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 果树生产技术教案第一单元
《林果生产》教案

签署
主要方法 启发式 教师讲授
根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交界处为根 茎。 (一)、地上部 地上部分的树干和树冠、树冠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树形: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 形、自然开心形、自由纺锤形、细纺锤 形。 (二)、根系 1.按发生和来源分:实生根系、茎源根 系、根蘖根系。 实生根系:用播种进行繁殖,有培根形 成的根系。 茎源根系:有扦插或压条形成的根系, 为不定根。 根蘖根系:有些果树在根上可以产生不 定芽形成根蘖,与母体脱离后可以形成 新之助个体,新独立个体形成的根系称 为根蘖根系。 2、根系结构:包括骨干根和须根两大 类,及与其共生的菌根。 (三)、果树的芽 果树的芽是枝、叶。花或花序的雏体, 相当于种子,能产生新的植株。也是果 树度过不良环境,形成枝、花过程的临 时器官。果树芽根据性质分为叶芽和花 芽;根据芽的着生位置分为顶芽和腋 芽;根据同一节上生芽的数量分为单芽
联系实际
和复芽。 (四)、枝条 1、枝条的类型 根据枝龄分:新梢、一年生枝、多年生 指。 根据枝的性质分:营养枝、结果枝、结 果母枝。 根据着生姿势分:直立枝、斜生枝、水 平枝、下垂枝。 根据所起的作用分:骨干枝、辅养枝、 延长枝、竞争枝。 2、枝条的基本特性与周期规律
教
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师讲解
启发式 教师讲授
1)地点 应建在需用苗木的中心,一减 少运输费用和运输途中的损失。 2)地势 应选择北风向阳、日照良好、 稍有坡度的倾斜地。 3)土壤 以砂质壤土和轻粘壤土为宜。 4)灌溉条件 应能保准水分及时供应。 5)病虫害 在病害严重的地区,必需 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教
案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签署 主要方法 启发式
一植株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愈合生长成 新植物的繁殖方法。接在上部的枝或 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物称为砧 木。用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嫁接 苗。 嫁接苗的特点: 嫁接苗的地下部分是砧木发育成的根 系,具有砧木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因 此可以通过选择砧木的方法,增强嫁接 苗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可以通过选择乔 化或矮化等不同类型的砧木来控制树体 的大小、 2、嫁接方法 生产上常用的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两 种。 (1)、芽接法 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嫁接方法,其优点 是可以经济利用接穗。芽接时期应选择 在春、夏、秋三季,不受树木离皮与否 的季节限制,凡皮层容易剥离、砧木达 到芽接所需粗度、接芽发育充实的均可 接受芽接。 (2)、枝接法 果树枝接是利用果树的枝条作为接穗的 嫁接方法,枝接一般在春季树液开始流 动或皮层尚未剥离时。 3、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果树栽培学教案果树栽培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果树栽培学教案章节:第一章果树栽培学概述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生物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了解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3. 了解我国主要的果树类型和分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难点: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果树栽培学的基本知识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果树栽培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授基本概念(1)果树栽培学的定义(2)果树栽培学的研究内容(3)果树栽培学的重要性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果树栽培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果树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教师提问检查掌握情况。
2. 讲授果树栽培历史和发展(1)果树栽培的历史(2)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现状(3)果树栽培的发展趋势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典型果树栽培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果树栽培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和发展。
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果树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六、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果树栽培学教案章节:第二章果树种类及特点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生物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七、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果树种类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2. 掌握苹果、梨、桃、葡萄等常见果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果树种类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难点:苹果、梨、桃、葡萄等常见果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九、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物观察、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果树种类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林果生产》教案

林果生产技术教案
(一)教案使用班级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部15现代农艺班。
(二) 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说明:15级现代农艺班林果生产技术周学时4节,而清明节、泼水节、端午节等的放假,实际教学周只有15周(即15 X 4 = 60节课),而期间还可能因为各种学校放假耽误以及测验、考试复习等的课时占用,因此预留4课时作为机动。
(三) 教学思想
1.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栽培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举例要形象贴切,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教学内容要分清主次,对于不易理解及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不必深究,留待今后继续学习时再探究。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精品--
教案
-精品--
-精品--。
林果生产技术教案1

