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钦差大臣(节选)_背景知识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钦差大臣(节选)》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钦差大臣(节选)》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钦差大臣(节选)》课文精讲10.《饮差大臣(节选)》课文精讲本文通过写被骗官员念骗子骂他们的信和市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我揭露隐私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俄国官僚的丑恶和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及其荒唐反动的本质。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憋不住()逮捕()阉马()龇牙()跺脚()爵士()谣言()2、形近字┍钦:钦差┍惮:忌惮┍爵:爵士┕欣:欣悦┕蝉:蝉鸣┕嚼:咀嚼┍谣:谣言┍拨:挑拨┍阉:阉马┕傜:傜族┕拔:拔河┕庵:尼姑庵3、词语解释【寻欢作乐】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无所畏忌。

【时来运转】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死乞白赖】指纠缠不休。

【俏皮】课文中指说话幽默、风趣。

【扯淡(dàn)】课文中指胡说乱道。

此外还指①闲扯。

②没意思;不相干。

【造谣生事】捏造谣言,挑起事端。

【鸡犬不宁】形容搅扰得很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4、文学(文体)常识果戈理,全名是_______________。

一八三五年,果戈理出版了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集《__________》,之后又出版了小说集《___________》,其中最有名的是中篇小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一八三五年底,果戈理根据_____________提供的素材,写成了五幕_____喜剧《____________》。

果戈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果戈理是_______国作家,本文选自《_________》。

【参考答案】1、biē dài yān zī duò jué yáo4、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外套》《狂人日记》普希金讽刺《钦差大臣》《死魂灵》俄《果戈理小说戏剧选》二、课文学习1、果戈里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系列俄国官僚的典型形象,全剧有正面人物吗?【明确】没有。

果戈里在喜剧中,不仅揭露了边远小城市的地方官吏,而且揭露了当时俄罗斯整个官僚机构。

[实用参考]《钦差大臣(节选)》导学资料精华(原创)

[实用参考]《钦差大臣(节选)》导学资料精华(原创)

钦差大臣〔节选)一、目标引路知识与能力:1、了解俄国官场的腐败。

2、积累字词,领悟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剧中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根据剧中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推想故事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讽刺内涵。

2、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

二、课前预习字词疏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钦.差(qīn)诸.位(zhū)岔.子(chà)憋.(biē)哆嗦.(suō)剥.掉(bāo)逮.捕(dài)奉.告(fèng)上尉.(wèi)总督.(dū)肆无忌惮.(dàn)挨.穷受苦(ái)官衔.(G ián)阉.(Pān)时来运转.(zhuǎn)塌.(tā)爵.位(jué)跺.脚(duò)龇.牙(zī)惩.罚(chéng)流氓.(máng)心窍.(qiào)造谣.(Páo)挑拨.(bō)(Gíng P uán)淑.女(shū)天真无邪.(G ié)行辕..2、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场(chǎng)场地逮(dǎi)逮住剥(bō)剥削(cháng)场院(dài)逮捕(bāo)剥皮行(háng)行业挨(āi)挨门挨户晕(Pūn)晕倒(Gíng)人行道(ái)挨打(Pùn)黄晕(hàng)树行子(héng)道行好(hǎo)完好难(nán)困难(hào)喜好(nàn)难民3、解释下列词语。

钦差:受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外出处理大事的官吏。

诸位:敬辞,总称所指的若干人。

岔子:岔路,分岔的道路;事故,错误。

制服:同“制伏”,指用强力压制使顺从;军警、学生、机关工作人员等穿戴的有统一规定式样的服装。

10 钦差大臣(节选)_背景知识

10 钦差大臣(节选)_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

他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界的奠基人。

他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生于乌克兰一个小地主家庭。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爱好戏剧、乌克兰歌谣和民间传说。

1821年入涅仁中学,接受了民主思想。

上中学时,他就尝试写剧本,并亲自登台演戏,尤其善于演老年人的角色。

1828年毕业后在彼得堡谋到小公务员职位,生活贫困,却熟悉了俄国官僚制度和彼得堡的生活内幕。

这期间,他看到了俄国官僚制度的黑暗内幕,上司贪赃枉法,同僚卑鄙庸俗,他很快就辞职不干了。

但这段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他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地把他认为有用的材料记下来。

