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合集下载

探究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探究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了一段空肠,增加了反流距离,残胃也可起到暂时存储食物
部分胃壁,减少了残胃黏膜面积进而减少了胃酸来源;管状
的功能,减轻了残胃对食管的压力。 通过残胃-空肠吻合,食
胃腔延长了反流距离,缩小了胃腔容积。 由于直线切割闭合
物可经两条通路下行,能有效避免食管梗阻等问题,也相对
器的广泛应用使管状胃的制作变得简单易行,故被广大外科
则影响术后胃镜检查,日本学者认为 10cm 肠管即可有效预
防反流,因此推荐间置肠管长度以 10 ~ 15cm 为宜,同时须注
意保留空肠蒂及残胃迷走神经,防止术后出现排空障碍从而
导致食物滞留。
空肠贮袋间置是在空肠间置基础上加做“ U” 形和“ P” 形
空肠贮袋,长度 6 ~ 8cm 为宜。 此种方式增加了残胃容量,以
综 述

探究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方式的选择
张磊 延钊 于文胜
摘 要: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贲门胃底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
治疗等方式,但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常见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主要有:食管残
综上所述,对于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
择,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位置、大小、侵犯深度、
淋巴结的转移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患者远
[7] 王琳,黄灿坡,林建泉. 近端胃大部分切除间置空肠
代胃手术对胃癌 术 后 并 发 症 及 胃 肠 功 能 和 营 养 状 况 的 影
响[ J] .消化肿瘤杂志( 电子版) ,2019,11(4) :352-357.
通过食管空肠吻合、空肠残胃吻合、空肠空肠吻合来重建消
食管残胃吻合、空肠间置及其贮袋间置和双通道吻合。 文章

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食管胃Kamikawa吻合术的主要技术关键点是近端胃部分切除后,用肌瓣包裹食管胃吻合口处完成重建,起到单向活瓣的作用,类似于再造贲门,以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手术操作也相对简单。

该术式在国内已开始尝试,术后近期疗效较为满意[23]。

随着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术的开展,各式消化道重建均能在全腹腔镜下操作完成,包括远端胃切除后的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经典Roux-en-Y吻合和uncut Roux-en-Y吻合等;近端胃切除后的双通道(double tract)、食管残胃double flap式吻合、食管残胃side overlap吻合等;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orvil式吻合、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FETE)、overlap式吻合等。

但所有胃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都应尽量满足以下4个基本原则:(1)吻合口安全第一(确保血供、无张力、尽量减少吻合口数量);(2)尽量维持食物排空生
理通道,恢复消化道生理连续性;(3)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或残胃炎;(4)重建消化道的存储功能延长食物排空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患者能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中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课件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课件
•食管胃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
•空肠间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 缺点:胃排空障碍、操作复杂
•双通道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 缺点:操作复杂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4远端胃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来自建方式• Billroth-Ⅰ式吻合 • Billroth-Ⅱ式吻合 • Roux-en-Y吻合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10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8
全胃切除术后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Duodenal passage and no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no pouch formation—eg, jejunal interposition
• No duodenal passage with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out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includes construction of pouch—eg, Roux-en-Y with pouch, aboral pouch, or S pouch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简介
5
远端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Billroth-Ⅰ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符合生理结构 缺点:吻合口有张力容易发生瘘
•Billroth-Ⅱ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缺点:输入袢综合症 (改良为布朗吻合)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定期复查:术后 应定期到医院复 查,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康复计划
01
饮食调整:术后初期以流 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 正常饮食
02
运动康复:术后早期进行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
跑等,逐渐增加运动量
0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4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到医
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演讲人
目录
01. 胃切除术概述 02. 消化道重建方法 03. 术后护理和康复 04.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胃切除术概述
手术目的
治疗胃部疾 病,如胃癌、
胃溃疡等
改善生活质 量,减轻胃 部不适症状
预防胃部疾 病复发,提
高生存率
提高生活质 量,减轻患
者痛苦
手术方法
1
腹腔镜胃切除术:通过 腹腔镜进行胃切除,创 伤小,恢复快
04 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吻 合口瘘等
消化道重建方法
消化道重建方式
胃切除术: 切除部分 或全部胃, 重建消化 道
肠切除术: 切除部分 或全部肠, 重建消化 道
肠吻合术: 将肠的两 端连接起 来,重建 消化道
肠造口术: 在肠壁上 开一个口, 重建消化 道
01
02
03
04
重建后的消化功能
食物消化:重建后的消化道可以正常消化食 物,保证营养吸收
04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 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腹
05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保持营养均衡
06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 建议调整饮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术后护理和康复
术后护理要点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

