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

合集下载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
理 功能 。 因此 , 行 全 胃切 除术 后 , 施 理想 的重 建 消化 道应
者 多数 出现 铁代 谢 障 碍 。另 外全 胃切 除后 , 释放 的 胃泌
素 主 要来 自十二 指 肠 的 G细胞 的“ 胃窦化 ” 胃泌素 合成 , 明显 增加 。重 建食 物 经 过十 二指 肠 通 道 , 能保 持食 物对 十二 指肠 粘 膜及 神 经 的刺 激 作 用 , 胃泌 素 的分 泌量增 使 加, 肠道 内的碱 性 环境 得 以维 持在 生理 水平 , 抑制肠 细 菌 的过 度 生长 , 并促 进 肠 道粘 膜 的生长 。 c w r l等 的研 S h or 4 z] 究发 现保 留十 二 指肠 通道 的 患者 术后 6个 月生活 质量 明
能够 同时 满足 上述 理想 原 则 要求 , 特别 是 胃的生化 功 能
显提 高 : 重开 始增 加 , 其对 照 组 体 重仍在 下 降: 留 体 而 保 组血 清 铁 、 红蛋 白水 平 明 显 高于其 对 照 组; 血 血糖 、 岛 胰
素分 泌 、 多肽 方 面都 比未保 留十二 指肠 通 道 的对 照 组 胰 患 者效 果好 。 者 认 为术 后 期望 生存期 在 6个月 以上 的 作
满足 以下要求: ①尽量恢复消化道连续性: ②具有一定存 贮食物 的功 能; ⑨尽量 维持 胃肠 道神经 、内分泌 的稳 态; ④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 ⑤手术操作简便, 易推广 : ⑥近来, 有学者认为
在 消化 道重 建过 程 中 , 管 顺蠕 动 、 持神 经一 肉功 能 肠 保 肌 的连续 性等 因 素也 应 列入 考 虑 范 围。 是 目前 无一 术 式 但
中 的应 用 , 全 胃切 除术 直 到 19 年才 由 Sh t r 次 但 87 clt 首 ae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定期复查:术后 应定期到医院复 查,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康复计划
01
饮食调整:术后初期以流 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 正常饮食
02
运动康复:术后早期进行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
跑等,逐渐增加运动量
0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到医
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演讲人
目录
01. 胃切除术概述 02. 消化道重建方法 03. 术后护理和康复 04.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胃切除术概述
手术目的
治疗胃部疾 病,如胃癌、
胃溃疡等
改善生活质 量,减轻胃 部不适症状
预防胃部疾 病复发,提
高生存率
提高生活质 量,减轻患
者痛苦
手术方法
1
腹腔镜胃切除术:通过 腹腔镜进行胃切除,创 伤小,恢复快
04 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吻 合口瘘等
消化道重建方法
消化道重建方式
胃切除术: 切除部分 或全部胃, 重建消化 道
肠切除术: 切除部分 或全部肠, 重建消化 道
肠吻合术: 将肠的两 端连接起 来,重建 消化道
肠造口术: 在肠壁上 开一个口, 重建消化 道
01
02
03
04
重建后的消化功能
食物消化:重建后的消化道可以正常消化食 物,保证营养吸收
04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 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腹
05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保持营养均衡
06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 建议调整饮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术后护理和康复
术后护理要点

