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之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水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控制、地下水资源保护、监管体制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政策、经济体制和立法机制方面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问题、对策、环境保护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我们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而水环境污染程度则日渐加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约束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渐凸显,日益严重的水环境及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更有可能颠覆我们业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因此,在水资源越来越重要和紧缺的今天,水污染防治也就更加重要、刻不容缓。

我国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首先在城市中突出地表现出来,其中水环境的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为此,如何完善城市水污染防治,更有效地控制我国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使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实现全面、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基本上使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纵观整个体系,不难发现其中尚存在不少缺陷。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控制的立法不完善

城市废水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两者一直是我国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方面。但目前我国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防治立法仍存在许多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太窄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只侧重于建设项目层面,导致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的末端,所以建设项目环评只能做修补性努力,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和布局,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但从实践上看,

我国诸多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由于政策不当或失误丽引起的。我国城市建设中曾经片面强调变“消费城市为工业城市”,只注重它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它的环境功能,结果导致了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反过来也阻碍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如果能对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认真评定其执行后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使决策者的环境意识得到增强,上述问题完全可以得到避免。这种局面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已得到初步改善,该法第4条规定:“制定对环境有影响的区域开发、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的政府规范性文件;编制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流域和海域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样规定有利于保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拟定和编制对环境有影响的政策和规划时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以减轻、避免因宏观决策的不当给城市水环境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2、控制生活污水的立法比较单薄

生活污水是我国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然而我国关于控制、减少生活污水的立法比较单薄,具体表现为:

(1)浪费水的法律责任不明。水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使本来就匮乏的城市水资源愈发紧张,二来也大大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可以说现在我国浪费用水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皆因对其制裁无据所致。《水污染防治法》作为一部污染防治单行法,着眼于保护水资源的质,使其避免因污染而失去利用价值,因此要实现从“量”。法律要求各单位应当采用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却没有规定浪费用水者的任何法律责任。由于缺乏威慑力,这种条款不但为浪费用水逃避法律责任留下了空间,也造成了公民节约意识淡薄。建设部虽然早在1988年12月20 日就发布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但其只是一个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不高,而且已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根本不可能实现对城市生活用水进行有效管理的目标。

(2)缺乏对节水设施、技术进行推广的配套立法。与浪费用水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节水设施的落后。我国城市中所使用的按键式抽水马桶,大小便后均用lO升水冲洗,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由于国家缺乏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技术有关的环境与产业政策、法规,许多节水新技术的推广是“雷声大、雨点小”,新闻媒体报道不少,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因为得不到应有的资金而无法推广、使用。

(二)对城市地下水保护不力

对超量开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没有规定法律责任。超量开采地下水,不但会引起地面沉降、塌陷等环境灾害,同时由于它改变了水动力条件,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以及海水等均可以通过渗透或回灌的方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水质的不断恶化。《水法》虽在第2条规定了对地下水进行保护,但从具体规定来看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开采地下水必须在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在地下水已经超采的地区。法律规定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下沉;规定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它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收水资源费。除此外没有超量或违法开采城市地下水的法律责任的任何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取水、截水、阻水、排水,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进行处罚,但适用该条款的前提是给他人造成妨碍或者损失。该条款明显着眼于维护他人的民事权益不受侵犯,而不是保护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采用和可持续利用。

(三)城市水污染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并且具有极强的累计性,往往表现为跨行政区域的严重问题。流域的水污染就是典型的例子。城市地狱狭窄,人171密集,点、面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却十分巨大。单纯针对城市河流断面的水质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上海境内虽有长江水流过,但水质取决于上游,水质型缺水已经十分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建立强有力的跨区域机构,特别是流域环境保护监督机构是当务之急。美、日、法等国通过立法,对城市水污染放置工作均设置了规格较高的监督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不仅自身地位较高,而且拥有的权限和独立性很强。我国的行政区划不以流域为基础,而行政管理却以行政区划分为基础,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江河湖泊的污染防治工作。这种不合理的条块分割,极易带来许多弊端:各行其职,管理混乱、片面,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步调不一致,权力相冲突,从而使环境保护管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出现环境问题时难于统一规划管理的被动局面。

