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切换事件

合集下载

网优中几种切换失败案例分析与解决

网优中几种切换失败案例分析与解决

网优中几种切换失败案例分析与解决摘要:在网优的日常优化中,经常发现由于切换失败而导致的呼叫建立失败、掉话等情况,为有效的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本文结合笔者一段时间来的优化经验,汇总了几种典型的切换失败案例及解决方案,供大家日常优化中参考。

关键词:CDMA WCDMA TD-SCDMA切换正文:在网络的日常优化和维护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碰到通话掉话的情况,排除硬件设备故障如基站倒站导致的信号覆盖不良或GCRU(GPS时钟接收单元)板故障导致时钟不同步等情况外,还有部分情况是由于切换失败导致话音指标降低继而引起的掉话,一般来说,这些情况归纳起来主要由如下几方面的原因:a、邻小区列表设置不合理:主要有未添加邻区和优先级设置不合理。

b、导频检测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切换失败:主要由T-ADD、T-DROP等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部分邻区未能及时进入有效集。

c、移动台搜索窗设置不合理引起的切换失败:主要有srch-win-a、srch-win-n等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强信号未能落入手机的搜索窗而成为干扰信号;d、系统参数如demod-win-length等设置不当引起的切换失败;本文就将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实际的案例对上述几种问题进行介绍。

1、关于邻小区列表设置的问题1.1问题表征现象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可以成功的从A小区切换到B小区,但无法从B小区切换到A小区;手机距离某小区C很近,但在手机的导频激活集中看不到C小区的PN码。

这样随着手机向目标小区移近,手机导频激活集中的EC/IO将逐渐降低、FER逐渐增大,继而引起掉话。

1.2问题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CDMA手机有四个寄存器,分别存放6个激活导频集、5个候选导频集和20个相邻导频集。

虽然在目前的系统中,部分厂家的数据库最多可提供多达45个相邻小区,但系统通过Neighbor List Updat消息经空中接口向手机传送的只有20个,而这20个邻区是系统按一定的算法从当前的服务小区的多个邻小区数据库列表中选出来的,在选择过程中系统一般不依赖于这些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质量,而仅仅根据数据库的静态定义按照预先设定的算法进行选择。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中兴)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中兴)

1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1.1 漏配邻区漏配邻区一般可通过无线参数表结合测试数据检查,或者可以在后台直接通过信令跟踪确认收到测量报告后源小区是否向目标小区发生切换请求来确认,但某些场景下我们不易取得无线参数表,且无法进行后台信令跟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前台信令来分析的到:LTE网络在协议中是一个自优化的网络,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中会按照a3事件判断原则进行上报,上报的小区不受测量控制中邻区影响,所以只需要将切换异常点的测量报告和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控制中的邻区进行对比就可得出是否为漏配邻区1.1.1 前台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1.1.1.1 多次测量报告正常的流程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基站会很快发送切换命令,但如果有漏配邻区,源小区就无法得知目标小区的基站信息,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流程介绍中的(见图1-1)中的第三步,故无法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此时由于终端仍在行进中,源小区信号越来越差,满足a3事件小区逐渐增加,触发新的测量报告,直到有邻接关系的小区出现,基站才能正常发送切换命令下边选取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在某次路测中发现如图4-1情况,前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前三次类似图4-2,PCI相同,RSRP测量值略有差异),第四次测量报告(见图4-3)中有PCI28、19两个小区,从测量值上看,28比19高3个dB,接着收到了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见图4-4)中的目标小区不是最高的28而是19。