吻合旳陷阱与对策
( 1)吻合器大小合适:研究显示,食管与胃肠吻合时使 用 25 mm 旳吻合器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旳发生率。但这不 是绝正确,术者一定要根据食管内径大小决定吻合器型号。
( 2)食管无浆膜且肌层纵行,运针应对食管轴斜缝;全 层缝合要确保黏膜及黏膜 下层缝全,结扎时力度适中, 预防割裂;浆肌层应加固缝合,降低张力和出血。
( 3)食管切除范围:一般切除距离贲门 2~3cm左右食管。 但是,也要根据肿瘤位置来详细决定,确保肿瘤旳根治性 切除。
( 4)手工缝合:推荐食管胃吻合口设置在胃前壁小弯侧。 ( 5)机械吻合:①食管断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头( 25
mm),荷包线固定;②残胃前壁切开置入吻合 器,吻合 器旳尖端在残胃小弯侧内2 cm,断端2 cm 处贯穿与食管 钉砧头连接。③关闭吻合器旳残胃前壁切 口;④加固食 管胃吻合口浆肌层。
( 3)空肠离断部位血管:确保吻合部肠管旳血运良好, 同步确保系膜无张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壁浆肌层Lembert缝合,其后全层Albert 缝合,间断缝合 或全层连续缝 合。 前壁全层Albert 间断缝合或全层连续缝合, 其后浆肌层Lembert 缝合,间 断或全层连续缝合。 Jammer Ecke 部位旳缝合,全层缝合应 充分对合,荷包式缝合;浆肌层缝 合也应予以对合 缝合,采用荷包式缝合。
机械吻合旳组织愈合
1、早期:吻合器会造成组织压榨、血管网络破坏、引起微小 循环障碍。 2、 5~7d:伴随夹置旳 浆膜退缩,钉孔破损浆膜部位旳血管 再生,跨越吻合口旳血运再建,而由炎症期过渡到 纤维化 期、成熟期。 3、约3周完毕血管网络旳重建和 恢复胃肠壁各层旳连续性。
2、技术要点和并发症 旳防治
( 3) “危险 三角”或“叹息角”:残胃切断缝合线和 残胃十二指肠吻合线交叉部位。吻合口漏旳好发部位。术 中加固缝合,行荷包缝合或在该处吻合时,将缝线穿过胃 前壁、 后壁和十二指肠3 点,以加强此处单薄区。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重建PPT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重建PPT

近端胃切除术后重建
食管管状胃吻合
食管管状胃吻合的定义
食管管状胃吻合是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主要是在保证食管残胃吻合口无张力的同 时,保留残胃顶端构成类似胃底的结构。
01
03
02
食管管状胃吻合的优势
食管管状胃吻合相比其他重建方式具有操 作相对简单、易于复制推广的特点,同时 能较好地维持胃十二指肠的正常生理通道 和储存食物功能。
DTR的定义
DTR,全称为间置空肠和双通道重建 ,是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DTR的优势
DTR能有效预防胃液逆流,保护食管下 段括约肌等生理性抗反流结构。
DTR的应用情况
DTR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重建 中应用广泛,推荐率高达91.7%。
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保证吻合口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吻合口的选择
01
根据胃的切除范围,选择安全简便的重建方式。
腹腔镜胃切除术后重建 PPT
目录Contents
远端胃切除术后重建 近端胃切除术后重建
全胃切除术后重建 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远端胃切除术后重建
Billroth Ⅰ式重建法
01
三角吻合法
日本学者Kanaya率先提出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通过提起十二指肠盲角,在直线 切割吻合器内完整切除。

02
改良三角吻合法
DFT吻合
DFT吻合是另一种创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通过使用双肌瓣技术来重建胃底并增强 抗反流功能,具有显著的抗反流效果。
感谢观看
02
03
空肠间置重建方式的应用
空肠间置重建主要应用于腹腔镜全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特别是 对于体型肥胖、肋弓狭窄或肝左叶 肥大的病人更有优势。

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传统的食管残胃吻合和由此演化出来的抗反流手术。

多项研究表明,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残胃吻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高达21.8%~32.4%[15-18]。

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也成为临床上近端胃切除术后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抗反流术式有双通道吻合(double tract reconstruction,DTR)、双肌瓣吻合(double flap anastomosis,DFA)和Side overlap吻合。

目前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这些重建方式是否具有抗反流的功效。

3.1 双通道吻合 1988年,日本学者Aikou等[19]率先报道应用双通道吻合作为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该术式在离断近端胃后,先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然后将残胃的断端与食管空肠吻合口以远10 cm左右的空肠行端侧吻合。

