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体系探析

高职院校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体系探析作者:曾元招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8年第3期曾元招(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对于任何组织,绩效考核都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而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
但是在现存的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使用并不普遍。
文章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之中,分析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中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高职院校;绩效考核[DOI]10.13939/ki.zgsc.2018.07.164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有着巨大的提升,但是教育教学的绩效考核模式却有待改进。
因此,我们探寻一种绩效考核方式,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正常发展。
1教学考核的深度剖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大多模仿企业的工作考核模式,但是身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之后产生的结果也是差异很大,所以两者的考核并不能相提并论,照搬企业管理模式的绩效考核在高校职能中是行不通的。
另外,有不少的高职院校虽然摒弃了企业化的绩效考核模式,但是却采用了不少本科院校的绩效考核标准。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科研活动的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类活动的展开都是教师工作业绩的体现。
[1]传统的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是一种以提供分析数据和系统统计为目的的测评手段,表现在高职院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和各类比赛之中,通过教师指导的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以及学生期末通过教育教学所产生结果而反映,这一手段给予了高职院校把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作一记录。
但是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弊端。
1.1不全面的测评模式通常来说,绩效考核是高职院校教学成果的表现和记录。
因此,如果对于这一方面高职院校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为绩效考核提供全面条件的话,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数据也不能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民办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运用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运用探析【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数量增加、生源萎缩,生存压力不断凸显,对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有效绩效管理工具,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寻求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的现实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一、民办高职院校生存状况近十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扩张迅猛,在填补国家教育资源空缺、提高高考升学率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国高考人数的逐年减少,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境况受到强烈冲击。
2002年至2010年,我国高等民办专科院校由127所发展至303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由113所发展至296所,呈不断上扬趋势。
与此同时,高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1050万人后,开始逐步减少,到2011年已降至933万。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无论是小学招生数还是高考人数,都呈现不可逆的下降趋势(见图1)。
二、民办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缺乏系统性我国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没有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考核,忽略了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
此外,民办高职院校各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管理者常常各自为政,关注的重心往往是本部门的绩效目标,很少有人从全局角度对学校进行全面诊断和管理,资源争夺与低效利用情况普遍。
2、内容不全面目前,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设置上,常常以产出指标为主,缺少过程指标的参与。
同时,评价的着眼点在于高职院校过去的情况,很少反映学校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
3、实施流于形式民办高职院校绩效考评活动多是一学年(学期)一次的例行事项,考评期间由学校人事或组织部门组织运用固定表格让教师自评、互评及让学生考评,考评结果多数仅做为教师评优受奖的依据。
对于考评成绩中下的教师的反馈则很少,不利于这部分教师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部门对于绩效考评优秀人员的确定存在“轮流坐庄”的现象。
高职院校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探究——以D学院为例