二、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城市水环境污染立法中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政策的缺陷。总的来说,我国城市发展政策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首先,只重视其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为了替当代人和后代人谋福利,当然必须发展经济,但如果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环境污染和破坏上,那么这种发展方式就理应被摒弃,然而我国的城市发展却一直在走这条道路,政策的制定明显偏向于经济这一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一味支持。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建没的无序所带来的城市水体严重污染这一教训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在80年代

出现了一个城市数量增长的高峰期(据民政部统计, 1979年我国共有县级以上城市193个,1989年达到450个)。这些城市往往是在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尚末具备的条件下,便由工业和人口的膨胀而超前形成,因而“先天不足”;布局的不合理、基础设施特别是防治污染的工程设备相当落后。90年代初对于纸浆造纸工业、电镀工业、焦化工业、制革工业、化工工业的重点扶持亦被证明是极其错误的选择。这些工业在90年代初的快速发展终于在90年代中叶酿成了严重的城市水污染灾害。

其次,预见性较差。几十年来,我国对于城市水污染防止的指导思想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预防为主”原则的贯彻十分不力,70年代末,针对当时十分严重的城市水污染状况,我国就曾展开过大规模的城市水污染防治。重点在对工业废水的控制上,提出的主要对策有:贯彻“三同时”方针,推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等。在上述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城市的大小工业纷纷兴建独立的废水处理装置。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在后来暴露无遗:运行状况不佳;投资效果极差;处理效果不理想。但时至今日,对于工业污染控制的基本策略仍没有跳出来端治理的框框,所强调的仍是针对建设内部的废水处理厂而言的“三同时”、“达标排放”,有关源头控制的政策只是在问题已经相当尖锐的情况下才会被推出“走过场”。因为没有被完全转换为法律成果,现有的条文无论是操作性还是具体实施情况均不能令人满意。

再次,综合防治策略不周全。我国进行城市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教训之一是重工业废水、轻生活污水;重地上水、轻地下水;重电源、轻面源。城市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来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即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也因为经费不足而难以运转。90年代城市人口增疑率为3.1%,而城市废水处理率却很低,以至大量的城市废水不经处理进入城市水环境。除了集中排放的工业、生活废水外,无组织排放的大面积污染源如农业面源,也越来越显示出对城市水污染的重要影响。而我国对面源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因此一些城市出现了虽然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生活污水也得到了有效处理,但水体的水质指标和蓝藻暴发却不见改善的局面。

三、城市水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对策

水质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实质全面贯彻和体现于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中。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立法体系中的主要缺陷,提出以下几点立法建议:

(一)实现对城市污水的“源头控制”

①健全环境评价制度。首先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可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环评范围进行规定。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拟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建设项目扩大到政策和法规,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仍存在范围过窄。规定凡是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行为和政策制度、立法等宏观活动均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次应规定区域环境评价的实施程序,着眼于区域的各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宏观的预测评价、规划布局和区域污染总量控制来优先选址,使单项目和多项目的环评相结合,互相补充,从而实现战略环评、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避免从布局上造成城市水污染。

②完善总量控制制度。这就要求国家制定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在重点流域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根据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确定排污单位的排污量;尽快在重点排污企业安装自动连续检测设备,加强日常的环境监督考核。补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一些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水源地水质的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控制标准,确保城市饮水安全。

③强化浪费用水的法律责任。浪费用水就是浪费生命资源,必须严加禁止。此外,落后的工艺和用水方式足造成城市污水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因此不仅应对节水技术、设备的研究和推广给予高度承视,更应当将有关的技术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其具有强制力,即对违反者予以法律制裁以保证在工业方面高效低水耗技术、设备和日常生活中行之有效的节水设施确实得到应用。

