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泡沫反思录
美国互联网泡沫对中国的警示

美国互联网泡沫对中国的警示摘要:最近随着“互联网+”、“P2P”、“O2O”等概念的兴起,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助力。
但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世纪末期美国的互联网泡沫阴云刚刚散去不久。
那一次危机时刻提醒着我们,新兴的行业开始发展时,人们具有一种盲从的行为,其价值很难被正确估计,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其真正的价值才会在不断的试错之后才会被准确估量。
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事件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具有警示作用,中国互联网行业应以此为戒,避免相同的惨剧再次上演关键词:互联网;泡沫经济;非理性“泡沫”指的是一种现象,即虚拟资产的价格长期持续上升,导致其价值远远大于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现象。
股市泡沫的产生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金融市场运行紊乱和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等。
一直以来,股市泡沫都在考验着各国的资本市场。
几次严重的股市泡沫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重要的案例2001年爆发的美国互联网泡沫,给美国甚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之后,1991年3月美国经济步入复苏,进入了十年发展的黄金期,直到2000年6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0个月之久。
这段时间,被人们称为“新经济”。
“新经济”的主要成因在于:信息革命和金融全球化。
高科技网络股票成为了当时的“宠儿”。
IT股和网络股的热潮使纳斯达克指数从322.9点狂飙至5132.52点,涨幅超过14倍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必然是非理性的产物,互联网创造了神话的同时,催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
当理性回归时,人们发现互联网企业的盈利率无法支撑其超高的价位,于是泡沫破裂了,股市开始了恐怖的暴跌。
2001年4月4日,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至1638.80点,总市值从6.7万亿美元蒸发至3.16万亿美元,3.54万亿美元不翼而飞。
泡沫破裂的后果是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激增,投资大量下降,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很明显,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属于一种非理性的泡沫经济。
互联网泡沫破灭,症结何在?

互联网泡沫破灭,症结何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症结何在?(2006-12-14 08:34:42)世纪之交,曾经承载了人们对新经济美好梦想与期望的互联网业泡沫破灭,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深陷寒冬。
回顾互联网业这段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跌宕历程,至今让人感到惊心动魄、难以释怀!经历了持续数年的低谷徘徊、反思和不懈探索,如今,打造产业链、营造产业生态圈,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生态圈”,这不仅成为业界的共识,而且成为业界的共同行动。
从形成共识到成为具体行动,产业合作时代实在来之不易,因为人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2006年世界电信展上,“数字生态圈”成为信息通信业界议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已经成为整个信息通信产业的主旋律。
当前,在信息通信业致力于通过推进转型和构建“大生态圈”以谋求产业持续发展繁荣的新阶段,我们不能不回顾几年前网络泡沫所引发的危机,不能不反思造成网络泡沫破灭的内在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高歌猛进、风光无限。
特别是从1998年10月起,作为新经济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500点一路上扬、持续攀升。
到2000年3月10日,纳指突破5000点大关,并创下513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
此时,网络经济如日中天、网络公司春风得意,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流向网络市场。
在即将迎来新千年之际,在网络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凡业绩的鼓舞下,人们对新经济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对新经济的期望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悄然降临。
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2000年3月中旬,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到同年9月21日,纳股指数迅速跌至1088点,创下了3年来的最低纪录。
与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峰相比,跌幅高达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前的水平!纳股的连续下挫,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得靠风险投资为生的新兴互联网业遭受灭顶之灾,整个互联网业愁云密布、寒气逼人,但灾难并没有就此停止。
互联网泡沫又来了?不怕,泡沫就是风口

互联网泡沫又来了?不怕,泡沫就是风口导语:互联网行业泡沫即将来临的说法还有争议,但泡沫绝不是贬义,泡沫的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风口。
如何度过泡沫期?真实的答案只有一条:融资能力。
