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合集下载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的不同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资料,依据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分为观察组(有贮袋)与对照组(无贮袋)。

结果观察组营养障碍、腹痛腹泻、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体重下降程度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代胃贮袋的重建方式可以减轻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不良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根治的首要方法是手术切除。

近年来,随着胃肠外科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全胃切除在临床上的应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然而,伴随全胃切除术后的无胃状态,由此导致的反流性食管炎、营养障碍、倾倒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短期内死亡。

所以,重建消化道后保证患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重要。

理想的消化道重建应有食物储袋功能,保持食物通道的通畅性,防止反流性食管炎,能促成储袋食物呈梯度向小肠排空[2]。

笔者通过所在医院近五年收治的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是否作代胃贮袋处理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病灶发病部位:贲门8例,胃体部20例,胃底20例,组织病理学5型:腺癌40例,黏液腺癌5例,印式细胞癌3例,依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空肠对拆吻合形成huntlawrence袋)28例,和对照组(无代胃贮袋)2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发病部位,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全胃切除术后在距屈氏韧带大约20~25 cm处离断空肠,将远端空肠经结肠后(肥胖患者)或结肠前(相对较瘦)上提,距上提空肠断端约6~8 cm处空肠与食道下端行侧端吻合,要求吻合口通畅、血运正常、无张力,断端空肠口自行封闭,盲端空肠可固定于膈肌附近,亦可不处理。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
中图 分类 号 : 5 . 1 文献 标 识 码 : R6 66 A
3 10 ) 0 9 0
4例 .irt 重 建 4 BlohI l l 6例 .ir h Blo lt 随 着 患 者 对 术 后 生 活 质 量 要 求 的 不 1 8例 . 性 1 女 1例 ; 者 年 龄 范 围 5 ~ 3 重 建 1 患 1 7 Ba u 4例 。 断 提 高 . 胃切 除 术 后 消 化 道 重 建 方 式 的 岁 , 均 6 . : 种 分 布 均 为 胃底 贲 门 Ⅱ重 建+ r n吻合 术 7 平 25岁 病 研 究 成 为 当今 临 床 工 作 的 重 要 课 题 。本 癌 : 胃切 除 术 后 消 化 道 重 建 方 式 包 括 食 1 全 胃切 除术 : 3 . 3 共 8例 。 性 2 男 2
1 9 年 8 ~ 0 6年 8月 我 院共 行 岁 , 均 5 岁 : 种 分 布 包 括 胃溃 疡 1 重 建 方 式 包 括 空 肠 袢 式 Ban吻 合 1 96 月 20 平 8 病 1 ru 5
胃切 除 术 2 1 .其 中 近端 胃切 除 术 2 例 ,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1 0例 9 十 8例 , 疡 合 并 例 , 管 空 肠 R t— n Y吻 合 2 。 溃 食 ox e— r 3例 例, 远端 胃 大部 切除 术 14例 , 胃 切 除 穿 孑 0例 , 并 出 血 8例 , 并 幽 门 梗 3 全 L 2 合 合

