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水稻种植会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水稻种植会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水稻种植会遇到的问题及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巨大。

然而,水稻种植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从水稻种植会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水稻种植会遇到的问题。

1. 水稻病虫害问题。

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凋零,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2. 土壤肥力不足问题。

由于长期的种植和连作,土壤中的养分会逐渐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这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

3. 水稻缺水问题。

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干旱季节或者缺水的地区,水稻容易受到缺水的影响,导致生长不良,产量减少。

4. 土壤酸碱度问题。

土壤酸碱度对水稻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酸性土壤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缓慢,碱性土壤则会影响水稻根系的正常生长,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5. 水稻品种选择问题。

不同的水稻品种适应性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选择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种植,容易导致产量下降。

二、水稻种植的解决措施。

1. 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

在水稻种植中,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可以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2. 合理灌溉保证水分充足。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灌溉,保证水稻的生长需要的水分充足。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土壤调理改善土壤酸碱度。

对于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的问题,可以采取石灰、石膏等中和剂进行土壤调理,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

4. 合理选择水稻品种。

在种植水稻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好的水稻品种,提高产量。

5. 科学种植管理。

在水稻种植管理中,要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总之,水稻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措施,合理的管理,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水稻的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有限水稻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作物,而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更加明显,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2. 环境污染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特别是农药的使用频繁,不仅对土壤有害,也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耕作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种植方法单一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传统的稻田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田间管理也较为粗放,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发展建议1. 推广水稻精准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精准施肥、水稻机插秧、大田覆膜、精准灌溉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2. 推广优质水稻种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生长质量,可有效减少水稻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4. 科技支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5. 实施生态农业倡导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种植方式,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通过循环农业、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维护水稻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6. 政策支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水稻,推动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分析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分析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资源的有限,水稻栽培技术面临诸多问题,如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不当、病虫害防治困难等。

探讨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

问题一:土壤质量下降随着持续的耕作和施肥,一些地区的农田土壤出现了质地松软、结构松散的现象,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耕作层土壤容重增大。

这些问题造成了水稻根系发育不良,抗逆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解决措施:1. 合理施肥。

按照水稻生长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使之合理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够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2. 秸秆还田。

将水稻秸秆还田,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问题二:水资源利用不当在一些水稻种植区,因为灌溉制度不合理和水资源管理不善,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严重,而且过量的灌溉还会引发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解决措施:1. 改良灌溉制度。

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减少水肥的流失,提高水稻生长的效率。

问题三:病虫害防治困难水稻栽培过程中,由于连作和单一栽培等问题,导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加大,防治工作更加困难。

例如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蝗虫等的危害,对水稻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

解决措施:1. 科学轮作。

合理安排农田的轮作制度,减少连作导致的病虫害发生。

2.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问题四:耕作方式陈旧一些地区的水稻栽培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解决措施:1. 推广机械化种植。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当前,为了适应发展,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提供具体措施。

一、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1、选种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种植知识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一些种植人员在选种子的过程中,只追求高产量,忽略了此地区是否适合此品种的生产。

实际上,水稻的产量除了与品种有关,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要确保种子可以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可以良好地适应此地区的环境。

只是盲目地追求高产,会忽略掉其抗旱、抗寒、抗虫性等,会严重影响产量。

以高产量为前提,保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害虫侵害或遭受自然灾害,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全面考虑生长因素,在保证水稻能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追求水稻的产量。

选种人员不能全凭以往经验开展工作,这样会导致所购买的种子存在存活率低的风险,很难满足种植和高产的要求。

另外,一些种植人员,缺乏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种植过程中,除了选种极为重要,农药和施肥也十分重要,为了保证高产量种植,要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药的喷洒。

种植人员缺少对此方面的重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认识,在发现水稻长势不足时才加以重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种植手段,对于施肥和农药的喷洒要及时开展,避免出现临时作业的现象。

在施肥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缺少种植经验,控制不好配比,以施肥为例,如果施肥过量,水稻会出现叶片变软颜色偏墨绿色的现象,抽穗的过程缓慢且不整齐,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成熟期较正常相比会有所延缓。

如果施肥过少,水稻植株会出现长势矮小,易患病,叶片呈现小而直立的现象,叶片出现褐斑,甚至出现停止生长的状态。

基于上述情况,相关人员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并增加实践经验,避免影响最终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

