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每课一练┃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3课《不懂就要问》一课一练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1.bèi;bēi;quān;juàn【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如:“背”bèi时有凭记忆读出的意思。
所以背在“背诵”中读“bèi”;而在“背”读bēi时有人用背驮东西,引申为负担意思,所以背在“背包”中读“ bēi”。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多音字的读音的确定。
首想理解词语及这个多音字的意思及词性,然后再确定多音字在具体词语中的读音。
2.良好;养成;思想;乌鸦3.例句;良好;尺子;道理;排列;波浪;尽力;埋怨4.利;流利;刚;刚才;识;认识;诵;朗诵5.声;吭;他一声不吭的坐在那里。
6.细致;刹那;照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填空。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如:详细的意思是十分清楚,让人明白;事情的全部具体细节和情况。
和这个意思相接近的词语有“详备;周密;细致”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是啥叫近义词和词语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填空。
答案合理即可。
7.背;听;讲;问8.①好,“摇头晃脑”说明他们读得很认真。
“顿时”说明同学们安静下来的速度快。
“鸦雀无声”说明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二、语段阅读9.(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
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
(2)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首先看清问题,清楚让我们从文中筛选什么信息。
再细读文中,从中找出所要内容。
根据题目“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就从文中筛选出含答案的语句“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
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教育部审定)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 一课一练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3.不懂就要问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i sòng hú tú xià dāi jiè chǐ( ) ( ) ( ) ( )yán lìái dǎ qīng chǔ yí duàn(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常()械()历()即()详()塾()涂()提()祥()熟()途()题()三、选字填空。
厉历(1)墙上的挂()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害。
提题(3)他()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目是《不懂就要问》。
四、填上适当的词语,使词语完整。
流利地()认真地()仔细地()厉声地()五、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孙中山想________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________ 有什么用呢________ 于是________ 他壮着胆子站起来________ 问________ 先生________ 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________ 请您给我讲讲吧________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七、课内阅读。
(2019版)最新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一课一练(课时练及答案)

3* 不懂就要问
1.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头摇来摇去
2.比一比,再组词。
堂()戒()厉()既()
常()械()历()即()
详()塾()涂()提()
祥()熟()途()题()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
..。
()
(2)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
..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4.选字填空。
厉历
(1)墙上的挂()又翻过了一页。
(2)没想到,他会这么()害。
提题
(3)他()出的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
(4)这篇课文的()目是《不懂就要问》。
参考答案
1.糊里糊涂——没弄明白
壮着胆子——大着胆子
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
鸦雀无声——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一字不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2.课堂戒尺严厉既然详细私塾糊涂提出
经常机械经历立即慈祥成熟前途问题
3.(1)细致(2)刹那(3)照旧
4.(1)历(2)厉(3)提(4)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和同步练习预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和同步练习,给孩子预习!《不懂就要问》知识点1、《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2、多音字背bēi 背包 bèi 背诵圈quān 圆圈 juàn 猪圈juān 圈起来挨āi 挨打 ái 挨着3、近义词:照样——照例、照旧立刻——顿时、马上反义词:流利——结巴详细——简略清楚——模糊4、“一……不……”形式的词语一声不响一毛不拔一字不落一尘不染一窍不通一声不吭一丝不挂一言不发一文不值一窍不通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①孙中山每天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②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
③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6、文中为什么要描写同学们的表现?从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怕先生的。
这与孙中山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孙中山不懂九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诵(bèi bēi)背包(bèi bēi)圆圈(quān juàn)猪圈(quān juàn)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雅雀无声1.他背书总喜欢()。
2.你这样()地背,有什么用呢?3.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 2.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四、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内阅读。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课一练 3 不懂就要问(附答案)