(二)建立良性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机制

为了保证《水污染防治法》中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没施的规定得以实现,对不同规模城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要求、种类做出规定,目的在于使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使用。国务院尽快出台关于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办法,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不低于处理成本,即调整到保本微利的水平,满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要求。另外,国家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企业建设和运行这些处理设施。

(三)加强对城市地下水的保护

在《水法》中专门规定对超量和违法开采城市地下水行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将因地下水的不当开采而造成水质恶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空白进行补充,使对污染地下水的行为进行惩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并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责任的威慑力来遏制和预防污染城市地下水的行为。

(四)加大对城市水污染面源的监管力度

面源污染是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想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从单纯的点源治理转向点、面源的综合治理是必经的途径;国家可以通过加强有关生态农业建没的立法以减缓和控制含磷洗涤剂、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五)健全相关的水资源监管体制

设置高权威、高规格的流域监督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受任何地方政府局部利益的牵制能独立依法行使职权(如禁止任何单位向水体超标排放污水,直至停止整个生产的职权),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角度对流域进行科学规范和管理。当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国家赋予已有的水资源保护委员会,如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的保护行使监督管理的职权。强化环境保护部门的职权。这方面,加拿大的水环境管理改革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国《水法》中应明文规定环保部门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中污染破坏行为的监督管理权。要想保证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必须建立如下责任机制:谁污染水质谁负责、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负责:环保部门作为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应是这两条机制的执行者、运行的操作者,有权依据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保护城市水环境,对所有破坏水环境与生态的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应赋予环保部门必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力,增强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六)强化青少年保护水资源意识

对于青少年,普遍的家庭并不太注重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教育要从小做起,养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拍宣传片、做宣传活动,让中国未来的每一朵花都有节约的好品德、保护水资源。以后,大量污染水资源问题就会渐渐减小。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乡以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加强县乡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县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县乡在城市规模扩张方面成效明显,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历史欠帐较多,建设滞后,还属于小城小规模,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道路狭窄,城区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垃圾中转站和投放点欠缺,公厕数量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手段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农贸市场数量不多,布局不尽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备。一些维修店、作业加工店、服务洗车店、废品收购站等不符合营业前置条件,如室内无场地占道经营作业,洗车店不设沉淀池,污水直接排放下水道或河道,餐饮店达不到前堂后店要求,油烟未经处理自然排放等等。三是部分住宅小区内部功能不全,车库、停车场、垃圾池等必须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生活。此类情况特别是在亚中商城亿家超市及其对面的菜市场周边比较严重。 (二) 市容秩序比较混乱。一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均存在流动摊、店外摊占道经营,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部分专业市场内部管理不到位,不少经营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机动车辆乱停乱靠、乱上人行道,行人不遵守交规,青年路随意横穿马路等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广告设置随意性大。一些商家在部分路段随意悬挂广告牌,或在店铺门前占道摆放招牌,乱贴乱画、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还未彻底根治。特别是电线杆,小区过道、电梯内乱涂乱画乱贴。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3年10月29日18:42 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5期作者:马晴王海英张颖孙玉燕贺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1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成分日趋复杂,危害也日益显露和突出,这种危害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全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如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消费观的改变,人们总体环保意识的欠缺等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一起规范和提高我国垃圾处理水平。 关键词:生活垃圾,环境污染,污染控制,处理方法 1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越来越强烈的关注。解决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不再仅是垃圾的最终出路问题,而是生活垃圾源头的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的综合管理问题。生活垃圾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的副产物,具有产生来源广泛、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庞大等特点。政府在维持城市清洁、合理处置生活垃圾,创造适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城市环境,维护人们健康方面责无旁贷。然而,生活垃圾产业发展的领域远不止垃圾的处理,从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理念来看,生活垃圾产业不仅包括直接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服务,还包括设施设备建设与制造、资源化利用、咨询服务等。 2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国家都把垃圾视为环境破坏的祸首。垃圾,既是人类文明的副产品,又是人类生存的“污染物”,垃圾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20世纪末世界人口有70%~80%聚集到城市,城市化发展,致使人口密集,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垃圾量猛增,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污染局面,这既侵占了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又易滋生蚊蝇传染疾病。垃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理和综合治理,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功能正常发挥和城市居民生活及劳动环境的突出因素。 2.1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其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这一变化趋势将会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为:(1)有机物:厨余、果皮、草木等;(2)无机物:灰土、砖陶等不可回收物和塑料、纸类、金属、织物及玻璃等可回收物;其他:大件垃圾和有毒有害废物。 2.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垃圾填埋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相继建成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或准卫生填埋场)。在这些卫生填埋场(或准卫生填埋场)中,一般均设有较完善的防渗系统、渗沥水收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姓名:黄子钊 学号:L01314005 专业:13级行政管理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之一。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等。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分析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和社会水平也在持续上升。然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 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 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规划体系不够健全,发展不和谐。 (1)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另外,土地制度的弊端也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障碍,土地产权不明晰、流转制度不规范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而且农民依靠土地所带来的收入相当低,农民物质基础薄弱,很多农民处于亦农亦工的状态,辗转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快速转变。 (2)基础功能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配套的完善的基础功能设施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及优劣对比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及优劣对比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通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堆肥,另外RD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也在国外出现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际上这些技术大多为焚烧、填埋、堆肥技术的延伸、配套和发展。 一、卫生填埋法 1)简介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因其方法简单、省投资,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所以世界各国广泛沿用这一方法。从无控制的填埋,发展到卫生填埋,包括滤沥循环填埋、压缩垃圾填埋、破碎垃圾填埋等。 采用卫生填埋法,首先要防止从废物中挤压出的液体滤沥及雨水径流对地下水的污染。一般规范要求回填地最低处的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以上,并且回填地的下部应有不透水的岩石或粘土层。否则需另设粘土、沥青、塑料薄膜等不透水层。其次,填埋场应设置排气口,使厌氧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等气体能及时逸出,避免发生爆炸。回填后的场地,一般在20年内不宜在其上修建房屋,避免由于回填场不均匀下沉造成的结构破坏。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卫生填埋法主要有技术成熟、运行管理简单、处理量大、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和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 缺点 卫生填埋法的劣势主要在于占地面积大,减容效果差,且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