2、无法及时应用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保证品种对于环境的适应,应不断开发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水稻旱育稀植本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水稻旱育稀植本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维普资讯
5 4
2O O6年第 1 期
宁夏农林科技
水 稻 旱 育 稀 植 本 田 生 产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解 决 途 径
刘福 华 王 洪福 夏 自成 王 , , , 云 马惠琴 马金 国 , ,
( . 罗 县 农 技 中心 , 夏 平 罗 730 ; 2 平 罗 县 气 象 局 ; 3 平 罗 县 高 庄 乡农 技 站 ; 4 平 罗 县农 牧 局 ) 1平 宁 540 . . . 中 图分 类 号 :5 108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2 o x zo )1 04 1 10 —24 (o6o —05 —0 每 年 5 5日 ~2 日为 插 秧 期 , 秧 的 时 期 短 , 要 大 批 劳 动 月 0 插 需
而死亡 。平 罗县有 2o 河滩 沙地 , o1  ̄ 插秧 后 因死苗使 肥料 、 秧苗 、 劳力 白白浪费 , 造成很 大损失。
2 3 合理 密植 .
根据不 同的土壤肥力状 况插 植不同的密度 , 个体与群体协调 使 发展 , 到不倒伏 、 达 不贪 青 、 数足 、 穗 穗粒数 多 、 千粒重高 , 而丰产 从 丰收。对于高产 田, 用行 距 ×穴距为 3e 采 0 m×1e 每 穴 2—3 ; 3m, 苗
1 存 在 问题
1 1 施肥 不平 衡 .
平罗县插秧稻 田施用有机肥 数量少或不施用有机肥 , 使土壤有 机质减少 , 土壤 肥力下降 , 土壤结 构和保 水保肥性 能 变差 。施用 化
肥 种 类 以 N P为 主 , 民 对 K肥 的认 识 不 足 , 本 不 施 钾 肥 , 稻 、 农 基 水
力, 人工手插 秧效 率低 , 67 Nhomakorabea 每 6 m 插秧 费 5 , 0元 且无 劳动力 可 以雇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着水稻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问题1. 水稻产能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对水稻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目前我国水稻的产能并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种植水稻的面积不足以保障人民的粮食供应。

2. 水稻品种单一目前我国水稻栽培的品种较为单一,大部分是高产优质的稻种,品种单一导致了水稻的抗逆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较弱。

3. 水稻品质不稳定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稻的品质不稳定,有时候出现了品质不好的情况,对农民的收益和市场的稳定性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生产成本高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了水稻的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发展建议1.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水稻品种加大科技投入,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旱、抗病虫害、耐逆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适应性更强、稳产高效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

2. 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合理施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使水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加强病虫防治,保障水稻产量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病虫害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稻的品质。

4. 推广水稻种植智能化技术推广智能化种植技术,如水稻遥感监测、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等技术,提高水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

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水稻的保护价,加强水稻市场管理,保障农民的利益,鼓励农民种植水稻。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包括病虫害防治不力、土壤质量下降和水肥管理不当。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控和土壤改良技术等应对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展望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水稻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益也将会有所增加。

研究和应用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水稻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稻生产、减产因素、病虫害、土壤质量、水肥管理、应对措施、施肥、病虫害防控、土壤改良技术、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由于种植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水稻生产中常常出现减产的情况,给农民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减产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不力、土壤质量下降、水肥管理不当等问题。

由于病虫害的侵害,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量减少。

土壤质量下降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肥力减弱会影响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进而影响产量。

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针对水稻生产中的这些减产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以解决。

比如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作物需求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加强病虫害防控,定期喷施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水稻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水稻生产中的常见减产因素,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食作物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水稻产量逐渐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减产现象频发。

研究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水稻生产中的常见减产因素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目前水稻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生产、销售和发展等方面探讨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在生产环节存在问题。

一方面,农民种植水稻的风险较大。

由于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容易遭受损失,导致种植积极性不高。

农业生产模式仍然以传统的人工作业为主,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水稻的抗灾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应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避免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

在水稻销售环节存在问题。

一方面,水稻市场不够规范,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供需关系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市场价格难以合理定价。

水稻销售渠道单一,农民难以获取合理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信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建立健全水稻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发布和统计,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

可以建立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农产品的销售。

政府可以加强与农业企业和超市等销售渠道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

在水稻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水稻产业的发展仍然受到资源约束。

如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农民收入增长空间较小,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加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户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农田规模化经营。

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稻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提高农村的发展活力。