Ol 国家政策的扶持为高职院校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0 2 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就业形势 良好
公共 理 \
高职院校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的 具体实施路径探究
— —
以D学院为例
谭 玮炜
( 东莞职 业技 术学院 , 广 东 东莞
5 2 3 8 0 8 )
一
、
D学院战略分 析
较弱 。 高职 院校 由于 注重 对 学生 技 能水 平 的培 养 , 相 比之下 , 学 生
从区域布局上看 , D 学院地处珠三角发达地区, 依托地方产业
机、 财会 、 管理与设计等六大块 , 开设大规模实训课程 , 理论结合实 际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能较好地适应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 本文结合
实 际情 况 , 使 用S WO T S E 具 对D 学 院进行 一次 战略 分析 。 1 . 优 势( S t r e n g t h o 第一 , 良好 的师 资 团 队和硬 件 设 施 。 D 学 院 现 有 教职 工 1 1 0 0 多人 , 其 中专 任教 师 9 9 5 人, 校 外 兼职 教 师6 8 5 人,
迅速 发展 。
以“ 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全 国一流现代化职业技术
学 院” 为发 展 目标 , 以政 校行 企 深 度 融合 为 办学 理 念 , 努 力培 养 有
一
技之长、 具备 良好综合素质 、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
需要 的发展型、 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 , 在同类职 业院校中具备一定 的竞争力。 区域化与行业办学使D 学院的专业及
其课 程设 置 与地 区 和行业 的发展 紧密 结合 , 对 接某 市 5 大支 柱产 业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管理创新探索

关 键 词 :B C;战 略 图 ; 高职 院校 ;管 理 创 新 S
中 图分 类 号 :G7 7 1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7 62—00 2 ( O 一() —0 15( 0) ㈧ 1 18 (3 5
Th p o a i n o c to a l g a a e n s d o l n e c r c r eEx l r to f Vo a i n l Co l e M n g me tBa e n Ba a c d S o e a d e
维普资讯
8卷 第 1 期 20 0 8年 3月
浙 江 丁 贸 职 、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l ,
J URN AL OF ZHE I NG ND UST O JA l RY& TRAD E V OCA ON AL CO L TI LEGE
v e T e e o , h i h v c t n l o lg ta e y mo d i o d ce n t i b ss Alo t e a t o o n so t h t t i w. h r f r t e h g o a i a l e sr t g l sc n u td o s a i . s , h u h r i t u a e o c e h p t i
s oul nde he cr um sa c f sr e c die ton,f lpatcpa i ,ma g h d be u rt ic t n eso tatgi r c i ul ri i ton na emen a e a d i o m ai yse tb s n nf r ton s t m du i h r e so pl m e t t rngt e p oc s fi m e n ai on.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方案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方案研究【摘要】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全方位的绩效评价工具,笔者将其同绩效评价指标连接,创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方案和模型,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高等职业教育是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建构一种适应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高等职业教育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以高品质、低成本为主要的竞争武器,拓宽思路,大胆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因此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已逐渐失去其管理意义,策略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平衡计分卡是Kaplan和Norton于1992年共同提出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公司的经营策略转变为营运上的具体行动,进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
平衡计分卡大多是以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近年国外的研究开始注意到非营利组织对平衡计分卡的特殊需要。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是用利润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因此对决策是否正确、资源是否充分利用、战略目标是否实现没有一种紧迫感。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竞争,需要运用一种策略性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把学校的发展策略化为具体行动,并将其连接到绩效评价指标,使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学校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学校战略的实施工具,通过绩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二、传统绩效评价制度传统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提供了一种分析与测量组织或系统行为与绩效的手段,主要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数量化的测评,为学校了解自身的办学及其效益状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但是传统绩效指标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绩效评价指标的片面性绩效评价指标所测量的往往是办学的产出因素,而对于这些产出所依据的条件和过程则重视不够,它经常强调的是能够测量的数量因素,而忽略了学校办学中其它更重要的信息,比如当生均成本被看成是有效率的指标时,教学质量就会被忽略,而当用出版的数量来评价学校的科研绩效时,则教师们就会积极地去写许多缺乏深入研究的“短、平、快”的书,这样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
