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1-3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咫尺(zhǐ)诘责(jié)啮齿类(niè)深恶痛疾(è)B.绯红(fēi)哂笑(shěn)庶祖母(shù)藏污纳垢(gòu)C.狩猎(shǒu)缄默(jiān)戈壁滩(gē)正襟危坐(jīng)D.黝黑(yōu)媲美(pì)文绉绉(zōu)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干涸托辞油光可鉴一视同仁B.奥秘凄惨抑扬顿措万相更新C.禁锢蓬篙精巧绝伦翻来复去D.落弟和煦诚惶诚恐无可质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D.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酒坊出的灯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东方学、文学翻译方面造诣精深。
他所研究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文字,是几近失传的“绝学”。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教版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部编版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测试内容:第三单元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与运⽤(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A.俨.然(yǎn)间.隔(jiān)阡.陌(qiān)垂髫.(tiáo)B.清冽.(liè) 俶.尔(shù)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C.轩敞.(chǎng) 峨.冠(é) 矫.⾸(jiǎo) 壬戌.(shū)D.雎.鸠(jū) 窈窕.(tiǎo) 好逑.(qiú) 荇.菜(xìng)2.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项是()(2分)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罔不因势象形C.下见⼩潭,⽔尤清冽D.左⼿倚⼀衡⽊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最接近的⼀项是()(2分)A.蒙络摇缀,参差..为外⼈道也..披拂B.不⾜C.乃记之⽽去.D.其两膝相⽐.者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2分)A.佛印居.右不可久居.B.启窗⽽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C.此中⼈语.云如有所语.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5.下列各项中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项是()(2分)A.⾃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C.船头/坐三⼈,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D.⽽计其长/曾不盈⼨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项是()(2分)A.《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所作,“世外桃源”这⼀成语就出⾃本⽂。
B.《⼩⽯潭记》是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后所写的《永州⼋记》之⼀。
C.《核⾈记》是明末魏学洢所编的短篇⼩说集《虞初新志》中的⼀篇。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7.古诗⽂默写。
(5分)(1)潭西南⽽望,,明灭可见。
(柳宗元《⼩⽯潭记》)(2)关关雎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全册,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行.辈(háng)偏僻咿.咿呀呀(yī)天南海北B.欺侮.(wǔ) 幅射戛.然而止(jiá) 惊心动魄C.撺.掇(cuàn) 震撼元气淋漓.(lí) 红灯高照D.闭塞.(sài) 高粱大彻.大悟(châ) 张灯结彩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B.这次惊险刺激的三峡之旅,让我对大自然的造化叹为观止....。
C.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D.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不一会儿大雨就汪洋恣肆....地下了起来。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最为著名,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昆山腔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⑤①③④② 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①⑤③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C.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期末复习试题卷一、选择题1.下面对甲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分,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A.【甲】诗采用“兴”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B.【乙】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C.【甲】诗最后一句是求之不得后的幻想,幻想自己能用钟鼓来取悦淑女,可见《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D.【乙】诗最后一句,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像分别了三年那么漫长。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按照他的成见..,这次会议对于他的整个团队很重要,他希望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够参加。
B.如果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困难就会给你戴上枷锁..。
C.阿华将一支廉价的香烟点在遗像前告慰死者的亡魂,在香烟熄灭之时,自己也躺在腐叶上行将就木....。
D.在上个世纪60年代,正当骆先生声名如日中天....之时,他忽然隐入沉寂中。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鼓掌屠杀恐布赋予B.署假蛮横毒手遭遇C.卑污无耻政协祈祷D.疯狂垮进遭受卑鄙4.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庭下如空明积水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青青子襟,悠悠我心。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全卷共22题满分120分 120分钟完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皑.皑(ái) 沙砾.(lì)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B.缄.默(jiān) 旷.野(kuànɡ) 怅.惘(chàng) 戛.然而止(gá)C.雾霭.(ǎi) 蛮横.(hènɡ) 寒噤.(jìn) 辗.转反侧(zhǎn)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风雪载.途(zǎi)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偏僻狡辩和颜悦色振耳欲聋B.燎原帷幕人情事故出类拔萃C.眼眶喧哗慢不经心销声匿迹D.浮躁震撼名副其实天衣无缝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日里,战士们仍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
B.这篇报道中一方面宣称国医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一方面却要求准许推广某个特别指定的国药药方,这不是自圆其说....吗?C.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D.一座座立交桥宽阔平坦、四通八达,车辆川流不息....,在上面欢快地奔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社会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人才。
5. 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3分)①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各方好评不断。
②自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就已经高达9.0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

部编⼈教版⼋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部编⼈教版⼋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
积累与运⽤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A.缘.溪⾏(沿着,顺着)B.⽇光下澈.(清澈)C.⾈⾸尾长约⼋分有奇.(零数,余数)D.如有所语.(说话)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法相同的⼀项是()A.有良⽥、美池、桑⽵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雕栏相望焉.可远观⽽不可亵玩焉.C.全⽯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他是东晋末⾄南朝宋初期伟⼤的诗⼈、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位⽥园诗⼈,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之宗”,有《陶渊明集》。
B.《⼩⽯潭记》是唐朝诗⼈柳宗元的作品。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描写了“⼩⽯潭”的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出⾃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本⽂使⽤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到背⾯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兴是其基本⼿法。
4.请根据提⽰填写相应的古诗⽂。
(12分)(1)青青⼦衿,。
(1分)(《诗经》《⼦衿》)(2),胡为乎泥中?(1分)(《诗经》《式微》)(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是,。
,。
(4)《蒹葭》中,常被⽤来形容所爱恋的⼈在远⽅的句⼦是,。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势的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劝慰友⼈不要做⼉⼥之情句是:,。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只要⼼灵相通,就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的名句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云(yù) 垂髫.(tiáo) 遂.迷(suì) 悄怆.(chuàng)B.俶.尔(shū) 清冽.(liè) 为坻.(chí) 椎髻.(jì)C.佁.然(yǐ) 多髯.(rǎn) 一楫.(jí) 翕.忽(xī)D.好逑.(qiú) 窈.窕(yáo) 溯.洄(sù) 雎.鸠(jū)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B.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D.左右流.之(捞取)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意为“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意为“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_____”,意为“______”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C.佁然.不动怡然.自乐D.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3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A.谦逊.(xùn)胡髭.(zī)号.叫(háo)衔觞.赋诗(shāng)B.干涸.(kū)媲.美(pì)牟.取(móu)即物起兴.(xìng)C.家醅.(pēi)苋.菜(jiàn)哂.笑(shěn)龙吟凤哕.(huì)D.咫.尺(zhǐ)执拗.(niù)阴翳.(yì)相形见绌.(zhuō)2.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睥睨馄饨一视同人翻来覆去B.真缔籍贯囊萤映雪正襟危坐C.黝黑犀利顾名思义目眩神迷D.愚钝迁徙众目睽睽万像更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充满悬念,让人欲罢不能。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一对豆.蔻.年.华.的兄妹,本该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贫困与学校无缘。
D.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我班同学听取并讨论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古以来,临沂人才辈出,左宝贵的故乡就是平邑县人。
C.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D.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2分) (2)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活动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二: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戴叔伦《关山月》 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光明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3分)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2.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
(2)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 (3)麻枲之属.____________ (4)迫.暮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那么乙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篇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8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