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古诗复习
六下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类复习课件ppt(统编版)

答疑解惑
谢谢!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 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2.诗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 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 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
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 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 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 辉,一齐洒落人间。
答疑解惑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 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 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 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 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 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赏析
【二】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中国 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 持编选的《文选》。诗 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 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 称为“五言之冠冕”
注释
【二】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情感。
《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 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 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诗 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 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不满,对自由 幸福生活的渴盼。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单元复习资料课件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人文主题
★春天 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十首古诗词,包括《采薇
(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 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 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 乐》,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天的多彩,并借春抒情, 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赞春、诵春之情。
三、《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读准音 “潜”这里读qián “重”(chóng)重新(zhòng)沉重这里读zhòng
三、《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看注释(1)乃:于是,就。(2)潜:飘洒。(3)晓:早晨。 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 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 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六、《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读准音:“重”这里读chóng 2.认清形 :“洲”的左边有“三点水” 3.看注释
(1)泊船:停船靠岸。泊,停泊。(2)绿:吹绿。 3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B.平静C.喜悦D.焦急[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六年级总复习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总复习必背古诗词六年级的同学们在总复习阶段,古诗词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它们不仅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2.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出塞》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 《乌衣巷》 -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意境和内涵,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一、【古诗词】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文言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晓.看红湿处()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复习参考答案:01 古诗应用题1.更上一层楼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02 古诗词竞赛题1.(2)伤悲2.(3)似曾相识燕归来3.(1)曹植4.(1)阴山5.(3)花重锦官城6.(1)《游园不值》7.(1)王勃8.(2)汗青9.(1)因为10.(3)多少楼台烟雨中11.(1)王维12.(2)马致远13.(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4.(3)雪景15.(3)李商隐16.(2)登高17.(1)岳飞18.(3)树叶19.(3)天涯20.(1)高适21.(2)李龟年22.(3)李煜李商隐03古诗七彩园04古诗百花园1.墨白 1.梨花2.青 2.桃花3.万紫千红 3.菊花4.碧绿 4.桂花5.杏花06 古诗数字园1.九万2.三千3.三4.七十5.四百八十寺07古诗地名园1.西湖2.阳关3.青海玉门关4.姑苏城5.渭城6.桃花潭7.庐山8.京口瓜州钟山9.白帝江陵10.襄阳洛阳11.玉门关12.洞庭13.黄鹤楼扬州08 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出来1.淡妆浓抹2.不拘一格3.草长莺飞,4.千锤百炼5,万马齐喑09 根据描述写诗句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4.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归类 复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归类复习1.下面哪句诗不是赞美老师的:()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选择最适合挂在食堂墙壁的诗句:()A.四海无闲田农夫有饿死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下面诗句不是描写春景的是:()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小明想用诗句赠送给同学,下面选项不适合的一项是()A、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下面诗句不是描写乡思、乡愁的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春夜喜雨》这首诗的颈联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7.对“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B.有对故人的怀想、对故乡的存念。
C. 显露出作者退隐之意。
D.表达了作者对变法前景的期望,以及渴望功成身退的心情。
8.下面不是珍惜时间的诗句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D.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9.不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下面不是爱国诗的是:()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六下语文古诗文复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默写《七步诗》,并填空。
, 。
, 。
, 。
本诗作者[ · ]
1、这首诗里有几个关键词,请分别解释意思:
(1) 持 是 词,意思是 ;(2) 羹是 词,意思
是 ;(3) 菽是 词,的意思是 ;
(4) 萁是 词,意思是 ;釜是 词,意思
是 。
2、如果兄弟两人为了分财产大打出手,让你去做“老娘舅”,你应该用诗中
的哪一话来劝说(填在线上) 。
4、这首诗用了( )手法,全诗用( )和( )来比喻( )
之情。
二、《鸟鸣涧》是( )朝被称为“诗佛”的( )写的。全诗写了
(季节时间地点)的景物,每一句诗句都写了一个景物,分别
是 、 、 、 。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 ”
字。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
三、《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 )写的一首( )诗。写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
孤。 , 。”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 ;全诗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的诗句是:
。其中 一词比喻心的纯洁。
我还能默写另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
( · )
, 。
2
, 。
四、《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 )”。这首诗中,其中
写寻花地点的诗句是 ,其中写看到的花数量之多
的诗句是 ,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
是“对偶句”,是:( ),
( ),其中最明显用“拟人”手法的诗
句: 。
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10分)
( · ) ( · )
, 。 , 。
, 。 , 。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 ),表达了自己( )的高尚节操;
第二首借( ),赞扬人的
( ) 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的意思是( );“尔”的意
思是( )。
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 ),“闻”的意思是
( )。1、全诗围绕( )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写听到
喜讯“喜极而泣”的诗句
是: , 。 写诗人手舞
足蹈做返乡的准备的诗句是: , 。
进一步写出诗人“借酒助兴“的诗句是:是: ,
。”写诗人展开想象,设想回家的路的诗句是:
, 。这里写到了四个地
点,分别是( )( )( )( ),这句话运用了
3
( )的修辞手法。
2、课文中写到了“泪”“酒”“歌”这是( )的泪,( )的
酒( )的歌。
七、《已亥杂诗》是( )朝( )写的,这是他的《已亥杂
诗》中全诗写
道: , 。
, 。
判断题(如果错的,把正确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九州”的意思是:我国古代九个州中的第九个州。( )( );
② “生气”的意思是:当时全国人民都很生气。( )( );
③“恃”的读音是:依靠。( )( );
④ “风雷”的意思是:刮风打雷。( )( );
⑤“万马齐喑”是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 )( )。
⑥“喑”的读音是:àn。( ) ( );
⑦“究”的意思是:究竟。( )( );
⑧“抖擞”的意思是:振作精神。( ) ( );
八、苏轼是( )朝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在本册教材中,他著有
词一道,词牌名是: 。词中通过对兰花、小路、雨、杜鹃四种景
物的描写,与出了早春时节,溪边一派生机盎然,这些句是:
, 。 。
劝老年人要振作起来,不要空感青春已逝,表现作者积极心态的句子是:
。
九、我们学习了宋朝词人王观的《 》。他起首用
( )比喻( ),用( )比喻( )。然后
进行( )问,“ ”?然后回答:
“ 。”这是指 的地
方。接着,作者感叹: ,
。 最后,作者嘱咐朋友
, 。
4
十、默写一首描与春节的古诗
题目《 》 作者:[ ] 抓住诗中描写到的景物,把古人过春节的
情景描述一下:
十一、默写一首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题目《 》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
作者: [ ]
十二、默写一首描与清明节的古诗
题目《 》 作者:[ ]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
十二、默写一首描与重阳节的古诗
题目《 》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
作者:[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