这些笔记是他积累生活资料的仓库,也是他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果戈理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故事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富有幽默感和抒情味。

1835年出版《密尔格拉得》,作家转向现代生活题材,同时创作了《塔拉斯·布尔巴》、《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揭露了彼得堡生活的矛盾,批判金钱和权势的罪恶,对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

1833年果戈理开始从事讽刺喜剧的创作。

1836年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的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

1842年果戈理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同时发表中篇小说《外套》和喜剧《婚事》等。

他以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的无穷力量。

他的创作,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自由思想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时,果戈理就被誉为“自然派”的创始者和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

1852年3月4日病逝。

写作背景1835年秋天,果戈理去拜访普希金。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课件

钦差大臣〔节选)教学课件

经过一系列斗智斗勇,钦差大臣最终战胜了邪恶 03 势力,为百姓伸张了正义。
2024/1/28
8
主要人物角色及特点
钦差大臣
忠诚勇敢,智慧过人,敢 于担当,为民除害。
百姓
受苦受难,渴望正义,支 持钦差大臣,提供重要线 索。
2024/1/28
当地官员
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狡 猾奸诈,阻挠钦差大臣办 案。
9
2024/1/28
29
教师总结及答疑
2024/1/28
教师总结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 点评和总结,强调节选部分在《 钦差大臣》中的重要性,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作品。
答疑环节
学生可就课堂内容或相关问题进 行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30
2024/1/28
THANKS
02 作者经历
果戈理曾亲眼目睹官僚们的丑恶行径,对俄国社 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
03 创作动机
通过《钦差大臣》揭露俄国官僚制度的黑暗面,
唤起民众觉醒。
2024/1/28
5
作品地位与影响
01
02
03
文学史地位
《钦差大臣》被誉为俄国 讽刺喜剧的典范之作,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社会影响
02 钦差大臣在节选部分的言行举止,对后续情节发 展有何预示或影响?
2024/1/28
28
学生分组讨论及分享
分组讨论
学生可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社会背景等)进行深入讨 论,探讨节选部分在《钦差大臣》整体剧情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享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形成课堂互动和交流。

10 钦差大臣(节选)

10 钦差大臣(节选)
戴便帽的猪
坏蛋
好酒贪杯的酒鬼
地地道道的莫凡东
满身是葱臭
3.市长和官员们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后,有什么表现?根 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示例:捶胸顿足,暴露自我,互相埋怨。
9
1.本文情节极富讽刺性,体现在哪里?
明确:本文强烈的讽刺性精彩之处就在于假钦差不是 在他行骗过程当中被人们识破的,恰恰是他自己写给 朋友的信被一向喜好偷拆他人信件的邮政局长看到后 才被发现的。更显匠心独具的是,作者竟让那些上当 受骗的官员们自己去念骗子大骂他们的话,从而产生 了极强的讽刺效果。这一场戏假钦差虽然没有上场,
10 钦差大臣(节选)
1
中国舞台上演《钦差大臣》
2
3
1.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戏剧冲突反映的社会现 实。 2.揣摩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学习辛辣、幽默语言的 运用。 3.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对社会进步的价值。
4
果戈理(1809-1852), 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 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 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说《外套》 《死魂灵》和讽刺戏剧《钦差 大臣》。
丑陋嘴脸。
4.本文的中心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围绕假钦差被识破的中心事件,体现达官贵人的厚
颜无耻,揭露沙俄制度的腐朽荒唐的本质。
11真Βιβλιοθήκη 钦差大臣来了,“哑场”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
表现?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示例: 市长:啊?——快!快!快!准备好我的接客厅,沏 最好的茶„„ 市长女儿、妻子:(赶快拿出首饰盒和化妆盒,对着 镜子忙起来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邮政局长:可能又是假的吧?我可不想再白花冤枉钱了。
但他的影子就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一个个达官显贵的身

10 钦差大臣(节选)_课文分析

10 钦差大臣(节选)_课文分析

10. 钦差大臣(节选)《钦差大臣》以普希金所提供的一个趣闻为情节基础,将俄国官僚社会的全部丑恶和不公正的事物集中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进行了嘲笑”。

故事发生在俄国某偏僻城市,以县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到钦差大臣前来视察的消息,惊慌失措,竟将一个过路的彼得堡小官员赫列斯达可夫当作钦差大臣,对他阿谀、行贿。