图解全胃切除手术PPT课件

图解全胃切除手术PPT课件

关腹
清理腹腔,清点器械、敷料,按 常规关闭腹腔。
术后处理
1.取半坐位。 2.持续胃肠减压,术后3天可以通过胃管注入20~
30ml石蜡油,以促进肠蠕动,至恢复蠕动,有肛 门排气、无腹胀可以拔除胃管,一般需5~7天。1 周左右先行少量低脂肪、低糖流质饮食,每次 30~60ml,患者无明显不适,可渐过渡至半流质 饮食。 3.禁食期间需静脉输液,补给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维生素B和C、氯化钾等,亦可静脉给予脂肪乳剂、 复合氨基酸溶液,行静脉高营养治疗。 4.全身、联合、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5.1周以后拆线。 6.定期复查。
横结肠系膜下 的空肠浆肌层 间断缝合2~3 针,以防扭转。
重建消化道 食管空肠袢吻合术
于空肠袢的 底部做两空 肠之间的吻 合,吻合口 长2~3cm, 其下方空肠 再加缝2针, 使吻合口无 张力。
重建消化道 单空肠间置代胃术
将空肠袢提 至横结肠系 膜切口以上, 取15~20cm 的空肠,两 侧的空肠紧 靠肠管将系 膜切断,保 留良好的血 管弓以供给 保留空肠。
将空肠袢自横 结肠系膜切口 处拉至食管的 下方,用1号 线将空肠浆肌 层和食管后方 膈肌间断缝合 固定,然后将 食管和空肠袢 行端侧吻合 (方法同上), 并将食管下段 的腹膜和空肠 浆肌层缝合以 覆盖吻合口。
重建消化道 食管空肠袢吻合术
用1号线缝合 横结肠系膜和 空肠袢,缝闭 系膜切口。
重建消化道 食管空肠袢吻合术
重建消化道 双空肠间置代胃术
游离两段带 系膜的空肠, 取一段空肠 25cm,一端 与食管吻合, 再取一段空 肠倒置与十 二指肠端端 吻合,两空 肠之间做一 大口径的侧 侧吻合,形 成一空肠袋, 代替胃的功 能。
重建消化道 双空肠间置代胃术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对比观察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对比观察

袢式空肠代 胃
改 良Ⅱ式 及 Lwe c 法消化道重建术是 胃癌全 胃切 除术后较 为理想 的一种 消化 道重建方式 , 全 胃切除术 后患者 a r e n 使
Th er s e tv t dy a n h e e o sr c in pr c d r s f l wi o a e r to p c ie s u mo g t r e r c n t u to o e u e o l ng t t l o
A ogt m,3 6 d3 a hdbe e o e ae , arneadrv e ae p m n e 8 , 3a 2c: a npr r d Lhy Lw ec i d Lh yt eⅡ dg t e h n e f m n e s y i s v ei
g sr c o n pa e t u e e fo a ti a c r a t e t my i t n s s f r d r m g s rc c n e i

XU Yi g we , E n — i CONG Yu— u, b YANG n — e e l Mi g d , ta
h l ul t tt a s t a gsv tc s t s s pri si c e p i t wo t f qat, e u i nltu dd e i aty p m f ot e te a r ac tn h ei e i h n ri a s n i . er m o o p o a v g tc n r ae s y o t
[ 摘要 ] 目的 探讨 胃癌全 胃切 除术后 Lhy 、ar c 法及 袢式空肠 代 胃改 良 Ⅱ式消化道 重建 术对患者 营养 a 法 Lwe e e n
状态及消化道症状 的影 响。方 法 回顾性分析 18 胃癌行 全 胃切除 术的患者 , 中以 Lhy 7例 其 ae 法重 建消 化道者 8 3 例 , Lwec 法重建 消化道者 6 例 , 以 a rne 3 以袢式空肠 代 胃改 良Ⅱ式者 3 , 2例 重点 比较 术后 6个月 时患 者营养状 态及 消化道症状 。结果 术后 6个月时袢式 空肠代 胃改 良 Ⅱ式组及 Lwec a rne组体重 下降程度 显著低 于 Lhy组 , ae P< 00 1血浆 总蛋 白、 .0 ; 白蛋 白水平变化 , 良Ⅱ式组及 Lwec 组分别升高 , Lhy 改 a r e n 而 a e 组降低 , 差异显著 , P值分别 为 P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

