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联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护理体会刘文颖【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将8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并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输血2例,便秘4例,住院时间(14.73±2.62)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35±0.87)分,超敏C反应蛋白(10.03±5.62)mg/L优于对照组的(3.52±1.33)分和(35.02±7.88)mg/L( P﹤0.05)。

观察组干预后,大腿周径(46.51±1.25)cm,小腿周径(40.42±1.72)cm优于对照组的(50.52±1.97)cm和(42.16±2.45)cm( P﹤0.05)。

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医用弹力袜;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作者】刘文颖【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北京四〇一医院,北京 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3+.2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骨科大手术后,特别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最常见,发生率可高达50%,严重的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与静脉功能不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并影响预后[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出现非正常血液凝结现象,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后,小部分会局限在发生部位或自行消融,但绝大部分都会扩散至整个肢体,一旦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就会形成血栓,造成后遗症。

低分子肝素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配合医用弹力袜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入院后即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针腹壁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弹力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统计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切口引流量、术后出血、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50.2±154.5)ml,引流量为(291.4±68.5)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482.7±143.2)ml,引流量为(278.2±72.4)ml。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均稍多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0%,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为发生术后出血的情况。

有2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两组各有1例,经对症治疗后后血肿逐渐吸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无不良影响。

结论低分子肝素配合医用弹力袜能降低DVT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弹力袜;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逐渐在全国各大医院广泛开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虽然其操作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术后仍存在较多的并发症。

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远期机能障碍,甚至诱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北方药学2020年第17卷第7期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手术治疗手段不断成熟,但不可忽视的是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引发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造成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血管堵塞,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肢体静脉高压等多种综合征[1]。

为预防、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还需要在行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做好预防。

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能够抑制机体凝血因子活性,但几乎不影响凝血酶作用,在起到抗凝效果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所以在临床上为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具有药物安全性[2]。

为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以我院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研究组术前、术后皆注射低分子肝素。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6.2±3.3)岁;髋关节炎14例,股骨头坏死16例。

研究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6.8±3.2)岁;髋关节炎17例,股骨头坏死13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①于我院接受临床诊断,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阴性[3];②同意行髋关节置换术,且对本次研究实验内容明确,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合并有肝、肾疾病或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栓塞;④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术前良好控制,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⑤无抗凝血药物使用禁忌症。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以4100IU那曲肝素钙(国药准字H20153092)进行腹部皮下注射,1次/d,治疗周期为7d。

研究组除术后注射那曲肝素钙,术前也需要给予那曲肝素钙,在行髋关节置换术前48h内进行1次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4100IU,且术后注射剂量、次数不变,治疗周期为7d。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孙博【摘要】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预防效果.结果术后14 d、21 d,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且改善了患者机体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32【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全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作者】孙博【作者单位】鞍山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下肢手术属于骨科常见的手术类型,但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可能引发肢体功能障碍,栓子脱落还会引起肺栓塞等严重疾病,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术后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2]。

为探讨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措施,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有男41例,女22例,年龄51~76岁,平均(62.47±3.5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6.28±1.47)kg/m2,术前平均血红蛋白(Hb)指标水平(123.46±13.46)g/L,平均血细胞比容(HCT)指标水平为(38.47±2.87)%;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9例,女24例,年龄52~77岁,平均(63.52±3.49)岁,平均BMI为(26.83±1.51)kg/m2,术前平均Hb 指标水平(125.28±12.87)g/L,平均HCT指标水平为(38.56±2.73)%,本次研究需排除不符合手术指征或合并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报道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报道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是重度髋膝骨关节病的最终治疗手段。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2%--88%[1-2]。

随着国内人工关节置换数量的不断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逐渐引起重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膝关节置换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会诱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早期诊断和治疗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对于迅速改善下肢血运,防止肺栓塞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现报道我院一糖尿病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低分子肝素和降糖药配合的对症治疗,报道如下:1.病例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邬某某,女,66岁,住院号203565。