此时即可初步怀疑28为漏配邻区,图41多次测量报告现象图42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图43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图44切换命令1:目标小区PCI图45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1:邻区列表中带有PCI19小区1.1.1.2 测量报告发送后无响应4.2.1.1介绍了漏配邻区导致的多次测量报告,直到某一次测量报告中上报的目标小区是源小区的邻区则才会收到切换命令,但如果上报的测量报告基站还未响应就失步则会发起重建流程,终端上报掉话事件这种情况的分析方法基本和4.1.1.1一致下边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某次路测中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导致无线链路失败发起了重建过程(如图4-6),首先检查测量报告内容(图4-7,两个测量报告PCI都为30),目标小区PCI为30,检查源小区测量控制(图4-8),发现的确未配置邻区。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切换问题案例分析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切换问题案例分析
切换 ——切换及其分类
01 案例一:邻区漏配引起切换问题
案例一:邻区漏配引起切换问题 在某次路测中发现了一个切换问题,UE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多次测量消息之后基 站才发送切换命令。
01 案例一:邻区漏配引起切换问题
查看测量消息的信令字段发现前 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 前三次发起的测量消息与第一次 发起的测量报告类似,PCI相同, 只是RSRP测量值的大小略有差 异。
UL data arrival问题一般出现在源小区 弱场,若是切换带可以通过提前切换到 其他信号质量较好小区解决。
查询问题点RSRP变化情况,发现源 小区在在很短的时间内强度陡降,邻区 则是短时间陡升的情况,此时调整小区 个体偏移效果不明显,故减小当前网络 Time to trigger。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1.问题描述 在一次测试过程中发现终端在行至蓝框所在位置后重建,且重建立被拒。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2.问题分析 首先检查信令,在重建立之前发送了两次测量报告,但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导致终端失步,重建立被拒。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打开信令,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前已 经已经发送SR申请调度了,但一直没有 收到PDCCH反馈调度信息,即SR申请失 败。
当前网络配置time to trigger为320ms,尝试修改 为256ms,缩短A3事件判决 时间,修改后经多次测试,问 题解决。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4.问题总结 当前版本CNT的诊断信令中可以看到比较详细的高通内部信令,通过信令的解析可以 定位大部分常见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灵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参数调整,达到优化 目的。
02 案例二:上行失步引起掉线

5G优化案例:5GNSA网络切换优化分析与总结

5G优化案例:5GNSA网络切换优化分析与总结

5G优化案例:5GNSA网络切换优化分析与总结5G NSA网络切换优化分析及总结XX分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背景描述 (3)1.1NSA 组网架构 (3)1.2NSA 切换优化 (4)2NSA网络切换分析 (4)2.1不带SN切换 (4)2.2带SN切换 (6)2.3邻区及锚点站邻区优化原则 (7)2.4邻区及锚点规划原则 (9)3典型案例分析 (9)3.1终端SN频繁添加删除案例 (9)3.2微波站小区SN无法添加问题分析 (11)3.3NR邻区漏配导致scg failure问题分析 (13)3.4锚点漏配导致scg failure问题分析 (15)4经验总结 (16)5G NSA网络切换优化分析以及总结XX【摘要】NSA组网依托于4G网络,以4G站点作为锚点,5G信令通道寄生在4G网络之上,因此NSA网络之间的切换,必须先走4G 通道,其切换的复杂度远高于独立组网方式,不仅要考虑5G站点之间的邻区配置,还要考虑5G和4G之间的邻区以及相应的锚点配置,本文在对NSA组网的切换原理,信令流程进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针对NSA组网模式下的锚点、邻区配置的优化、规划原则进行了精炼总结,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切换过程和优化方法进行了细致剖析,旨在指导外场快速高效的完成NSA组网切换优化,打造5G精品网络。

【关键字】SN切换NSA组网锚点【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参数优化5G1背景描述1.1NSA 组网架构NSA组网模式下,NR小区锚定在4G网络上:控制面:信令走4G,需要在4G建立承载MN,后经过测量事件将满足条件的NR小区添加为SN,SN上可建立SRB3承载,在有SRB3承载的终端,NR移动性相关流程在SRB3上完成,没有SRB3的情况所有的信令都在MN侧完成用户面:分别在LTE和NR上建立承载,双连接的用户业务由核心网下发到NR侧进行调配,按照一定的比例在NR和LTE上同时下发1.2NSA 切换优化切换优化是移动网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保障,合理而及时的切换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感知,防止出现掉线等会引发投诉的现象,在网络优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G的切换与4G基本类似,包含测量、判决、执行三个流程:测量:由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携带下发,测量NR和4G的点评值判决:UE上报MR(该MR可以是周期的也可以是事件型的),基站判断是否满足门限执行:基站将UE要切换到的目标小区下发给UE但由于NSA组网架构,以4G站点作为锚点,5G信令通道寄生在4G网络之上,切换关系上既要考虑邻区的配置也要考虑锚点的配置,邻区既要考虑5G的邻区也要考5G 和4G之间的邻区配置,其复杂程度是5G单一组网(SA模式)的3倍。