3 讨 论
全 胃切 除 术 后 胃功 能 丧失 , 去 胃 的贮 存 食 物 、 动 混 合 失 蠕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及 规 律 向十 二 指 肠 排 放 食 物 、 械 运 动 以 及 多 种 胃肠 激 素 的 机
11 一 般 资 料 : 择我 院 2 0 . 选 0 7年 3月 ~ 0 9年 1 我 院收 20 O月 治 的 胃癌 全 胃 切 除 术 患 者 6 6例 , 前 、 后 均 经 病 理 证 实 为 术 术 胃癌 。其 中 男 3 8例 , 2 女 8例 , 龄 3 年 7—7 9岁 , 均 ( 7 3 平 5 . 1. ) 。肿 瘤 的部 位 : 门及 胃 体 区 1 35 岁 贲 8例 , 胃体 区 1 6例 , 胃 体 及 胃窦 区 2 4例 , 犯 胃 3区 者 7例 ; 分 化 腺 癌 6例 , 侵 高 中分 化腺 癌 1 3例 , 分 化 腺 癌 2 低 9例 , 液 腺 癌 l 黏 0例 , 戒 细 胞 癌 印 8例 ; 床 Ⅱ期 8例 ,I 临 Ha期 3 7例 , mb期 1 8例 , Ⅳ期 3例 。随
发症发生率较低 , 患者营养状况较好 , 是全 胃切除 术后理想 的
可 选 择 的 消 化 道 重建 术 式 ,
4 参 考 文 献
2 结 果
[ ] 尹 浩然 .从 术 式 演 变 谈 全 胃切 除 术 后 消 化 道 重 建 的 原 1
将 术 后 3个 月 随 访 资 料进 行对 比 , 倒综 合 征 A组 发生 倾
建 。该 吻 合 口距 食 管 4 4 m。 B组 行 P形 空 肠 袢 空 肠 食 0~ 5c
Y术式将食管吻合的一段肠 袢做成 “ ” P 形储存袋增加容 量 ,
延缓食物进入肠道 的时 间, 减少倾 倒综 合征 的发生 。同时有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n a g 1 01,Chi a y n 1 00 n
【 bt c】 0 jcv :o v ut qat oleQ L o ptn cin i r t l etyr os co fl i t A s at r be i T a a uly fi ( O )f aetr e i df e i n r e nt tnoo n ta t e e l e i f i se v g f n am a c r i lw g o e u l
rse e . eos ut npoeue c d drseteyR u—nY eo hg jns m ( =7 ) Pt e e nl opR u — — opc vl R cnt ci rcdrsi l e pc vl oxe — sp ao euot y n 8 , — p j a lo oxe i y r o nu e i j o y ju n Y( 9 ) n J( 4 ) oyw ih,a n aai , O ses n ygs o tsnl y po t gsa ( S S , uri — n= 6 adFI n= 4 .B d egtet gcpc yQ Lassmet at i et a sm t r i l G R ) ntt n i t b rn i m an c e io a prm t s a de dso i l xm nt nw r r pci l eaut 2m nh t f rsr r.R sl : O ai t wt l aa ee , n n ocpc a iai ee e et e vla d1 otsl e a e ugy r ae o s vy e a r t e eut Q Li pt ns i s n e h
g te tm y M e ho asr co . t ds: i ia a a o 8 tt lg sr co te t e evng3 d fe e lme a y r c nsr cin r n lz d r t Cln c ld t f21 oa a te tmy pai ns r c ii if rnta i ntr e o tu to we e a a y e e —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研究进展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研究进展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研究进展摘要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直接影响病人短期恢复及长期生存质量,是胃癌微创外科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

无论实施何种胃切除术,术者均不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因此,确保消化道重建的安全、降低吻合口相关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对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化道重建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在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中均有其特有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各类重建方式孰优孰劣仍然需要高级别研究证据来证实。

在临床实践中,术者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结合术者腹腔镜操作经验,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自30年前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已然成为胃癌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2]。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关键步骤包括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前者通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实践,已经基本达成临床共识;但对千消化道重建方式,则在腹腔镜技术发展和器械进步的推动下,发展出了很多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尽相同的重建方式,因此,本文拟就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及其相应优缺点,通过最近研究进展,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作一综述。

1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方式和原则腹腔镜胃切除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和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等。

