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共34张PPT)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发菜
水华现象:水体富营养化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哪些?
原核生物:蓝细菌(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 菌、发菜)
细菌(“球”、“杆”、“螺旋”、“弧”) 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植物 动物
生 物
无细胞结构:病毒
7、污物位置的判断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一处污物, 如何快速确认该污物的位置(装片、目镜、物镜)?
课堂检测
1.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 焦螺旋 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应把视野调亮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转动装片也不动, 则异物在物镜上 D.若观察到的视野一半亮一半暗,则需要调节光圈
A、原核生物无核糖体
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蓝细菌细胞模式图
填写下面的表格
类别
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细胞大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生物类群
【典型例题】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由低倍镜换上 高倍镜,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D ) A.调节光圈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
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 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D
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观察下列细胞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课件.ppt1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课件.ppt1

在《奥》中变得文明而理性了,他们更像
正义的化身,是“用哲学净化过的世界良 知”。 《奥》中雅典娜与奥德修斯两个智慧化身 和谐的关系,更体现了古典的和谐和热爱
理智的理想。
六、人文精神的完美载体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 部史诗合起来彰显了完整的荷 马和成熟的古希腊人文精神;
西方人本主义在“力”与“智” 的维度上获得了统一和升华— —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在于力 量,而且必须拥有智慧。
/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人类也 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3、诸神的“人性”
神是不死的凡人,是人的理想化 ,它为英 雄世界奠定超越性的基础; “荷马史诗里的众神既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 也不是作为道德楷模的基督,亦不是接受凡 人顶礼膜拜的真主。 …… 神是不死的‘凡 人’。” ——郑克鲁 “必死的命运赋予了《伊利亚特》众英雄悲 剧性的高度和尊严” 。阿喀琉斯的典型 性…
第二节《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与《奥 德赛》是欧洲上古文学 中最杰出的两部英雄史 诗,西方文学的第一座 丰碑。荷马因为这两部 传世的史诗而常常被称 为“最伟大和最神圣的 诗人”。
一、荷马及“荷马问题”
生活的年代:相当模糊的 时段——公元前11世纪中 到前 8 世纪,较精确的说 法为前9-8世纪。 出生地:希腊至少有 7 个 城城市号称是诗人的故乡, 多数文献倾向于荷马是与 希腊半岛隔爱琴海相望的 小亚细亚某地人。
2、命运的主宰:
希腊人的主宰性观念,即“命运观” ; “命运女神”( Moira ,摩伊拉)据说 是比奥林匹斯众神更古老、更强大的神, 在希腊语中的基本意思是“份额” ;

“人一生下来,不论是懦夫还是勇士,/
我认为,都逃不过他的注定的命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共3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共32张PPT)
1.说出图中①~⑤的名称 2.水螅的体形有什么特点?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说出图中①~⑤的名称

2.涡虫的体形有什么特点?
这种体形与辐射对称相比

⑤ 有什么好处?

⑥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蛔虫
学习目标
1.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蚯蚓的呼吸

界 空
氧气

二氧化碳
体 壁 ( 氧气 黏 液 )二氧化碳
体 壁 的 毛 细 血
氧气 二氧
管 化碳
全 身 各 处 的 细 胞
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环节动物—蚯蚓
在观察蚯蚓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 球擦蚯蚓体表,使其保持湿润。
蚯蚓的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湿润的体壁 内有微血管网,气体可溶于体表黏液与 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进行交换。
可提高土壤肥力。
环节动物—其他动物
沙蚕

沙蚕: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水蛭: 蛭可提取蛭素,生产抗
(疣足)
血栓药物,治疗心血管病
环节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 圆筒形 。
(2)由相似的 体节 组成。
(3)依靠 刚毛
或 疣足
运动
环节动物—总结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有口无肛门→有口有肛门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1、长圆筒形身体出现分节——运动更灵活 2、肠壁有肌肉,消化器官较发达 3、对水环境的依赖大大减少,能生活在陆地 上——能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4、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刚毛或疣足
经咽入肠
幼虫在肺泡中完成第二、三次蜕皮, 发育成成虫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课件 (共23张PPT)

