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数计算公式
空气散热计算公式

空气散热计算公式空气散热是指通过空气传递热量,以降低物体的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空气散热的量,以确定适当的散热方式和散热设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空气散热计算公式。
一、传热功率传热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给或从物体中流动的热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传热量的绝对值表示,单位为瓦特(W)。
对于空气散热,传热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ΔT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热交换面积,ΔT表示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传热系数h是一个物质特性,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流动方式、流速等因素。
对于空气散热而言,传热系数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或参考经验值。
热交换面积A是指热量传递的表面积。
对于平板形式的热交换器,热交换面积等于散热片的表面积。
温差ΔT是指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标进行表示。
二、对流传热在空气散热中,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热实现的。
对流传热是由于流体动力学引起的热量传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ΔT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 表示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对流传热系数h是一个关于流动速度、气体性质和传热面积的函数。
对于自然对流(即无外力作用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较低;而对于强制对流(即外力作用下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较高。
传热面积A是传热的表面积,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温差ΔT是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可以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标进行表示。
三、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通过电磁辐射(主要是红外辐射)进行的热量传递。
辐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通过辐射传热系数来描述。
辐射传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热功率,ε表示辐射率,σ表示史蒂芬-波尔兹曼常数,A表示辐射传热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物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辐射率ε是一个描述物体辐射特性的参数,取决于物体表面材料、几何形状和表面状况等因素。
LED散热计算公式详解..

LED散热计算公式详解..LT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LED是个光电器件,其工作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的温度升高。
在大功率LED中,散热是个大问题。
例如,1个10W白光LED若其光电转换效率为20%,则有8W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若不加散热措施,则大功率LED的器芯温度会急速上升,当其结温(TJ)上升超过最大允许温度时(一般是150℃),大功率LED会因过热而损坏。
因此在大功率LED灯具设计中,最主要的设计工作就是散热设计。
另外,一般功率器件(如电源IC)的散热计算中,只要结温小于最大允许结温温度(一般是125℃)就可以了。
但在大功率LED散热设计中,其结温TJ要求比125℃低得多。
其原因是TJ对LED的出光率及寿命有较大影响:TJ越高会使LED的出光率越低,寿命越短。
K2系列白光LED的结温TJ与相对出光率的关系。
在TJ=25℃时,相对出光率为1;TJ=70℃时相对出光率降为0.9;TJ=115℃时,则降到0.8了。
:TJ=50℃时,寿命为90000小时;TJ=80℃时,寿命降到34000小时;TJ=115℃时,其寿命只有13300小时了。
TJ在散热设计中要提出最大允许结温值TJmax,实际的结温值TJ应小于或等于要求的TJmax,即TJ≤TJmax。
大功率LED的散热路径.大功率LED在结构设计上是十分重视散热的。
图2是Lumiled公司K2系列的内部结构、图3是NICHIA公司NCCW022的内部结构。
从这两图可以看出:在管芯下面有一个尺寸较大的金属散热垫,它能使管芯的热量通过散热垫传到外面去。
大功率LED是焊在印制板(PCB)上的,如图4所示。
散热垫的底面与PCB 的敷铜面焊在一起,以较大的敷铜层作散热面。
为提高散热效率,采用双层敷铜层的PCB,其正反面图形如图5所示。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散热结构。
热是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散热。
大功率LED主要的散热路径是:管芯→散热垫→印制板敷铜层→印制板→环境空气。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

风扇总热量=空气比热X空气重量X温差,这里的温差是指,你进风的温度与最终加热片的温度的差值,照你说的,250-80(最加热片的温度)-25(进风空气的温度)=145度,你给的倏件还一样,就是热量不知道,或者电器做的总功不知道,电器做的总功/4.2=风扇排出的总热量知道的话就可以根空气重量=风量/60X空气密度逆推出风量.设:半导体发热芯片平均温度T1(工作时的温度上限,也就是说改芯片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取决你的设计要求了),散热片平均温度T2,散热片出口处空气温度T3简化问题,假设:1.散热片为热的良导体,达到热平衡时间忽略,则有T1=T2;2.只考虑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不予考虑。
又因为半导体发出的热量最终用来加热空气,则有:880W=40CFM*空气比热*(T3-38°C)注意单位统一,至于空气的比热用定容的吧。
上式可以求出(实际上也就是估算而已)出口处空气温度T3,根据散热片的散热公式(也是估算),有:P=λ*【T2-0.5(T3+38°C)】*A其中:P为散热功率,λ为散热系数,A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T2-0.5(T3+38°C)】为温差;其中:λ可以通过对照试验求(好吧,还是估算)出来,这样就能大概估算出需要的散热器面积A了。
P.S.误差来源1:散热器温度和芯片温度肯定不相等,热传导需要时间,而且散热片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严格相同,只是处在动态平衡;误差来源2:散热片的散热公式是凭感觉写的。
应该没大错,但肯定很粗糙。
自己修正吧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轴流风机风量散热器的信息讲解2011-06-02 17:06轴流风机风量散热器的信息讲解风量是指风冷散热器风扇每分钟排出或纳入的空气总体积,如果按立方英尺来计算,单位就是CFM;如果按立方米来算,就是CMM。
散热器产品经常使用的风量单位是CFM(约为0.028立方米/分钟)。
50×50×10mm CPU风扇一般会达到10 CFM,60×60×25mm风扇通常能达到20-30的CFM。
记住这13个数学公式,3步搞定自然冷却散热器尺寸

