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F文献总结20140422
英文文献解读之总结

优缺点
该文章通过引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实证和规范分 析,证明程序公平和权力距离对HPWS及员工 态度之间有显著性作用。 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 定性分析,更能准确证明作者的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表一采用相关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 验 文章的限制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如只采用横 截面数据,而对时间序列数据没有引用。 样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的特点
通过对比两国之间多方面的差异,来证明两国 之间在人口方面差异。 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佐证文章的核 心观点,增加了文章观点的可信度。有助于使 读者相信。 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例如最小二乘估计、 分类汇总方法、有序概率估计等 在统计分析中,创建多个控制变量即对它的各 个水平进行赋值,有助于对数据进行多样化分 析。
第二部分讲的是对“亚洲工人代表和参与”的 调查,继而引出日本和韩国在人口特点方面的 差异。 第三部分讲的是通过引入和创建变量来比较两 国被调查者在建言方面的差异。 第四部分讲的是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两国在 HPWPS应用方面的差别。 第五部分即建立模型进行检验假设。
第六部分讲的是通过图表分析检验HPWPS是否 旨在为员工提供诸如利润分享计划等群体奖励 。 第七部分讲的是高绩效工作实践和员工建言的 关系,即他们之间有显著性影响。 第八部分结论:尽管两国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 差异,但是HPWPS确实能够对两国员工建言意 识的加强和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
THE END
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建言 的总结
本文共分为八部分 其核心思想是:HPWPS确实能够对两国员工建 言意识的加强和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尽 管两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两国的相似之处是 要多于差异的,也就是说HPWPS对亚洲两大经 济体是都是存在显著性影响的。
国内外其他论文综述及启示

国内外其他论文综述及启示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各领域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要。
论文综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整合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引。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其他论文综述的相关内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外国论文综述1.购买力平价理论综述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货币价值不同,这导致了汇率和价格的不同。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国家的物品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这篇论文综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应用和争议。
其中,作者提到了一些国家的经验,例如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和日本等。
这篇论文的启示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评估国际贸易中的价值时非常实用,但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需要进一步探讨。
2.社交媒体营销综述社交媒体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营销工具。
这篇论文综述了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和成功案例。
作者认为,社交媒体营销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风险和挑战。
这篇论文的启示是,社交媒体营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式,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策略。
二、国内论文综述1.智能制造综述智能制造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这篇论文综述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技术应用和优势。
作者指出,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
这篇论文的启示是,智能制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需要全面考虑相关因素。
2.国内公共卫生综述公共卫生是国内研究热点之一。
这篇论文综述了国内公共卫生的现状、问题和挑战。
作者认为,公共卫生需要加强政策和治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医学教育水平。
这篇论文的启示是,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广泛关注和关心,通过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其他论文综述的相关内容及启示。
购买力平价理论综述和社交媒体营销综述探讨了当前热门的经济和商业话题,反映了国际贸易和营销的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综述和国内公共卫生综述则着眼于国内的热门领域,反映了当前的技术和社会问题。
比亚芬在中国学术文献总结

• 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 床观察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6年01期 徐敏 , 王仁本 , 张建东 , 巩合义 , 李金丽 , 朱昆莉 , 于甬华 , 孙惠英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的胸壁放疗可降低 复发率,但照射野内皮肤损伤常影响放疗计划的顺 利实施.笔者采用比亚芬乳膏预防胸壁皮肤急性放 射性损伤,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比亚芬在中国学术文献总结
2004-2007
FOCUS ON
• 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
的预防和治疗 • 直肠癌和宫颈癌术后放射性粘膜损伤的治
疗 • 头颈癌放射性治疗后的口腔粘膜损伤的治
疗(参考,还未能发表)
• 三乙醇胺软膏(比亚芬)预防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 三乙醇胺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olamine Crea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Radioactive Dermatiti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将首程放射治疗的72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需行辅 助性放射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 放射治疗开始即给予比亚芬涂擦,对照组发生了4级放射性湿性皮炎后 开始涂擦比亚芬.[结果]当放射剂量至40 Gy~50 Gy时发生2级以上放 射性皮炎:对照组76.5%(26/34),治疗组21.1%(8/38);治疗组至放疗结束 仅发生轻度(1级、2级)放射性皮炎,而对照组有26.5%(9/34)的病人发 生了中重度(3级、4级)放射性皮炎.[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放 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 作 者:程慧珊 , 谭文勇 , 徐雪晴 , Cheng Huishan , Tan Wenyong , Xu Xueqing • 刊 名: 护理研究 • 英文刊名: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 年,卷(期):2007, 21(26) • 分类号:R473.75 • 关键字:放射性皮炎 , 放射剂量 , 比亚芬 • 数据库名: 数字化期刊数据库
中外ESP文献研究综述