主诉左髋部疼痛不适,行动不利,翻身受限。

患者于2009年6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左足跟红肿,未给予重视,后红肿家中,疼痛难忍,遂于我院就诊,当时患者局部感染严重,门诊医师予以切开引流清创治疗,继门诊换药治疗,治疗稍有改善,但创面长久不愈,坏死组织难脱,在血管外科以“糖尿病合并左足坏疽”进行治疗,后在行走过程中不慎摔倒,诉左髋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

以“左股骨颈骨折”转入我骨科病区。

患者有糖尿病史20余年,未系统治疗,1月前始以诺和灵控制,血糖水平基本平稳。

09年3月于天津医院关节外科行右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输血800ml;09年6月左足足跟切开引流术。

入院查体:T:36.5℃,P:76次/分,R:21次/分,BP:130/85mmHg。

左髋部压痛,双下肢皮温低、皮色苍白、皮肤变薄、汗毛稀疏、指甲增厚,股动脉搏动减弱、腘动脉搏动微弱、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左足足跟内侧见一大小约3*1cm创面,创面深约0.5cm,创面内见大量坏死组织,向足底方向可探及一深约0.5cm空腔,创面上侧另见一大小约0.5*0.5cm创面,创面周围红肿,触痛明显。

初步诊断:左股骨颈骨折(GardenIV),糖尿病合并左足坏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加味补阳还五汤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加味补阳还五汤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加味补阳还五汤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郭宏军;李玉民;党熙亮【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6例,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检测2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术后DVT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降低术后DVT发生风险,且无诱发或加重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倾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静脉血栓形成;加味补阳还五汤;低分子肝素钠【作者】郭宏军;李玉民;党熙亮【作者单位】714000 陕西渭南,渭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714000 陕西渭南,渭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714000 陕西渭南,渭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2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导致下肢静脉血液缓慢,血流呈高凝状态,在下肢静脉腔内异常凝集而形成血栓的静脉血回流障碍性疾病[1]。

该病多见于双下肢,其诱因有肿瘤、麻醉应激、高血脂、手术等[2-3]。

骨科手术创伤较大,尤其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缓等是DVT的高危人群,血液易在机体内滞缓出现高凝状态诱发血栓形成,严重时会因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4]。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精)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精)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静脉血栓形成肝素,低分子量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

近年来,低分子量肝素(lmwh)类等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thr术后dvt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本研究对60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lmwh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低分子量肝素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1±12)岁。

所有患者术前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正常;术前无下肢血管疾病及静脉血栓;肝肾功能正常;对抗凝药物无禁忌证。

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施行,采用经髋关节外侧入路,持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于术前12 h、术后12 h及24 h予lmwh 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术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3 d。

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未用药组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

2组均于术后第7天、第14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通畅及dvt形成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2周内6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1.43%;治疗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2%。

治疗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例(略)3 讨论目前认为,骨科术后发生dvt及肺栓塞(pe)与患者活动受限、下肢静脉血流相对缓慢、术区炎症刺激损害血管壁、体液丢失导致血液乳稠度增加、组织损伤导致应激性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谢传辉;曾云霞;刘惠其;朱小荣【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22(37)1【摘要】目的研究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8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收集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加活血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值、APTT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IB值、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2.5%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理想,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91-94)【作者】谢传辉;曾云霞;刘惠其;朱小荣【作者单位】兴国县中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通脉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2.通塞脉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3.通脉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4.通脉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5.补中益气汤联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5月第4卷第5期 Rheumatism andArthritis May 2015 Vo1.4 No.5 补中益气汤联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全髋关节 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东,刘立云,邢庆胜,杜贵强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不同剂量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 栓的疗效。方法:将231例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补中益气汤组(A组)62例,补中益 气汤+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剂量组(B组)6O例,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2剂量组(C组)53例, 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l/4剂量组(D组)56例。A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单纯补中益气汤,其余3组 患者术后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对应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比较4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并于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五项。结果:A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 率为14.52%;B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5.o0%;C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 9.43%;D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t2.50%。B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五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低分子 肝素钙标准剂量预防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安全性好。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髋关节置换术;低分子肝素钙;补中益气汤;剂量;应用研究 doi:10.3969 ̄.issn.2095—4174.2015.05.004 