行无害化处理,仍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也有污染地下水资源的可能。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对防止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渗沥水、沼气及恶臭对水体、土壤、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要求越来越高,以致造成填埋场场址难选,建场投资增大,运行费用提高。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规定禁止原始垃圾直接在填埋场处理。 二、堆肥法 1)简介 堆肥是使垃圾、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堆肥的关键在于提供一种使微生物活跃生长的环境,以加速其致菌分解过程,使之达到稳定。堆肥主要受废物中的养分、温度、湿度、 pH值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堆肥原理,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从而杀灭病虫卵、细菌等,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可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垃圾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低很多。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 2)优缺点比较 优点 堆肥法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投资较低,技术简单、可消除有害病菌的传播,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明显。 缺点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

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品位三个方面;而城市管理则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是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只有秩序的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渴望的。城市管理包罗万象,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的衣食住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前我市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高度重视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魅力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形象得到了整体提升。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经历了由农村集镇向城市聚变的过程中,我市确立“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管教并举”的理念,实施城市管理的“三个转变”,即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突击整治活动向长效管理转变;由依靠行政命令向

依法管理转变。同时确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对一些养护维修作业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石。 2、改革体制,理顺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我市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明确了其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改变了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个部门的模式,实现了建管分离,形成了城市新的管理格局,依法管理城市有了良好的开端。 3、广泛宣传,扩大参与。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美丽新东莞”,并向社会实行“三公开”即公开政务、执法程序和投诉电话,扩大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引导群众支持现代城市管理。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市、镇各级政府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人口密集、整体素质较差、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目前,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集中流向沿我市,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引发资源配置、劳动就业、福利保险、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人口质量存在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种不适应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调研报告范文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调研报告范文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 理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

