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与技巧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优化实战——多个拍摄场景中光圈的最佳选择

摄影光圈知识:光圈优化实战——多个拍摄场景中光圈的最佳选择摄影光圈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选择不同的光圈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效果和画面的质量。
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选择最佳的光圈大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拍摄场景出发,为大家介绍在不同场景下光圈的最佳选择。
一、风景拍摄在风景摄影中,为了拍出清晰、锐利的画面,我们一般会选择较小的光圈,比如F8-F16。
这样可以使景深更深,景物的细节和纹理能更清晰的呈现出来,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更加清晰。
另外,选择小光圈还可以使曝光时间变长,从而使天空更加柔和。
二、人像拍摄在人像摄影中,选择适合的光圈大小可以使人物更加突出。
一般来说,选择较大的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效果,使人物更加突出,背景虚化,突显出人物的特征。
建议在人像拍摄中选择F1.4-F2.8的光圈大小。
三、动物拍摄在动物摄影中,由于动物比较难抓拍,常常需要高速的快门速度。
但是,快门速度过高容易造成画面过暗,影响画面质量。
因此,选择较大的光圈可以使快门速度加快,同时保持画面清晰。
建议在动物摄影中选择F5.6-F8的光圈大小。
四、夜景拍摄在夜景摄影中,由于环境比较暗,需要打开大光圈去透过更多的光线。
同时,使用三脚架、遥控器和自动定焦可以更好的保持摄像机的稳定性,更容易抓住动感在黑暗中的物体,让摄像机清晰地捕捉到景物的动态效果。
五、运动拍摄在运动摄影中,由于运动非常快速,需要快门速度非常快才能拍摄到运动中的人物和物品。
同时,还需要选择能够使整个画面清晰的光圈大小。
一般来说,选择较小的光圈大小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清晰,人物更加突出,镜头更加锐利。
建议在运动摄影中选择F8-F16的光圈大小。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中,选择不同的光圈大小可以使画面更加完美。
因此,我们要根据拍摄的对象、光线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光圈大小,从而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选择光圈——多方位梳理光圈选择的十大技巧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选择光圈——多方位梳理光圈选择的十大技巧摄影中,光圈是一个必要的概念。
它不仅是光线聚焦的一个工具,还能通过改变其大小来调整景深和曝光。
因此,对于摄影师来说,选择正确的光圈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十大选择光圈的技巧,以帮助您在摄影中更好地应用这个工具。
1.了解光圈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光圈指的是镜头的光圈之间的大小,通常用F数(例如F2.8,F4)表示。
较小的F数表示较大的光圈,而较大的F数表示较小的光圈。
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摄影师可以控制景深和曝光。
2.了解曝光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光圈是摄影的曝光三要素之一,另外两个是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
这三个要素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会影响照片的曝光度和画面的效果。
3.了解景深的作用景深指的是在照片中聚焦的物体和背景的清晰度差异。
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摄影师可以控制景深。
较大的光圈可以使背景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可以使整个画面都清晰。
4.选择适当的光圈以获取所需的景深在拍摄风景或自然风景时,较小的光圈通常能够呈现出更多景物的细节和图像的深度。
然而,对于拍摄肖像或重新出现的表演,适当的光圈通常会更大,以便描绘出被拍摄者的面部特征。
5.使用大光圈来控制曝光较大的光圈可以使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以便在较暗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这在室内或夜间拍摄时特别有用。
然而,您需要小心使用它们,以避免将照片过度曝光。
6.需要使用相关的测光方式测光方式可以帮助您确定正确的曝光量。
使用中等光圈(如F8)测光将允许您快速设置曝光。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大部分的拍摄场景。
然而,如果场景非常亮或特别暗,您可能需要使用另一种测光方式。
7.需要使用相关的对焦方式对焦方式可以帮助您确保图像有正确的焦点。
当拍摄移动主题时,使用连续对焦将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静态主题,则使用单次对焦即可。
8.尝试不同的光圈为了发挥光圈的潜力,您需要尝试不同大小的光圈。
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选择不同的光圈大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光圈知识点总结

光圈知识点总结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以及景深的表现。
在摄影中,掌握光圈的知识对于拍摄出理想的照片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光圈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光圈的定义光圈是指透过镜头进入相机内的光线的尺寸大小。
它通过控制镜头两极之间隔离的大小,来调整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决定了相机所输入画面的明暗程度。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镜头的F值来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反之则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