最近某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半衰期冲动:互联网周期律的“七年之痒”》的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讲互联网行业泡沫即将来临。
文章引用了一些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在我个人的朋友圈里颇有一些争议。
有些人表示很有意思,有些人表示不明觉厉,还有人则完全不认同,认为纯属巫师言论。
我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对“泡沫”这个词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泡沫整体上被当成贬义词使用,但实际的情况是:但凡一个成熟的细分行业,都必须经历泡沫期。
几乎没有哪个互联网细分行业,未经泡沫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成熟模式(当然,泡沫过后不成熟从此夭折,或成为某种大型服务的配套性服务,也是常有的事)。
曾经见到的泡沫,有视频行业的,有电商行业的,团购也经历过泡沫。
目前来看,视频行业可以说已经成立,并在慢慢成熟;电商当然是成立的;而团购是否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还不太好说。
当下,有些行当正有泡沫之味,比如可穿戴设备、比如大数据。
老实讲,科技博客(或者称为科技媒体),在我看来,都有泡沫味。
但泡沫绝不是贬义,泡沫的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风口。
也就是大家都觉着好,都要来干。
创业者如果发现自己的行业正在进入泡沫期,应该是值得恭喜的,因为你找到了一个风口。
如果自己所从事的细分行业,压根没啥同行,反倒要担忧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你不能说你自己是最聪明的,能够发现所有人都不曾发现的一个巨大金矿。
但泡沫过后,死伤遍地。
如何度过泡沫期,成为剩者,再进一步成就“剩者为王”?其实真实的答案只有一条:融资能力。
在我看来,很多项目的成功,起决定因素的就这一条。
有钱才能办事;没钱,你就不用谈什么用户体验、产品打磨了。
一位朋友正在从事某个创业项目,在那个行当里,有另外一个项目势头比较猛,俨然是行中风向标的感觉。
我一直劝我朋友的是,作为创业团队的主心骨,你的主要工作就是融资,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放,体验不好,产品有瑕疵,都没什么要紧的,但如果融资迟了,将来就是优酷土豆的故事。
互联网泡沫幸存者给我们的5大启示-PPT文档资料

创新, 而更多则缘于幸运的投资。 由是 带给了我们最后一个启示。
Priceline:如果所有努力均告失败, 那就通过收购来改善公司。 Priceline
初推出了买方自主定价模式, 借此一举 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宠儿。 事实证明这种
t0007 bdwk2019
模式尽管较为流行, 却不具备公司设想 的变革意义。 Priceline 的股票在过去十年中的表现
t0007 bdwk2019
eBay:作出符合用户兴趣的改变,就 算会惹恼其他人也在所不惜。 要想出一 个吸引大多数人的商业模型是很难的。 而找到一个经久不衰, 而不仅是一时风 靡的商业模型更是难上加难。eBay 的
拍卖功能就在后繁荣时代风靡一时, 使
t0007 bdwk2019
得 在 2019 年股价上升。 不过, 之后 股热潮就开始逐渐消退了。
Netflix:服务于一个不会消失、却可 能会随着时间而变的需求。 与贝佐斯一 样,里德 哈斯廷斯有着长远的目标。
t0007 bdwk2019
他在 2009 年告诉《财富》: 出现疼痛 时, 你会想着扮演阿司匹林, 而不是维 生素。 阿司匹林可以切实解决一些人的 特定问题,而维生素则是个大体上 可 有可无 的市场。 奈飞也许不会治愈任何疼痛, 它更像
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 多纳霍花费了 几年时间来对网站进行调整, 默默地把 它改造成为定价销售类的网站, 以此挽 回对拍卖感到厌烦的顾客。 然而, 这个
t0007 bdwk2019
调整更倾向于规模更大、 信用更高的零 售商,而另外一些商家则认为被 eBay
出卖了, 于是发起了强烈的抵制。 多纳 霍选择了忍受批评,以保证转型的进 行。 某种程度上说,多纳霍推动 eBay 与
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及反思

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及反思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
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不仅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互联网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也引发了许多反思,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一、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1. 传统产业的颠覆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使得传统产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许多传统行业如零售业、旅游业、金融业等都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逐渐被互联网企业侵占。
传统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生存下来。
2. 就业形势的变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给部分传统行业带来了就业的压力。
许多公司由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而需要减少人力成本,这导致了一些职位的减少。