种 取 代 剖 腹 肝 脓 肿 引 流 术 治 疗 肝 脓 肿
腹 腔 探 查 后 应 根据 脓 肿 位 置 确 定 主 脓 肿 , 纯 置 管 引 流 效 果 差 ; 于 穿 刺 针 的有 效 方 法 。 单 由 辅 操 作孑 位 置 ,主 操 作 孑 应 尽 量 靠 近 脓 口径 相 对 较 细 , 法 置 人 较 粗 引 流 管 , L L 无 部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 关 键 词】胃癌 ; 全 胃切 除 术 ; 消化 道 重 建
【 中图分类号】R 7 3 5
【 文 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9 ( c ) 一 0 0 7 6 — 0 2
胃癌属 于一种较常见 的恶性 肿瘤 ,而我 国是 胃癌死 亡率 和 发生率最高 的国家之- -[ 1 。由于 胃癌早期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或是 表现轻 微 , 不 易发现 , 患 者在 临床症状 明显就 诊时 , 大部 分 已发
日固
…。 …
临床医学
胃癌患者全 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朱 健
王业波 z
江苏省连云港灌南县新 区人民医院 , 江苏连云港 2 2 2 5 0 0 ; 2 . 淮安市第一人 民医院 . 江苏淮安
2 2 3 3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胃癌患者全 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方 法 资料选 自 2 0 1 0年 6月一2 O 1 3 年 6月在该院救治 的 胃 癌全 胃切除患者 5 0 例, 将所有患者 随机分 为两组 , 每组均为 2 5例 。其 中一组 患者进行 O r r 式R o u x — e n — Y空肠食管 吻合 术 的消化道重建 , 另 一组进行 M o y n i h a n吻合术 的消化道重建 。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 并发症 发生情况和术后生存率情况 。 结果 对两组 的手术情况进行 比较 , O .组所用 的手术时 间( n 1 7 2 + 1 5 ) m i n明显 比 Mo y n i h a n组所用 时间( 1 8 0  ̄ 1 5 ) mi n短 。 两组数 据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 在对所有患者 的随访 中 , 发现 O n " 组术后并发 症的发生率 1 6 . 0 0 %低于 Mo y n i h a n 组 的 5 6 . 0 0 %, 两组数据 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尸 > O . 0 5 ) ; 在对 患者 1 - 3年的随访 中, 随访 3年时 , Mo y n i h a n组 的生存 率 4 4 . 0 0 % 明显高于 O r r 组的 3 6 . 0 0 %, 两组数据 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结论 O r r 式R o u x — e n — Y空肠食管 吻合 术 的手 术 时间短 , 操作 简单 , 并发症少 , 吻合术 的创伤 比较小 , 能够促进术后 患者消化功能 的恢 复 , 适 合全 胃切除后 的消化道重建 . 应 在临床推广应用 。

胃癌全胃切除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疗效分析

胃癌全胃切除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疗效分析
床推广应用。
低 于对 照组 , 建 时 间 、 清总 蛋 白、 清 白蛋 白 明显 高于 对 照纽 , 察 组腹 痛 腹 泻 、 流 性 食 管 炎 、 倾 倒 ” 合 征 、 重 血 血 观 反 “ 综 营养 障碍 并发 症 改 良空肠 间置 代 胃术 消化 道 重 建 临床 效果 明显 , 后 良好 , 预 值得 临
术治疗 , 首先在距离屈 氏韧带下 4 5 m 处做空肠 和食管端 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 ) P< .5 。
表 1 观 察 组 和 对照 组 重 建 时 间 、 中 出血 量 、 清 总蛋 白、 清 白蛋 白 的 比较 术 血 血
3 讨 论
了营养的吸收 。本研究通过食管空肠 吻合 、 空肠空肠侧侧 吻合
【 关键词 】 胃癌 ; 全 胃切除 ; 消化道 重建术式
胃癌是 消 化系 统 常见 的肿 瘤 之 一 , 治疗 的 主要 方 法 是手 术 其
切 除 , 但是 全 胃切 除 后产 生 的摄 食 减少 、 谢 障碍 及 消 化道 功 代
侧 吻合 , 然后 在 空 肠 输 入 袢 和输 出袢 之 间 作侧 侧 吻 合 。 观察 组 : 采用 改 良 空 肠 间 置 代 胃 术 治 疗 , 距 离 Tet 带 1 m 和 在 ri z韧 5c 6 m的空 肠 作 吻 合 , 成 了长 度 约 为 5 m 的 空 肠 袢 , 袢 中 5c 形 0c 将
能 障 碍甚 至反 流 性 胃炎 等术 后 问题 , 直是 普 外 科 研 究 的 热点 问 一 题 。本研 究 通过 对笔 者 所 在 医 院 收 治 的 胃癌 全 胃切 除 不 同 消 化 道重 建术 式 术后 临 床疗 效 的进 行 观察 和分 析 , 报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法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 文章 编号】 1 7 — 2 0(0 1 0 b) 0 9 0 6 3 7 1 2 1 ) 8( 一 4 — 2
Ef c c o p r to o wo d g s i e t a t r c n t uc i n m e ho f e ou i f a y c m a a i n f t i e tv r c e o s r to t ds a t r t t lg s r c o y o a t i a e a a t e t m f g s r c c nc r
1资 料 与 方 法
1210r .. r式 R u — n Y空肠食 管 吻合 术 全 胃切 除后 缝 闭 o Xe - 十二 指 肠 残端 , T e z韧 带下 1 ~ 0c 处 切 断空 肠 。 段 在 ri t 5 2 m 远 空肠 残端 缝 闭 后上 提 与食 管行 端 侧 吻合 , 近段 空 肠 断端 与 远 段 空 肠作 “ ” 端 侧 吻合 , B形 吻合 口距 食 管 吻合 口 4 ~ 5c 0 4 m。 1 . o n a . 2 H y 1 n吻合 术 全 胃切 除后 关 闭 十二 指肠 残 端 , 2 h 食 管 与 空肠 吻合 , 合 口在 T et 带下 4 ~ 0c 处 , 吻 ri z韧 0 5 m 然后 空 肠 输 入袢 和输 出袢之 间作 1 m 的侧 侧 吻合 。 0c
期 等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0 , 有 差 均 >. 5)具 可 比性 。 见 表 1 。
12 方 法 -
限, 营养 障碍 , 消化 道反 流等 影 响患 者术 后 生 活质 量【 因此 , I J 。 选择 一 种并 发症 少 、尽可 能 维持 消 化道 功 能 的重 建 方式 . 对 巩 固治疗 效果 , 改善 患 者生 活质 量 , 有 重要 意 义 。 文笔 者 具 本 对 我 院近 年来 收治 的 胃癌 全 切 除术 后 患 者 采 用 不 同的 消 化 重建 方 式 , 比较 两 种 方 式 的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

