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1
计算机应用基础(最新版)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概括起来可 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CAD、CAM、CAT和CAI等。 5.网络应用 6.人工智能 7.生活、工作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思考题〗 1、你心目中的计算机是怎样的? 2、现代计算机电路元件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3、谈谈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接合上网搜索的资料,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呢? 5、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整理归纳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信息。 6、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整理归纳关于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的相关信息。
信等。
1.1.2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6、可靠性高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巨型化:发展高速、大存储容量和强大功能的超大型计算机。用于 核反应、天文、气象、宇宙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及新兴科学 。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2计算机进制与信息编码
1.2.3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 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无论是程序还是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 其中,一个二进制是数据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计算机处理信息时, 一般以一组二进制数作为一个整体,这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word)。一个 字的二进制位数自然数为字长。不同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字长不同。计算机中 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 要指标。 有关存储的常用度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下: 1kB=210Byte=1024B(Byte) 1MB=220Byte=1024kB=1024B×1024B(Byte) 1GB=230Byte=1024MB=1024×1024×1024B(Byte) 1TB=240Byte=1024GB=1024×1024×1024×1024B(Byte) 其中,k、M、G、T分别称为千、兆、吉、太。
计算机应用基础1

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 A:1946年_____。
2、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是_ C:数模混合计算机_____。
3、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_ C:编制的软件___。
4、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_ B:军事___。
5、在计算机领域,数据是_ A: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_____。
6、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 B:硬件和软件___。
7、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_ B:位___。
8、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C:编译程序____。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B:软件_。
10、显示器是微型机常用的输出设备,输出内容不包括_ D:用户输入的声音_____。
11、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还包括__ A:内存容量____。
12、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 C: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___。
13、ASCII码可以表示的字符个数是__ C:128____。
14、不同的显示器有其相应的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部件的英文术语的缩略语不包括D:DGA ______。
15、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此外,主要性能指标还有D:主频______。
16、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先后依次打开了aa.doc、bb.doc、cc.doc、dd.doc 等4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文档名为__D:dd.doc 。
17、在Word菜单栏的某些菜单中,某个菜单项右端带有省略号"…",表示_ D:执行该命令会打开一个对话框_。
18、假定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D25,则此地址的类型是__ A:相对地址______。
19、在Excel 2003中,假定需要利用H8单元格计算C8:G8区域内的最小值,则输入为_ A:=MIN(C8:G8)___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10+WPS-Office)-教案--第1课---探秘计算机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时分配表课题任务一探秘计算机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2)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3)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5)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6)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思政育人目标: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技术钻研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适应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3 min)→情景导入(3 min)→学习新知(30 min)→课堂互动(7 min)→评价修正(2 min)第2节课:情景导入(3 min)→学习新知(35 min)→课堂互动(5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3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情景导入(3 min)⏹【教师】展示历代计算机图片从重达30余吨的庞然大物到可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计算机的发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从最初的数值计算到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办公、学习、娱乐……计算机究竟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
告知学习目标2⏹【学生】聆听、思考⏹【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相信大家必然也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到了我们现如今所使用的计算机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计算机具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分类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的前世今生学习新知(30 min)任务1-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教师】结合教材第二页视频(详见教材),提问题,学生讨论,随机提问什么是计算机,它经历哪些阶段⏹【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通过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带领学生认识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和高速处理的电子机器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1、键盘 2、鼠标 3、扫描仪
4、麦克风 5、摄像头 6、触摸屏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2.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它是一个记忆装 置,也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程序存储控制的基础。
1.按存储介质分类 2.按存取方式分类 3.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 4.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5.按所处位置及功能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主板
主板又称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和母板 (Motherboard),是微型计算机中最主要的一个集成电路板,它将 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CPU、存储器、输人输 出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等各种器件通过主板上的插槽、接口、总线 以及数据线相连,从而能够协同配合工作。
1.1.2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4、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大大超出了 单纯计算工具的功能范畴,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计管机 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网络化 2、智能化 3、巨型化和微型化
PART 0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程说明书