研究论文:浅议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84061 职业教育论文浅议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利用平衡计分卡这种具有结合战略、考评指标全面、激励员工等特点的工具与高校预算管理相结合,改善了由于预算管理没有与高校战略目标结合所造成的不被重视、流于形式等现状,有助于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预算缺少战略性和前瞻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的预算编制实际上主要是财务部门和个别人员参与,预算决策缺乏预算全局观念,没有考虑学校的总体战略规划和项目的轻重缓急。
近年来,高校各部门预算受到技术、人力等客观因素和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对当年经济环境发生各种变动缺乏应变措施,导致预算管理较为随意。
例如,当年预算中的“公务车燃油费”项目预算为30万元,年内因国际油价上涨导致燃油费用支出多出6万元,由于预算已经全部安排完毕只能从学校“机动经费”项目中列支,造成“公务车燃油费”项目反映不真实不完整。
高校财务指标很多时候不能揭示深层次的业绩形成动因,事实上,高校的整体提升是通过改善那些业绩创造的动因,如稀缺专业、学生就业率、教学质量等。
预算管理系统不能提供价值创造动因的情况,就很难为改进业绩指明方向,很难判断高校发展是否控制在贯彻战略的轨道上。
二、平衡记分卡在高校预算中的可行性(一)平衡计分卡与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衔接有助于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平衡计分卡的引入有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战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为高职院校经营目标指明方向。
高校通过分解平衡计分卡,将其主要业务要素转化为绩效指标,为预算计划提供依据。
(二)平衡计分卡与预算执行的结合有利于强化高校内部控制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管理是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平衡计分卡,直接提升了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保证了高校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综合考虑了文化、环境等一些非财务信息的影响,细化各部门日常工作任务,为高校创造更多的价值。
基于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中运用的思考

摘 要: 为 了让 高职 院校 的绩效管理评 价更科 学、 有效, 创 建 引入基 于平衡计分卡 的绩效评价模型 ,从平衡计分卡 的四个 维度进行业绩指标 的设计分析 ,以期 可以用于完善 高职 院校 的 绩 效管理 , 提 高 自身 的竞 争力, 得 以持续健康地发 展 , 达到最 终
一
1 . 平衡计分 卡的财务维度 。 财务维度是整个平衡计分卡的出 发点 与归 宿 , 是 以企业为股东谋求利益最大化为 出发点 , 它回答 的是 “ 为了使财务管理成功 , 我们应该如何 向股 东展示” 。财务指 标 反映了企业的 战略制定与实施 是否可 以促 进净利润 的提高 。 主要 的业绩评价财 务指标通 常与企业盈利能力相联 系 ,例如 营 业利润 、 资本报酬率 以及经济附加值 ( E V A)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 时期有着不 同的财务指标来衡量 : 在成长期 , 强调 的是 收入 的增 长率 ; 在保持期 , 强调的是资本报 酬率 、 经济 附加值 ( E V A) ; 而 在 成熟期更强调的则是经 营现金流量。 2 . 平衡计分卡的客户维度 。 客户维度 回答 的是 , “ 为了实现我 们了远景 , 我们应该如何展示给我们的客户” 。在这个方 面确 定 的业 绩指标 ,需要管理 者根 据将 要面对 的竞争性 的客户以及 自 身所 占的市场份额 , 计量 目标客户与细分 的市场类型 。 核心的结 果指标包 括了客户 的满 意度 、 保持度 、 获利 能力 以及新 客户的获 得、 在 目标 范围内的市场分额等等。 3 . 平衡计分卡的内部流程维度。内部流程维度 回答的是“ 为 了使 我们 股东和客户满 意 ,我们 必须 做到什 么样的内部经营” 。 企业 的核心竞 争力是 它的着眼点 。在这个 方面需要 确认企业 必 须做 好的关健 的内部过程 ,内部 流程 的指标着 重于对客户满意 度、 达到企业的财务 目标有较大影响的内部经 营上 。内部经营包 括了涉及 创新 、 经营和售后服务主要的三项过程 , 每一个经营过
构建高职院校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想

工作研究外,东道国大多不愿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
四是东道国运用税率低于居住国时,子公司的累积利润可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五是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要比分公司灵活的多,这等于母公司的投资所得、资本所得可以持留在子公司,或者可经选择税负较轻的时候汇回,得到额外的税收利益。
六是许多国家对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股息规定减征或免征预提税。
可见,设立分公司还是通过控股形式组建子公司,在纳税规定上有很大不同。
除了在开办初期要对下属企业的组织形式精心选择外,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随着整个集团或下属企业的业务发展,盈亏情况的变化,总公司仍有必要通过资产的转移、兼并等方式,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责编:王建国目前,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将平衡计分卡这种新型绩效评价系统引入到企业的绩效考评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高职院校,是否可以使用这种绩效评价模式,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
国内大部分学者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方法。