二、光圈的作用1. 控制景深:光圈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的表现。
大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小光圈则可以产生深景深,使得主体和背景均保持清晰。
2. 调节曝光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进光量来调节曝光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使得照片明亮,而较小的光圈则会让较少的光线进入相机,使得照片变暗。
3. 控制景深虚化效果: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控制景深的变化,在拍摄人物、花卉等照片时,可以产生虚化效果,使得主体更加突出。
4. 影响镜头的光学性能:光圈大小也会影响镜头的光学性能,通常在较大光圈下,镜头会表现出较好的成像效果,而在较小光圈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光学问题。
三、光圈的表示方法在相机镜头上,光圈大小通常以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
常见的光圈值有1.4、2、2.8、4、5.6、8、11、16、22等。
在相机上了解光圈值的调整情况,可以使用光圈环进行调整。
四、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光圈和快门是构成相机曝光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确定了合适的光圈大小之后,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如果因为光线不足,选择较大的光圈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就可以通过延长快门速度来增加曝光量。
五、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光圈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景深的表现。
大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使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适合用于强调主体的情况;而小光圈可以产生深景深,使得主体和背景均保持清晰,适合用于需要呈现整体场景的情况。
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光圈是摄影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不仅能够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还能够调节景深,从而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本文将介绍光圈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调节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光圈技术。
一、光圈的作用光圈指的是相机镜头中的光圈开口,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和景深。
1. 控制明暗程度光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照片的明亮程度;或者减小光圈,限制光线进入,使照片变暗。
2. 调节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物体的清晰范围。
较大的光圈可以缩小景深,使被摄对象清晰,背景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扩大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二、光圈的调节方法了解了光圈的作用后,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准确地调节光圈大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光圈调节方法:1. 手动模式下调节光圈在相机的手动模式下,可以通过旋转镜头上的光圈环来调节光圈大小。
大部分相机都提供了光圈数值的选项,例如f/1.8、f/2.8等,较小的数值表示较大的光圈,较大的数值表示较小的光圈。
通过调整光圈数值,可以轻松控制照片的明暗和景深。
2. 光圈优先模式许多相机还提供了光圈优先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选择想要的光圈数值,相机会自动调整其他参数(如快门速度)以保证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需要精确控制景深的情况,例如人像摄影。
3. 自动模式下自动调节光圈如果你不太熟悉光圈调节,或者拍摄场景的光照条件经常变化,可以使用相机的自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当前光照条件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获得最佳的曝光效果。
4. 使用光圈优先手动焦距一些相机镜头提供了光圈优先手动焦距功能,即当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时,通过旋转镜头焦距环可以直接调节光圈大小,而无需切换到手动模式。
这种功能使得光圈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总结:光圈作为摄影中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够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和景深。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调节景深——掌握好“专业大招”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调节景深——掌握好“专业大招”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要进行好一次拍摄,不仅仅需要拍摄技巧的支持,还需要对摄影中的各种参数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光圈是摄影中重要的一个参数,它不仅影响景深,还能影响曝光和清晰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摄影中如何使用光圈调节景深”为例,详细介绍摄影光圈知识以及在摄影中如何合理使用光圈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什么是光圈光圈,指的是镜头内部的一个可调节的孔径,通过调节光圈孔径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摄像机镜头的光线的数量和光线的散开程度。
