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象的生物学特性与周年防治历
绿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5 ) 2 4 — 0 2 4 6 — 0 1
一
.
绿 盲蝽 发生 特点
产量 损失重 。 在 绿盲 蝽发生 严重 年份 的区域 , 蕾铃脱 落 率可达 6 0 0以上 , 产量 损 失 可达4 0 %以上 。 三是 经济损 失重 。 由于被害 的作 物造成严 重 减产 , 直接带 来 经
“ 三广 ” : 一 是分 布范 围广 。 北 起黑 龙江 ( 裴德 ) , 南迄 广东 、 广西 , 西 至甘肃 东
部、 青海 ( 西 宁) 、 四川 、 云南 ( 文山 ) , 东达 沿海各 省 , 几乎遍及 全 国各地主 产棉 区
都有 绿盲蝽 的足迹 , 是 我国黄河 、 长江 二大 流域为 害棉 花 的优势蝽 种。 二 是寄 主 范 围广 。 绿 盲蝽 的寄主 多达数 十种 , 其中最 主要 的寄 主有棉 花 、 桑、 麻类 、 豆类、
“ 三多 ” : 一是 虫 体颜 色变化 多 。 绿盲 蝽 成虫体 长 5 mm, 宽2 . 2 mm, 绿色 , 密 被 短 毛。 头部三 角形 , 黄绿色, 复 眼黑 色突 出 , 无单 眼 , 触 角4 节丝状 , 较短, 约 为 体长 的三分 之二 , 第2 节 长等于 3 、 4 节之 和 , 向端 部颜色 渐深 , 1 节黄 绿色 , 4 节黑 褐色 。 前 胸背板 深绿 色 , 布许 多小 黑点 , 前 缘宽 。 小盾 片三 角形微 突 , 黄 绿色 , 中 央具 1 浅纵 纹。 前翅膜 片半 透明 暗灰 色 , 余 绿 色。 足黄绿 色 , 肠节 末端 、 财节 色 较 深, 后足 腿 节末 端具 褐色 环斑 , 雌虫 后足 腿节 较雄 虫短 , 不超 腹 部末 端 , 跗节 3 节, 末端 黑 色。 卵长l mm, 黄绿 色 , 长 口袋形 , 卵盖 奶 黄色 , 中央 凹陷 , 两端 突起 , 边缘 无附属 物 。 若 虫5 龄, 与成 虫相似 。 初 孵时绿 色 , 复眼桃 红色 。 2 龄黄褐 色 , 3 龄 出现 翅芽 , 4 龄超 过第 l 腹节 , 2 、 3 、 4 龄触 角端 和足 端 黑褐色 , 5 龄 后全 体鲜 绿色 , 密被 黑细毛 ; 触角淡 黄 色, 端部 色渐深 。 眼灰色 。 二是一 年 当中发生 的代数多 。 绿 盲蝽在 我 国北方 一年 发生3 - 5 代, 在 山西 的运城地 区一 年发生4 代, 在陕 西的 泾
绿盲椿象在枣树上暴发的原因及防策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通过改善枣园的植物生态环境,增加绿盲椿 象的天敌栖息地,提高天敌数量,达到控制 绿盲椿象的目的。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施肥、精耕细作等措施,改善土壤 生态环境,提高植物抗性,减少绿盲椿象的 危害。
案例三
总结词:化学农药防治 总结词:交替用药
详细描述:在绿盲椿象危害严重时,可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 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针对绿盲椿象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 控制绿盲椿象的繁殖和扩散,保护枣树资源
和生态环境。
研究展望
未来对于绿盲椿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其生 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和防治技术等方面。通过对其 生活习性和繁殖条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 繁殖机制和扩散途径,为防治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 指导。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保护和利用绿盲椿象的天敌,如寄生蜂、 瓢虫等,以控制绿盲椿象的数量。
VS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等,对绿盲 椿象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选用对绿盲椿象防治效果好的低毒农药, 如吡虫啉、啶虫脒等,确保防治效果良好 且不污染环境。
交替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提高 防治效果。
详细描述:为避免绿盲椿象产生抗药性,应交替 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要掌握好 用药时机,选择在绿盲椿象的薄弱环节进行防治 。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绿盲椿象在枣树上暴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气候、环境、生物因子等。这些因素综 合作用,为绿盲椿象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导致其在枣树上大量繁殖。
绿盲蝽象在果树上的危害及防治

绿盲蝽象在果树上的危害及防治作者:孙金卓高俊花王春娥来源:《果农之友》2008年第08期近几年。
绿盲蝽象在河北中南部果园中发生相当严重,每年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果农对该虫的防治感到十分棘手。
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研究。
掌握了该虫在我区的危害状况及发生规律,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1生物学特性1.1成虫体长5毫米,宽2.2毫米,绿色,密被短毛。
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2/3,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由端部向上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
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
小盾片三角形,黄绿色,中央有l浅纵纹。
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
足黄绿色,胫节末端、跗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雌虫后足腿节较雄虫短,不超过腹部末端,跗节3节,末端黑色。