某种 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 的英语 , 是根据 学习者的特定培养 目 在体裁分 析方 面受 到了广泛的关注 。 标 或特殊 需要 而开设 的英语 课程 。E S P 课 程有很 强 的 目的性 国外的体裁分析论文 主要 是针对学 术性 研究分析 , 而 国内
和实用 性。E S P 教学理念 和方 法在上世纪 7 O 年代 引入 国 内, 并 则 主要对 职业 类 E S P 进行体裁分析 。 在9 0 年代 得到较快发展 。尽管如此 , 我 国的 E S P 教学在理论 和 3 . 2 E S P 教 学实践结果 分析 。通过对所 收集的文献 进行分
实践两方 面都存在着很 多问题 。 2 、 研究背景 与 目的 析, 作者发 现了几处 中西 E S P 教学实践 的不 同之处 : 第一 , 在过 去三十 年里 , 中西 方 的专 门用途英 语 主要 研究 领域 内不 太相
我国的 E S P 教学今 年发展很快 , 但是 弊端 也濒临显现 。由 同。西方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学术英语 ( E A P ) , 中国的研 究 以商 于我 国的 E S P教 学仍 然是 在传 统 的考试 制度 下 的教 学模式 , 务英语 为 主 ; 第二 , 研 究 方法 上 , 西 方的学 术文 章采 用定 量研 E S P教师在教学过 程 中选用 的教学材料 , 进行 的课 程设置都是 究 、 定性研究 、 定量定性结 合等多种研究 方法 , 近年 来语料库研 以考试 为 目的, 往往忽略 了学生 对 E S P 教学 的真实需求 。甚 至 究 方法较 为盛行 。中 国的相关研 究办法则 相对 较为单 一及感
4 . 1 要重视 在学术和专业 背景下对 学生进行语 言素质的培
外E S P 研究 的英语文献 。 养 。师 生均应在 跨文 化意识 的指导之 下进行语 言学 习和文化 本文 旨在概括专 门用途英语 ( E S P ) 在 中国和西方 的发展近 教育 的结合 , 以满 足学 习者 的学 习动机 、 培养 学习者 的文化 素 况, 概括性 描述过 去 3 0 年 中外 e s p 研究状况 ; 二是找 出过去 3 O 养, 并使 学生因为这 门课 而对 自己未来 的职业 规划有明确 的认 促进 自己未来 的职业 发展。 年 中英 e s p 文献 的研究 主题 , 对两者进行对 比分 析 ; 并通 过对 比 识 , 研究为 中国专 门用途 英语 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一些 参考 , 对中国 未来的 e s p 研究方 向提 出建设性意见 。 4 . 2 要 重视 E S P理论研 究 。国外大学对 E S P 教学 的研究在 理论水平上不 断提高 , 教 学实践上趋 向正 规化和系统化 。很 多
文献回顾范文

文献回顾范文
文献回顾范文如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许多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本文对几篇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
根据Smith等人(2009)的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
他们通过分析气候数据和模型得出结论,地球的平均温度正在上升,并且这种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问题。
因此,他们强调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的重要性。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是由Jones等人(2012)进行的,他们关注的是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他们指出,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等原因,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他们建议采取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法,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此外,Johnson等人(2015)的研究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他们强调,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但目前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他们呼吁采取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禁止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
总之,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通过阅读以
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了解到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然而,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包装文献总结

包装文献总结第一篇:包装文献总结一、防儿童开启式包装1,药品包装安全在我国药品市场中,几乎95%以上的药品包装不具备儿童保护的功能。
其安全提示一般只简单地体现在药品说明书中,即便是进口药品也往往由于针对中国市场,为了节省成本而省略了安全包装。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的法规,对药品和有毒物质必须采用防止儿童误服的包装也没有相应的要求。
2,食品包装安全儿童食品包装引发的安全问题,有50%以上是由于食品包装材料、结构以及容器方面存在缺陷。
不少食品为了使包装更加美观、耐蚀,大量使用附带镀层的材料。
这不仅给产品报废后的材料回收、再利用带来了困难,而且大部分涂料本身就具有毒性;食品包装材料还是一种隐性添加剂,它们都有可能含有毒素,但大多数毒性的散发是隐性和慢性的,容易被人忽视。
3,如今的发展a.国外目前国外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瓶盖或包装盒上做文章,让儿童不能轻易开启,如压扭盖、掀开盖、泡罩式包装、迷宫式盖等;另一种是药盒采用不易引起儿童好奇心的颜色,如黑色等,并在包装上明确标示对儿童的潜在危害。
9 7 0 年美国就颁布了《毒物预防包装法(PPPA)》,除了一些药品,农药、日常化学用品等,有潜在危害的家用产品也必须有特殊的儿童安全包装。
世界卫生组织在,《儿童和青少年伤害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行动计划(2006-2015)》报告中指出,法律和其他形式的规章已被证明是预防伤害较为有力的机制之一。
澳大利亚现在强制要求所有的有毒物品和药品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包装,比如说使用的药瓶,必须是下压式才能开启的拧盖。
在英国,很多家长都会有意去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儿童误服药品。
把药品专门收到一个箱子里并上锁,或者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在日本,《食品卫生法》明确要求,印制食品包装时一定要使用专门的油墨,这种油墨比较稳定,不容易挥发产生有害物质。
b.国内2011年两会期间,工信部将推广药品儿童安全包装列入“十二五”规划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制定相关标准。
外贸文献综述总结范文