光圈孔径越大,利用系统相相机的曝光时间/iiso等影响因素所得的曝光量就越多。
光圈的大小与镜头孔径的大小相对应,通过设定不同的光圈值,可以影响镜头进入的光线便于聚焦的深度和拍摄画面的景深,并影响曝光、清晰度等多个参数,因此,合理掌握光圈的使用是摄影师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二、光圈参数在摄影中,光圈的参数通常使用F值来表示,以F开头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孔径越大,允许进入相机的光线更加充足,进入相机的景深也会更浅。
常见的光圈参数有F/1.4、F/2、F/2.8、F/4、F/5.6、F/8、F/11、F/16等,每两个相邻的F值之间的光线量相差一倍,而进入光线散开的程度相差45%。
此外,F值还影响摄像机的曝光时间并影响清晰度等参数,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和合理使用。
三、光圈与景深景深是指摄影中被影像清晰的范围,描绘了焦点前后的景物特写的清晰程度,可以区分什么在焦点范围内,什么在焦点范围外,是摄影中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而光圈就是控制景深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拍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值来达到理想的景深效果:1、大光圈浅景深大光圈可以让进入相机的放大镜的光线更加充足,景深越浅。
这使得被拍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分离越加清晰,使得被拍摄主体更突出。
对于拍摄人像、风景等需要突出主体的场景,适当使用大光圈并合理调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合理使用光圈——如何利用光圈优化画面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合理使用光圈——如何利用光圈优化画面效果在摄影中,光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对画面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合理地使用光圈,可以优化画面效果,使照片更加出色。
本文将从光圈基础知识、光圈对画面的影响、光圈应用技巧等方面介绍光圈的相关知识。
一、光圈基础知识光圈指的是相机镜头的放大倍数,又称F值,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光圈的大小表示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一般用F值表示。
F值越小,光线传输越顺畅,摄入的光量越大,而F值越大,摄入的光量就越少。
一个相同焦距的镜头,其F值越小,相对的盲区就越小,传来的光线就越多。
例如,F2.8的光圈可以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而F22的光圈则会限制光线的进入。
二、光圈对画面的影响1、景深景深是指图像中被摄体前后,都能清晰呈像的距离范围。
使用不同的光圈大小,可以改变景深的大小。
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
当使用大光圈拍摄时,只有摄入物的对焦面保持锐利,其他区域会呈现模糊的效果。
因此,对于人像摄影,可以使用大光圈,通过模糊背景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神态;对于风景照片,可以使用小光圈,以确保大部分景物都能被清晰地呈现。
2、曝光光圈大小也会影响曝光量。
使用大光圈,光线的传输更充分,因此曝光量越大;使用小光圈,光线的传输受限制,因此曝光量更小。
当曝光不足时,可以使用大光圈增加曝光量。
在夜景拍摄和星空拍摄中,可以使用大光圈,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提高相机的曝光灵敏度。
3、背景虚化背景虚化是透过大光圈的手段使模特或被摄物成为画面主题,而将后景产生的视觉杂讯虚化掉。
使用大光圈时,前景会很清晰,背景则会呈现出模糊、柔和的效果。
这么做可以借助模糊的背景来凸显前景,同时也能使画面更加美观。
三、光圈应用技巧1、手动对焦有时,自动对焦可能无法捕捉到你所想要的焦点,因此你可以尝试手动对焦。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可以使用大光圈来模糊背景,确保焦点非常精确。
这种技术在人像和食物摄影中非常有用。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光圈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摄影中的光圈是相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用于控制景深和景深范围。
合理掌握光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圈的相关知识,包括概念、调节方法、影响因素等,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光圈的概念和作用光圈是指镜头中的光线透过的孔径大小。
在相机中,光圈大小是由镜头中的圆形光轴经过数个薄膜透镜,最终射出来的光线的直径大小来表示的,用F值来表示。
F值的大小只跟透光面积有关,与镜头焦距、孔径直径无关。
光圈越大,透过镜头的光线越多,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来曝光,画面越明亮;光圈越小,透过镜头的光线越少,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画面相对暗淡。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即被摄体和背景的锐化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模糊,被摄体清晰;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被摄体和背景均模糊。