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与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和认识上的陈旧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和不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制约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垃圾产业将作为一种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为主要目的,以多元开发为手段,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为最终目的的产业,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1、缺乏有效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管理体制落后。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城市化的程度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经济和工业化程度没有跟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加速城市化的重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来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二战过后,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其速度远超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城市化率从40%提高到75%经历了90多年的时间,同样的城市化率的提高韩国和巴西分别用了20年和30年的时间。从1950年到2005年,发达国家城市化人口比重增幅为42.7%,而发展中国家却高达141.3%,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除少数的拉美国家之外,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城市发展不合理等。二战结束初期,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国内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尽管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在速度上远超发达国家,但其实质上还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有以下特点: 1.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一是不同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三大发展中地区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是拉美,非洲和亚洲,而且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亚洲和非洲。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拉美国家较早取得民族独立,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先于亚洲和非洲,到1900年,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高达20.3%,甚至超过的某些发达国家。1980年,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4%,而非洲和亚洲同期则分别只有约23.5%和25.3%。二是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巴西,尽管它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中较大,但是其中从城市中有大量的贫民窟,还有我国,许多现代化城市中存在着“城中村”这样的现象。 2.起步晚,发展快 在二战结束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殖民的状态,还有的国家仍处在封建专制社会甚至农奴社会统治之下。他们有的是殖民地的附庸,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殖民统治者的需要;而处于封建专制条件下的国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只是统治者的权力中枢。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了拉美国家以外,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基本没有起步,但当时的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极大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道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并发展迅速,由于起点低,加上他们的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及技术 关键字:城市垃圾填埋热解蠕虫法甲烷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垃圾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大幅度增加。这首先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有关;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是主要原因。据专家统计全国现有668个市,三分之二都在垃圾环带的包围中。航空遥感测量显示,北京郊区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7000往郊区的多个,今年一年北京运垃圾有285万吨,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如此推算,从90年代至今,北京已被20多座景山一样巨大的垃圾山包围着。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日产量人均为0.7-1.0kg,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全国大、中、小城市(镇)生活垃圾产量接近2亿吨.所以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迫在眉梢. 一、城市垃圾的来源与产生现状 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 ,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 (机关、学校、工厂和服务业 )垃圾三大类。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 ,有机物含量均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北方城市,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 在我国,垃圾的利用率却很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仅为1-5%。目前,一些大、中城市仅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源和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机物含量近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有机垃圾中又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若对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解决我国土壤急需大量有机肥料的燃眉之急。 二、城市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当今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污染源,是城市公害之一。任何一个处理环节所采取的措施如有不当,或管理工作疏漏,或垃圾产生者素质问题等,都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按被影响的对象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浅谈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工作体会