通过将平衡记分卡引入到高校的绩效评价中,为高校的发展确订了未来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策略。
笔者把平衡计分卡引入我国高职院校绩效评价,通过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修正和改造,从财务、学生及相关利益人、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分析考核的主要指标,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构想。
一、财务维度学校的各项经费保障是影响学校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目标的基本保障,在学校推动计划、达成目标中,要严格按照公共财政制度,各系部所需经费,由政府编预算拨给,并依预算用途开支,年终盈余应上交财政管理。
因此,对于学校而言,财务方面应达到平衡预算并有充足的经费,以利将来的扩充和发展。
为满足学校的发展还应从社会自筹资金,扩大其他收入,以此来满足经费的需要。
这种自筹资金的方法需要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考虑,如寻求外界投资,办理校外的成人辅导班,产研结合等。
其目的在于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 教管 理
基于平 衡计分卡 的高职 专业 建设路 径探析
贺 佐成
( 广 东外语 艺术职 业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4 0 )
摘要 : 平衡 计 分 卡能 平衡 组 织长 期 目标 与短 期 目标 、 组织 成 员 的行动 与结 果 、 组 织 内部 利 益与 外部 利 益 以及 各利 益相 关者 之 间 的关 系。当前 , 在 高职 专业 建 设 中引入和 实施 平衡计 分卡理 念和 战 略地 图工 具 , 可 以 描 绘和 理 清专 业建 设 中各 方 关系 , 可 以把 专业 建 设 目标 分解 和转 换 为部 门与 师 生的行 动 计划 。 关键 词 : 平衡 计 分 卡 ; 高等 职业 教 育 ; 专 业建 设 ; 战 略地 图
( 二) 平衡计 分 卡 平 衡 记分 卡 是企 业管 理领 域 “ 化 战略 为行 动 ” 的 工具 , 它从 财 务 、 客户 、 内部 经 营过 程 和学 习与 成长 四
1 . 关 注要 素 . 缺乏 系统
一
提 到专 业建 设 , 管理 者 和教 育者 都 会不 约 而 同
地 提 到专业 定位 、 师资 条件 、 教 学基 本 条件 、 教 学管 理 与 改革 、 人 才培 养模 式 、 人 才培 养 质量 。 可见 , 这些 都 是 专业 建设 的要 素 。 但是 , 在实 际操 作 中 , 由于各 职能 部 门和二 级教 学单 位 条块 分割 ,人事 处 管师 资建 设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方 面 :
估 时形 成挖 人才 、 买设 备 的竞赛 局 面 。
3 . 关 注设 计 , 缺乏 实操 近些 年来 , 高 职专 业建 设 中对 于校 Fra bibliotek合 作 提 出了
很 多 的理 论 , 构 建 了很 多 的校企 合 作 机制 , 但 是 如何
系统思 考 专业 建设 参 与者 的利 益 , 这些 机制 如何 为专 业建设服务 , 这 些校 企 合 作 机制 是 否 有效 落 实 , 以及
如何 真正 地实施 , 都 没有 很好 的保 障 。
4 . 各 自为政 , 衔 接 不足 学 校所 有 专 业 的建 设 都 是 学 校人 才 培 养 战 略贯 彻落 实 的体 现 。但 是 , 在 学 校实 践 中 , 各 专 业 各 自为 政, 学 校 各部 门在 专业 建设 实 践 中不 能把学 校人 才培 养 的短期 目标 与 长远 战略 相结 合 , 影 响从整 体上 推进 学校人 才 培养 战略 的实施 与发 展 。
中图分 类号 : G7 1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7 2 7 { 2 0 1 5 ) 1 1 - 0 0 3 3 — 0 6
一
、
平衡 计 分 卡 与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专 业 建 设
果 性指 标 , 如 师资 的数 量 , 专业 带头 人 、 教学 科研 骨 干 的数量 , 实 训室 的条 件等 等 。 在 专业 建设 实践 中 , 过 程 性 指标 缺位 。 这 导致 当专业 面 临上级 教育 管理 部 门评
主体 战略 目标 指标 主体
2 0 1 5 . 1 1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另 一方 面 是 在全 国人 力 资源 市 场 上 吸纳 缺 少 的专业 教师。
表 6学 习与 发展 层 面平 衡 计 分 卡表
战 略 目标 指标
1 . 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满意度: 2 . 所 学 学生及 家长 提 高 家 庭 教 育 投 专业 知识 与技 能 . 在 工 作 岗位 上 的使 资 的回报 用情况 : 3 .专业 毕业 生就 业率 和 满意
教 务处 管 教学 管理 与 改革 , 后 勤或 者 实训 管理 中心管
教 学基 本 条件 建设 . 很 少用 系 统思 维 和工 具把 这些 要
素 串接 起来 , 没 有发 挥部 门和 要素 的合 力 。 2 . 关 注结 果 , 轻视过 程
在 专业 建 设 的指标 设 置 中 , 往 往看 到 的是 一些 结
基金项 目: 广 东省教 改课 题 “ 基 于 平衡 计 分 卡 的 高职 专 业 建设 模 式 的构 建 ” ( 项 目编 号 : 2 0 1 2 0 2 0 1 0 4 4 , 主持 人 :
贺佐成 ) ; 广 东省 教 育科 学规 划课题 “ 基 于 综合 职业 能力 的珠 三 角 高职 管理 类 专业课 程 开发 模 式 建构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 2 0 1 1 T J K1 1 7 )
囵 职 教 管 理
望 从学 校获 得所需 要 的人才 。 政 府或 者其 他组织 是想
从 学校 购买 服务 , 如智 力支 持 、 技术 咨询 和政 策 咨询 , 如表 4所示 。
表 4 客 户 层 面 平衡 计 分 卡 表
( 一) 高职 专业 建设存 在 的 问题 职业 院校 专业 建 设 的 目标 是适 应技 术 进 步 和 生 产 方式 变革 以及 社 会公 共 服务 的需 要 , 培 养数 以亿 计 的高素 质 劳动者 和技 术技 能人 才 。 李 克强 总理 在 国务 院 常务 会 议 部 署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职业 教 育 时 指 出 , 要 “ 大力推 动 专业 设 置 与产业 需 求 、课程 内容与 职业 标 准、 教学 过 程与 生产 过程 ‘ 三对 接 ” ’ 。 当前 大部 分 高职 院校专 业建 设 与 国家设 定 的 目标还 存 在一 定 的差 距 ,
个维 度 把 组 织 战略 转 换 为可 以让 每 个 员工 实 施 的具
体 目标 和行动计 划 。 该工 具 的最大 优势 就是使 团 队或
作 者简介 : 贺佐 成 ( 1 9 7 8 一) , 男, 博士 , 广 东外语 艺术职 业 学院副教 授 , 研 究方 向为 高等教 育 、 公 共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