因此,按手术方式划分其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1)远端胃切除术。

包括Billroth I式、压llr o th II式(或加Br aun吻合)、Roux-e n-Y吻合(或非离断式)等。

(2)近端胃切除术。

包括食管胃吻合(e sop h agoga s tr o s t omy,EG)、间置空肠和双通道吻合(dou bl e tr a ct r e c ons tr u cti on,DTR)。

(3)全胃切除术。

包括食管空肠Roux-e n-Y吻合、空肠间置、双通道吻合等。

最新: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最新: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最新: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摘要目前,对于胃上部癌,包括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两种方式。

全胃切除术后,将食管和空肠进行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常面临进食效果较差和营养不良风险。

与全胃切除术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可保留部分胃组织,但由于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生理结构,病人术后反流风险较高。

为解决反流问题,目前临床中有多种改良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支持,目前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以及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

笔者梳理和思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念方法和研究进展,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胃上部癌包括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2]。

治疗胃上部癌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3]。

全胃切除术后,将食管和空肠进行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常面临进食效果较差和营养不良风险。

近端胃切除术可保留部分胃组织,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4-5]。

但由于近端胃切除术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生理结构,病人术后反流风险较高。

同时,近端胃切除术需遵循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根据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及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目前近端胃切除术只适用于早期胃癌,肿瘤位置局限于胃上部且切除后能保留1/2远端胃的病人[6-7]。

为解决反流问题,目前临床中有多种改良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食管管型胃吻合、浆肌双瓣吻合、双通道吻合等。

同时,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也为近端胃切除术手术方式的决策增加了新选择。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支持,目前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或近端胃切除术以及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

笔者梳理和思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念方法和研究进展,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一)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广泛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其术中操作是将抵钉座置入食管残端,在距离Treitz韧带15~20 cm处横断空肠后,将远端空肠与食管吻合;在距离食管空肠吻合口40~50 cm 处进行空肠端侧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胃切除食管- 空肠袋Rour-en-Y吻合术用于消化道重建
全胃切除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和综合征,从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目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有些手术还相当复杂,但要达到理想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全胃切除失去胃,失去幽门,所以无论哪种术式,都存在一些缺点,存在一些并发症。

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2例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全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71岁;病变主要部位:胃底贲门部(C区)8例,胃体部(M区)15例,胃体部累及胃底(MC区)5例,幽门部累及胃体部(AM区)4例;临床分期(UICC):Ⅰb期(T2N0M0)5例,Ⅱ期(T2N1M0、T3N0M0)11例,Ⅲa期(T3N1M0)9例,Ⅲb 期(T3N2M0)7例;病理诊断:低分化癌22例,粘液腺癌 4例,溃疡病恶变5例,未分化癌 1例。

2、手术方法
切除范围:包括全胃、大小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食道下段3~4cm,十二指肠球部,胃周淋巴结。

根治性全胃切除例24,姑息性全胃切除8例。

联合脏器切除:脾切除3例,脾+胰尾部+左肝外侧叶切除1例,横结肠切除1例,胰尾切除1例。

消化道重建:食道空肠袋Roux-y吻合16例,在距Treitz韧带15cm处横断空肠,将远侧端空肠折叠10cm成“U”型,用100mm强生直线切割缝合器,将两肠袢切割缝合,合成一“小胃”,再用一次性25cm 管状吻合器,行“小胃”与食管结肠前吻合,最后将距离此吻合口40cm处的空肠与近端空肠行端侧吻合。

所有病人置腹腔引流管,32例病人关腹前用5-FU0.5腹腔冲洗。

3、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本组32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手术,平均手术耗时为3h15min,消化道重建时间平均为
3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12天,平均10.2天。

3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吻合口瘘及狭窄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

3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87.5%(28/32)。

2.2空肠代胃的效果
28例生存6个月以上的患者,恢复1日4~5餐的饮食习惯,日均进食量为300~400g,约为术前进食量60%-80%。

术后6个月体重与术前水平相当者(±2.5kg)15例(53.6%),超过术前水平者(>2.5kg)11例(39.3%),仅2例(7.1%)体重较术前明显减轻。

全组患者Visick
分级指数(分为 4级:Ⅰ级为基本正常;Ⅱ级有轻度症状;Ⅲ级有严重症状;Ⅳ级为不能
耐受)Ⅰ级16例(57.2%),Ⅱ级10例(35. 7%),Ⅲ级2例(7.1%),无Ⅳ级病例。