文章来源:安世亚太官方订阅号(搜索:peraglobal)对于没有太多热设计经验的人来说,散热器尺寸的计算可能是显得比较麻烦。
有不少商业软件,输入你的要求,便可以帮你设计合理的散热器,以满足相应的散热要求。
如果无法使用该类型的散热器设计软件,则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进行一些快速计算,在满足热源所需温度的前提下,以设计得到合理的散热器大小尺寸。
第一步:散热器设计假定通过做一些简化假设,可以手动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散热器的分析设计。
设定热源的温度要求,将计算出散热器的尺寸要求。
图1 板翅散热器的几何尺寸图1为一个典型的板翅散热器几何示意图。
这种散热器通常用来冷却LED灯具、Mos管等等。
对于这样一个散热器而言,需要确定6个数值。
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性,需要做以下假定:翅片厚度t、基板厚度b导致的面积比散热器整体的面积小很多;散热器的导热率足够大,以至于散热器表面的温升比较均匀,与热源的温度近似相等;散热器的长宽与热源相同,并且散热器安装与热源的中心位置;热源与散热器基本紧密接触。
上述假定将对散热器的计算产生一些误差. 但是,进行此类计算,主要是为了粗略计算散热器的尺寸大小,然后再使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方法、或者软件来改进散热器的设计。
所以,假定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
如图1所示,本案例分析的散热器,处于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的工况下,其板翅翅片垂直放置。
自然对流计算散热器尺寸的限制,首先必须考虑散热器的深度L和高度H,其次在L和H的基础上,可以对散热器的宽度W, 散热器翅片的间隙s,散热器翅片的个数N 进行计算。
自然对流换热量Qc1,主要是从散热器的表面A1散发的热量,如图2所示。
这部分热量通过下式来控制:(1)这里:是热源的温度,是环境的空气温度(2)面积A1对应的对流换热系数h1 可以使用公式3来计算。
这个公式适合于自然对流垂直表面的工况。
面积A1包含散热器水平面的小尺寸面积。
对于自然对流而言,水平面和垂直面的换热差异不是很明显,当然,水平面的换热能力相对弱小一些。
UPS主机本身及其他设备散热量计算

UPS主机本身及其他设备散热量计算为了确保UPS主机及其他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合理估计它们产生的散热量。
下面将介绍如何计算UPS主机及其他设备的散热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UPS主机及其他设备的功耗。
通常,设备的功耗信息可以在设备的规格书或者标牌上找到。
如果没有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设备在运行时的电流和电压,然后使用功率公式P=V×I来计算功耗。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设备的热损耗。
设备的热损耗是指设备在运行时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热量的过程。
常见的热损耗形式包括辐射热、对流热和传导热。
对于UPS主机,辐射热通常是主要的热损耗形式。
辐射热是指设备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
辐射热的计算可以使用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该定律表示辐射热量与物体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辐射热量,ε表示表面发射率,σ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表示表面积,T1表示设备表面温度,T2表示周围环境温度。
对于其他设备,对流热和传导热可能是主要的热损耗形式。
对流热是指设备通过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
传导热是指设备通过导热材料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
对流热和传导热的计算可以使用傅里叶定律和热传导公式来进行。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设备的散热能力。
设备的散热能力表示设备在一个时间单位内能够排出的热量。
散热能力通常由设备的冷却系统决定,如风扇、散热片等。
散热能力通常以功率的形式表示,单位为瓦特(W)。
通过将设备的功耗与热损耗相加,然后与设备的散热能力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结论。
如果设备的功耗和热损耗超过了设备的散热能力,可能会导致设备过热,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综上所述,计算UPS主机及其他设备的散热量需要考虑设备的功耗、热损耗和散热能力。
只有在合理估计散热量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机动车辆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和散热面积确定方法分析

