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历史).docx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历史).docx

成都七中2017 — 2018 学年度下期高2020 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分)1.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诗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分工细密 D .土地私有2.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下图中的耕作工具是()A.耦犁B.翻车C.耧车D.曲辕犁3.《元丰九域志》宣城县下有镇名“符里窑”,史载,符里窑于宋熙宁十年上交商税1408贯612 文、盐税 802 贯 527 文,相当于江淮间小县上交之数。

该商税中可能征收的瓷器税是 ()4.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答理者“以券书(契券 )从事,毋 (没有 )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 .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 .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5.“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A.西汉的长安 B .唐朝前期的洛阳C.北宋的开封D.南宋的临安6.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

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手工的不断展B.商容易致富C.政府没有具体行此政策 D .商人政治地位高7.明朝期,抗倭的名将(1520— 1577) :“ 人海而居,非往来海中不得食,自通番禁,而附近海洋,一切不通,故民而盗愈起。

” 表明主() A.决抗倭B.开放海禁C.化治安D.全力富民8.徐中在《中国近代史》中:“外国企由于有巨本和大的生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品比中国手也更。

⋯⋯把作副生的村女失去了工作,民勉糊口也日益。

” 一象的影响是()A.中国迅速城市化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C.自然逐走向解体 D .民族本主工壮大9.19 世 70 年代前后,民出了以昌机器厂、昌隆厂、来牟机器磨坊代表的民族工。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2.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

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3.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4.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5.《阅世编》里记载(明朝晚期上海)标布(一种优质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据此可知当时()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D.棉布成为主要衣料6.《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该条款反映出()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7.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政治试题及答案

1.下表是两个时间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政治老师要求同学们分析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述变化的影响,有一位同学绘制了以下四幅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12月4日,工信部正式颁发4G牌照,这必将深刻影响中国手机用户的消费模式及4G产业链发展格局。

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国家直接参与4G产品的生产与销售③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市场准入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关原理,存在下列传导:①→②→价格上涨→③→④→供求平衡。

若要正确反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流程中的①②③④内容应为:A.①某商品供过于求②生产经营者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生产扩大③买方之间竞争、买卖双方竞争④生产经营者之间竞争B.①某商品供不应求②生产经营者减少人、财、物的投入,生产缩小③生产经营者之间竞争④买方之间竞争、买卖双方竞争C.①某商品供过于求②生产经营者减少人、财、物的投入,生产缩小③生产经营者之间竞争④买方之间竞争、买卖双方竞争D.①某商品供不应求②买方之间竞争、买卖双方竞争③生产经营者之间竞争④生产经营者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生产扩大4.2017 年 10 月 2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等。

这一改革有利于:①改善投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②创新企业类型,优化公司结构③取消注册资金,放宽市场准入④降低创业成本,鼓励民间投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当前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摸清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2.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

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3.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4.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5.《阅世编》里记载(明朝晚期上海)标布(一种优质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据此可知当时()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D.棉布成为主要衣料6.《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该条款反映出()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7.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8分)1.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赵佶《锦鸡图》苏汉臣《货郎图》夏珪《溪山清远图》倪瓒《六君子图》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3.‚(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4.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写道:‚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名教之奇变……。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知道曾国藩①肯定《天朝田亩制度》②否定‚圣库‛制度③维护儒家正统思想④肯定资产阶级私有制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记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各种土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

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洋货铺。

‛由材料可以得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6.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下期高2017届入学考试文科综合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24.据史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分封制遭破坏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宗法等级森严25.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26.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使得“经有定本,疏有正义”.这说明唐太宗注重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27.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28.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种变化表明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29.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成都七中高2019届2016-2017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9届2016-2017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9届2016—2017学年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

”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 霍氏家训严格B.极端排斥商品经济C. “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2. 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争论不休。

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来源于A、官营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3. 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东京城纸币铜板拓片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A. 手工技艺的发展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江南市镇的兴起D. 城市布局的变化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

”的经济因素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中国农村封闭落后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5.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从这段描写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得到巩固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列强入侵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变化D.列强的侵略推动了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6.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三诊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7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三诊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成都七中高2014届“三诊”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选择题(48分)1.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

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2.《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大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

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史料反映出唐朝时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D.私营矿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关系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戏4.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5.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倡西学、兴民权6.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名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

……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5.17.文科综合测试(历史)1.《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发达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2.《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

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D.儒家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科举社会”开始设置郡县4.学者李侃《中国近代史》记载:“(中国)1898 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

这说明A.《马关条约》允许投资设厂B.列强加紧资本输出C.工业革命开始D.列强扩大商品倾销5.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6.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袁世凯,他甚至指出,(这)是袁世凯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

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 D.专制理念在中国根深蒂固7.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8.右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有同学为这幅照片拟了四个标题,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C.大跃进的工业成就D.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9.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10.“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公民意识 B.民主政治C.爱国情怀 D.城邦观念11.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

这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A.优生学 B.种族主义 C.殖民扩张理论 D.自由主义经济学说12.2009年,瑞典文学院评价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体现了作家具有A.古典主义风格 B.浪漫主义风格C.现代主义风格 D.现实主义风格13.(26分)“地球村”里生活着众多的国家和民族,自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联系、矛盾冲突贯穿人类历史,民族主义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的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了。

一些国家的种族主义者宣扬种族优劣论,鼓吹“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的欧洲与中国分别产生的影响。

(10分)材料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

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

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

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

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

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

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

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

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摘自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2)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10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6分)14.(26分)“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8年,雅典设立奥泰里克专项基金,规定穷人观剧只要不中途退场,即可得到两个奥波尔的观剧津贴制度。

……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

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

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再那么自觉、有序、善良。

——根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整理(1)试从“价值构建”和“价值破坏”的角度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希腊观剧津贴制进行全面评价。

(4分)材料二新的价值观念在16世纪后的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浪潮。

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2)材料二中的新价值观指什么?(1分)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这一新价值观确立的原因以及对后来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8分)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3)分析20世纪初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主张“道德伦理革命”、价值重构的原因。

(4分)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价值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6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中国价值构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3分)参考答案1.B2.A3.C4.D5.A6.D7.C8.D9.B 10.A 11.D12.D13.(1)对欧洲: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种族主义思潮兴起;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殖民扩张加剧,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矛盾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或两半社会最终形成;挽救危亡进入新阶段(如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每点2分,共4分,具体史实任举一例即可)(2)特点:①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

②政府的政策影响民族主义的激发。

③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

④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

⑤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

(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每点2分。

共10分)(3)认识:①提倡作为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

②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国际风云变换。

③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

④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

(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4.(1)价值构建:有利于完善古希腊民主政治(或有利于公民参政);也含有救助弱者、赈济大众和福利社会的价值意义;(每点1分,共2分)价值破坏: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导致社会道德逐步沦丧;雅典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每点1分,共2分)(2)拜金主义(1分)。

原因:16世纪,经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使人们逐渐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对新的价值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每点2分,共4分)影响:客观上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剧了欧洲社会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每点2分,共4分)(3)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问题:价值观念混乱(道德伦理规范混乱)。

(2分)原因:新文化运动在价值构建上除旧而未能立新;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形式主义上的绝对肯定或否定);社会政治黑暗、经济落后。

(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4)正确的价值构建能够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应该是在道德体系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

(3分,任答1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