第23秒末初 第5秒初 第21秒初末 第3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1秒第2秒第3秒
思考:请同学在时间轴上标出第2秒初, 第3秒初,第5秒初。
请同学理解以下时间的表述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 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器 (以后学习).
标是xB=一2 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
△x=?位移是多少?方向?
△x= xB-xA=-2m- 3 m=-5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反
课堂作业 ▪P14:4
再见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二、位移和路程
三条轨迹:
异:物体(质点)的轨迹及其长度
同: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 (起始、终了位置及二者的直线距 离)。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
是一条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 线段。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1)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方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
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下上 下
上午

课课 课
前两节课
开始与结
束的时刻
8 45min 945min 10 t/h 及两节课
与课间休
10min
息的时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1、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3月21 全球各地昼夜
前后)
等长均12小时
春分夏至之间 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6月22 昼最长夜最短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五带的划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 五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温度带
范围
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热 带 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高温
南温带 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 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1 为什么我们看在欧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的现场直播得到深夜才 能看到?

第一章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PPT(22页)

第一章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PPT(22页)

以上,只是由于距离太远,在几十年、几提问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归纳】这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思考 ①课本图中的哪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 3.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 地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典例 解读
【例3】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 可欣赏到长沙市区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 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第一章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 级上册 物理教 学课件P PT(共2 2页)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 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 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 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判断甲图和乙图中小车是否运动
甲图
甲图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小车是否运动
乙图
乙图小车是运动的
小结
判断物体 是运动还 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 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分布的多样分布29页PPT文档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分布的多样分布29页PPT文档

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 起到了( D )

A.归宿 B.过程
C. 发展
D.资源
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
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2019,10)5.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 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 D ) A.不违天时观念 B.不违地利观念 C.不违人和观念 D.不违天地观念
(2019,1)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
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
(2019,10)2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居住用房的主
要方式的有( AB )
A.半穴式
B.干栏式
C.塔楼式 E.哥特式
D.井干式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燕齐地区神仙崇拜 浓郁?
燕齐位临大海,海市蜃楼 的幻景激发了人们的无限 遐想,幻想海上有神仙, 居住著不死的仙人。於是 燕齐兴起了宣传神仙不死 和播弄神仙方术的神仙家, 燕昭王尤其督信。这些先 秦的神仙思想到秦汉时由 於统治者的热衷而盛行不 衰,秦皇汉武掀起大规模 的求仙浪潮。
(2019,1)3.中国存在 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
( B ),
A.相对的 B.必然的 C.显性的 D.隐性的
(2019,10)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 AB )
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 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 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 E.湘江以北地区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 立的区域。
区域文化分布的必然性。 中国领土三大区:东部
季风区,西北干旱区, 和青藏高寒区。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共30张PPT)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共30张PPT)