正当市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钦差”、做着升官发财美梦时,传来了真正的钦差大臣到达的消息,喜剧以哑场告终。

果戈理以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刻画了老奸巨猾的县长、玩忽职守的法官、不顾病人死活的慈善医院院长、愚昧的督学、偷拆信件的邮政局长——所有这些形象都异常真实地反映出俄国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质特征。

赫列斯达可夫是染上一身彼得堡贵族官僚习气的外省青年,轻浮浅薄,爱慕虚荣,自吹自擂,厚颜无耻,在当时俄国社会具有典型意义。

节选部分之前的情节是:潦倒落魄的花花公子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县城的官吏们误认为是“钦差大臣”,他将错就错,诈骗县城的官吏和商人们,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

官吏们分别去拜见赫列斯达可夫,用了各种不同的借口送钱给他,希望以此来获得这位大官的青睐,确保现有的官职,同时更希望日后在仕途上能多多得到这位大官的提携。

赫列斯达可夫数了数到手的钱,可真是发了大财!他随即给他在彼得堡的好友特略皮奇金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一意外的收获。

同时,决定带上这笔钱财尽早溜走。

县城的名士们闻讯钦差大臣要做县长的女婿而纷纷前来道喜。

县长家一片祝贺声,笑语不断,热闹极了。

突然,神色惊慌的邮政局长手里举着一封拆开的信,冲了进来。

一场闹剧便拉开了帷幕。

节选部分作品以赫列斯达可夫的一封信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戏剧的舞台上,通过信中内容揭穿了以市长为首的一群贪官污吏因平时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而急于巴结上司,以掩盖罪行的种种丑态,真实地展示一幅沙皇统治下官场生活的群丑图,深刻地揭示了官僚制度的昏聩腐朽。

2024年10钦差大臣节选

2024年10钦差大臣节选
中外作品差异
虽然中外都有类似题材 的作品,但在表现形式 、讽刺手法等方面存在 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审美取向。
24
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注重道德伦理、忠诚孝道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西方文化价值观
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注重个人权利的实现。
2024/2/28
价值观在作品中的体现
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7
制度改革呼声高涨
2024/2/28
政治体制改革
剧中通过钦差大臣的思考和呼吁,表达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
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是遏制腐 败和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防止官员腐败和保障政 府廉洁高效的重要手段。
细腻的心理描绘
作者还通过对人物心理的 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物内 心的世界,使得人物形象 更加立体丰满。
14
2024/2/28
04
社会现象批判与反思
CHAPTER
15
官场腐败问题揭露
官员贪污受贿
剧中通过钦差大臣的视角,揭露 了官员们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寻租
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 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严重破坏 了政治生态。
作用
代表皇帝监督地方官员的执政情况,查处违法乱纪行为,维 护社会稳定和皇权统治。在故事中,赫列斯达可夫虽非真正 的钦差大臣,但他的到来却揭露了当地官场的腐败和丑陋面 目。
6
2024/2/28
02
节选内容分析与解读
CHAPTER
7
关键情节梳理与回顾
钦差大臣微服私访

《钦差大臣》(节选)解析

《钦差大臣》(节选)解析
慈善医院主任 (亚尔捷米) 退职要员 (柯罗布金) 及其妻子
法官(亚莫斯) 地主 (鲍布钦斯基) (陀布钦斯基)
(鲁卡)
(第八场):大 家发现“钦差”真相, 丑态百出。
剧情设计
(精巧)
(哑场):真钦差到, 大家丑态百出。
动动手
你能根据情节的发展,给第八场 分层吗?
第一层从“前场人物,”至“众人:念吧, 念吧!”------念信前 第二层从“邮政局长:(读信)”至“特 略皮奇金先生收”。-----念信中 第三层从“某淑女:真是没想到的祸事” 至“不对,是你先那个的”。------念信后
钦 差 大 臣
果 戈 里
果戈里(1819~1852)俄国19世纪前 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 这时,从一个豪华包厢里站起来一个人,他是沙皇 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尼古拉一世,只听他恨恨地对身边的王公大臣说: 之一。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 “这叫什么!我感到它在用鞭子抽打我们的脸,其中 在彼得堡当过小公务员,薪水微薄,生 把我抽打得最厉害。”说罢,他出了包厢,气呼呼地 活拮据,这使他亲身体验了“小人物” 回到了宫中。贵族大臣们早就感到不痛快了,戏好象 的悲哀,也目睹了官僚们的荒淫无耻, 专门讽刺他们似的,沙皇走了,他们一个个都溜掉了。 贪赃枉法、腐败堕落。 19《钦差大臣》通过艺术形象全面批判了俄国社会中 世纪的俄国是一个充满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时代,一方 的丑恶,所以才遭到沙皇的痛恨。他们写文章恶毒攻 面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在拼命地苟延残喘,一 击作者,还威胁要把果戈理流放到西伯利亚。果戈理 方面缓慢但是向前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革命民主 不得不离开俄国,逃亡到意大利。 主义,使得阴云密布的天空出现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 时代的曙光,代表作《钦差大臣》无情地嘲笑了俄国封 建官僚社会的丑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

