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人道和谐之道》陈兆杰剖析

合集下载

《道德经》之众妙之门

《道德经》之众妙之门

《道德经》之众妙之门作者:陈兆杰来源:《醒狮国学》2013年第04期编者按: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开创者,他在儒家之外另外开辟了一条更为宽广的路。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精美的“哲学诗”和“万经之王”,博大精深,玄妙无极。

蕴含了养生之学、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方略、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无尽的智慧宝藏。

《道德经》易求,《道德经》之真法、真传难得。

为此本刊邀约著名文化学者陈兆杰先生,连续10期解读《道德经》之真谛,引领您追寻老子的足迹,领悟天地自然的智慧,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

如果说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圣人,那么老子无疑就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智者、第一哲人。

老子写的《道德经》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道”。

所以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为道家奠定了理论基础,是道家的开山之作。

其实《道德经》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老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代表,《道德经》区区五千余字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行行锦绣。

它博大精深,包藏宇宙,几千年来流传于世,给后人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与人生。

这本书没有一句是属于任何历史的,它属于全部的人类和宇宙,因为他的思想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生命中都是有实践和指导意义的。

我们要怎么才能圆满走完自己的“道”?世人只知道追求“多”,老子却告诉我们要追求“少”;世人只知道往上爬,老子却告诉我们要往下走;世人只知道要坚强,老子却告诉我们要柔弱。

越“少”才能越快乐,越“下”才能越高贵,越“柔”才能越强大。

研读《道德经》,会让你改变人生态度和生命方式。

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

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

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

要随和,就得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

如果你的见识主张和能力比别人强,人际关系好,人家就可能会尊重你.如果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又要搞“以我为中心”。

既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又有可能毁掉你自己。

斤斤计较自己的名誉,地位,什么都要比人家的好,情绪又烦躁,对自己身体必定伤害较大,会容易衰老。

要人家尊重你,关键是自己要尊重人家。

北京大学《和谐之道》国学公益讲堂于9月26日-9月28日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召开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三部分,每期分别有北大教授、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婚姻家庭心灵专家、亲子教育专家、知名企业家、优秀职业经理人、企业培训师、心理专家、社会道德模范人物等精选师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积极、正面、有力的阐述。

太申祥和山庄的全体工作人员愿意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让大家帮助大家,爱心传递爱心。

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

和谐之“道”思政一班王德财2013011841 新中国成立后,每一代领导人都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稳定、幸福的国家。

其实在古代也是如此,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是孟子还是庄子,他们也都希望生存在一个少战乱、远于纷争、和谐、幸福的国家。

庄子就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倡导“万物合一”、“道通为一”的人生哲学。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庄子的眼中,“道”是内存于万物,目的是取消一切对立、冲突、矛盾。

他的哲学构架就在于使整个宇宙在道之内圆融:宇宙定位于道内,而人生亦安排在道的运作中,而最终以达到万物合一、道通合一。

那么,以庄子的观点,怎么才能达到万物合一、道通合一呢?庄子认为:要通过“心斋”、“坐忘”的方法。

何为“心斋”,《庄子》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的“心斋”,抛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从庄子的整个哲学思想来看,“心斋”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亦是领悟“道”的方法之一。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的本性是“虚”和“通”。

“心斋”就是将虚与通结合起来,以实现万物合一,即“道通为一”。

而“坐忘”则是庄子在《大宗师》中借由颜回回答孔子的问题而阐发出来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堕肢体”“离形”,就是忘身。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忘记身体的存在,而是要消除由眼、耳、鼻、舌、身向外驰求所产生的无止境的欲望。

概而言之,“坐忘”就是经由自我纯化的过程,超越形体和心知的限制,做到万虑皆遗,使心怀虚静空明,进入与“大通”,即“道”,同一的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谈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在这里就通过心斋、坐忘的方法,“而御六气之辩”驾驭六气的变化,通过气来达到虚,需者心斋也。

陈兆杰-鬼谷子精品修炼全版课件-PPT

陈兆杰-鬼谷子精品修炼全版课件-PPT

第一篇 捭 阖
捭阖者,天地之道。 捭与阖、阴与阳之间相互转化。 阳 动而行,阴 止而藏; 阳 动而出,阴 隐而入。 一捭一阖,一阴一阳, 开到极点归于合,合到极点归于开, 阴阳二者,循环始终。
捭 阖 术
捭阖之意即是开合的意思。鬼谷子认为:一开 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 关键。所以,古代纵横家常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 工具,并将其运用到游说当中。 捭阖术,与天地之道相通,而天地之道即是阴 阳之道,因此,捭阖术又常常被叫做阴阳术。 在当今社会,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捭阖术,就可 以做到阴阳平衡、进退有度,趋利避害,制胜万物
用于领导艺术
用人者要因人施管
对贤德之人施以开(奖赏鼓励), 对不肖之人施以闭(严法惩处); 对聪明之人施以拔(提拔重用), 对愚蠢之人施以弃(舍弃辞退); 对勇敢之人施以尊(使其尊贵), 对怯懦之人施以卑(使其卑贱); 对仁厚之人施以信(诚信任用), 对义气之人施以情(手足真情)…
用于领导艺术
一、避己之短 用人所长
用于领导艺术
五、自如运用捭阖
3、用阳的方法: 积极主动热情的人,道德会随之增加; 用阴的方法: 冷静处理局面的人,形势会随之助长。 用阳气来追求阴气,就是用道德来包容它 用阴气来接纳阳气,就是用外力来约束它。 阴阳互相追求,遵循开启与闭藏的规律变化。
用于领导艺术
总体归纳
让对方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 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 以便探测出对方在各方面的实力程度和计谋状况。 所谓开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是让别人进来。 所谓封闭,或者是要自我约束;或者是让别人离开。 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 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 封闭来实现。