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
因素 分 析 结果

,

C
o
x
回 归 模型 对 存 活 资 料 行 多
例 不 定 ( 因 无 治 疗 前对 照 资料 )
,
g
例的
1
肿 瘤均 不 缩 小 外
,
最 好 的 效 果 是 肿 瘤 大小 不 变


:
7
/ 10
2
例 术 前有 胆 结 石

,
胆 石 病的 预 期 发
2 7
疗 效 持久 多数 不 超 过 1 4 个月( 6 ~ 2 8
术 设 计 1 无此 缺 点 也 不 发 生 i B
b i
,
l
r
t o
h
手 术 的 后 遗症
G E P 内分 泌 肿瘤 的疗 效是 有限 的
这 一 结论 不 同于 其

le
在文 末 评 论中认 为这 一 手术操作 困 难 难 以推 广

手术时
可 能 后者 缺 乏 原 有 肿 瘤 生 长 行 为 的 对比 (沈 静 摘
,
间长
03 8
编辑 组 校 )
( 孙雨 良摘
编辑组校 )
03 9
胃癌 全 胃切 除 后 消 化 道 重 建 方 式 对 发 生 胆 囊 结 石的 影 响 (英 /
P
e
z z e
在转 移 性 胃肠胰内 分 泌 肿 瘤病人 中 生长 抑 素 同 类物 /A
r n
o
,
)
S
ld
a n
d
o s
ta t in
o
由于 切徐 了 供 应 幽 门 的 迷走 神 经 后 胃平 滑 肌 的 工作 电 位降 低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对比观察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对比观察
肿 瘤 研 究 所 肿 瘤 医院 )
[ 摘要] 对 14例进展期胃癌行 全 胃切 除术 , 据消 化道重建方 式分组 , 3 根 A组 : on a M yi n式食 管空肠双袢 吻 h
合; B组 : “式 食 管 空 肠 R u — — 合 ; 0 oxe Y吻 n C组 : 管 空 肠 改 良间 置 术 。对 3组 术 中手 术 时 间 、 中 失 血 量 、 术 并 食 术 手 发 症 , 后 6个 月 的生 命 质 量 、 质 量 变 化 、 液 营 养 学 指标 以及 术 后 生 存 等 情况 进 行 分 析 。发 现 C组 术 后 的 生 命 术 体 m
例术 前 行 上 腹 部 C T扫 描 。肿 瘤 部 位 : 胃上 区 3 1 例, 胃中区 4 3例 , 胃下 区 l 2例 , 胃 4 全 8例 。术后 病 理学 分期 : Ⅱ期 4 l例 , Ⅲa期 5 7例 , Ⅲb期 3 6例 。
组织 学类 型 : 高分 化腺 癌 2 例 , 中分 化腺 癌 2 8例 ,
他吻合 口系手工 吻合 。
式疗效 进行 了对 比分 析 。现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资 料 . 本组 14例 患者 中 , 7 3 男 6例 、 5 女 8 例, 年龄 3 7 4~ 6岁 、 平均 5 5岁 。全 组病 例均通 过 上
消化 道钡餐 造 影 、 胃镜 及 活 检 病 理学 检查 确 诊 ,5 4
质量 、 体质量的变化 、『 『液营养学指标优于 A、 。认为食管空肠 改良间置术是一种合理 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f L B组 符合 生理 , 术中不需要切断肠管 , 保持肠 系膜完整性 , 从而保证间置空肠的血运 , 吻合 口无缺血坏死之虑。 [ 关键词 ] 胃肿瘤 ; 胃切除术 ; 全 消化道重建 [ 中图分类号] R 3 . 7 5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6 X(0 8 4 - 5  ̄2 0 226 20 ) 1 0 7 0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

