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本文写了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个方面。
盏栏汇爆泽渠 宣帜阅制坦距隆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从 “入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方面 来写。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部编教材PPT《开国大典》全文课件1
从此,人民当 家做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了。
开国大典 创建国家的 重大典礼。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 2. 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自读提示
4.二 是 全 文 景 物色 调与意 境紧密 ,呼应 第一段 “那青石 桥石板 路小巷 深深的 江南, 那杨柳 岸晓风 残月婉 约的江 南”,全 文结构 严谨。

5.自 然 景 物 千 差万 别、千 姿百态 。比如 花,牡 丹艳丽 多姿, 荷花亭 亭玉立 ,腊梅 清香四 溢;比 如水, 大海汹 涌澎湃 ,湖泊 水平如 镜,小 溪潺潺 涓涓。 在不同 心境的 人眼中 ,即使 同样的 景色也 会呈现 不同的 面貌。

1.江 南 应 该 是 多雨 的,雨 丝接连 不断, 时长时 短,却 量出了 天地的 距离。 披着布 衣裳的 小镇里 的人们 撑着一 把把油 布伞, 脚板在 磨得光 亮的石 板上踩 出好听 的声音 。

2.迷 路 的 燕 子 也会 闪身躲 进剥落 了红漆 的屋檐 下,甩 甩头, 用喙梳 理好被 打湿了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塌 塌的羽 毛。
典礼 排山倒海 瞻仰 高潮 诞生 徐徐上升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语文1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语文1

听课文朗读
同学们!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自读指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声朗读课 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问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5.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 世界, 这时同 母亲的 关系就 失去了 一部分 休戚相 关的重 要性, 而同父 亲的关 系开始 重要起 来。

6.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 在宴会 中表现 得体代 表一个 人的修 养。胡 司德认 为在这 些方面 剑桥大 学的正 式高桌 晚宴和 中国的 宴会很 相像。

2.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 理开发 的具有 虚拟质 地感的 触屏, 它的虚 拟质地 感让人 感觉还 不太自 然,有 待进一 步完善 。

3.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 尾鳍高 高举出 水面, 正对着 大风, 以便像 船帆似 的,让 大风推 着它们 ,得意 洋洋地 “驶” 向海岸 。

4.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 俗的约 束而无 所畏惧 ,而这 种约束 对于大 多数成 年人而 言通常 似乎又 很难超 越。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从“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等四 个方面来写典礼的盛况。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盏栏汇 爆 泽渠宣帜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阅制坦 距 隆
《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 语文1

部编版《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PPT精品课件1
“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府__今__天__成__立__了__!___”。“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体现了 __全__中__国__人__民__无__比__欢__快__、__无__比__激__动__、__无__比__自__豪___的心情。
喜悦激动的心情。
5.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 北京城。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两股‘红流’”指的是两支接受检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B.“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指群众的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C.“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
李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环,视大概(
)了我翻们阅的作业后,
才开始上课。她先让我们快速(
)一遍浏课览文,接着又让
我们(
)了观与看课文有关的视频,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2.“排山倒海”,形容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说排山倒海
的_______、排山倒海的力_量__强__,__声。势大
巨浪
(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
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 们( 心潮澎湃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久久不愿离去。
1. 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大潮
四、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把句子变成比喻句。 1.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___雷__鸣__般__的_掌声。 2.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___人__的__海__洋_,红旗翻动,像

人教部编版教材 开国大典优秀PPT1

人教部编版教材  开国大典优秀PPT1

课堂小结
对于“大典”的场面描写,让我们感受到 了开国大典的盛大而隆重;对于人物的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毛主席的 领袖风采。让我们将这份自豪与喜悦之情永留 心间,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结构图示
广场布置 大典前 群众入场 大典前
宣布成立 典礼 升旗鸣炮
开国 大典
大典中
宣读公告
阅兵式 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2.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 穿花似 的巧手 忽上忽 下,令 人眼花 缭乱。 一级一 级的石 板台阶 ,一个 一个的 水埠头 ,女人 的嬉闹 声里, 常常掺 杂着汉 子粗粗 的嗓门 ,泥土 一样朴 实。

3.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 丛中飞 出,引 起一串 更响亮 的笑声 。当此 起彼伏 的棒槌 声渐渐 停息下 来,女 人们会 就着河 水洗发 ,会将 清清的 水面当 作妆镜 ,欣赏 一番自 己的容 颜,一 朵红云 会腾上 脸来。
5.阅读“阅兵仪式”场面,回答问题。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 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人们怎 样的心情?
运用了比喻,在人们看来,战车上的士兵就如 同钢铁巨人一般,表现了人们自豪的心情。
6.阅读“群众游行”场面,回答问题。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 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 岁!’‘同志们万岁!’”一句是什么描写?有 什么作用?
群众游行→灯
火一片红
大典后→充满光明
隆重庄严
当堂测试
1.将词语填入合适的位置。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聚集 )围拢过来,站成了一个圆圈。 (2 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2005年6月( 出生 )。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9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 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 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 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6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7
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 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 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 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 游行
8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 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4
顺序错落了,你能重新排列吗 ?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5
1.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升国旗时的情景。 4.放礼炮时的情景。 5.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6.阅兵式的盛况。 7.群众游行的情景。 8.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光明充满北京城
23
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1】 》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1】  》PPT课件