《道德经》与国学大智慧PPT课件

《道德经》与国学大智慧PPT课件
对应讲义63页—解析道
体味德--燕处超然,知常曰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 言之教(jiào)。万物作焉(yān)而 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 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与国学大智慧
主讲人:陈兆杰老师
陈兆杰先生
6岁负笈求学,博览群书,熟读 易经、道德经、论语、庄子、 孟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 等先秦诸子百家乃至宋明理学 等中国国学经典,充分领略了 国学之精髓,并应用于现代企 业管理培训中。北京大学民营 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 民营经济研究院国学与企业家 课题研究组组长,文化学者, 朴道书院企业家国学私塾主导 老师。
对应讲义93页—应用德
感恩!
何谓修炼? 悟心灵之源,体万物之道
如何修“道”?
授道 修德 传业
《道德经》概述
老子著五千字《道德经》冠盖古今,独 步世界,被称之为“帝王术”原典。 “修道”课程从出世知入世,用诸子解 老子,旁征博引,气象万千,通过老子 修炼可直达明阴阳,悟道德,通天下, 成大业之至高境界。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 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shè)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yǎn)兮其若客, 涣(huàn)兮若冰之将释,敦(dūn)兮 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 (zhuó)之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动之 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 蔽(bì)而新成。
大象无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 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 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yú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易道与人道

易道与人道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 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 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 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 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秋为痎(音:阶,顽固之疾病)疟 (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 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 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 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音:孙, 晚饭)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音:彻, 裂开,),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 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 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八卦阴阳符号的认识
——八卦的基本符号
一阴一阳谓之道


老阳
老阴
坤 8
艮 7
坎 6
巽 5
震 4
离 3
兑 2
乾 1
八经卦歌诀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复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 这些符号从一个最简单的一横“—”开 始,通过神奇的组合,构成了囊括宇宙 万千的八卦,就象一幅美丽的图画。 作为大道至简的“易”,它 所揭示的乃是自然界、人类 • 著名国学大师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个最简 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 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民族哲学思 最简约的规律。 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 为枝繁叶茂的易学。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陈兆杰国学领导力

陈兆杰国学领导力
导意识和领导素养。
四、感悟领导力之《西游记》(上) 人究其一生在于没有悟通天地,没有悟通人生。活了
一生忙忙碌碌,但是茫茫不知其所终。《西游记》悟什么 呢?要悟三层:悟能、悟净、悟空。
五、感悟领导力之《西游记》(下) 解读《西游记》里面至深至远至高的精神内涵,
让诸位从里面去体会出一个领导人所应该把握的最高 意境是什么!
儒:孔丘《论语》、孟轲《孟子》、曾参 《中庸》、 子思《大 学》
道:李耳《道德经》、庄周《庄子》、列御寇《列子》、 杨朱《杨子》、
墨:墨翟《墨子》 法:管仲《管子》—道、商鞅《商君书》—法、慎道《慎
子》—术、申不害《申子》—势、韩非《韩非子》
八代国学传承
先秦诸子:
兵:孙武《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吴起《吴 子》、姜子牙《六韬》、黄石公《三略》
管理之道重在度 领导之道重在悟
国学之门
好人 仁 义 道 德
高人 阴 谋 诡 计
方便法门
四大名著: 《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国学领导力
1、 易经: 天地之道 2、 孔子: 为人之道 3、 大学: 修身之道 4、 孙子: 韬略之道 5、 孟子: 内圣之道 6、 韩非: 统驭之道
十二、国学与领导力对接实战典型(下) 我们学会了任长;我们领悟了仁义;我们把握了
能力;我们学会了谦卑。但我们需要学习领导力更深 更远的国学境界!
八代国学传承
原始易经: 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写爻辞、 孔子做十翼。 易经三易:夏朝--连山、商代---归藏、 周朝---周易、
八代国学传承
先秦诸子:
纵横:王诩《鬼谷子》、苏秦《苏子》、张仪《张子》 名:公孙龙《公孙龙子》、惠施《惠子》 杂:吕不韦《吕氏春秋》