非化疗期间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

28例患者术后行钡餐检查,钡剂排空时间
为60~100min,站立位与平卧位均未见钡剂返流入食管,无吻合口狭窄的征像。

附表全胃切除术前和术后3月、6月营养状况表(x±s)
营养指标例数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
体重(kg) 32 56.46±4.42 52.67±5.38 54.18±5.62
进食量(%) 32 100±0.00 62.34±6.54 80.68±7.31
总蛋白(g/l) 32 63.22±4.42 61.62±4.10 60.12±4.86
白蛋白(g/l) 32 35.24±2.42 32.32±2.10 34.68±2.56
血红蛋白(g/l) 32 110.24±8.20 94.46±6.65 106.34±8.46
4、讨论
1897年Schlatter首次为一位女性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并应用空肠袢与食管进行端侧吻合术用于消化道重建。

一百年来,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虽被不断改进,但基本术式仍为BillrothⅠ式和Ⅱ式重建术及其衍生术式,尚无一种公认的理想术式[1]。

而理想的代胃术应达到下列要求:①代胃袋应具有一定的贮存容量;②能保持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③保持食物行经十二指肠;④术后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症;⑤手术安全、简便、创伤和并发症少; 〔2〕⑥保持空肠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

目前全胃切除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有两大类:一是各式食管空肠吻合术,常用的包括Schlatter法、Longmire法、Doub le Tract法、Roux-en-y法及其变法等;二是各类代胃术式,常用的有Henley法和“6”字型空肠间置法等。

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尽管两大类消化道重建术式有数十种之多,但第一类或是存在有食物贮存量少、排空快及易发生吻合口瘘;或是术后食物不经过正常生理通道,不利于消化吸收,存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理想的缺点。

第二类尽管克服了第一类手术的缺点,但是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过长,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食管-空肠袋Rour-en-Y吻合术保留Roux-y基本结构,仅加做空肠袋增加食物的容积,手术相对复杂,但应用吻合器后操作十分简便。

该术式优点很多:①本术式侧侧吻合肠段建立储存袋,由于其蠕动方向相反及力量减弱,输出空肠袢相对狭窄,阻止了食物快速进入下段小肠,具有一定延迟排空作用,通过钡餐透视观察证实该功能存在;同时观察到空肠袋内钡剂最长100min可基本排空,本组无倾倒综合征发生,也无排空延迟引起的上腹饱胀发生。

有一定代胃功能,食物停留时间长,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延缓排空时间,未发生返流性食道炎和倾倒综合征,未发生吻合口瘘,但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仍有消化功能不良。

吻合器法空肠袋Roux-y代胃术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平均35 分钟,从而缩短整个手术时间(特别适合高龄患者),减少各种并发症。

分析减少吻合口瘘的因素:食道空肠端侧吻合肠壁血供相对较好;肠系膜易分离,吻合口处张力小;空肠四周与膈肌腹膜反折悬吊,加强吻合口;Roux -y吻合,减少胆汁不易返流,减轻对吻合口侵蚀和消化;吻合器的应用,保证吻合口更加可靠;术后TPN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吻合口愈合。

所以,我们主张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首选空肠袋代胃Roux-y吻合。

本组32例采用空肠袋Roux-y代胃术,未出现吻合口瘘,从而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

以往认为全胃切除术后营养不良是吸收不好,细菌过度繁殖,小肠粘膜损伤,胰酶不足和小肠功能短时间缺失所致,但新近研究热卡摄入不足比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对营养不良影响更为重要〔3〕。

此法操作简单实用,对一些年老体弱、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及姑息切除病例较为适用,在改进术后症状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效果较好,我们认为该术式值得作为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可行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