板书设计 典礼前:会场——庄严、盛大
开 典礼中:典礼——隆重、庄严

大 典
阅兵式:阅兵——雄壮、威武
典礼后:游行——壮观、热烈
表展 达现 自领 豪袖 激风 动采
拓展延伸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 谱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创 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 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对激励全国人民的爱 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 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汇集 宣告 鼓舞 庄严
_聚__集___ _宣__布___ _鼓__励___ __庄__重__
肃静 汇集 庄严 诞生
_喧__闹___ _分__散___ _轻__浮___ _毁__灭___
典礼前:会场
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1.开国大典在哪里举行的? 2.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 3.哪些人参加? 4.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老师指导:本文描写了开国大典的盛 况,每个场面描写都在突出大典热烈、庄 严的气氛,同学们可以找出这些句子,细 细品读、体会,再找找其他这样的句子来 读一读。
课后作业
查一查有关我国国庆阅兵的视频,认 真观看,写一篇观后感。
阅兵式:阅兵
文中对阅兵式的哪些兵种进行了具体描 写?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
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 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 上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威风 凛凛、纪律严明,渗透着人民对人民军队的 赞美和自豪的感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 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 和激动。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 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 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课件
作者为什么要具体详细地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 参加人数很多,参加人员来自 各行业各阶层,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 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 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 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 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 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 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 电动旗杆。
肃立 站立 5.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 他( 站立 )在那儿,一动不动。
7 开国大典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
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 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串珠问题1)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
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 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 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 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 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 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 两边。靠着城楼左 右两边的石栏,八 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 比喻、 夸张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 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 人们参加大典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一齐欢跃起来。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徽
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 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 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 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4.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把它画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 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
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
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 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入场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擎 提 人的海洋 兴奋 喜悦 直奔会场 赶
热爱自己 的军队 喜悦 兴奋
检阅 海军 典礼 步兵 炮兵 抛帽子、报纸 欢呼 (阅兵式) 战车师 骑兵师 空军 典礼后 放礼花 擎 舞 高呼 群众游行 会场 街道 (游行)
•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时间
事件 领袖出现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三十万人的目光 一齐投向主席 台
表达感情 热爱领袖
典 礼 时
宣告新中 国成立 升旗
三十万人一齐欢 呼起来
全场响起雷鸣般 的掌声
当家作主, 情不自禁
热爱尊敬国旗, 兴奋 热烈拥护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四、学习典礼结束部分内容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 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 城走去”好不好? (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一、复习引入新课
1.默读有什么要求?
不动唇、不指读。
2.看开国大典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看 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读重点句子,加深理解课文。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 海的掌声。 “排山倒海”能否改为“嘹亮"?
(2)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 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诞生”能否改为“出生”?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二、通读课文,理清段落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弄清楚课文是按照什么 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先写了什么?重点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大典前 大典中 大典后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三、学习生字词
1.不出声,不指读,默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 2.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新 词“典礼”“汇集”“庄严”“宣 告”“欢呼”“检阅”“肃静”“秘 书”“隆重”等。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2.为什么课文写了典礼结束后又写群众的情绪? 组织学生朗读典礼过程部分及写群众情绪的部分。
写群众情绪是为了突出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 巨大的盛况。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3.课堂练习: 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两分钟), 要求合上书后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简明的平面图。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四、练习快速默读,理解“大典前”这一部分的内容
2.那些词语表现了人们兴奋的心情? “汇集” “老远的” “清早”“五更天摸着黑” 3.会场上的人特别多,如果你是记者,你会怎样 来形容会场上的人群之多?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来看看文章是怎样描写人多的:“到了正 午......像海上的波浪。”学生读背这一句。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第二部分, 思考:想想在大典进行的过程中,作者 描写了哪些场面?找出相应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交流,并读找出的句子。
自由朗读,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相互朗读,读出感情。 指名学生读,从读中体会兴奋、自豪、激动的感情。注意重点词 语。理解“诞生”“庄严” “徐徐”(找出近义缓缓、慢慢、冉 冉)“瞻仰” 等词语。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语文六年级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国庆节是什么时间吗? (10月1日) 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今年是国庆多少周年?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举行了 盛大的开国典礼。 (开国大典)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三、分析阅兵式的情况,想象场面
1.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 大典的盛况?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三、分析阅兵式的情况,想象场面
2.读阅兵式的部分,人民军队表演了哪些精 彩的节目?除表达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外, 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 自豪的感情。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读重点句子,加深理解课文。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 仰这鲜红的国旗。
“肃立” 能否改为“站立”,“瞻仰” 能否改为“望着”?
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齐读以上三句,加深体会。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四、练习快速默读,理解“大典前”这一部分的内容
1.请学生找出典礼前反映庆典这方面特点的 句子, 进行交流,加深体会。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地点排列。” “到了正午......像海上的波浪。” “.....”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 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 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 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 完全一致”......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四、学习典礼结束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说明典礼时 间持续得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 游行认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 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 前途一片光明)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四、练习快速默读,理解“大典前”这一部分的内容
4.总结:这部分描写群众场面的语句较 多,目的是为了表现庆典的热烈气氛, 表达人民对党和新中国的热爱。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3.解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开和“典”分别是
什么意思吗?
("开”是建立、成立的
意思;“典”是盛大、隆重的仪式)
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的仪式。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教学课件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