近端胃切除术因切除范围较小、保留部分胃功能、安全性高和术后营养状况好以及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小,临床应用显著增多。

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贲门抗反流功能永久丧失,同时保留的幽门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近年来,各种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应运而生,使近端胃切除术既可以部分保留胃的功能,又能避免术后出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本共识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基础上,更新多种抗反流术式的研究结果,旨在推广各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技术要点,评价其抗反流功效和优缺点,为临床上开展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提供指导。

背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1-3]。

对胃上部癌和部分AEG,全胃切除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

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近端胃癌,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仍为全胃切除(占60.3%)[4]。

但是全胃切除术后引起的一系列营养代谢障碍却是不可避免的[5-7]。

因此,近端胃切除术在胃上部癌和AEG中的应用显著增多[8]。

其优点是切除范围较小、保留部分胃功能、安全性高和术后营养状况好以及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小[9-10]。

2022年与2020年相比,在我国AEG外科手术量增加的同时,近端胃切除术也呈现增加趋势[11]。

上述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早期胃癌比例的增加、对进展期近端胃癌和AEG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的深入、保功能手术理念的推广以及近端胃切除术后有效抗反流术式的开发。

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贲门抗反流功能永久丧失;同时,保留的幽门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延迟,极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12-14]。

近年来,各种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应运而生,使近端胃切除术既可以部分保留胃的功能,又能避免术后出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5
FEEA法
Circular stapler 法
side-to-side 吻合 法
2020/11/14
6
1.3 胃肠道吻合部位的组织愈合
力学愈合期,组织学愈合期和 成熟期。 胃肠道吻合部位的愈合主要在黏膜下层进
行=富含血管、淋巴管网,血流量丰富及大 量胶原蛋白。 黏膜的修复是由上皮细胞增殖覆盖完成, 固有肌层、浆膜层均以纤维化方式修复愈 合。
防止割裂;浆肌层应加固缝合,减少张力和出血。
( 3)防止反流的技术处 理: His 角和假穹窿的成形;保 留膈肌食管韧 带;膈肌脚的固定;保留迷走神经;不做
幽门成 形。
( 4)防止胃管被缝扎。在切断食管前,应将 胃管退回至 食管近端,待吻合结束后,再将胃管 伸入,放置吻合口
下方10~15 cm 处。
2020/11/14
3
1.2胃切除术后常用的吻合方法
常用的吻合方法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
缝合方法有手工缝合和机械吻合。
手工缝合:浆膜对合缝合:代表为Albert-Lembert (全层、浆肌层缝合)法。断端对合缝合法主要有 Gambee法, Jourdan 法、 Olsen 法 和层层缝合 法。
2020/11/14
10
吻合的陷阱与对策
( 1)吻合器大小合适:研究显示,食管与胃肠吻合时使 用 25 mm 的吻合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这不 是绝对的,术者一定要根据食管内径大小决定吻合器型号。
( 2)食管无浆膜且肌层纵行,运针应对食管轴斜缝;全 层缝合要保证黏膜及黏膜 下层缝全,结扎时力度适中,