浅谈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自**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在城管执法收到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城管执法队员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老同志,他们工作热情高,有着丰富的城管工作经验,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在法制意识渐强的今天,这与执法者身份不符,更与法制社会不符;还有一部分是新城管,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同样有着满腔的工作热情,然而由于执法的特殊性,也使得这些执法队员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部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群众对城管工作的不理解都不同程度的给城管执法者带来了自卑心理;矛盾心理:城管执法的对象一般是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部分人中很多一家子就靠一个无证小摊点谋生,境况十分困难,这就使得执法队员在对他们执法时同情心与职责与法律相矛盾;厌烦心理:由于城管工作反复性较大,经常是反复清,清反复,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权心理:执法队员执法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执法就是简单的处罚,自己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可以高高至上;不安心理:城管执法中常见的暴力抗法给城管队员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行政执法相对人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批外来工涌入**,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私开无证诊所,私设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他们想来,他们是靠劳动来养家糊口,既不偷又不抢,城管就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城管队员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依法教育时,他们表面接受教育,实则跟城管队员玩起了游击战术,反正摊照摆,你城管队员到东,我就到西,你到西我就到东,这样对他们长期教育无用后,城管队员对他们的执法方式就容易变的简单粗暴的怪状中去。对他们来说,一个小摊点可以是他们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城管队员在对他们取缔时,会表现出强大的抵触情绪,“谁断我生路我就与谁拼命”的想法就会产生,这就又陷入了暴力抗法的怪圈。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概要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与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1.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概况 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垃圾填埋、堆肥和焚烧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所占比例分别为82.4%、4.7%和12.9%。 在1990-2005年期间,城市垃圾清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5%,城市垃圾量的增长稍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80年代,人均垃圾产量为0.5~0.6kg/(人·d;90年代,垃圾产量为0.7~0.8kg /(人·d;21世纪初,垃圾产量预计为0.9~1.0kg/(人·d。 从近1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垃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明显的,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例如,在近几年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为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为提高填埋作业效率,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了填埋压实机;一些城市如杭州、广州、深圳等的填埋场开始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垃圾焚烧处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深圳市于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吨/日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国内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都建设了较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厂,这些焚烧厂多为通过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关键技术或设备、按照较高污染控制标准来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垃圾焚烧厂。 堆肥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阶段使用最多的方式。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当前,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从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城市垃圾处理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方案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所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随即引来了一个问题——城市垃圾处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一些高档耐用品的使用量会增加,这会不可避免地加大垃圾处理的难度。 现在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及优缺点如下: 1.露天堆放。此方法就是把垃圾简单地堆放在空地上,不做任何处理。因为这种方法的成本小,所以这种方法以前经常使用,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但是垃圾的露天堆放会占用土地,有的地方的垃圾场占地数亩,并且用的是宝贵的耕地。还有,露天堆放会使部分垃圾变质,变质的垃圾会发出令人难闻的臭味,这会招来苍蝇,苍蝇会传播疾病,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有害。还有,一些含有硫的物质变质会生成剧毒气体——硫化氢,当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带来不可恢复的伤害,浓度特别大时会有生命危险。在露天堆放时,电池的电解液会外流。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硫酸会使土壤酸化,使作物无法生长。因为这种方法对环境的破坏大,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露天堆放法。 2.深埋法。此方法就是挖深坑把垃圾埋起来,使其不占用地表空间。这种方法利用了土壤中的分解者——微生物,把垃圾深埋可以不使用地上空间,微生物也会分解部分有机物,也不会招来苍蝇,所以有的地区会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微生物只能分解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像聚乙烯这样的有机物要四百年才能分解。还有,这种方法使废电池污染土地更加的容易,据研究,一节纽扣电池会污染60亿升水——

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细菌在地下危害会更大,一些垃圾中的细菌在土壤中会加速繁殖,然后可能会进入地下水,这会使水资源被无形的污染,有害居民健康。 3.传统焚烧法。此方法就是对垃圾进行焚烧,使其分解。由于焚烧炉占地小,又焚烧后垃圾便于清理,所以大部分城市选择了此方法。但是,有的物体是烧不掉的,像玻璃,金属。还有一些有机物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比如聚氯乙烯,在240℃-340℃燃烧会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和含有双键的二烯烃,然后在400-470℃发生碳的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二恶英,还有有的有机物会发生加成反应,使原来无毒的物质有了毒性。还有,电池在高温下会破裂,里边的物质是有毒的,这些有毒物又随着烟排到了空气中,危害会更大。 由于传统的方法有很多弊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多种处理垃圾的方法问世,所以,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方法对垃圾进行无害处理。 1.发酵法。对于一些厨余垃圾,粪便可以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在沼气池中,厨余垃圾会分解生成甲烷,甲烷可用于发电,做饭,照明等,发酵完的物品可以用来做肥料或饲料。 2.高科技焚烧。传统的焚烧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来减小焚烧时的危害。首先,用大功率的电磁体吸出垃圾中的铁,镍和电池进行回收。再对垃圾进行压缩,使其体积变小。然后把垃圾投入焚烧炉中,在500度的高温下使有机物分解,并把气体进行无害处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及措施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措施,现状,垃圾处理,产业,城市,,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日益加重的城市垃圾污染,已成为目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对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把城市垃圾处理早日纳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消除城市垃圾污染,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 一、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堆积在城郊,垃圾堆存量逾6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垃圾