网络优化中A1-A5切换事件

网络优化中A1-A5切换事件

A1,A2,A3,A4,A5事件都是针对异频切换,(同频在一直测,只有默认的A3,没有A1,A2)A1、A2针对服务小区,A4针对邻区A1事件:停止测量门限,即UE测量到的服务小区的RSRP大于该门限值则停止异频测量。

A2事件:开启测量门限,即UE测量到的服务小区的RSRP小于该门限值则开启异频测量。

A3事件:切换事件(可同频,可异频),邻区的服务质量RSRP比服务小区高出一个绝对门限,触发A3事件切换。

(这个绝对门限为一个比较值,即邻区的RSRP>服务小区+偏移量,切换与服务小区和邻区的大小无关,只要邻区的RSRP>服务小区+偏移量,就可以切换,说白了就是比大小。

比如设置邻区的RSRP>服务小区+偏移量10db的时候可以切,那么当邻区为-80,服务小区+偏移量为-90的时候可以切,当邻区为-100,服务小区+偏移量为-110的时候也可以切。

A3事件的判决公式触发条件:Mn+Ofn+Ocn-Hys>Ms+Ofs+Ocs+Off。

公式中变量定义如下:Mn是邻区测量结果Ofn是邻区频率的特定频率偏置,由参数QoffsetFreq决定,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的测量对象中下发。

Ocn是邻区的特定小区偏置,由参数CellindividualOffest决定当该值不为零,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

否则当该值为零时不下发,公式计算时默认取值为零。

eNodeB将根据小区负载情况临时修改邻区与服务小区的CIO,触发基于负载的同频切换。

Ms是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Of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频率偏置,由参数QoffsetFreq决定,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的测量对象中下发。

Ocs是服务小区的特定小区偏置,由参数CellSpecificOffest决定,此参数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

Hys是事件A3迟滞参数,由IntraFrqHoA3Hyst决定,在测量控制消息中下发。

Off是事件A3偏置参数,由参数IntraFrqHoA3Offset决定。

华为LTE 网优基础整理-切换篇

华为LTE 网优基础整理-切换篇

本文档只代表个人看法,如有疑惑或者误导部分,请严明指正,多谢!切换事件分为频内切换和异系统切换,其中A1是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A2是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A3 A4 A5都是启动异频切换的事件,B1 B2都是启动异系统切换的事件,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说说这几个事件是怎么触发,是在什么情况下触发。

A1事件:Ms- Hys>A1_Thresh,停止异频测量故名思议就是当本小区信号很好未低于门限时,启动该事件,由于在东莞这边都是A3 A4事件切换,所以看切换类型事件要分别看切往哪个事件的。

Ms: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Hys:异频A1A2幅度迟滞(InterFreqHoA1A2Hyst)A1_Thresh:异频A1 RSRP触发门限(InterFreqHoA1ThdRsrp)例: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这时我们先看该服务小区对D 频37900的切换事件是用的A3还是A4,从而用LST INTERFREQHOGROUP查出门限值A1_Thresh,如图:现在已经知道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是用的A4事件,那就可以用LST INTERFREQHOGROUP查出基于D频切换的门限(INTERFREQHOA1THDRSRP)和迟滞Hys,如图代入公式Ms- Hys>A1_Thresh得出MS-2*0.5>-89 等于MS>-88结果:当小区的测量报告MS>-88时,小区不会启动对D频邻区的测量。

A2事件:Ms+ Hys<A2_Thresh,启动异频测量故名思议就是当本小区信号小于门限A2_Thresh时,启动该事件,由于在东莞这边都是A3 A4事件切换,所以看切换类型事件要分别看切往哪个事件的。

Ms: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Hys:异频A1A2幅度迟滞(InterFreqHoA1A2Hyst)A2_Thresh:异频A2 RSRP触发门限(InterFreqHoA2ThdRsrp)例: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这时我们先看该服务小区对D频37900的切换事件是用的A3还是A4,知道了他是用A4事件切换,那就可以查出他的测量门限A2 InterFreqHoA2ThdRsrp,代入公式Ms+Hys<A2_Thresh得出MS+2*0.5<-91 等于MS<-92结果:当小区的测量报告MS<-92时,并且维持320毫秒,小区会开始启动对D频邻区的测量。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中兴)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中兴)