机动车辆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和散热面积确定方法分析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发展,散热器在汽车冷却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散热器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对于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和散热面积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散热量的计算方法1. 热负荷法计算散热量热负荷法是一种基于散热器接收单位面积热量的能力来计算散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发动机在给定工况下产生的热量,并将其除以散热器可接受的最大热负荷,以得出所需的散热面积。
2. 温度差法计算散热量温度差法是一种基于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度差异来计算散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冷却液在进入和离开散热器前后的温度差异,并结合冷却液的流量来计算散热量。
3. 水力法计算散热量水力法是一种基于冷却液在散热器内的流动状况来计算散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冷却液在散热器内的流速和压降,并结合冷却液的流量来计算散热量。
二、散热面积的确定方法1. 经验公式法确定散热面积经验公式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公式来确定散热面积的方法。
这些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实验和观测数据得出的,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和散热器类型进行调整。
使用经验公式法时,需要考虑到散热器的形状、材料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
2. 数值模拟法确定散热面积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确定散热面积的方法。
通过建立散热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效果。
数值模拟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散热面积确定结果。
3. 实验测试法确定散热面积实验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测试和观测来确定散热面积的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或测试场上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散热器测试,并结合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可以得到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三、散热器性能的改进方法除了散热量计算和散热面积确定方法的分析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进散热器的性能:1. 材料优化:选择导热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

散热与风量的计算风扇总热量=空气比热X空气重量X温差,这里的温差;的,250-80(最加热片的温度)-25(进风空;总功不知道,电器做的总功/4.2=风扇排出的总热;设:半导体发热芯片平均温度T1(工作时的温度上限;求了),散热片平均温度T2,散热片出口处空气温度;简化问题,假设:;1.散热片为热的良导体,达到热平衡时间忽略,则有;2.只考虑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不予考虑;又因风扇总热量=空气比热X空气重量X温差,这里的温差是指,你进风的温度与最终加热片的温度的差值,照你说的,空气密.1.2.P=λ*【T2-0.5(T3+38°C)】*A其中:P为散热功率,λ为散热系数,A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T2-0.5(T3+38°C)】为温差;其中:λ可以通过对照试验求(好吧,还是估算)出来,这样就能大概估算出需要的散热器面积A了。
P.S.误差来源1:散热器温度和芯片温度肯定不相等,热传导需要时间,而且散热片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严格相同,只是处在动态平衡;误差来源2:散热片的散热公式是凭感觉写的。
应该没大错,但肯定很粗糙。
自己修正吧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
轴流风机风量散热器的信息讲解2011-06-0217:06位就是为折扣。
防爆风机所以说不同的散热器,厂商会根据需要配合适当风量、风压的风扇,而并不是单一追求大风量或者高风压的风扇。
风扇转速是指风扇扇叶每分钟旋转的次数,单位是rpm。
风扇转速由电机内线圈的匝数、工作电压、风扇扇叶的数量、倾角、高度、直径和轴承系统共同决定。
转速和风扇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风扇的转速可以通过内部的转速信号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外部进行测量(外部测量是用其它仪器看风扇转的有多快,内部测量则直接可以到BIOS里看,也可以通过软件看。
内部测量相对来说误差大一些)。
?因为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时需要不同转速风扇来满足需求。
一些厂商特意设计出可调节风扇转速的散热器,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不锈钢管表面散热计算公式

不锈钢管表面散热计算公式
一、不锈钢散热系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特性,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锈钢散热系数是指不锈钢在散热过程中传递热量的能力,通常用热传导系数(λ)和导热系数(α)来表示。
计算不锈钢散热系数的公式为:
λ = Q / (A × Δt × l)
α = λ / (ρ × cp)
其中,Q是物体热量,A是物体表面积,Δt是物体温差,l是物体厚度,ρ是物体密度,cp 是物体比热。
二、提高不锈钢散热效率的方法
1.增加散热面积
增加不锈钢表面积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以通过设计散热器表面的鳍片或者使用散热片来增加表面积。
2.改进气流通道
合理设计气流通道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在散热器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大进风口面积或减小出风口面积来增加气流速度。
3.改善散热材料
选择导热系数高和比热容小的材料,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可以选择热处理过的不锈钢材料,提高散热系数。
4.增加风扇数目
增加风扇数量可以提高散热器的风量,从而增加散热效率。
在汽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上,通常会使用多个风扇来增加散热效果。
5.控制散热温度
在使用不锈钢散热器时,可以通过控制散热温度来提高散热效率。
通过增加散热器表面积、增加风扇数量或者改善散热材料的方法可以降低温度,从而提高散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