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将给城市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困扰着所有大中小城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通过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50%左右,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或其他方式的回收再利用。以盘锦市垃圾处理厂为例,该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填埋和堆肥,每天处理200余吨,处理率仅为50。垃圾中的水、泥土等非可燃成分阻碍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垃圾渗滤液也难于处理,剩余垃圾的填埋又不能符合环保规定,给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隐患,湿垃圾的晾晒又造成严重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盘锦市西部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应该说,这样处理水平虽然较低,但其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还处于较好的状况。相当一部分城市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城市垃圾基本上不经任何处理,简单堆放于城外荒地荒滩或地坑、山沟等地,因而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对地下水和地面水域形成污染,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滞后,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既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显现“四多”现象,即“流动摊点多、违章建筑多、小街小巷多、弱势群体多”。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经费少、要求高”的实际状况,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不能全面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大城管”格局,最终实现“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应该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找材料,到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区目前在城管方面的主要做法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理顺城管工作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条块结合、合理分工、分清责任、区别对待、统一执法”的指导思想。2005年初,区城管执法分局按照“强化属地执法、健全管理机制”的指导原则,在曲江、文峰街道开展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试点工作。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在汶河、东关两个街道推广了这种做法。目前,区内的四个街办均有城管执法大队派驻,形成了“分局、大队、中队”三级执法网络,通过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不仅健全了城管执法的基层网络,而且实现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目标,使街道城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延伸和拓展,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互动,初步形成了“条为块服务,块为条分忧”的局面。 2、逐步健全基层网络,城管工作逐步向社区延伸,强化关口前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通过健全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使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按照城市管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要求,构建城市管理网络,不断延伸触角,努力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三级城管人员配备相对合理,而作为承担大量基础性城市管理任务的社区,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和经费,城管工作不能保持延续性和长效性。对此,结合近期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大了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给社区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接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明确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所有的权利和相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案件办理及回复率,量化考核各社区的工作落实情况,努力形成“权责一致、保障到位”的新社区城管体制,新机制的实行已经切实增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了问题的处置率。 3、加大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城管经费和人员投入,增强管理和执法能力。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区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政府拨款逐年增加。2002年拨款532.6万元,2003年拨款611.7万元,2004年拨款789.7万元,2005年拨款978万元,h 上述费用含环卫经费和专项经费。今年,还专门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全区的4个街道和29个社区设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在人员上,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配齐城管执法人员和协管(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员,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努力,区城管执法分局的人员已从最初的正式执法人员50人,协管员30人,逐步发展为正式执法人员88人,协管员120人,结合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各街道也按照1:1比例相应配备了协管员,目前,各街道的城管队伍都有30人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城市管理网络不够完善。目前,“三级管理”中街道一级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管理作用还不够充分,尽管各街道都有城管卫生科,但由于人员编制及经费落实不足,城管卫生科尚未发挥显著的第三级管理作用,社区也没有城市管理专职工作人员和处置力量。 2、城管工作经费缺口大。2006年,区城管执法分局预算共需经费约584万元,其中仅正式人员的人头经费就需330万元,而实际预算拨款359万元,相差225万元。环卫经费缺口更大,2002年经财政局、审计局审计,当年缺口526万元,2003年缺口288万元,2004年缺口205万元,2005年缺口180万元,2006年预计缺口200万元。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经费至今也未落实。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陈斌超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庆阳市邮编:745000)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放过热,城市化区域不平衡,城镇贫困人口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农民工、留守儿童、老人不断增加,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如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解决城市贫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等。 关键词:城市化;面临问题;措施 “城市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导致了城市化,城市化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得到了许多好处:经济成果喜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繁荣……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许多问题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显现出来了。 1 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发过热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前(即1978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人口基数过大,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