知识 、 基本 方法 、 基本 技 能 的掌 握程 度 的 考查 , 同时 突出 了综 合 运 用 所学 知 识 分 析 和 解 决 问 题 能力 的考查 . 卷 考 查 基 础 知识 的试 题 占分 比例 本 较大 , 如第 l、5 l、9 2( )2 4 l、6 l、2 1、3题 , 值 占总分 的 分 近 3 % ; 高 中物 理教 材 内容 来 看 , 学 、 8 从 力 电学 是 高
识 、 出学 科基 础知 识 和基本 技能 、 利于学 生继 续 突 有 深造 和发 展 的一个 整体 系统 ,不仅 对 学 生 的素质 考 查是 全 面的 , 而且 对 学科 要 求 也 是 全 面 的 ,符合 教
学与学习实际. 结合试卷的统计分析 , 可以看出今
年 试题 凸现 出 以下一 些亮 点 . 3 1 遵循 命题 要求 , . 紧扣 考试 大纲 , 题范 围恰 当 试 从整套 试题 的统 计 分 析 可 以看 出 ,I 试 题 在 I卷 “ 力学 、 学 、 热 电磁学 、 学及 原 子 和原 子 核 物 理”五 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普年高考理综 全国卷I 物理部分(适用省: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海南、甘肃、宁夏、广西、安徽、浙江、陕西、福建)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4.(06·全国卷I )某原子核X AZ 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 )A .A=7,Z=3B .A=7,Z=4C .A=8,Z=3D .A=8,Z=4【答案】A15.(06·全国卷I )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答案】B16.(06·全国卷I )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A. 0.4 km/sB. 1.8 km/sC. 11 km/sD. 36 km/s【答案】B17.(06·全国卷I )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的示意图。
a 、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O 进入a 、b 两板之间。
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可在间a 、b 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OO ’运动,由O ’射出,不计重力作用。
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A .使a 板电势高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使a 板电势低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 .使a 板电势高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 .使a 板电势低于b 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答案】AD18.(06·全国卷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 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到达受b 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 的动能一定最大【答案】D19.(06·全国卷I )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
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使振子做受迫振动。
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
若保持把手不动,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
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3所示。
若用T 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T 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 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 ( ) A .由图线可知T 0=4s B .由图线可知T 0=8sC .当T 在4s 附近时,Y 显著增大,当T 比4s 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 很小D .当T 在8s 附近时,Y 显著增大;当T 比8s 小得多或大得多时,Y 很小【答案】ACOa20.(06·全国卷I )一位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
在此过程中,( )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21mv 2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21mv 2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答案】B21.(06·全国卷I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R 的直角形金属导轨aob (在纸面内),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另有两根金属导轨c 、d 分别平等于oa 、ob 放置。
保持导注意事项:第二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
现经历以下四个过程:①以速率v 移动d ,使它与ab 的距离增大一倍;②再以速率v 移动c ,使它与oa 的距离减小一半;③然后,再以速率2v 移动c ,使它回到原处;④最后以速率2v 移动d ,使它也回到原处。
设上述四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量的大小依次为Q 1、Q 2、Q 3和Q 4,则( )A .Q 1=Q 2=Q 3=Q 4B .Q 1=Q 2=2Q 3=2Q 4C .2Q 1=2Q 2=Q 3=Q 4D .Q 1≠Q 2=Q 3≠Q 4【答案】A22.(06·全国卷I )(17分)(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 .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 .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 .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 .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2)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V 的内阻。
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 (量程2V ,内阻约4k Ω);电流表○mA (量程1.2mA ,内阻约500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2.4V ,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 1=4000Ω,R 2=10000Ω,R 3=15000Ω;电键S 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I .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
(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
)II .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则电压表内阻R v =_________。
【答案】(1)ABD(2)I .II .UI R UR -2223.(06·全国卷I )(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 。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31km/s 。
【解析】23.如图,A 表示爆炸处,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 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 处所经时间,则有d =v t 1 ①用t 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 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2222vt h d =+⎪⎭⎫⎝⎛ ② 已知t 2- t 1=Δt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t dv t v h ΔΔ2212+=④代入数值得m h 3100.2⨯=⑤24.(06·全国卷I )(19分)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α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析】.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中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①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 v 0 = a 0t ② v = at ③由于a< a 0,故v< v 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 增加到v 0,有v 0=v+at④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 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 0和s 2,有s 0='21020t v t a + ⑤ s =av 220 ⑥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l = s 0- s ⑦由以上各式得l =ga g a v 00202)(μμ- ⑧25.(06·全国卷I )(20分)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入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
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 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和B 水平放置,相距为d ,与电动势为ε、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
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 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
已知: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α倍(α<<1)。
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影响。
重力加速度为g 。
(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ε至少应大于多少?(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T 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
求在T 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解析】(1)用Q 表示极板电荷量的大小,q 表示碰后小球电荷量的大小。
要使小球能不停地往返运动,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至少应大于重力,即mg dq >ε① 其中Q q α= ② 又有εC Q = ③ 由①②③式得C mgdαε> ④(2)当小球带正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运动。
以a 1表示其加速度,t 1表示从A 板到B 板所用的时间,则有1ma mg dq =+ε⑤ 21121t a d = ⑥ 当小球带负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向上做加速运动。
以a 2表示其加速度,t 2表示从B 板到A 板所用的时间,则有2ma mg dq=-ε⑦ 22221t a d =⑧ 小球往返一次共用的时间为(t 1+t 2),故小球在T 时间内往返的次数21t t Tn +=⑨ 由以上有关各式得mgdC mdmgd C md Tn -++=222222εαεα ⑩小球往返一次通过电源的电量为,在T 时间内通过电源的总电量Q ’=2qn ⑾ 由⑩⑾式可得mgdC mdmgd C md TC Q -++=2222222'εαεαεα 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