2.核果类 如桃、李、杏、樱桃等。
3.浆果类 如葡萄、石榴、树莓、草莓、猕猴桃、醋栗、穗状醋栗等。
4.坚果类 如核桃、栗、榛子等。
5.柿枣类如枣、柿等果实,。
(三)开花坐果
1.自花授粉、自花结实2.异花授粉、异花结实 3.单性结实 4.闭花授粉
(四)落花落果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复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导入新课
新课
巩固目标
检测目标
师生问好
查看出勤
提问:枝条的生长特性有哪些?
教师总结:主要有顶端优势、垂直优势、干性和层性。
叶是果树的重要器官之一,树体内90%的干物质是由叶片合成的。
第二节果树的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特征特性
突出重点
巩固知识
提高解题能力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一章林果基础知识
第二节果树的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特征特性
三、果树的叶片
四、果树的花和果实
作业布置
P16页
复习思考题4、5
后记
说明;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
教师
授课班级
年级
课题
第一章林果基础知识
第二节果树的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特征特性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果树花的类型和花的授粉受精方式。理解落花落果的时期及原因。
能力目标:能识别果实的类型,生产中判断落花落果。
情感目标:深入生产实践,热爱园艺精神。
教材
分析
重点
《果树生产技术》教学计划

“送教下乡”涉农专业《果树生产》教学计划(种植专业)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9年9月《果树生产》教学计划课程名称:果树生产总学时数: 300 ( 理论课学时数:150 实践课学时数:150 )学分数:20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种植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的任务:使学生了解果树栽培和果树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果树栽培和植物保护的基本技能(如果树修剪、嫁接、花果管理等)。
二、先修课程种植基础土壤肥料植物生理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使学生了解果树栽培和果树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主要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环节及要点。
2、技能要求:识别果树的主要生育时期,掌握主要做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环节及要点。
3、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果树栽培和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识别果树的主要生育时期,掌握主要做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环节及要点。
四、教学条件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农林本科以上学历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并有实习农场或种植专业户作为实习场地。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六、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按教学计划在各个基层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
2.学生自学:学生利用多媒体教材、网络辅导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3.教师辅导: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辅导,辅导方式包括当面指导、通信、电话、电子邮件、网站、视频答疑等。
4.学生实践:(1)实验:学生按照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有关内容的实验,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2)实习:即生产经营,学生根据本地实际和本人特长,选择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生产经营项目进行实施,学生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撰写日志、报告、总结等。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集约化生产经营。
(3)技术推广:学生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学员积极和各种植户相互开展联系取长补短,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活动,并撰写日志、总结等。
七、考核方式、成绩构成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实践成果考核三种方式。
《林果生产》教案

林果生产技术教案
(一)教案使用班级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部15现代农艺班。
(二)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说明:15级现代农艺班林果生产技术周学时4节,而清明节、泼水节、端午节等的放假,实际教学周只有15周(即15X4=60节课),而期间还可能因为各种学校放假耽误以及测验、考试复习等的课时占用,因此预留4课时作为机动。
(三)教学思想
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栽培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举例要形象贴切,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教学内容要分清主次,对于不易理解及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不必深究,留待今后继续学习时再探究。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教案。
《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定稿)

7.1教师要求基本要求:思想政治品德合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中等职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较好的果树生产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历要求:具有园艺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现场工作要求:每年教师应下企业、下农村进行相应专业实践。
7.2教学环境要求:具有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生产实训基地、种子生产经营合作企业。
7.3教学方法建议果树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观察、比较和实践的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观测和技能训练。
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行动导向,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意识,通过工学结合学生直接投身于果树生产的实践中,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
7.4教材选用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中职规划教材;选用本校校本教材。
7.5教学资源针对学生培养规格,培养对象的不同,开发校本教材,实训指导手册,综合技能训练书,教学案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教案、专业平台、课程平台,提高教学资源共享。
7.6考核与评价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给与考核。
由企业(合作社)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评价。
应用学分制,进行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结果评价,能力评价,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
成绩评定为过程考核占50%,结果考核占50%。
8.附加说明8.1本标准由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果蔬花卉教研室制定并解释;8.2本标准制定人:8.3本标准审核人: (两人或以上) (注明企业/行业专家单位)8.4本标准批准人:8.5本标准于2014年9月1日发布并执行。
高职《果树生产技术》课程说课设计