水稻产业存在着生产、销售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改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为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
2 存 在 问题
季 中稻 的 地 区 3月 1 0日 前 播 种 , 种 量 杂 交 稻 3 0 播 0 ̄
21 技 术措施 难 以落 实到 位 。 . 是影 响 工作 开展 的首 要 因素 水稻 旱 育稀 植是 一 项技 术性 强 、 措施 严 密 的实 用技 术 , 但 在 工作 中有 的措 施 往 往 难 以落 实到 位 , 致 该项 技 术 的 导 优 势 得 不 到 充 分 发 挥 。 要 是 苗 床 没 有 培 肥 ; 种 前 对 苗 主 播 床 、 子 的处 理 不 认 真 : 苗控 水 不 严格 ; 栽后 没 有 做 到 种 秧 移
洒 消 毒 , 检 查 种 子 是 否露 出 , 露 出要 补 盖 土 。 条 件 者 并 若 有 可 加 盖 1 松 毛或 豆 科作物 碎 秸秆 , 层 最后 盖 上薄膜 。
314 加 强 苗床 管 理 , 育 壮 秧 。 种 到 揭膜 前 以保 温 保 湿 .. 培 播
浅水 、 勤灌 、 科学 施肥 等 。
分 析 了石屏 县 水稻旱 育稀 植技 术在 生产 中存 在 的问题 , 出 了相 应的 对 策 , 提 以期使 这 项技 术 在推 广应 用 中再上 一 个新 台阶 , 为
农 民增 产增 收做 贡献 。 关键 词 水稻 ; 育稀植 技 术 ; 在 问题 ; 策 ; 南石屏 旱 存 对 云
中 图分类 号
维普资讯
现 代农 业科 技)o 8 第 1 2o 年 3期
大 田农 艺
石屏 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生产 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 策
李社 林
( 南 省 石 屏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云 南 石 屏 6 2 0 ) 云 2 1, 6 2 0
摘要
与 常规 育秧 相 比 , 有省 种 、 工 、 具 省 省水 、 省肥 、 省秧 田 、 秧 省 膜等 优 势 , 栽后返 青 快 、 逆 性增 强 、 移 抗 分蘖 率提 高 、 实 率 结
层 中. 必须在 1 但 1月底 前进 行 . 壤 干 燥 时 要适 当 浇水 让 土 其 腐熟 。 312 播 种 前对 苗床 、 子 进行 处 理 。 .. 种 苗床 的处 理首 先 要结 合 施 底 肥 搞 好 病 虫 害 防 治 。 在 播 种 前 7 , 腐 熟 农 家 肥 可 d用 5 g m2硝 铵 5 g m2普 钙 5 g m2硫 酸 钾 1 gm2 硫 酸 锌 k/ 、 0/ 、
文 章编 号
1 0 —5 3 (0 8 1 —0 4 一O 07 7920 )3 25 1
水 稻旱 育 稀 植技 术 是一 项 水 稻 高 产 高 效新 技 术 , 气 集 候、 土壤 、 料 、 培 、 子 、 保 等多 学 科技 术 为一 体 , 肥 栽 种 植 在疏
313 适 时 播 种 。 .. 留养 再 生稻 的地 区 在 2月 1 5日前播 种 。

hn. r2 占全 县水 稻 种植 面积 的 5 .%;2年 累计推 广 3 0 . 69 1 73 03
hn, 产 稻谷 2 3 .k , 均 产 量 75 65 g h , 常 规 r 总 80 68 g 平 1 .k / m 比 育秧 增 产 稻 谷 5 5 g h . 确 保 全 县 粮 食 安 全 作 出 了 贡 5 k / m 为
石 屏县 从 1 9 9 6年 引进 水 稻 旱育 稀 植技 术 后 , 过 4年 经
的 试 验 示 范 和 8年 的 推 广 应 用 ,0 7年 推 广 面 积 达 40 71 20 9 .3
的头 天 开 沟 理 墒 ( 的规 格 与 常 规 薄膜 育秧 相 同 ) 做 到 土 墒 , 细 墒 平 . 肥 相 容 , 后 耕 作层 浇透 水 , 60倍 敌 克 松 药 土 然 用 0 液均 匀 喷 洒 在 墒 面 上进 行 消 毒 , 防烂 秧 。 子 处 理 是 晒 预 种 种、 药液 浸种 (d 、 芽 ( 破胸 露 白 ) 2 )催 至 。
2 c 深 的 耕作 层 中 ; 有 厩 肥 的农 户 可 改用 易 腐 熟 的碎秸 0m 没
秆 2 gm 农 家 肥 5 g m 普 钙 01 g m 匀 后 埋 入 耕 作 k/ 、 k/ 、 .k / 混
松肥 沃 的土 壤 、 播 旱管 的 条件 下 育秧 ; 旱 有利 于 水稻 秧 苗矮 健 , 系发 达 , 根 生长 势强 , 彻底 改 变了 传 统 的水 田育 秧模 式 ;
4 0 g h . 规 稻 4 0 6 0 gh o 种 时头 天 下 午要 对 苗 5 k / m 常 5  ̄ 0 k / m2播 床 浇透 水 , 日早 上播 种 , 将催 好 芽 的种 子 均 匀撒播 在 消 次 先
好 毒 的苗 床 上 , 木 板 轻拍 1下 , 种 子 3面 入 土 , 用 使 然后 用 备 好 的细 土 盖 种 05 1O m, . ̄ .c 再用 10 0倍 的敌 克松 药液 喷 0
23 水 利 设 施 不 配 套 。 约 了 该 项 技 术 的 推 广 . 制
22 经 费 投 入 不 足 。 制 约 该 项 技 术 推 广 的 重 要 因 素 . 是
由于石 屏 县 是 云 南 省 7 3个 贫 困县 之 一 , 政 收 入 少 , 财
用 于 科技 推 广 和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经 费 十 分 有 限 . 术 培 训 技 和 更新 滞后 , 利设 施 不配套 。 水
4 / 、 喃丹 45 / 拌 匀后 , 匀撒 在 苗 床 上 , 耕 翻 碎 g m 呋 .g m 均 再 土 3次 . 农药 、 料 充 分 混 匀 在耕 作 层 中 。 次 是 在 播 种 使 肥 其
高、 产量 高 , 使水 稻 生产 发生 了划 时 代 的变 化 。
1 生 产 现 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