因此,人们在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时,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3. 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量的个人信息被收集和利用,数据泄露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互联网经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互联网经济的反思1. 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使得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应积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创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此外,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教育体制的改革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互联网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因此,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加大对互联网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
3. 加强监管和保护用户权益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
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分析报告

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泡沫经济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报告旨在对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和应对之策。
一、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的背景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出现,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1. 技术变革的引领: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
2. 投资热潮的兴起:由于对互联网的憧憬和追逐,大量投资涌入互联网行业,推高了相关企业的市值。
3. 媒体宣传的推波助澜:媒体不断渲染互联网行业的光鲜形象和高回报率,引导了更多人投资于该行业。
二、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的特点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 估值虚高:互联网企业由于投资者的炒作和预期,其市场估值高企,远超其实际价值。
2. 创业浪潮: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下,创业者迅速涌现,传统行业和新兴企业都投身互联网行业。
3. 资金链紧张:投资者过度乐观的预期导致资金大量流入互联网企业,而很多企业却无法持续盈利。
4. 大量的投资并购:由于投资者对互联网行业的好处看好,大量投资并购活动展开,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三、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引发的问题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 资产泡沫破灭:投资估值虚高的互联网企业沦为“空中楼阁”,市值暴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2. 就业危机: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许多企业破产或倒闭,造成大量失业。
3. 经济不稳定: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会导致金融系统和整个宏观经济出现动荡,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风险。
4. 投资热情降低:一旦投资者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他们可能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兴趣减弱,进一步造成互联网产业的萎缩。
四、应对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的策略为了避免互联网泡沫经济现象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力度,防范资金的过度流入和估值虚高的情况。
2. 风险防范:投资者应该审慎评估互联网企业的价值,避免盲目追逐热门概念和夸张的宣传。
互联网金融经济泡沫辩论

互联网金融经济泡沫辩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成为了当今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互联网金融经济泡沫的担忧和辩论。
一些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经济是一种泡沫,而另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
在这场辩论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互联网金融经济的真正面貌。
支持者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经济泡沫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指出,互联网
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企业和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存在着高风险和不稳定性。
同时,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盈利模式也存在着疑问,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泡沫的产生。
此外,一些人还指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完善,也容易导致泡沫的产生和蔓延。
然而,反对者们则认为,互联网金融经济并不一定是泡沫。
他们指出,互联网
金融的发展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它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投资渠道,有利于提升经济的活力和创新。
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空间,不应该被过早地贴上泡沫的标签。
在这场辩论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发展和风险。
互联网金融