重塑领导者2

重塑领导者2

人际关系的成功
人际关系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信任
你是谁
上级的下级
下级的上级
同事的同事
……
与上级的关系
1、工作就是一切 2、把信交给加西亚 3、星期五轮胎 4、己所欲,施与人
与下级的关系
领导和淑女一样,如果你老是提醒别人
你是,就证明你不是 —撒切尔 你们当中谁要做大人物,就得作你们的 仆人;谁要居首,谁就得做大众的奴仆 —引自《圣经》
标,并为实现远期目标制定进行变革的 战略。 经营方向的拟定是领导行为的重点 也是 确定企业的变革方向。
联合群众
通过言行将所确定的企业经营方向传达
给群众,争取有关人员的合作,并形成 影响力,使相信远景目标和战略的人们 形成联盟,并得到他们的支持。
激励与鼓舞
领导行为的激励与鼓舞过程要达到激励
评价最低(最不受欢迎)的领导特征
孤独不合群 性格暴躁/易怒 不善交际 含糊其辞 自私 冷酷无情 刚愎自用 缺乏合作
(Loner) (Irritable) (Asocial) (Non-explicit) (Egocentric) (Ruthless) (Dictatorial) (Non-cooperative)
与下级的关系(续)
1、实现领导:一种技能,用来影响别人,
让他们全心投入,为达成共同目标征战 不懈 2、建立威信:一种技能,运用影响力, 让别人甘心情愿地照你的决心行事 3、奉献:满足所需而非所欲 4、爱 5、决心=意图+行动
5、观念篇
木桶理论 客户关系 企业文化 创新与创造
领导者最富价值的素质

--- 在现代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企 业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将不是营销才能、 信息 技术或其他任何专业知识,而是个人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九
見群龍無首,吉
乾卦之綜合系統解釋
科學發展觀之系統平衡論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使,六位時成, 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再田,德 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或躍在淵, 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 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 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 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 「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国学精粹
生命與事業的寶典
易道人道和谐之道
主讲人 陈兆杰
企業家想要擁有戰略與領導力 首先問自己
我是誰?
請問:
道?是由何組成的?
什麼是以人為本的管理與和諧社會?
在美國的時候,外國朋友常問: Where is China? How are Chinese?
你們為何叫(中)國?
你們為何叫(龍)的傳人?
清華大學的校訓: 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 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 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 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天 )



巽 震



太陰
少陰
少陽
太陽


坤第二:坤下坤上

元亨,利牝(pinˋ)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初六
履霜,堅冰至.
六二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
含章,可貞. 或從王室,無成,有終.
六四
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
黃裳,元吉.
上六
(火) (澤)
(天 )



巽 震



太陰
天 水 地
少陽
少陰
太陽



先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八卦方位图
易图
河图洛书


《易经· 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记载,但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 子,《易经》中没有绘图,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解释。先秦 时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等书也提到河图洛 书,但都没有绘出图形。 河图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是五行的来源。洛书 就是八卦。 今天人们看到的以黑白圈点表示的河图和洛书出自宋代, 据说是北宋初著名道士陈抟绘制,以一至九的排列为河图, 一至十的排列为洛书。北宋刘牧著《易解》,改变陈抟的 说法,以一至十的排列为河图,一至九的排列为洛书。南 宋朱熹《周易本义》肯定刘牧的说法,于是世人皆信从十 为河图,九为洛书。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 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 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 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 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 施,天下平也。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用六
利永貞.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 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鹹亨。牝 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 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 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 也。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 地道光也。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 事,知光大也。括囊無咎,慎不害也。黃 裳元吉,文在中也。戰龍於野,其道窮也。 用六永貞,以大終也。文言曰:坤至柔, 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 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其道順乎?承天而 時行。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 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 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 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 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 無咎。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 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 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 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 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 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 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 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 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 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 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 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 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 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 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 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 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 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 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 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 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天 離-日 坎-水 坤-地
中國生命哲學的寶典---易經
觀象--算數--說理--占卜
太卜掌三易
連山 (夏 )
伏羲氏 (山墳)
歸藏 (商 )
神農氏 (氣墳)
周易 (周 )
軒轅氏 (形墳)
精氣神---天地人
爻:


九-奇數
爻:
六-偶數
一 陽 一 陰 之 為 道 由下到上
上. 五. 四. 三. 二. 初.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 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 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 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 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地 )
(山 )
(水 )
(風 ) ( 雷 )
(火) (澤)
----
周易之基本結構圖解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
ㄧ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中国易经文化與核心就是和谐.就是:
中庸!
何謂中?



中庸的核心意义
过犹不及
周易的核心意識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 )
(山 )
(水 )
(風 ) ( 雷 )
河图
洛书


乾 兌 離 震 巺 坎 艮 坤

兌 離
震巺坎艮 Nhomakorabea坤
乾第一:乾下乾上

元亨,利貞
初九
潛龍,勿用
九二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無咎.
九四
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
亢龍,有悔
貴而無痊.高而無民.過度飽滿.極度膨漲.
知進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知喪.

綜合: (乾)(坤)兩卦精神的意義
宇宙論:循環系統.起滅一體. 本體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認識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平衡互補. 方法論:止.定.靜.安.慮.得. 操作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行為論:天.地.人. 具體表徵:勤勞.節儉.樸實.雄心.樂觀. 謙虛.忍耐.包容.內斂.守禮. 慈悲.愛語.知退.寬容.正直. 誠信.忠貞.慎思.明辨.篤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