1.2卵长1毫米,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
1.3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
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
2龄黄绿色,3龄出现翅芽。
4龄时翅长超过第1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
眼灰色。
2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2.1主要危害症状前期主要在苹果、梨、桃、杏等果树上危害,影响枝梢生长和果品质量。
在苹果树上,绿盲蝽象先对嫩芽生长点进行危害,造成枝条生长停滞,顶芽枯死,叶片网状缺刻;然后危害幼果,前期致幼果冒汁液,以后形成干疤或凹陷。
枣树发芽时,大量迁至枣树上危害。
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嫩芽,从而影响枝条生长,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绿盲蝽象对其他果树,主要危害幼果和新梢,造成果面凹陷及枝条停长。
因寄主植物较复杂。
可互相传播多种病害。
2.2发生规律绿盲蝽象在河北省中南部每年发生4-5代,以卵在苹果粗皮及芽鳞、枣树剪锯口及粗皮、苜蓿、蒿子等的残茬内或石榴、木槿、桃等植物的枝梢内或断枝中越冬,三月底、四月初,日平均气温达到10℃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若虫。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绿盲蝽是一种昆虫害虫,其主要危害作物为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在农业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绿盲蝽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引起植株叶片脱水、黄化、枯萎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绿盲蝽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需要了解绿盲蝽的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做到科学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绿盲蝽对作物的危害。
一、绿盲蝽对农作物的危害特点1. 吸食植物汁液:绿盲蝽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通过刺吸式口器穿刺植物叶片或嫩茎,吸食植物组织的汁液,造成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植株叶片黄化、脱水,甚至死亡。
2. 分泌毒液:在吸食植物汁液时,绿盲蝽分泌一种有毒的唾液,这种唾液中含有一些毒素和挥发性物质,会导致植物组织的脱水和变形,同时引起植物受到细菌感染,加重了植物的伤害。
3. 群集繁殖:绿盲蝽以群集繁殖为主,当某一作物受到绿盲蝽的危害时,往往会迅速形成大面积的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增加,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绿盲蝽的防治对策1. 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石虎、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建立天敌昆虫对绿盲蝽的天敌关系,控制绿盲蝽的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也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通过施用微生物制剂对绿盲蝽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 文化防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田的清洁工作,清除田间杂草、杂树、杂草、杂草等杂物,减少绿盲蝽的栖息地。
合理施肥,使植物生长健壮,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绿盲蝽的危害。
3. 农药防治:在绿盲蝽大量繁殖的时候,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如敌敌畏、多菌灵、阿维菌素等,对绿盲蝽进行化学防治,减少对作物的危害。
但需注意,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循使用说明,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机械防治:可以采取机械防治方法,如利用网罩、黄色板、粘虫板等对绿盲蝽进行防治,减少绿盲蝽对农作物的危害。
5. 定向防治:可以根据绿盲蝽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采取定向防治措施,如在其疫范子时期使用药剂防治,或者在其成虫期间进行喷洒农药,以减少绿盲蝽的数量,降低对农作物的危害。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它在产卵期、若虫期和成虫期都能对作物产生危害,对于一些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其危害尤为严重。
以下将从危害特点、防治措施两方面对绿盲蝽的危害进行分析。
危害特点
1. 初孵幼虫喜欢集群侵害,幼苗被咬后造成病斑、脱皮、断枝、斜长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或生长停滞。
2. 成虫及若虫羽化后会继续取食植物汁液,使作物的叶片变黄、卷曲、落叶等。
3. 绿盲蝽寿命长,一年能繁殖数代,因此危害十分严重。
防治措施
1.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增加作物的抗病性,减少绿盲蝽的入侵。
2. 择机灭虫。
在绿盲蝽成虫和卵壳基数少的时候,可以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施药,以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
3. 建立天敌种群。
天敌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有害昆虫的数量。
若在田间能够寻找到绿盲蝽的天敌,如蜘蛛、瓢虫等,则可以将其放到田间进行防治。
4. 培育抗性品种。