1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1.1 漏配邻区漏配邻区一般可通过无线参数表结合测试数据检查,或者可以在后台直接通过信令跟踪确认收到测量报告后源小区是否向目标小区发生切换请求来确认,但某些场景下我们不易取得无线参数表,且无法进行后台信令跟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前台信令来分析的到:LTE网络在协议中是一个自优化的网络,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中会按照a3事件判断原则进行上报,上报的小区不受测量控制中邻区影响,所以只需要将切换异常点的测量报告和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控制中的邻区进行对比就可得出是否为漏配邻区1.1.1 前台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1.1.1.1多次测量报告正常的流程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基站会很快发送切换命令,但如果有漏配邻区,源小区就无法得知目标小区的基站信息,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流程介绍中的(见图1-1)中的第三步,故无法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此时由于终端仍在行进中,源小区信号越来越差,满足a3事件小区逐渐增加,触发新的测量报告,直到有邻接关系的小区出现,基站才能正常发送切换命令下边选取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在某次路测中发现如图4-1情况,前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前三次类似图4-2,PCI相同,RSRP测量值略有差异),第四次测量报告(见图4-3)中有PCI28、19两个小区,从测量值上看,28比19高3个dB,接着收到了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见图4-4)中的目标小区不是最高的28而是19。

此时即可初步怀疑28为漏配邻区,图1-1多次测量报告现象图1-2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图1-3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图1-4切换命令1:目标小区PCI图1-5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1:邻区列表中带有PCI19小区1.1.1.2测量报告发送后无响应4.2.1.1介绍了漏配邻区导致的多次测量报告,直到某一次测量报告中上报的目标小区是源小区的邻区则才会收到切换命令,但如果上报的测量报告基站还未响应就失步则会发起重建流程,终端上报掉话事件这种情况的分析方法基本和4.1.1.1一致下边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某次路测中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导致无线链路失败发起了重建过程(如图4-6),首先检查测量报告内容(图4-7,两个测量报告PCI都为30),目标小区PCI为30,检查源小区测量控制(图4-8),发现的确未配置邻区。

华为LTE 网优基础 切换篇

华为LTE 网优基础 切换篇

本文档只代表个人看法,如有疑惑或者误导部分,请严明指正,多谢!切换事件分为频内切换和异系统切换,其中A1是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A2是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A3 A4 A5都是启动异频切换的事件,B1 B2都是启动异系统切换的事件,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说说这几个事件是怎么触发,是在什么情况下触发。

A1事件:Ms- Hys>A1_Thresh,停止异频测量故名思议就是当本小区信号很好未低于门限时,启动该事件,由于在东莞这边都是A3 A4事件切换,所以看切换类型事件要分别看切往哪个事件的。

Ms: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Hys:异频A1A2幅度迟滞(InterFreqHoA1A2Hyst)A1_Thresh:异频A1 RSRP触发门限(InterFreqHoA1ThdRsrp)例: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这时我们先看该服务小区对D 频37900的切换事件是用的A3还是A4,从而用LST INTERFREQHOGROUP查出门限值A1_Thresh,如图:现在已经知道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是用的A4事件,那就可以用LST INTERFREQHOGROUP查出基于D频切换的门限(INTERFREQHOA1THDRSRP)和迟滞Hys,如图代入公式Ms- Hys>A1_Thresh得出MS-2*0.5>-89 等于 MS>-88结果:当小区的测量报告MS>-88时,小区不会启动对D频邻区的测量。

A2事件:Ms+ Hys<A2_Thresh,启动异频测量故名思议就是当本小区信号小于门限A2_Thresh时,启动该事件,由于在东莞这边都是A3 A4事件切换,所以看切换类型事件要分别看切往哪个事件的。

Ms: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Hys:异频A1A2幅度迟滞(InterFreqHoA1A2Hyst)A2_Thresh:异频A2 RSRP触发门限(InterFreqHoA2ThdRsrp)例:东莞汀山创科路F-HLH-1切往东莞汀山创科路D-HLH-1,这时我们先看该服务小区对D 频37900的切换事件是用的A3还是A4,知道了他是用A4事件切换,那就可以查出他的测量门限A2 InterFreqHoA2ThdRsrp,代入公式Ms+Hys<A2_Thresh得出MS+2*0.5<-91 等于 MS<-92结果:当小区的测量报告MS<-92时,并且维持320毫秒,小区会开始启动对D频邻区的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