& P f { 2 0 l 6 ( 9) : 3 7 — 3 9
C l n 局 习
D丁 职 、
.
C o l l e g e
咄《
T . : 血 - P t 。 { l m ! l J 产 术 . 技 生 果 树 砖 1 卜 ■ I . { - ● 一
衄课
瓶、 №设 皇 r 呲 L 果 说 课 ●
a
说 课是教 师 以科 学 的教 育理论 为指 导 ,系统 而 1 概况 与定 位
. 1 概 况 概括 地解 说 自己对 具体 课程 的理 解 、所 作 的教学 设 1
汁及其理 论依据 ,面对 同行 和专 家进 行 的一 种教 学
p l ’ e du c t i o n t e c hn o l o g y c o ur s e i n e l u( 1 e c o u r s e o v e r v i ew a l l ( I o r i e n t a t i o n,l e m’ n i n g me t h o ds ,d e s i g n o f c o n t e z l t t , a s s e s s l l l e n[ , HI it f a n 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we r e i n t r o d ue e d t o pl ’ o l n o t e e f f e c t . Ke ywor ds Hi g h e l ’ v ‘ ) c a t i o n a l e o l l e g e ; FI ’ ui t p r o ( 1 u e t i o n t e c hn o l o g y ;Co u r s e d e s i g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果树 项目一 感受生活中的果树
教学目的:1、学生主动学会果树综合信息调查、收集及分析;
2、学生积极掌握果树生产的特点;
3、学生能为自家果树生产找问题、提建议;
教学重点:果树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给自家果园诊断;
教学用具:当地果树生产发展资料、果树专业户典型材料、互联网、调查表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法
板书
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树 项目二 到果园去认果树
教学目的:1、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树体基本结构;
2、学生主动了解果树生长结果特性和栽培管理措施;教学重点: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用具:当地主要树种生长发育正常的结果树,枝、芽实物或标本或图片(标本、影像资料);记载用具,修枝剪、绘图用具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自学法
1 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果树如苹果(或梨)、桃、葡萄、核桃、枣等观察其树冠、树性,进一步巩固、验证和比较任务一的内容。
2 选择树冠完整的乔木类果树如苹果,对照图1-2观察果树地上部的基本结构,明确主干、树干、中心干、主枝、侧枝、骨干枝、延长枝、枝组、辅养枝、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和多年生枝,新梢、副梢、春梢和秋梢,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果台和果台副梢,长、中、短枝,徒长枝、叶丛枝,直立枝、斜生枝、水平枝和下垂枝,叶芽和花芽,纯花芽和混合芽,顶芽和侧芽,单芽和复芽,潜伏芽和早熟芽。
(2)枝组。
枝组是指着生在各级骨干枝上、有两个以上分枝的小枝群。
枝组按体积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枝组;以所含枝条多少和疏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枝组;以分枝情况不同分为多轴式和单轴式枝组;以着生部位不同分为背上枝组、背下(后)枝组、侧生枝组;以着生方向分为直立枝组、水平枝组、下垂枝组、斜生枝组等等。
(3)辅养枝。
着生在树冠中的非永久性大枝称为辅养枝。
3 分别挖掘不同类型果树的完整根系,在果树下挖根系观察沟制作土壤剖面
1.对照图及实物观察根系形状、结构、垂直根、水平根,其中,根系的结构注意观察主根、侧根、须根。
进一步观察须根的即生长根、吸收根、过渡根和输导根。
2.在土壤剖面上观察不同类型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的关系。
根据观察结果明确以下重要概念:
1.主干果树根颈到第一主枝之间的枝段为主干。
通常可用周长、直径或横断面积表示。
测量主干粗度一般在距地面20~30cm处,或主干的中点。
2.树冠果树主干以上由枝叶构成的部分称为树冠。
树冠的
形状称为树形。
树冠伸展的范围称为枝展或冠径,一般以树冠的纵、横径平均计算,用cm或m表示。
(1)骨干枝。
骨干枝是指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枝。
包括中心干、主枝和侧枝。
树冠中央直立生长的骨干枝称为中央领导干,也称中心干或中干。
中心干是主干垂直向上的延伸,它与主干合称为树干。
着生在中心干上的骨干枝称为主枝。
蔓性果树的主枝称为主蔓。
着生在主枝上的骨干枝称为侧枝。
各级骨干枝先端的一年生枝称为延长枝。
着生在延长枝附近,长势与延长枝相当的枝称为竞争枝。
4 巩固与辨别。
以果树某一部分为例,分别比较不同树种间在名称及性质上的差别。
1.枝条。
按照枝条的性质和功能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
营养枝通常指只着生叶芽的一年生枝,如苹果、梨、桃等;挂图挂图
板书
花芽的标准进行判断,再观察内部结构进行验证。
然后修订
判别标准,再进行识别,并体会大小年因素对花芽外形的影
响,直至基本准确为止。
以同样方法识别苹果不同品种的花
芽。