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监管和风控机制,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泡沫风险。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保持理性和审慎,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确保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总之,互联网金融经济泡沫的辩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认真思
考和理性分析。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通过网络泡沫反思当下的新能源概念炒作

蓝鸟:谁催生了网络泡沫?早在两年以前,美国就有经济学家撰文提醒人们警惕“网络泡沫”,只不过当时狂热的人们被美丽的互联网神话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把泡沫当回事,直到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与会者对网络泡沫的讨论才开始引起人们的一些关注。
两会期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给网络股泼了一瓢冷水,从而引发了方兴东、姜奇平《新经济:泡沫还是革命》的论战,很快,《南方周末》、ChinaByte、网易等一些在新经济领域内颇有影响的媒体和网站开辟了相应的专题,一批业界人士(有经济学家、企业家,还有评论家和记者)也加入到了争论的行列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网络经济中的泡沫现象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就在这些人为网络泡沫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网络股的风向标──纳斯达克峰仍居高不下,还曾一度跨越5000点大关;但好景不长,骤然间因微软垄断案而由牛转熊,在一个“流血的星期五”之后更是狂泻不止,此后虽间或稍有回升,但一直无法摆脱疲软的态势,网络股更是遭遇了灾难性的重创。
于是,“网络泡沫论”者便幸灾乐祸了:怎么样,泡沫破灭了吧?随后不久,欧洲资金最雄厚的互联网公司倒闭,紧接着NetImperative以及迪斯尼旗下的也关了门,于是就有人开始鼓噪“网站倒闭论”,纷纷声称网站倒闭潮将提前来临,到时候中国互联网界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恐怖主义似乎又突然笼罩了网络的天空。
都是资本惹的祸!要说泡沫是怎么被吹大然后破灭的,“罪魁祸首”恐怕应该是风险投资商,尤其是那些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投资商。
一看Yahoo!上市后股票价格打着跟斗翻番,就煽动“门户”概念;后来就猛朝电子商务上靠,要么就是Amazon那样的B to C模式,要么就是eBay那样的C to C模式;再后来一看这两个都不行,就提出了非“B to B”不投的口号;今年春天又宣称只投那些“赢利前景光明”或者“鼠标加水泥”模式的网络公司。
风险投资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一放个什么口风出去,就能左右不少个人投资者的意向,所以,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煽风点火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讳 t 在 一些 网站 赢 利 后 , 互 联 网第 说
= 春 为 时 过 早 。我 们 要 注 意 这是 在 什 厶 , 样 的 一 个 层 面 赢 利 ,是 为 了 赢利 而 赢 利 ,还 是 在 拥 有 足 够 市 场 份 额 和 产 业 前 景 的 基 础 上 赢 利 。 大 家 纷 纷 抱 当 怨 部 是 资 本 惹 的 祸 的 时候 , 联 网 互
一
问 :互 联 网 的赢 利 模 式
真 的找 到 了 吗? 互 联 网 的 悲 剧
互 联 网 的 确 经 历 了一 个 难熬 的 冬 倒 闭 , 0 i 的 八 月 更 创 下 了单 月 6 20 年 3
真 的 “ 是 资本 惹 的 祸 ” ? 都
稍 加 分 析 就 会 发 现 .那 些 宣称 已 经 赢 利 或 即 将 赢 利 的 网站 的 商 业 模 式
电 影 ,订 杂志 、看报 纸 、 信 函 、 电 发 打
话 、听 报 告 等 日常 活 动 部 是 有偿 消 费 , 至 对 问 路递 上 一 根 香烟 也感 到 甚 很 自然 , 为什 么在 网上 查 资料 、 电子 发 邮件 就 可 以 免 费 互 联 网不 是 公益 ? 性 事 业 , 有 偿 服 务 为 什 , 就 在 这 个 厶 领域 行 不通 ? 远远 不 如 电 子 邮 件 数 量 的 邮政 信 函 却 养 育 了 一 代 代 的 邮 政 职 工 , 硬要 让 “ 阳 产 业 的 互 联 网在 而 朝 如 果 说 ,2 世 纪 末 是 互 联 网万 紫 O 千 红 的花 季 ,那 幺 进 入 新 千 年 后 的 互 联 网 却 呈 现 出藩 英 缤 纷 的 萧 条 :收 购 击 首 席 执 行 官 职 务 2 0 年 8月 8日 01 下 午 4点 8 , 因为 万 泉 河 购 买 8 4 分 88 的 B2 C业 务 的 5 0 万 欠 款 一 拖 再 拖 , 00 作 为 B C业 务 my 8 8 事长 的 王峻 2 84董 涛 身感 无 力 回 天 ,并 向外 界 公布 了 自 己 的辞 职 声 明 … 因 为 诸 多 著 名 网人
C hi na T el ecom m uni i cat ons r T ade
匪垂匡璺
Hale Waihona Puke 并 不清 晰 , 利 的基 础还 比 较 薄 弱 。 赢 新 浪 、搜 狐 在 新 一 季 度 的营 业 收 ^ 虽 然 有 所 增 加 ,但 都 还 停 留在 减 少 亏 损 的 层 面 上 网络 资 本 家” 王 冉 直 言 不
候 ,社 会 经济 主 体 ”与 网络 “ 工具
之 间的 美 系 便 被本 末 倒 鬟 起 来 。我 们 虽然牢 记不忘这一 颠扑不破 的定理 t 电子 商 务 一 一 “ 电子 手 段 , 商 务 是 “
在 内的 企 业 家 经 历 了 南 柯 一 梦 ” 还 。
有 单 一 的 眼 球 ”模 式 、 跟风 投 机 的 侥幸 心理 等 等 , 都让 互 联 网 企 业抚 胸 反恩 一 番 。
的利 益 而 不 顾 时 , 有 傻 子 才 撑 着 维 只 护 那断 裂 的 价 值链 。移 动 短 信 为 什 幺 如此 火 爆 ? 因 为 背 后 隐 藏 着 一 条完 美 的产 业 链 ;W AP为 什 幺 失 败? 因为 产 业 链 受 损 。当 我 们 理 清 了 互 联 网的 产 业链 之 后 才 忽 然 发 现 ;只 有 保 证 产 业 链 条 的 良性 循环 , 能 保 证 大 家 按 才 比例 分 “ 糕 否 则 ,都 想 吃 独 食 , 蛋
企 业 是 否 该 反 省一 下 , 自己 对 泡 抹 的
四 问:。 络 与 “ 济 谁 网 经 是主体 ?谁唱 主角?