施行该术式后,食物通过食管空肠吻合口后可分别从残胃及空肠两条通路进入远端空肠,故称为双通道吻合。

该术式在残胃和食管之间间置10 cm左右的空肠,理论上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20]。

缺点是吻合口较多,操作复杂。

Ahn等[21]回顾性分析43例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的病人,发现术后Visick分级Ⅱ级的反流症状占4.6%。

Jun g等[22]对比分析了92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的病人和156例行腹腔镜下胃切除术的病人,发现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的病人术后发生Visick分级Ⅱ级的反流症状1例(1/92),行全胃切除术病人术后发生Visick分级Ⅱ级的反流症状3例(3/156),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优于行全胃切除术者。

笔者团队研究发现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后反流状况明显优于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单纯食管胃吻合者,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双通道吻合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优于行全胃切除术的病人。

近端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手绘图谱一看就懂!

近端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手绘图谱一看就懂!

近端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手绘图谱一看就懂!胃食管结合部一般指食管远端与胃近端的部位,该部分发生肿瘤后,需要根治性切除近端胃。

术中需要根据肿瘤的形态学改变,保证肿瘤切缘的前提下,裁剪保留的近端胃,进行消化道重建。

近端胃切除术的吻合方式主要分为食管胃吻合(esophagogastrostomy)和食管空肠吻合(esophagojejunostomy)一般应用于全胃切除的R-Y吻合单纯食管胃吻合较全胃切除术有提高营养吸收、维持体重的优势,但由于近端胃切除术去除了贲门结构,其较高的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

于是外科医生们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

第一种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双通道吻合法(double-tract reconstruction),在 Treiz 韧带下方 15~20 cm 处切断空肠闭合远端空肠残端,并上提远端空肠至食管断端下方食管与远端空肠,行端侧吻合或者侧侧吻合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 10~15 cm ,空肠与残胃行侧侧吻合近端空肠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 40~45 cm 与空肠端侧吻合,或行侧侧吻合(需要闭合近端空肠残端)理论上该吻合法可以实现食物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胃食管吻合的远期不良症状。

双通道吻合法对残胃容量的要求较低,更容易经食管裂孔完成高位下纵隔内的吻合,其适应证范围大于双肌瓣吻合(后面将介绍),然而其缺点为部分病人无法从保留的远端胃中充分获益。

第二种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双肌瓣成形术 [Double-flap technique (DFT)]经典的食道空肠吻合或者食道远端胃吻合,最大缺点就是缺失贲门之后,消化液向食道的反流,让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医生们在抗反流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功能性食管胃吻合方法应用而生,双肌瓣吻合就是其中一种,其安全性及抗反流效果均已被研究证实。

切除肿瘤部位的食管胃后,需要游离食道4-5 CM游离食道、残胃充分后,在残胃上做「H」形标记,准备游离浆膜,约为3.5×2.5CM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2017年3月30日
近端胃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 食管胃吻合 • 间置空肠法 • 双通道法
近段胃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A. 食管胃吻合 B. 间置空肠法 C. 双通道法
近段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 食管胃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 • 空肠间置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 缺点:胃排空障碍、操作复杂 • 双通道法的优缺点 优点:食管反流发生率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 缺点:操作复杂
远端胃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 Billroth-Ⅰ式吻合 • Billroth-Ⅱ式吻合 • Roux-en-Y吻合
远端切除术后常用消化道重建方式
• Billroth-Ⅰ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符合生理结构 缺点:吻合口有张力容易发生瘘 • Billroth-Ⅱ式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缺点:输入袢综合症 (改良为布朗吻合) • Roux-en-Y吻合的优缺点: 优点: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缺点:滞留综合症(改良为Un方式
全胃切除术后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是否保留十二指肠通路 • 是否制作空肠储袋 • 保留十二指肠通道: 延长了手术时间,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尚不明确。 • 制作空肠储袋: 短期改善术后患者进食量和生活质量,长期无明显差异。
全胃切除术后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Duodenal passage and no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no pouch formation—eg, jejunal interposition • Duodenal passage with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 both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and enteric pouch—eg, jejunal interposition pouch, jejunal double tract, and the Ulm pouch • No duodenal passage and no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 no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or construction of pouch—eg, the Roux-en-Y, loop oesophageal jejunostomy • No duodenal passage with pouch—reconstruction without preservation of the duodenal passage but includes construction of pouch—eg, Roux-enY with pouch, aboral pouch, or S pou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