Study onApplication ofBuzhong nqi Tang(补中益气汤)Combined with Diferent Doses of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to Prevent the Form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ZHANGXiao—dong,LIULi-yun,XINGQing-sheng,DUGui-qiang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Buzhong Hqi Tang(补中益气汤)combined with diferent doses of heparin calcium to prevent the form of lower extremity de印venous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Methods:23 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hip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uzhong Mgf Tanggroup(group A,62 cases),a Buzhong Yiqi Tang+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standard dose group(group B,60 cases),a Buzhong Yiqi Tang+1/2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dose group(group C,53 cases),and a Buzhong Yiqi Tang+1/4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dose group(group D,56 cases).After operation,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Buzhong]qq Tang,while the other 3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uzhong Yiqi Tang combined with corresponding dose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calcium,comparing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the incidence of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4 groups and detecting the blood platelet count and the five items ofthromboxane.Results:In group A,9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the incidence rate being 14.52%;in group B.3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me incidence rate being 5%;in group C,5 cases ha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 ̄emity after operation,the incidence rate being 9.43%;and in group D,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appeared in 7 cases.tl1e incidence rate being 12.50%.The di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other groups was _ 正 ,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 s a is ica y significan (P<0・05)・The 

47lo02 difference of the bl。。d Plat。1。t。。 nt锄d th。 通信作者:刘立云E-mail:1iu1iyuIlbs@126.com five items ofthromboxane ofthe 4 gmup waS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5月第4卷第5期 Rheumatism andArthritis May 2015 Vo1.4 No.5 。19・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uzhong脚 Tang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nn calcium has a curative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hip de印vein thrombosis,safe,and with no effect 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mechanism. 【Keywords】deep vein thrombosis;total hip replacement;low molecular heparin calcium;Buzhong Yiqi Tang (补中益气汤);dose;research on application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主要危害可使患肢肿胀,影响活动,严重时可致 残¨]。DVT常见的后遗症是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严重者丧失劳动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 且加重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下肢手术尤其 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广泛开展,DVT的 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引起更多的临床医师关 注。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低分子肝素钙被认 为是最好的选择之一_2 J。本课题组通过长期对人 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的临床特点观 察总结,认为气血亏虚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 DVT形成的根本病因。因此,笔者在传统中医药 预防DVT的基础上,联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 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形成,取 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 在本院髋部损伤治疗中心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患 者231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补中益气汤组(A组)62例,补中益气汤+ 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剂量组(B组)60例,补中益 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2剂量组(C组)53例,补 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4剂量组(D组)56例。 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 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可比性。见表1。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新鲜闭合股骨 头、股骨颈、股骨粗隆问或髋关节脱位需行全髋关 节置换手术治疗;③因髋关节疾病需行全髋关节置 换手术治疗;④1个月内未曾服用其他相关药物。 1.3排除标准①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DVT 形成者;②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 异常,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③既往有下 肢静脉疾患或家族中有下肢静脉病史者;④有心、 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 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BMI>24 kg・m 者。 1.4剔除标准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与并发症, 不能继续接受临床研究而被中止者;②受试者用药 依从性差,服用中药量不足80%或合并使用本临 床方案禁止使用的中西药者;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 神经损伤者;④观察中自然脱落、失访,包括治疗 有效但不能完成整个疗程,以致临床资料不全等原 因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定者。 2方法 2。1 用药方法①补中益气汤组(A组):术前 1 d及术后第1~14天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药物 组成:黄芪30 g、人参12 g、当归12 g、白术8 g、 升麻l0 g、陈皮10 g、柴胡12 g、炙甘草6 g。由 本院制剂室提供,水煎服,每次150mL,每日2次。 ②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标准剂量组(B组): 补中益气汤用法用量同A组,同时行低分子肝素 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 4100AxalU,国药准字H20063910)注射。用法用量: 术前1 d至术后第3天,每日腹部皮下注射1次剂 量为41Iu・kg 的低分子肝素钙。术前12 h注射 第1次,术后12 h注射第2次,以后每日早晨注 射1次。术后第4天起改为每Et 62 IU・kg。。注射 1次,至术后第14天。用药周期:术前1 d及术后第 1~14天。③补中益气汤+低分子肝素钙1/2剂 量组(C组):补中益气汤用法用量同A组,同 时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用1/2量注射,用法同B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