通过选育出一些抗性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绿盲蝽对作物的危害。
5. 环境疏导。
施肥、浇水、压实耕作等措施可以影响到绿盲蝽的产卵和生长环境,因此,合理调整田间环境,减少适宜绿盲蝽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绿盲蝽的危害。
综上所述,绿盲蝽对于农作物的危害较大,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其数量,降低它对作物的危害。
同时,为了更好地防治绿盲蝽,我们也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它的生长环境、生态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绿盲蝽(Empoasca vitis Göthe)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葡萄园中的葡萄树。
下面将介绍绿盲蝽的危害以及一些防治对策。
绿盲蝽主要危害葡萄树的叶片,通过刺吸植物汁液来获取养分。
它的危害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黄斑和椭圆形的小斑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叶片脱落、发黄和卷曲。
虽然成虫主要以叶片为食,但幼虫也会取食葡萄的嫩芽和叶片。
绿盲蝽的繁殖力较强,一年可繁殖数代。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繁殖速度更快。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绿盲蝽的危害会逐渐加重,导致葡萄产量下降。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天然寄生虫对绿盲蝽进行防治。
一些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和飞虱,可以有效地捕食绿盲蝽成虫和幼虫。
一些寄生蜂也可以寄生于绿盲蝽,阻止其繁殖。
2. 化学防治:在发现绿盲蝽危害的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
常用的农药有氟虫腈、嘧菌酯、吡虫啉等。
但是要注意,使用农药应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要注意对虫害形成抗药性的风险。
3. 清洁园区:定期清理和销毁葡萄园中的落叶和枯枝,减少绿盲蝽的越冬场所和繁殖栖息地。
加强沟渠的清理和农田的排水,降低害虫的滋生条件。
4. 培育抗病虫害品种:选育抗绿盲蝽的葡萄品种是一种长期有效的防治手段。
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出抗绿盲蝽的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绿盲蝽的危害。
5. 轮作休闲:定期进行轮作,将葡萄树休闲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打破绿盲蝽的生长环境,减少其繁殖机会。
对于绿盲蝽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清洁园区、培育抗病虫害品种以及轮作休闲等。
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绿盲蝽的危害,保证葡萄园的正常生长和丰产。
浅谈绿盲蝽象对冬枣树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绿盲蝽象对冬枣树的危害及防治近年来,绿盲蝽象对华北地区冬枣树的危害逐年加重。
轻者造成枣芽晚发,叶片穿孔卷曲,花蕾发育延迟;重者花蕾停止发育,幼果僵化脱落,严重降低了当年枣果的产量、品质,对来年树势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及时抓好绿盲蝽象的防治是冬枣树管理的重中之重。
1.绿盲蝽象的发生及危害特点绿盲蝽象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4-5代。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越冬卵产在冬枣树的皮缝内、枣股内、剪口和抹芽的残桩内以及树盘下的烂枣、土层、杂草中。
第二代及以后几代的卵块或卵堆多产于嫩梢、嫩叶等幼嫩组织内。
卵块或卵堆形状类似成挂香蕉状。
越冬卵(即第一代)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底至5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危害幼芽、幼叶。
第一代5月中旬末或6月上旬初开始出现,6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并影响冬枣产量最重的一代。
从第三代开始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带来了较大难度。
而后的几代分别于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进行危害。
2.防治绿盲蝽象的几项措施(1)冬枣树发芽前,要刮除老翘皮,彻底清除园内杂草、烂枣及枯枝落叶,并剪除有卵残桩带出枣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尔后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遍,可有效降低虫卵基数和虫卵的孵化率。
(2)4月中旬末至5月中旬末是防治绿盲蝽象一代危害的关键时期。
此期要每隔5-7天喷药一遍。
药剂可选择果虫赛敌或一窝端或碧忙春1000-1500倍、铃蝽卡死特1500-2000倍液分别进行喷雾,并做到以上药剂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3)6月中旬二代绿盲蝽象进入危害盛期,此期稍有忽视,将对冬枣产量、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应连续喷药2-3次。
药剂可选择,铃蝽卡死特1500-2000倍,蚜虱速克1000-1500倍,艾美乐或上格金刹10000-15000倍药液分别进行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
此期若发现红蜘蛛危害,药液中可增加虫螨特或炔螨特1000-1200倍同时喷雾。
(4)在做到1、2代绿盲蝽象彻底控制的基础上,3-5代绿盲蝽象的防治,可分别于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根据枣园发生和危害情况选择防治适期及时进行喷雾防治。
怎样防治绿盲蝽象?