外贸文献综述总结范文一、引言外贸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迅猛。
众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外贸领域,对外贸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外贸文献的综述,总结外贸发展的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对策,以期为外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外贸发展趋势综述1. 互联网与外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贸领域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
互联网为外贸商家提供了全新的拓展方式,跨国电商平台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外贸贸易发展。
同时,互联网也提高了外贸的效率,促进了外贸经营的转型升级。
2. 新兴市场近年来,一些新兴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外贸的重要动力。
这些新兴市场的崛起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还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开拓新兴市场,深入研究其特点和需求,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3. 商务模式转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商务模式也在转型。
传统的贸易方式受到冲击,新的商务模式不断涌现。
比如B2B(企业对企业)平台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直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而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渠道。
三、外贸影响因素综述1.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对外贸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外贸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外贸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2.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外贸发展的基础。
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实力、人力资源等都对外贸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
外贸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保持竞争优势。
3. 国际市场变化外贸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的变化。
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外贸的发展。
外贸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外贸对策综述1. 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贸易便利化是外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各国应加强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
同时,外贸企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贸易效率。
文献汇报

1.这篇文章主要是讲通过二维COF纳米片和一维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的混合维度组装COF膜用于分子分离。
通过CNFs的屏蔽作用,获得了0.45-1.0nm的孔径,使膜具有精确的分子特性膜的通量为8.53kgm−2 h−1,正丁醇脱水分离系数为3876,高渗透量为42.8Lm−2 h−1 bar−1,对Na2SO4去除的排斥率为96.8%,COF膜通过其丰富而有序的平面纳米孔和刚性骨架可实现超快和高选择性分离,目前有关2D COF膜分离小分子的报道很少。
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筛分效果较差2.因为化学稳定的COFs(如schiff -基型16和三嗪型COFs17)的孔径(0.8-4.7nm)大于水(0.26nm)、CO2 (0.33nm)和C1-C4醇(0.38-0.51nm)等大多数小分子的动力学直径,特别是组装的COF纳米片之间的层间的相互作用较弱,通常导致COF膜的机械强度较差。
探索一种既能有效调整COF膜孔径又能提高其机械强度的有效方法势在必行。
将合适的元件嵌入COF纳米片的夹层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堆积行为,进而控制COF膜的结构和性能。
这启发了我们采用多元策略设计高性能COF膜。
其中,二维+一维设计有望成为调整COF 膜孔径的有效途径。
一维具有高度各向异性形状的材料被认为是潜在的候选者,可以通过覆盖在COF纳米片的表面(掩蔽效应)来减小孔隙的入口尺寸,我们提出了一种以二维COF纳米片和一维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为材料的COF膜。
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维形态的CNFs,以其氢键平行链的特性,是最强的天然材料之一,首先制备了含有碳氟化碳纳米片的混合维纳米复合材料,然后一步组装成密集互连的碳氟化碳薄膜,并建立了鲁棒层间微孔网络3.设计想法二维+一维设计调整COF膜孔径。
因为化学稳定的COFs(如schiff -基型16和三嗪型COFs17)的孔径(0.8-4.7nm)大于水(0.26nm)、CO2 (0.33nm)和C1-C4醇(0.38-0.51nm)等大多数小分子的动力学直径,特别是组装的COF纳米片之间的层间的相互作用较弱,通常导致COF膜的机械强度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鑫鑫
Drewitt, J.G.N. US195125517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PCT WO2007052847
Gandini, A, J. Mater. Chem., 2009, 19, 8656–8664
Gandini, A,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VOL.47 (2009)
长春应化所,周光远,高分子学报,2013,8,1093
长春工业大学,张茜,硕士
长春工大,敖玉辉,应用化学, 2012,7, 751
大连化物所,徐杰,J. Mater. Chem., 2012, 22, 3457
大连化物所,徐杰,中国专利,CN201010522893.8
亚里士多德大学பைடு நூலகம்Phys. Chem. Chem. Phys., 2014, 16, 7946--7958
A.F. Sousa et al. / Polymer 54 (2013) 513-519
A.F. Sousa et al. / Polymer 54 (2013) 513-519
Gandini, A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1, 49, 3759.
江南大学,中国专利,CN201010244720.4
江南大学,工程塑料应用,2011, 2, 17-19
江南大学,蓝丹,硕士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专利,200910174451.6
Avantium Chemicals ,Biobased Monomers, Polymers, and Materials,Chapter 1, pp 1–13
长春应化所,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2, 50, 1026
长春应化所,周光远,高分子学报,2013, 1,24
Daan S. van Es,荷兰瓦格宁根大学,Green Chem. , 2014, 16,1957
李连贵,应用化学,2013,6,661-666
Zhu, J., et al. (2013). Macromolecules 46(3): 796-804.
Zhu, J., et al. (2013). Macromolecules 46(3): 79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