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

《天鹅的故事》第二时教学设计四作者:陈梅秀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6作者:陈梅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复述文第—7自然段。
2、凭借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
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
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文,找出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
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天鹅的故事湖面结冰无法捕食腾空而起扑打水面齐心协力一起破冰取得胜利感动老人本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2024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播放天鹅的相关视频或展示天鹅的图 片,让学生对天鹅有直观的印象,并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天鹅的看法和感 受。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天鹅有哪些特点吗? 它们象征着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天鹅的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 示呢?
讲授新课: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03
04
改进方案
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故事深层含义的探 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05
06
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个性化辅导措 施,提高其学习效果。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
01
发展趋势
02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未来课堂教学将更加智能化、个性
化。
学生对于多元化、互动式教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
确定每位教师在《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中的具体角色,如主讲教师、辅导教师、 课堂管理教师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及时共享教学资源和经 验。
鼓励教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互补性强的教学团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
03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
01
长远规划
02
03
04
积极探索将先进教育技术应用 于课堂教学,如使用VR、AR
等技术提升学生体验。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满 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才。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 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从听写开始,埋下感情线索1、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开始听写。
(一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听写)冰封湖面颤动裂开一条小缝塌陷很大的水面2、看到这些词语,使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对于天鹅来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历程?打开书,读二到七自然段,想想你读出了什么?4、这是充满——(生说)的历程。
(可能是艰辛、苦尽甘来……)5、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没有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让你激情彭湃的地方,让你欢心鼓舞的地方?画出打动自己的句子,用心去读一读,在脑海中放放小电影,把感动你的句子通过朗读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导朗读第五段的第一句话。
过渡: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天鹅身上。
天鹅群中有一个核心人物,就是——老天鹅。
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呢?请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谁来读一读?(出示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一句,伸出自己的右手,一边读一边做手势,把老天鹅的动作通过手势演示出来。
多读几遍。
谁来和老师配合一下,我读你做手势。
a..腾空而起”他的动作中缺少了些什么?对,同学们都做过立定跳远吧,在起跳时,你是直立着呢,还是稍稍往下蹲一点,重心下压呢?为什么?同样,老天鹅在腾空而起是也会把身体往下压一压,以此来积蓄力量。
再做一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遍。
老天鹅为什么要腾空而起?b.继续做动作,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下落的冲力大?。
(点出“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我们再来做动作,来看看你下落的冲力大不大?(教师读,学生做)老天鹅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下去,他的身体痛不痛?痛,为什么还要这样重重地扑打呢?(在这危难的时刻,老天鹅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冲了下去,它已下定决心与冰层殊死搏斗,它做好了牺牲的准备)c.连起来读第一句。
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图片投影,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2.讨论交流。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领悟第(57)自然段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哪些词句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找出来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待会儿交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1)指名读,有同样见解的请举手。
(2)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胸脯和翅膀老天鹅是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事实证明,老天鹅的这一举动,力量是巨大的,从哪儿看出来(石头似的、沉重、颤动)点拨: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3)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为代价的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板书:勇敢)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板书:奉献)(4)师范读,生想象。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优雅的舞者壮美的乐章——《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在一个寒潮突然降临,冰封湖面的春天,一只老天鹅用身体破冰并带动天鹅群集体破冰的感人壮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伟力和生存智慧的赞颂。
读过以后,给读者留下的除了感动、震撼,更多的是多了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姿态和生命意义的思索。
本课主要抓住两个镜头特写:第一个镜头是写老天鹅单独破冰;此镜头突出老天鹅的英勇无畏。
第二个镜头是写天鹅群集体破冰。
这个镜头主要表现天鹅的团结协作精神。
两个特写镜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典范、精神领袖,没有前者的精神感召,便没有后者天鹅群的纷纷响应。
后者是前者的生活群体和坚强后盾,正是有了这样的英勇无畏的团体,才培养出了如此英勇的“破冰勇士”。
二者互为影响,缺一不可。
否则便不会有这个感人至深、令人回肠荡气的的故事。