怎样防治绿盲蝽象?
绿盲蝽象,又叫小臭虫,破叶疯。
成虫和若虫均以针状口器吸取汁液,危害幼嫩芽叶。
受害后,芽叶首先出现许多小红点,不久变为红褐色或黑色枯死斑点,随着芽叶的伸展,小点变成不规则的小孔,孔边稍微突起,有一圈褐纹,随后残缺破烂,叶卷缩畸形。
河南省一年发生5代,一般春茶受害最为严重。
虫卵产在豆科作物或茶树茎梢内越冬,4月上旬开始孵化,为害茶树,4月中旬后为孵化盛期,5 月初出现成虫,5月中旬为全年危害最重时期,5月下旬后成虫羽化,飞迁,虫口减少。
其他各代成虫分别在6、7、8月上中旬出现,世代重叠。
成虫飞翔力强,有昼伏夜出特性,不易发现。
盲蝽象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高温多湿和茶行郁闭或密植茶园发生量大。
防治措施∶
(1)药物防治。
于4 月上旬对越冬作物(蚕豆、山毛豆、豌豆、苜蓿)喷药防治,4 月中下旬对茶树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50%敌敌畏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2000倍液或二溴磷1000倍液。
(2)早春结合积肥,铲除杂草,消灭越冬卵,减少虫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硫丹乳油 10 5 0 0倍液。
成 虫
8 9月 -
树体喷 雾 ,药 物可选 用 3 %1 5  ̄虫啉悬 浮剂 4 0 0 0倍 防止在树上产卵和危害果实。
液 + .%高效 氯 氰 菊酯 乳 油 10 45 0 0倍 液 。
秋后将果枣 园周围及 园内的杂草清除干净 ,烧 毁或
3 m。 c
及时铲除树下杂草和根蘖。
若虫 、 成虫 成 虫 期 可 以 用诱 虫 灯诱 杀成 虫 。
5 7月 ~
可 以切断落地绿盲蝽象的食物来源。
利用绿盲蝽象成虫 的趋光性。 喷药时间 以上午 9点以前和下午 5点 以后为宜 。 可消灭部分越冬卵。
树 体 喷 雾 ,药 物 可 选 用 3 %啶 虫 脒 乳 油 1o 5 o倍 液 、 此 期 绿 盲 蝽 象 的 虫 口密 度 最 大 ,是 危 害 的 高峰 期 。
第 2期
河北 林 业科技
2 1 年 4月 01
绿 盲 蝽 象 的 生物 学 特 性 与周 年 防治 历
郭 雯, 王 艳 , 泽锋 , 军铭 , 秀华 , 秀红 , 会智 , 董 侯 姜 张 韩 王金 红
( 州 市 林 业 局 , 北 沧州 0 10 ) 沧 河 6 0 1
摘要: 绿盲蝽象在我国主要枣产区连年发生 , 常年造成的损失多在 2 %1 I 严重年份损失可达 7%1 t 甚至有 0 )-  ̄ , o 2 - 2 ,
绿盲 蝽象 [y u ( p l u ) crm Ma .u ] Lg sA o gsl ou yD r属半 翅 y u 目盲蝽科。该虫食性 杂 , 可危害多种林木 、 果树和农 作物 。
绿盲蝽象原来危害枣树并不严重 ,从上 世纪 8 0年代 随着
枣 棉 问作 、 豆 间作 的 大 面 积 发 展 , 始 危 害 枣 树 且 E趋 枣 开 t 严 重 ,0 代末 开始 形 成 灾 害 。 虫 在 我 国 主 要 枣 产 区 河 9年 该
积肥。
注 意保 护 和 利 用 草 蛉 、 花 蝽 、 蜡 蝽 小 姬
、 卵蜂 等 天 敌 黑
收 稿 日期 :0 1 0 — 1 2 1- 2 2
( 转第 9 下 9页
・
9 ・ 6
第 2期
理 负 担 , 养 中庸 树 势 。 培
河北林 业科技
2 1 年 4月 01
生 时 打 两次 药 基 本 就达 到 防 治 目的 。 由于果 园 生 草 , 意 注 在 喷 药 时不 仅 打 果树 , 把 地 上 草打 透 。 还要