时间和位移
例1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 方向不同,运动效果不同 (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 为20 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 负号代表方向,若规定向东为正, 移x甲=1 m,x乙=-3 m,则x甲<x乙 向西走3m和向东走1m哪个更远些呢 C.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号 温度的正负 表示温度的方向 代表温度的 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 高低,而不 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 代表方向
5、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40 m,到达C点, 后向东走30 m,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 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 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6、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 体又上升10 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 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 注意体会“+”“-” 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注: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大小:有向线段的长度。
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
3.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 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 4.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结论: 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
指1秒的时间。第n秒末和第(n+1) 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例:第3s内表示的是
练 习 3
1
s的
时间,是从 第2 第3 s末。
s 末到 第3
s末。前3s内表示的是从0时刻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小结
电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时, 电路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时,通过合理选择抽头 位置( 位置(即 n 值),可将负载变换为理想状态,达到 ),可将负载变换为理想状态 可将负载变换为理想状态, 阻抗匹配的目的。 阻抗匹配的目的。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主讲 杨霓清
1.2.1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1.2.2 部分接入进行阻抗变换
几种常见的部分接入方式: 几种常见的部分接入方式:
图 1.2.1
主讲
杨霓清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自耦变压器电路: 一、自耦变压器电路:
设变压器理想无损耗。 设变压器理想无损耗。 若回路品质因数足够大(Q 1),回路处于谐振 若回路品质因数足够大( ),回路处于谐振 或失谐不大时,则利用功率相等的概念,可以证明 或失谐不大时,则利用功率相等的概念, V1 N1 1 1 = = ′ RL = 2 RL V2 N 2 n n 式中n为变压器的变比,称之为接入系数,且 n = N 2 N 式中n为变压器的变比,称之为接入系数, 1
n, 而不是 n2 。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如图1.2.2 )、(e 电路中所示,电压、 如图1.2.2 (d)、(e)电路中所示,电压、电流 之间的关系为
′ I&S = nI S & 1 & V = V1 n
图1.2.5 电源转换
L2 C1 其中n = 或 n = C1 + C2 L1 + L2
图1.2.2
自耦变压器电路 1.2.2
(a)实际连接电路 (b)等效电路 主讲 杨霓清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二、电容分压式电路
可以证明 & = 1 V& 负载两端的电压与信号源的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V 1 n 等效负载
′ RL = 1 1 RL = 2 RL C1 n ( )2 C1 + C 2
图1.2.3 电容分压式电路 (a)实际连接电路 (b)等效电路
回路谐振时,两端的电压υ (t )与 i(t )同相,电压振幅为
V = IR = 10−3 × 2000 = 2(V)
所以回路两端的电压
υ(t) = iR = 1mAcos107 t × 2kΩ = 2cos107 t(V)
输出电压
υ1 (t ) = nυ (t ) = × 2 cos107 t = cos107 t (V)
图1.2.1 变压器阻抗变换器
电流式中的负号表示 I 2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由于变压器初级、次级消耗的功率是相等的,可得 由于变压器初级、次级消耗的功率是相等的, 次级电阻的关系为: 初、次级电阻的关系为: 2 N1 1 ′ = RL ⋅ RL = 2 RL n N2
例1.2.1 电路如图1.2.6所示。试求输出电压 υ1 (t ) 的表达式及回路的带宽。忽略回路本身 的固有损耗。
图1.2.6 例1.2.1电路图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解:设回路满足高 Q 的条件,由 图知,回路电容为
C1C2 2000 × 2000 C= = = 1000pF C1 + C2 2000 + 2000
C1 其中接入系数 n = C1 + C2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三、电感分压式电路
图1.2.4 电感分压式电路 (a)实际连接电路 (b)等效电路
1 ′ RL = 2 RL n
主讲
L2 n= L1 + L2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结论: 结论:
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时, (当 n < 1时)采用部分接入方式时,阻抗从低抽头 向高抽头转换时,等效阻抗( ′ 向高抽头转换时,等效阻抗(R L , Z L)将增加,增加的 抽头转换时 ′ 将增加, 1 倍数是 2 。 n 若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时, 若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时,其变比为
谐振角频率为:
ω0 =
1 = 10 7 (rad/s) LC
图1.2.6 例1.2.1电路图
电阻R1的接入系数
C10 + 2000 2
等效到回路两端的电阻为 R =
主讲 杨霓清
1 500 R = = 2000(Ω) 2 1 n 1/ 4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1 2
回路品质因数
Q0 = R 2000 2000 = = 20( Ω ) ω 0 L 10 7 × 10 − 5 100
回路带宽 f 0
BW0.7
107 = = ≈ 79.58 ×103 (Hz) Q0 2π × 20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1.2.3 其他形式的阻抗变换网络
(自学) 自学)
主讲
杨霓清
1.2.2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1.2 窄带无源阻抗变换网络
阻抗变换的目的: 阻抗变换的目的: 将实际负载阻抗变换为前级网络所要求 的最佳负载值,即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主讲
杨霓清
1.2.1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1.2.1 变压器阻抗变换
V1 N1 1 = = V2 N 2 n
I1 N2 == -n I2 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