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
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同构 B.等级森严 C.君主专制 D.官僚政治2.唐玄宗时期,命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帮助皇帝对制敕进行起草,并且以此成为了内相。
这说明()A.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职能基本已被废除 D.政府选官入仕的途径扩大3.《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许武以弟许晏、许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剖财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
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
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
郡中翕然称之。
位至长乐少府。
”这体现了()A.财产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察举制的弊端C.选拔官吏以品评等级为主 D.科举制的演变4.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 4% 2% 2% 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5.元朝廷若直接利用二百多个路及直隶州(府),征集和控制各地赋税,自然会出现头绪零散纷杂等情况。
尤其是腹里以外的边远地区,更显得鞭长莫及。
而通过十个行省的综领督办,朝廷征集、转运各地赋税及对课税过程进行控制,就可以纲举目张,简便易行了。
由材料可知()A.最初基于经济目的设置行省 B.行省制便于朝廷有效控制全国税收C.行省制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 D.行省制便于简化机构提高办事效率6.据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关差、盐政、学差,以及将军、都统,驻各地区的领队大臣、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材料主要表明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说明儒学承了皇权实现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其政治色彩逐渐浓厚,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
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亲身探究万物之理B.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承认万物是客观存在的D.反对过多地研读诗书【答案】B【解析】【详解】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强调发明本心,而不是向外探求天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朱熹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C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多读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B.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D.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答 案〗A
〖解 析〗
〖详 解〗据材料可知,中央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B错误;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的是战国时期,C错误;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
4. 孔子主张强公室,抑私门。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据此可知,孔子意在
A. 推崇以德治国理念B. 发挥君主示范作用
C. 稳定社会等级秩序D. 提高儒学社会地位
〖答 案〗C
〖解 析〗
〖详 解〗据材料“强公室,抑私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礼”维护等级秩序,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推崇等级秩序,而未涉及到以德治国理念,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君主尊崇等级秩序,进一步规范民众的社会秩序,B排除;材料未涉及儒学社会地位,D选项排除。
2. 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
A. 生产力进步为新 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
C. 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 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
8. 秦朝时,尚书是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较低。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查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一变化说明
A. 汉武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 秦汉政治制度之间缺乏传承性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3.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4.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5.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的方式”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提高了办事效率C.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6.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7.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该称呼源自西周时分封而建的齐国和鲁国。
下列关于齐鲁两国说法正确的是A.齐鲁两国诸侯都享有世袭的统治权B.两国诸侯在本国既是大宗又是小宗C.齐鲁两国都是因血缘关系而被分封D.依据同姓不婚原则,齐鲁不可通婚2.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
景王死后,姬猛继位。
其庶长子姬朝杀害姬猛,自立为王,并号召鲁国、晋国等国“奖顺天法,无助狡猾”,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匈为王。
这说明当时A.诸侯尊崇大宗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C.霸权交替频繁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3.《诗经》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B.此篇最有可能出自《风》C.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D.主旨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4.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
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A.秦代的“道”B.西汉的“州”C.元代的“行省”D.明代的“厂卫”5.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说:“(唐)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
明皇始随旧章,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宦官)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封建君主专制相对孱弱B.内阁诸臣听命于司礼监C.唐初中枢体制渐被破坏D.宦官专权因废相而出现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清朝军机处B.明朝内阁制C.元朝行省制D.唐朝三省六部制7.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末定时测试试题(一)[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末定时测试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b35ea1102de2bd960588d6.png)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末定时测试试题(一)第I卷(45分)一.选择题(15道题,每题3分)1.1955年,在半坡遗址(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出土了人面鱼纹彩盆。
有学者推测是半坡居民的日常生活盛器。
有学者认为是祈求丰收、祭祀祖先的祭具。
后经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埋在房屋附近。
这反映出A.历史解释一定要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B.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解释的问题C.后来的历史解释更加趋近于历史事实的真实性D.历史解释以考古的发现为依据更加具有说服力2.2019年是农历乙亥猪年。
古代典籍有大量关于“猪”的记载。
以下材料能够反映的史实较为准确的是3.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
这一行为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C.促进了儒学开始兴起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4. 李白有诗云“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问题时引用该诗句来印证唐代邯郸人口的殷盛;而有学者则指出,李白描述的是战国时长平之战的典故,这一材料不足以证明唐代人口的繁盛。
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 李白的诗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不足为信B. 李白的诗是可靠的史料证据,具有权威性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历史结论的可信度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做到多源互证5.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
清代是编纂方志的鼎盛时期,无论修志的规模与次数,还是修志的数量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各代。
清代重视方志的编纂A.表明宗法观念源远流长 B.有利于形成皇权至上观念C.扩大了清廷的统治范围D.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6.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原属曾国藩部下,其思想颇受曾国藩赏识并被多次向朝廷推举,后成为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A. 西斯廷小教堂中贝尔尼尼创作的《雅典学院》,体现了其高超的写实技巧
B。 秦始皇陵园中的彩绘铜车马,反映了秦朝高超的冶金技术
C。 大昭寺中悬挂的乾隆帝画像,见证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团结
D. 保和殿内正中摆着的九龙金漆宝座,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3.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绘画艺术博物馆,该馆收藏有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名作.乌菲齐博物馆位于下列哪一城市内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乌菲齐博物馆位于佛罗伦萨,②是佛罗伦萨,故B正确;①是威尼斯,③是罗马,④是皮斯蒂奇,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乌菲齐博物馆”,结合所学意大利博物馆的基本知识分析解答.
6.米开朗琪罗以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下列属于米开朗琪罗成就的是
①壁画:《最后的审判》
②建筑: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
③绘画:《天使》
④雕塑:《哀悼基督》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创作的壁画,故①符合。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建造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故②符合;《天使》是达芬奇的画作,排除③;米开朗基罗富有创造性,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是他的早期代表作,故④符合。故选①②④组合。故排除ACD,选B。
A。 雅典卫城是兼具祭神与防卫的建筑
B。 雅典卫城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进行建筑布局的杰作
遂宁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A. 重视道德的作用B. 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 具有改革的精神D. 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可知先秦诸子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即关注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社会治理,故选D;A只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法家主张社会改革,老子主张“自然无为”,不主张社会变革,排除C.
10.唐朝宫廷燕乐在隋乐基础上以传统音乐为主体,不但吸收了西凉、龟兹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还广泛吸收与融合中亚诸国、印度、越南、朝鲜等国的音乐,形成样式和风格丰富多彩的音乐。这说明当时
A. 包容开放的思想推动音乐发展B。 国家的统一是音乐发展的前提
C。 统治者的态度决定音乐的发展D。 各级政府重视音乐教育的普及
表格显示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是大、小商人及子女,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A正确;“三言”“二拍”描述主题不能说明古代侠义精神衰落,B错误;此时只能说明小说的世俗化趋势,C错误;世俗文学并不能代表主流文化,D错误。
18.如图是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 交通因素影响都城布局B. 经济水平决定都城位置
8。唐朝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但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这从本质上说明唐宋时期
A. 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激烈B. 皇权受到一定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