利用光圈可以取得浅景深的效果,将焦点放在被摄体上,突出主题,同时将背景虚化,减少干扰,使画面更加清晰、简洁、艺术。
二、光圈调节方法和技巧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反之亦然。
调节光圈的方法与相机有关,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相机的光圈环、曝光模式、自动曝光程序等来调节。
1、光圈环光圈环是指在镜头上的一个环形手柄,可以调节光圈大小。
在手动模式下,直接旋转光圈环即可;在光圈优先模式或手动对焦模式下,按下快门键半按,可以看到在取景器内显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数值,这时旋转光圈环即可调节光圈大小。
2、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是指在设置合适的光圈大小后,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量。
在这种模式下,调节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保证正确的曝光。
3、自动曝光程序自动曝光程序是指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主题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
依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自动曝光程序,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调节光圈大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深度测光和白平衡等因素。
相机常用光圈值及应用

相机常用光圈值及应用相机的光圈值是指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数来表示。
F数是光圈的口径与焦距的比值,也就是光圈的直径与焦距的比值。
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0、F2.8、F4.0、F5.6、F8.0等。
不同的光圈值对应不同的光圈大小,也会对照片的曝光和景深产生不同的影响。
光圈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控制曝光。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多,曝光时间就可以缩短,反之,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少,曝光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因此,当光线较暗时,可以开大光圈来增加进光量,保证照片的曝光正常。
而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小光圈来减少进光量,防止照片过曝。
除了控制曝光,光圈还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被摄物体前后的焦点区域。
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被摄物体前后焦点区域的模糊程度也就越大。
这种效果常被用于人物摄影或者特写摄影,使被摄物体突出于背景,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而光圈越小,景深就越深,被摄物体前后焦点区域的模糊程度减小,整个景物更加清晰,适用于风景摄影等需要清晰度较高的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光圈值对应了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
F1.4是光圈的最大值,适合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可以增加进光量,保证照片的曝光正常。
此外,F1.4的光圈大小可以创造出浅景深的效果,使被摄物体突出于背景。
因此,F1.4常用于人物摄影、夜景摄影等需要突出被摄物体和表现柔和氛围的场景。
F2.0相比F1.4稍微小了一些,同样适合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
F2.0的光圈大小也能够创造出不错的浅景深效果,适用于人像摄影、特写摄影等需要突出被摄物体的情况。
F2.8是光圈的中间值,能够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曝光,并有一定的景深,可以保证被摄物体和背景都比较清晰。
F2.8也是许多镜头的默认最大光圈值,是很多摄影师日常使用的光圈之一。
F4.0和F5.6的光圈大小适中,能够在较为明亮的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曝光,并有适中的景深。
这两个光圈值广泛应用于许多摄影场景,比如街头摄影、风景摄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与技巧
标签:摄影入门
设定光圈大小数值,可说是摄影基础技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要按下快门之前,必先观察光线条件与拍摄环境,视情形合理设定光圈大小,才能够拍到清晰的画面,而且有效控制景深,能表现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本篇就来介绍一些,在摄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与技巧。
大光圈虚化背景突显主体
我们知道,在拍摄照片时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利用这一点,可以避免周围杂乱的背景影响画面效果,使照片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体上,让主体更被强调出来。
▲光圈优先,F7.1,1/500秒,ISO 400,焦距400mm。
虽然只使用了F7.1的中等光圈,不过,采用400mm的焦距在大约8米的距离拍摄,同时,小鸟距离背景很远,因而获得了理想的背景虚化效果。
▲光圈优先,F2.8,1/320秒,ISO 100,焦距200mm。
户外人像写真、婚纱摄影常用F2.8、F4这样的大光圈拍摄,让景深变得很浅,配合135mm的中长焦距,模糊的背景在突显主体的同时营造柔美的画面氛围。
专家提示:影响景深的其他因素