2020/11/14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1、概述 2、技术要点和并发症处理
2020/11/14
2
1 概述
1.1胃肠重建的基本原则
( 1)安全第一(吻合部位的血运佳、张力低、 尽量少的吻合口数量);
( 2)具有食物贮存、排出的功能并且有防止反 流性胃、食管炎的功能,尽量利用生理路径;
( 3)尽量保证术后内镜检查的可行 性(包括残 胃、胆道、胰的检查)。
2020/11/14
11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吻合口狭窄:吻合前应注意胃壁血供,若发现残端颜色发 暗,应果断切除该部分,重新设计吻合口部位。机械吻合 时选择尽可能口径大的吻合器。手工吻合 时,应选择可 吸收缝线减少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术后尽早开始进食?, 利用食物体积,扩 张吻合口。后期吻合口狭窄,可通过 内镜下分次球囊扩张。多数可经此治愈,少数需内镜下切 开。
完成吻合后,应立即检查上下吻合环是否完整。若不完整 或怀疑吻合口漏时,应用肠 钳夹闭吻合口远端胃腔后, 经胃管注入美兰,检 查吻合口有无蓝色渗出,可疑处加 固缝合,并妥善放置引流。必要时可放置空肠营养管,以 利术后营养支持。
术后吻合口漏:禁食,给予生长抑素减少胃肠液分泌,同 时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抗感染药物。若引流通畅,即可 等待漏口愈合。若引流不畅,局部积液,应在B 超或CT 引导下穿刺脓腔引流。若仍不能改善, 则必须行外科引 流。
环形吻合器吻合法( Circular stapler 法): 消化管的一方 断端插入钉钻头,另一方用 Circular stapler 插 入、吻合的方法。
Overlap 法、 side-to-side 吻合 法:两个消 化管的一方侧壁或断端开小孔,另一 方消化 管侧壁开小孔插入直线切割吻合器侧侧吻 合, 共通孔手缝或自动吻合器关闭。
吻合口出血:吻合前检查黏膜下有无活动性出血,必要时 缝扎。缝合食胃前壁时,检查后壁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加 缝。前壁吻合完毕后,也应检查。机械吻合完成后检查吻 合口有无出血。术后胃管内新鲜血液,可经胃管注入去甲 肾上腺素和冰盐水;若无效,行内镜检查,有明确出血点 内镜下止血。
2020/11/14
12
吻合口漏 :
2020/11/14
7
1.3.1手工吻合的组织愈合
1、力学愈合期:依 赖于缝合线的张力,此期呈现缝合线的 炎性反应,中性细胞的炎性浸润显著。 2、组织学愈合期:3~5d吻合部位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毛细 血管新生,胶原蛋白的产生增加,炎性细 胞、水肿减退, 黏膜上皮新生,术后约1周初期愈合基本完成。 3、成熟期:进行改建、 重塑。
8
2、技术要点和并发症 的防治
2.1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吻合方式有端端吻合、端侧吻合。
端端吻合:推荐胃大弯侧断端与食管吻合, 优势是可以保留大弯血管,局部血运良好, 无张力;
端侧2020/11/14
9
技术要点
( 1)充分游离食管下段, 注意保留迷走神经,关键是找 到膈食管筋膜和食管筋膜。
机械缝合 :功能性端端吻合( functional end-toend anastomosis, FEEA)、端端三角吻合、环 形吻合器吻合法( Circular stapler 法)、 side-toside 吻合法等。
2020/11/14
4
FEEA :两个消化管断端开小孔,插入直 线 缝合器,消化管侧壁之间的缝合器缝合, 共 通孔用缝线缝合或吻合器闭锁。
1.3.2机械吻合的组织愈合
1、初期:吻合器会造成组织压榨、血管网络破坏、引起微小 循环障碍。 2、 5~7d:随着夹置的 浆膜退缩,钉孔破损浆膜部位的血管 再生,跨越吻合口的血运再建,而由炎症期过渡到 纤维化 期、成熟期。 3、约3周完成血管网络的重建和 恢复胃肠壁各层的连续性。
2020/11/14
( 2)胃切除范 围:在病变远侧的2~5cm以上切断胃小 弯侧,在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之间切断胃大 弯侧。
( 3)食管切除范围:一般切除距离贲门 2~3cm左右食管。 但是,也要根据肿瘤位置来具体决定,保证肿瘤的根治性 切除。
( 4)手工缝合:推荐食管胃吻合口设置在胃前壁小弯侧。
( 5)机械吻合:①食管断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头( 25 mm),荷包线固定;②残胃前壁切开置入吻合 器,吻合 器的尖端在残胃小弯侧内2 cm,断端2 cm 处贯穿与食管 钉砧头连接。③关闭吻合器的残胃前壁切 口;④加固食 管胃吻合口浆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