当 阿 络 头 脑 发 热 得 找 不 着 北 的 时
堆 积 应 负 多大 责 任 ? 乞 丐 的 饭 碗 上 加
一
个 . o 就 可 以 饱 食 终 日 , 再加 个 c m E 就 可 以 翻 身 闹革 命 , 捞 桶 盘 。 大 电子 商 务 概 念 的 确 让 包括 “ 丐 的 乞
天 。 美 国 财 富 杂志 统 计 , 据 在过 去 的两
年 里 { 国 )一 共 有 5 9 、 on公 司 美 l 家 cl
家 的 纪 直 接影 响 到 就 业 机 会 , 仅去
年 一 年 就 有 985 22个 就 业 机 会 由
十 々 ^… ‘ 4 _- 3
维普资讯
是 根 本 网络 却 硬 要 抱 打 天 下 , 然 要 必
导 致 主 体 滞 后 的 革 命 的 悲 剧 。
其 实 ,该 问 的 不 止 这 些 。 总 而 言 之 ,这 些 问 题 如 果 能 引 发 出更 多的 思考 .井且 能 够 唤 来 互 联 网 的 春 天 . 我们 的 系 列 反 思 录 甘 作 引 玉 之 砖
谁都吃 不着。
互联 网是 在 自由 与 开 放 ”的 基 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 , 而 有 人 把 它 形 容 因 成 没 有政 府 、 有 法 律 、 有 警 察 、 没 没 没 有 国 家 的 自 由王 国 。 过 度 的 自 但 由与 开 放 ,其 后 果 会 是 什 , ? 为 了 厶 抵 御 犯 罪 ,人 类 发 明 了 监 觥 、警 察 等 国 家 机 器 因 为 道 德 的 悖 遵 ,塑 造 了 教堂 、祠堂 以及许 多无形 的 社 会规 范 … …没 有 秩 序 , 类 就 不 可 能 有 人 争 天 的 文 明 与 进 步 ・没 有规 范 ,人 类 就 要 为 此 付 出 代 价 甚 至 自我 毁 灭 。 联 互 网 作 为 人 类 的 重 大 发 明创 造 , 为 一 作 个虚 拟 的 社 会 , 回 到 “ 不 必然 王 国 ” 的 轨 道 ,不 遵 循 法 律 ,浩 规 和 规 范 的 束 缚会 行吗?
维普资讯
4 2
_ ~ s ‘
维普资讯
就 兴 高 采 烈 ,似 乎对 乍 暖还 寒 的 反 常 气候 估 计 不 够 。 当我 们 深入 到 互联 网 的骨 子 里 认 真 剖 析 以 后 ,这 倒 春寒 的 互 联 网 气候 ” 引 发 出一 连 串 值得 反 却 思 的 问题 — —
五 问 :互 联 网 是 开 放 的 就
二 问: 们 的消费 意 识 成熟 人
可 以不 守 规 矩 7 互联 网 的 ” 自 由王 国 ” 能 长 久 吗 ?
了吗 ? “ 费 到 永 远 ” 的 结 果 免 是什么 ?
在消费者指责 23 6 免 费 话 , 费 收 死 ! 的 时 候 . 否 该 想 一 想 :人们 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