板书挂图2 观察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时期切片观察以苹果或桃为材料,对照挂图、
幻灯片,观察其各个分化时期的切片,并理解其特点描述。
以苹果为例,各个时期特征如下:
叶芽期。
生长点狭小、光滑。
生长点内均为体积小、等径、
形状相似和排列整齐的原分生组织细胞。
分化始(初)期(花序分化期)。
分化开始,生长点变宽,突
起,呈半球形,而后生长点两侧出现尖细的突起,此突起为
叶或苞片原基。
花原基分化期(花蕾形成期)。
生长点变为不圆滑,并出现突
起的形状,在苞叶腋间出现突起,为侧花原基;原中心的生
长点成为中心花的原基。
苹果中心突起较早,也较大,处于
正顶部的突起是中心花蕾原基。
萼片分化期。
花原基经过伸长,增大,顶部先变平坦,然后
中心部分相对凹入而周围产生突起,即萼片原始体。
花瓣分化期。
萼片内侧基部发生突起,即为花瓣原始体。
雄蕊分化期。
在萼片内侧,花瓣原始体之下出现突起(多排列
为上下两层),即为雄蕊原基。
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树 项目三 了解果树的生命
教学目的:1.学生能准确辨别果树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物候期;
2.提供某一生育时期的果树,学生能确定其特点,确定管理目标。
教学重点:果树物候期、果树生长发育特性。
教学难点:果树物候期、果树生长发育特性。
教学用具:果树年生长发育周期性变化录像片;某一树种物候期观察记载图表;土壤调查及温度、光照、水分等观测用仪器和用具;当地
气象与土壤资料;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的实例或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理论联系实践法观察法
板书
观察记载。
1.萌芽期
从芽开始膨大,鳞片颜色变浅而松动、错开直至松开,先端幼叶露出或花蕾伸出为止。
多数北方落叶果树要求日平均温度达5℃以上,土温达7~8℃时,经过10~15d后才能萌芽。
2.开花期
从花蕾的花瓣松裂到花瓣脱落为止。
果树生产上常以单株为单位将开花期分为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谢花期4个时期。
通常桃10℃以上,鸭梨14~15℃,苹果17~18℃,枣18~2 0℃进入开花期。
3.新梢生长期
包括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加长生长从叶芽萌发后露出芽外的幼叶彼此分离后开始,至新梢顶芽形成或停止生长为止,分为开始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
新梢旺长期是果树叶幕形成期,也是果树全年需肥水临界期,还是树体营养转换期,即树体由利用贮藏营养逐步过渡到利用当年制造的营养。
果树的加粗生长自上而下开始,其强度亦自上而下加大,即春季新梢最先开始,依次是一年生枝、多年生枝、侧枝、主枝、主干、根颈,秋季则按此顺序依次停止。
4.果实发育期
果实发育从授粉受精后坐果开始,经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为
止。
坐果是授粉受精后,子房及其他部分生长发育形成果实的现象。
通过经过细胞分裂期、组织分化期、细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4个阶段。
在此期间,会出现3~4次花、果脱落的现象。
即花期的落花,谢花后2周左右的早期生理落果,6月中上旬的生理落果(又称“六月落果”)和采前落果。
5.落叶休眠期
落叶从秋季叶片发黄、叶柄基部形成离层,到叶片脱落。
一般在日平均气温降到15℃以下,日照短于12h以下开始落叶。
果树落叶后进入休眠期,直到次年春季萌芽为止。
果树的休眠期分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自然休眠需要一定低温,如扁桃需0~7℃低温下200~500小时,桃为500~1200小时,苹果、梨为900~1000小时。
3果树主要生长发育特性观察
1.芽的异质性
在芽的发育过程中,由于树体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形态和质量上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萌芽力与成枝力
一年生枝条上的芽能够萌发的能力,称为萌芽力。
萌芽力用萌芽率表示。
萌芽率是枝条萌芽数占该枝条总芽数的百分率,萌芽率(%)=萌芽数/总芽数×100%。
成枝力指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抽生长枝的能力。
成枝力用抽
生长枝的数量多少表示,一般抽生长枝数2个以下者为弱,4
个以上者为强。
可在秋季或冬季选择二年生枝为对象,进行
统计计算。
3.顶端优势
选择直立生长或趋于直立生长的二年生以上枝条,从剪口下
第一个枝梢开始依次测量其长度、粗度,观察其生长势情况
,理解顶端优势。
再分别观察弯枝后顶端优势转移现象、水
平枝顶端优势分散现象
果树的顶端优势
1.直立枝,顶端易萌发旺枝
2.水平、斜生枝,多萌发中、短枝
3.
向下弯曲枝,弯弓顶端易萌发旺枝
4.干性、层性
果树中心干的强弱及其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干性。
树冠中各
类枝条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称之为层性。
挂图任务三 了解果树与环境
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
件、生物条件。
其中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是决定
果树生存及质量的关键因素。
步骤1以当地主要果树为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列表比较其要求
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条件。
2农业环境条件与果树生长发育关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