3 不懂就要问1.“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写出了学生跟着老师念书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十分动听.B .这句话写出了那时候老师上课就是教学生唱歌.C .这句话写出了那时候上课,老师只是一味地领着学生读书,并不讲解,“像唱歌一样”是对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提出批评.D .这句话中,“像唱歌一样”赞美了那时候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希望现在的课堂也要多读书.2.下列对“孙中山”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B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C .国民党反动政府首脑人物.D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背诵.(yǒng)吓呆.(D āi)B .照例.(lì)段.落(D uàn)C .糊涂.(tù)戒.尺(jiè)4.根据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选择合适的成语,把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内.A 滚瓜烂熟B 绝口不提C 一窍不通(1)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2)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3)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5.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ái āi(1)孙中山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2)大家都累坏了,一步一挨地走下山岗.(3)这个孩子经常挨饿,怪可怜的.(4)荷花挨挨挤挤的,开得很茂盛.6.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1)先生讲得很详细.(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7.课内阅读.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第1自然段的意思是A .先生认为不懂就问是对的,同意讲解书中的道理.B .先生感觉学生年龄太小,认为他们没必要知道书中的道理. (2)孙中山向先生提出问题,挨打了没有?先生是怎么做的?(3)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是否赞同孙中山说的话.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8.课外阅读.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个小酒店,由于他们老老实实,卖出的酒价廉物美,颇受顾客称赞,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采办,妻子忽然灵机一动,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兴冲冲地晃着多赚的钱,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A .夸奖 B .夸耀).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痛心地抱头大哭起来.妻子惊奇地问:“怎么啦?”丈夫捶胸顿足地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叫我怎能不哭!”(A .居然 B .果然),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意一蹶不振,最终落得个“寿终正寝”的下场.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原来信誉才是最大的财富,它比金钱更可贵.”(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A .诚信B .卖酒(2)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妻子兴冲冲地晃着多赚的钱,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 .A .夸奖B .夸耀(3)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意一蹶不振,最终落得个“寿终正寝”的下场.A .果然B .居然(4)为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 兴隆A .兴起B .兴盛(5)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听了妻子的“秘诀”后,丈夫为什么急得直跳?A .妻子的“秘诀”行不通B .妻子的“秘诀”会使小店生意不好C .破坏了小店的信誉(6)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妻子的“秘诀”是A .掺和一些水B .把价钱降低C .给更多的分量参考答案1.C2.C3.B4.(1)B (2)C (3)A5.(1)ái (2)āi (3)ái (4)āi6.(1)细致(2)立刻(3)照旧7.(1)B(2)没有.先生很详细地讲解了书中的道理.(3)我赞同孙中山说的话.我也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8.(1)A (2)A (3)A (4)B (5)C (6)A。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一、基础知识积累(共8题;)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_____诵(bèi bēi)背_____包(bèi bēi)圆圈___(quān juàn)猪圈___(quān juàn)2.读拼音写词语。
liánɡhǎo yǎnɡchénɡ________________sīxiǎnɡwūyā________________3.比一比,再组词。
例________良________尺________理________列________浪________尽________埋________4.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一声不响一字不错一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句子,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先生讲得很详细。
________②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________③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________7.根据课文《不懂就问》内容填空。
流利地________认真地________仔细地________厉声地________8.比较句子,理解词语。
①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②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很安静。
比较这两句话,哪句好?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段阅读(共2题;)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 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课不懂就要问(P7页共15大题)★课文重点知识★同步练习题1.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又圈.(quān juàn)了一段背.(bèi bēi)诵挨.(ái āi)打羊从圈.(quān juàn)里跑出去后背.(bèi bēi)你挨.(ái āi)着我,我挨着你2.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i sòng hútu xiàdāi jièch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án lìái dǎqīng chǔyídu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地看书(__________)地玩耍(__________)地背诵(__________)的教室(__________)的老师(__________)的习惯4.辨字组词。
诵(______)例(______)练(______)楚(______)戒(______)勇(______)列(______)炼(______)梦(______)成(______)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详细(_______)照例(_______)霎时(_______)糊里糊涂(_________)流利(_______)认真(_______)清楚(_______)鸦雀无声(_________)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没有丝毫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___________)(2)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________________)(3)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或内容混乱,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不懂就要问 同步习题(含答案)

3.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时是 —个什么样的人呢?
4. 当程颐醒来看到杨时和游酢时,心里非常感动。这时他可能会
2019最新整理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资料
2019最新整理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资料
2019最新整理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资料
2019最新整理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资料
2019最新整理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资料
类文阅读3不懂就要问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有 —个叫杨时的人非常(仰望 仰慕) 大学问家程颐, 便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跑去拜他为师, 学习知识。
—个冬天的中午, 杨时和同学游酢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个难题, 他俩(争执 争吵) 不下,最后决定—起去请教老师程颐。来到老师 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发现老师正卧在床上午休。游酢正想走进去,杨 时连忙拦住他说: “老师正在休息, 我们不能打扰他, 还是在门口等 一会儿吧! ”
3* 不懂就要问
1.连线。
糊里糊 涂
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壮着胆子
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
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
没弄明白
一字不漏
头摇来摇去
2.比一比,再组词。
堂( ) 戒( ) 厉( ) 既( )
常( ) 械( ) 历( ) 即( )
详( ) 塾( ) 涂( ) 提( )
祥( ) 熟( ) 途( ) 题( )
3.读句子,写出加点词 的近义词。
(1) 先生讲得很详.细.。(
)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
(3)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