这两部分理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老天鹅单独破冰的英勇形象和天鹅群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但这仅仅是表象,文本所表现的老天鹅和天鹅群的内在品质,以及文中所包蕴的对生命伟力和生存智慧等人文性的目标达成,则需要引领学生认真品读“单独破冰”和“群体破冰”两个感人场面来实现。
这里所说的人文性目标仅仅相对来说,因为它们的达成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工具性”解读,离不开对文本字词句段篇的揣摩体会。
这也正是本节课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老天鹅单独破冰和天鹅群集体破冰两个镜头的品读,感悟老天鹅的顽强和天鹅群的齐心协力。
3.学习课文“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4.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培养学生的爱鸟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
教学重点:精读单独破冰和集体破冰场面,感悟老天鹅的顽强和天鹅群的齐心协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分层扩写文题,明了文题特点(一)游戏,扩写课题:(课件出示)1.天鹅()的故事2.天鹅()()的故事3.老天鹅带领()( ) ( )的故事试着扩写课题,分别在1、2、3题的括号里加上一个、两个、三个词。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动式课 堂教学流程 , 体验有效学习。 ③情感 、 态 度与价值 观 : 凭
借 课 文 中 的语 言 材 料 . 体会天鹅 勇敢奉 献 、 团结拼搏 的精神 . 培 养 学 生 爱 护 动 物 的思 想 感 情 , 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是 试 周 刊2 0 1 3 年 第 7 期
《 天 鹅 的 故 事 》(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张玲 玲
( 淮 安 市 人 民小 学 ,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2 )
设 计理念 : 在小学语 文教学 中, 我们 要 根 据 课 文 特 色让 学 生 通 过语 言 文 字 感 悟 语 言 的形 式 美 和 内 容 美 。充 分 挖 掘 出文 本的内涵 . 上 出浓 浓 的语 文 昧 . 才 能 实 现 形 式 与 内容 的 和谐 统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实 际 设 计 出简 洁 而 有 效 的 教 学 方 法 , 扎 扎 实 实 地开展训 练 , 才 能保证课堂上 书声 琅琅 , 议论纷纷 。 高 潮 迭 起 , 激情飞扬 , 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悟 , 学 有 所 得 。 而对 于 《 天 鹅 的故 事 》 一课 , 还要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生 命 的激 情 、 情感 的滋润 、 心 灵 的洗 礼 , 体 味 隐 藏 在_ 文 本 深 处 的 人 文 性 内涵 。
( 一) 直 奔 结尾 . 设 置 悬念 对 面 近在 咫 尺 的 一 大 群 天 鹅 ,手 里 端 着 一 把 子 弹 上 了膛 的猎 枪 , 作为猎人应该毫不 犹豫地对准天鹅群开枪 。 但 是 他 最 后 有 没 有 这 么做 ? ( 出示 最 后 一 个 自然 段 , 让生读 ) 师: 究 竟 是 什 么 深 深 打 动 了斯 杰 潘 老 人 的心 , 使他3 0 年 来 直把猎枪挂在墙上 , 从此再也没有去打猎呢? 请 同学 们 细 细 默读课文 , 到字里行间寻找原因 , 在 课 文 中做 些 批 注 。 ( 二) 读 中体 味 , 品词析句。 1 . 找 到写 “ 天鹅 的故事 ” 部分, 朗 读并体 会 : ( 1 ) 有 感 情 地 朗读 , 试 着 描述 自己 在 朗 读 时 所 表 达 的 情 绪 。 ( 2 ) 比较 其 他 同 学 的 朗 读 带 给 你 的不 同感 受 。 2 . 你认 为这个 故事 哪些地 方最 能打 动你 . 让 你 的 心 为 之 颤 呢? ( 用“ 读— — 说 ” 的形 式 交 流 。 ) 3 . 品 析 中指 导 : ( 1 ) 加 提 示 语 朗读 . 演示 出天鹅 的“ 腾 空 而
《天鹅的故事》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

《天鹅的故事》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天鹅的故事》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
(重难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过渡:天鹅破冰的故事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了,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斯杰潘老人,每次在讲起这个故事时,总是会深情地说,一起来读这句话。
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呢?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近在咫尺,却放弃了开枪的机会?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把上了膛的猎枪挂在了墙上,而且一挂就是整整三十年?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天鹅破冰的场面,也就是课文的5、6、7自然段。
二、精读领悟第5——7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5、6、7自然段,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2、全班交流(一)交流第五自然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次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引导学生扣住、“腾空而起”、“石头似的” “重重的” “胸脯和翅膀”等词语,谈感受,(学生交流到哪个词语,教师就用笔圈画相关词语,相机组织交流、体会,充分地让学生表达)师相机点拨:“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体会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头似的” (体会老天鹅用力之重,态度之坚决,简直是奋不顾身)重点理解“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破面上”师:真了不起,看到了老天鹅的勇敢。
大家不仅读懂了文字,而且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画面。
而你们的这些理解,其实就是来自于作者对老天鹅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
现在请大家拿起课本,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动齐读这段话,再现这一震动人心的画面,“突然”一二!生齐: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课题:天鹅的故事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
全篇文字优美,叙述清楚,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鸟产生了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指导:品读----感悟----强化----升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haojihaoren/17000407_s0p012、那只丑小鸭历经磨难,长大后就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天鹅。
那么你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吗?说给大家听听。
(天鹅是一种候鸟,喜欢整群栖息于湖泊、沼泽地带,主食水生植物。
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的从南方飞往北方,一过十月,天气变冷,它们又携老带幼结队南迁。
)3、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激情导读,感悟破冰过程: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它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指导读好天鹅讨论的内容。
(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2、这时天鹅们会想出哪些办法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二)天鹅又是怎么破冰的呢?学习课文的五——七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
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
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
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
湖面结冰无法捕食
腾空而起扑打水面
齐心协力一起破冰
取得胜利感动老人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