影响景深的因素除了光圈大小以外,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拍摄距离的远近、背景离主体的远近都会对景深造成影响。
在光圈大小和拍摄距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用的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在镜头焦距和光圈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在光圈大小、拍摄距离、镜头焦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背景距离主体越远,景深越浅。
因此,设定大光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靠近主体、让主体远离背景,都能够拍摄出背景更加模糊的浅景深照片。
微光手持拍摄采用大光圈避免画面模糊
在室内、阴天、傍晚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照片「糊」了。
这是因为在微光环境中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旦快门速度低于手持安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模糊。
使用大光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光元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从而提升快门速度,避免照片模糊。
大光圈提升快门速度并不仅仅用于微光环境中,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也常常会利用大光圈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
拍摄动物、飞鸟要尽量捕捉瞬间的精彩姿态,表现出它们自然的天性。
即使光线充足,也常常使用大光圈、适当调高ISO 感光度,获得高于1/500 秒的快门速度,以连拍方式凝固精彩瞬间。
▲光圈优先,F2.8,1/40秒,ISO 800,焦距28mm。
在旅行时,三脚架常常不在手边,绚丽的夜景又令人不肯错过。
手持拍摄首先要考虑的保证画面清晰。
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利用现场环境,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相机,并采用较大的光圈,逐级提升ISO感光度,使快门速度达到保证安全快门速度。
这张照片采用F3.5的光圈,并将感光度提升到ISO 800,使快门速度达到1/40秒,手持相机清晰拍摄到雨后的夜景画面。
专家提示:什么是安全快门速度
安全快门速度是一般人手持相机拍摄时能够拍清晰的最低速度。
这个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相信许多单眼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震动情形通常并不明显,但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拍摄,一点轻微的震动都会相当明显。
实际上,安全快门的速度跟焦距是有关系的。
这个关系其实很简单,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即: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
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标准50mm镜头拍摄,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1/50秒。
如果使用200mm长焦镜头拍摄,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1/200秒。
微距使用中小光圈避免景深过浅
使用微距镜头可以用非常近的距离拍摄昆虫的特写画面,影响景深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拍摄距离。
越靠近拍摄被摄主体,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因此,微距摄影时,如果采用大光圈容易导致景深过浅。
常常使用F8、F11、F13 这样的中小光圈拍摄,确保画面具有一定的清晰范围。
▲手动模式,F13,1/160秒ISO 200,焦距100mm。
100mm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环拍摄昆虫,即使采用F13的光圈,景深也非常浅,常常需要使用手动对焦功能仔细调整焦点位置,聚焦到昆虫的眼睛上,使画面更加传神。
中小光圈拍摄风景建筑
拍摄城市建筑、大场景的风景时,常常使用F8、F11、F16 这样的中小光圈,配合焦距较短的广角镜头,表现丰富细节和细腻的层次。
▲光圈优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补偿+1EV。
清晨拍摄于雪后的故宫角楼,利用挂满枝头雾凇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画框,在丰富画面层次的同时展现了银装素裹的美景。
在F16的小光圈设定下,近处的枝条,远处的角楼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如果采用大光圈拍摄,近处的枝条就会变得模糊了。
小光圈拍出独特的星芒效果
如果拍摄的画面中存在太阳、路灯、水面的反光等点光源,选择F11、F16 甚至F22 这样的小光圈拍摄,画面上会出现神奇的变化,这些点光源会呈现出漂亮的星茫效果,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
▲光圈优先,F16,2秒ISO 100焦距27mm,曝光补偿+1EV。
清晨拍摄于雪后的故宫角楼,利用挂满枝头雾凇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画框,在丰富画面层次的同时展现了银装素裹的美景。
在F16的小光圈设定下,近处的枝条,远处的角楼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如果采用大光圈拍摄,近处的枝条就会变得模糊了。
专家提示!星芒的数量与光圈叶片的关系
用小光圈拍摄星芒时,不同的镜头拍摄的星芒有所区别,星芒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
光圈叶片如果是奇数,拍摄出的星芒就是光圈叶片数量的两倍。
如果是偶数,拍摄出的星芒数与光圈叶片数一致。
例如EF16-35mm F/2.8L II USM拥有7片光圈叶片,画面上就会呈现14条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