上机考试
第18周
停课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去实验中心上机操作。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实验名称及时间:
实验:实验教材相关实验
每周一(5、6节)、周二(1、2节),东校区实验中心机房
第13周
第3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
3.1Excel2003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3.2格式化工作表
周一3.4节4A201室
周四3.4节4A201室
每周一(5、6节)、周二(1、2节),东校区实验中心机房
第14周
第3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
3.3公式和函数
3.4数据管理与操作
作业:P69数据的计算
第15周
第3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
3.5应用图表
3.6打印
3.7交互操作
作业:P82实验教程3.6.2
每周一(5、6节)、周二(1、2节),东校区实验中心机房
第16周
复习
复习word 2003和excel 2003操作
每周一(5、6节)、周二(1、2节),东校区实验中心机房
170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的入门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和专业课紧密衔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及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练习题及答案

A. 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 先开显示器再开打印机 C. 先开主机再打开显示器 D. 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 (D) 10、 关于扩充 ASCII 码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准确的描述应是( )。 A. 使用8位二进制数,最右边一位为1 B. 使用8位二进制数,最左边一位为1 C. 使用8位二进制数,最右边一位为0 D. 使用8位二进制数,最左边一位为0 (B) 1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 )来划分的。 A. 内存容量 B. 电子器件 C. 程序设计语言 D. 操作系统 (B) 1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年。 A. 1936 B. 1946 C. 1956 D. 1975 (B) 13、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到第四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运算器、控 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称为( )体系结构。 A. 艾伦·图灵
(D) 26、 下列程序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A. 编译程序 B. C 源程序 C. 解释程序 D. 汇编程序 (B) 27、第一代计算机的特征以( )为逻辑元件。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集成电路 D.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集成电路时代 (A) 28、 从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微型计算机,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 算机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 A. 4 B. 6 C. 7 D. 3 (A) 29、 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地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 )。 A. 采用了开关电路 B. 采用了半导体器件 C. 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49、计算机与计算器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案: 计算机是一种能高速运行、具有运算和存储能力、由程序自动控制执行的电 子装置。计算器是只有运算作用的电子装置。是否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是计算机和计算器 的一个主要差别。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完整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介绍一些重要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关机、重启等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使用鼠标、键盘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包括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
2.3 其他操作系统简介简要介绍Linux和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使用让学生熟悉Microsoft Word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基本操作。
3.3 其他文字处理软件简介简要介绍WPS Office等其他文字处理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应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使用让学生熟悉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10.25计算机应用基础1

3. 字 (Word)
计算机一次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字的长度 称为字长。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用于表示数据或信息的长度。 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字长越长的计算机的运算速 度越快,精度也越高。字长通常成为一个计算机性能的标志。
1.3.2数值数据的表示
整数
实数
• 二进制与八、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
–(1)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数
例3:
将(100011010.1101)2转化为八进制数。 解:转换过程如下
100 011 010.110 1 00
4 3 2 . 6 4
∴ 转换结果为(100011010.1101)2=(432.64)8
–(2)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数
将十进制数(125.125)10转换成二进制数:
2 125 2 62 2 31 2 15 2 7 2 3 2 1 0 1 0 1 1 1 1 1 低
小 数 部 分 转 换
整 数 部 分 转 换
高
0.125 × 2 0.25 × 2 0.5 × 2 1.0
0 0 1
高
低
∴ 转换结果为(125.125)10=(1111101.001)2
微型化 巨型化
多媒体化
网络化 智能化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 ——笛卡尔(1637)
1.1.2 计算机的特点
通过网络共享资源
超强的记忆能力 高速的处理能力
存储大量数据
处理的对象: 可以处理一切用数字加以表示的信息
特点
很高的计算精度
处理的内容: 可以进行各种运算 (算术和逻辑)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古代算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Office
Office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办公自动画 Office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办公自动画 套转软件。它包括: 套转软件。它包括: • 字体处理软件Word 字体处理软件Word •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 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oint 演示文稿软件Powe础课程
内容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 知识 Windows操作 操作第二部分 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第二部分 Windows操作系统 Office第三部分 Office第三部分 Office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内的信息显示 多媒体技术
第二部分 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基本操作 Windows基本操作 Windows中文输入法 Windows中文输入法 资源管理器 我的电脑和回收站 控制面板 打印机设置 多媒体 附件程序 MS-DDS方式 MS-DDS方式 网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