他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界的奠基人。

他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生于乌克兰一个小地主家庭。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爱好戏剧、乌克兰歌谣和民间传说。

1821年入涅仁中学,接受了民主思想。

上中学时,他就尝试写剧本,并亲自登台演戏,尤其善于演老年人的角色。

1828年毕业后在彼得堡谋到小公务员职位,生活贫困,却熟悉了俄国官僚制度和彼得堡的生活内幕。

这期间,他看到了俄国官僚制度的黑暗内幕,上司贪赃枉法,同僚卑鄙庸俗,他很快就辞职不干了。

但这段生活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他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他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地把他认为有用的材料记下来。

这些笔记是他积累生活资料的仓库,也是他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果戈理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故事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富有幽默感和抒情味。

1835年出版《密尔格拉得》,作家转向现代生活题材,同时创作了《塔拉斯·布尔巴》、《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揭露了彼得堡生活的矛盾,批判金钱和权势的罪恶,对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表同情。

1833年果戈理开始从事讽刺喜剧的创作。

1836年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的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

1842年果戈理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同时发表中篇小说《外套》和喜剧《婚事》等。

他以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俄国封建农奴专制的种种罪恶,并诗意盎然地歌颂了祖国的光辉未来和人民的无穷力量。

他的创作,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而且对俄国人民自由思想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时,果戈理就被誉为“自然派”的创始者和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

1852年3月4日病逝。

写作背景
1835年秋天,果戈理去拜访普希金。

两人谈了一些文学创作上的问题。


着,普希金讲了一个笑话,是他亲身经历的事。

他说:“两年前,我到喀山一带搜集材料,准备写一部关于普加乔夫的历史著作。

路过奥伦堡附近的一个小县城时,那里的县长听说我是彼得堡去的,把我当作皇上派去的‘钦差大臣’,拼命奉承巴结我,还向我行贿。

想象一下当时他们的丑态吧!我一再声明自己不是什么‘钦差大臣’,等他们弄清了真相,对我的态度立刻不同了,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

”“竟然会有这种事!真可笑。

”“是啊,这样的事也许在我们专制的俄国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说起来,这真是个喜剧素材呢!”“对呀!我马上回去写个剧本,把这种丑恶的事写进去,把官场中的丑态统统揭露出来。

”1835年底,果戈理根据普希金提供的素材,写成了五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1836年初开始上演,引起了轰动。

但却遭到沙皇和官僚们的痛恨,他们写文章恶毒攻击作者,还威胁要把果戈理流放到西伯利亚。

果戈理不得不离开俄国,逃亡到意大利。

《钦差大臣》简介
《钦差大臣》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一反当时俄国舞台毫无思想内容的庸俗笑剧和传奇剧的做法,在继承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以社会主要矛盾——官僚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为基本社会冲突的社会喜剧,并以典型生动的形象和紧凑的情节以及深刻犀利的讽刺,跃居当时世界剧坛的前列,剧本题词“自己脸丑,莫怨镜子”——形象地阐明了文学创作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

市长的台词“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则直接表现果戈里现实主义喜剧的社会作用。

他的不朽剧作《钦差大臣》,不仅标志着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喜剧发展的高峰,而且为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戏剧创作指明了一条现实主义道路,剧本《钦差大臣》同时标志着果戈里的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