8 花 果 管 理 山地肥水条 件较差 , 果量要控制 。 挂 叶果 比控制在 5 ,a : 5 1 生树 产 量 控 制 在 10 k 内 。 5 上 旬 进 行果 实 套袋 , 2 0g以 在 月 既 防治 病 虫 又 能减 少 水 分 蒸 发 , 优质 果 率 大 幅 提高 。 9 病 虫 害 的防 治 以农 业 防 治和 人 工 防 治为 主 , 学 防 治 为辅 。涉 县 新 化
纵纹 。 前翅基部革质 , 绿色 , 端部膜质 , 半透明 , 灰色。胸足
3 , 绿色 , 双 黄 后足腿节 末端具褐 色环斑 , 跗节 3 , 端 节 末
黑 色。
北、 山东 、 山西 、 河南等省连年严 重发生 , 以管理精细 、 尤 夏 剪普遍 的金丝小枣产 区、 冬枣产 区发 生最为严重 , 常年 造
若 虫
4月
树 体喷 雾 ,药 物可选 用 3 %吡 虫啉悬 浮剂 4 0 5 0 0倍 此期越冬卵大量孵化 , 是防治的关键期 。使用粘虫
液+ . 4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 倍 液 ,用药剂结合 胶在树干涂一个闭合胶环 ,胶环宽度一般为 2m一 5 00 c
粘 虫 胶 环 防 治 效 果较 好 。
的出 现 绝 产 , 果 农 的经 济 收 入 带 来 了 巨 大 的损 失 。为 此 , 文 详 细 地 介 绍 了绿 盲 蝽 象 的 分 布 、 害 、 主 以 及 生 物 学 特 给 该 危 寄
性, 并制作 了该虫的防治作 业年历 , 旨在为广大枣农 防治该虫 , 减轻该 虫对枣 区的危害 , 提供科 学依据 。
关键 词 : 绿盲蝽蟓 ; 生物学特性; 防治历
中图分 类号 :73 5 文献 标识 码 : ¥6. 3 B
文 章编 号 :0235(0 10—060 10— 362 1 ) 09 —1 2
单眼, 触角 4 节丝状 , 短于体长。前胸 背板深绿色 , 布许多
小黑点 , 前缘 宽 。小 盾 片 三 角 形 微 突 , 黄绿 色 , 间 具 一 浅 中
绿色 , 密生短毛 。 头部三角形 , 黄绿色 , 复眼棕红 色突出, 无
蚱蝉 卵穴和芽鳞等处越冬 。春季 当旬平均气温高于 1 %, 0
表 1 枣树绿盲螬象周年防治历
虫 态 卵 1 1月 下 旬
至 翌 年 3月
防治措施 老枝 , 尤其是夏剪 剪 口部位 和蚱 蝉产卵枝 , 并集 中烧
成 的 损 失 多 在 2 %以 上 , 重 年 份 损 失 可 达 7 %以 上 , 0 严 0 甚 至 有 的 出 现 绝 产 , 果 农 的 经 济 收入 带 来 了 巨大 的损 失 。 给 1 生物 学 特 性
1 形 态特 征 . 1
11 卵 .. 2 11 若虫 .. 3
长 1 mm, . 2 香蕉形 , 黄绿 色 , 卵盖浅黄 色 , 缘 边 共 5龄 , 初孵若虫体桔黄色 , 复眼红色。3龄
无 附属 物 。
以后 可见 浅绿 色翅 芽 , 5龄若虫鲜绿色 , 复眼灰 色 , 角淡 触 黄色 , 末端渐浓 。翅芽尖端深蓝色 , 达腹部第 4节。
12 生 活规 律 .
1 . 成虫 .1 1
体 卵 圆形 , 5 长 mm, 22 m, 绿 色 或 浅 宽 . a r 黄
在华北地 区 l 发生 5代 , a 以卵在树木病残枝 的剪 口、
毁。
要点说明
结合树 木修 剪 , 剪除枯 死枝 、 残枝 、 病 多年 生下垂 衰 通过修剪可消灭大量的越冬虫卵 , 虫口基数 。 降低
此次用药最好在 3月下旬且树木未萌芽时进行 , 如 树木 已发芽 , 浓度应改为 O3 05B 。 .~ .。 e
树木萌芽前喷 3 5B 石硫合剂 。 ~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