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的阅读
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无论南北半球: 1月:陆地上均向南弯、海洋上均向北弯 7月:陆地上均向北弯、海洋上均向南弯;
一、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山谷 陡坡 缓坡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鞍部
山顶
山脊
一、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重叠,不相交;如果重
山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2、利用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及特点地形图的解读 (2)山区地形单元判读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切线法
300 200 100
山谷
100 200 300
山脊
2、利用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及特点地形图的解读 (2)山区地形单元判读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2)分析七月等温线图中A、B两地的气温特 点及其形成原因。
气温低于周围地区 山脉或山地(地势较高或 海拔较高)
等压线图
一、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①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②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③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④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⑤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 部位
(1)图示区域位于
()
A.青藏高原
B.
C.内蒙古高原
D.
(2)与图示地貌相符的诗句是
()
A.
B.
C.
D.
(3)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
C.流水侵蚀作用
D.火山喷发作用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练习巩固练习部分读某值线图,图中数值a<b<c。
据此回答1-4题。
1.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位置B.沿岸暖流C.地形因素D.夏季风影响2.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等高距为l00米,则①坡的朝向为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3.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B.①处山坡降水较多C.②处为山脊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好4.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A.①处吹偏南风B.②处易出现锋面C.③处降水较多D.该地区天气晴朗读图“某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分布图”,回答 5-7题。
5.M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可能为A.90千卡/平方厘米 B.85千卡/平方厘米C.95千卡/平方厘米 D.105千卡/平方厘米6.N处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A.海拔较低,为平原地形B.海拔较高,气压较低C.地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D.与同纬度东部相比,晴天偏少,云雾偏多7.西南部地区等值线密集的原因是A.地形陡峭 B.太阳高度变化大C.气温变化大 D.海洋影响显著读图“世界某区域及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图”,完成8-10题。
8.图中J河是A.拉普拉塔河B.湄公河C.密西西比河D.墨累河9.J河流水位最高季节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墨累达令盆地正收获小麦B.南极臭氧空洞范围达最大C.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D.珠江口附近出现咸潮现象10.通常情况下,图示N、M、P之间的距离为一年中较大的时期,该时期有可能为A.一月B.三月C.八月D.十月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
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
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
读图回答11-13题。
1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A.纬度比甲地低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C.海拔比甲地低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1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1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热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4-16题。
专题2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答案:B
2.[2019·沈阳市模拟]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虚 线)、产品运费(实线)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 费用(单位:元)。读图,完成(1)~(2)题。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如上图 F 处)
②五种地形类型的判断。
(2)河流特征的推断。
(3)气候特征的推断。 ①根据海拔信息。
②根据坡向信息。
(4)地形剖面图的判断。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所示。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 M 点海拔为 150~200 米,N 点海拔为 250~300 米。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 a 点海拔为 50~100 米,b 点海拔为 250~300 米,c 点海拔 为 200~250 米;最高值 b 的位置距离 N 点较近。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 M 点到 N 点,地势经过了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过 程。
认知 征的差异。
综合 思维
和海冰资源有关的地理要素分析。
人地协 调观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慧眼识图】 【答案】 (1)B (2)A (3)A
『知能必备』
等值线图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出现的频率较 高,高考试题常要求通过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点的判读,来 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等值线图的类型多样,但无论 如何变化,只要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同线等距,同图等距, 异线不交,线线闭合,疏小密大,高低低高,大于大的,小于小 的),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的等值线问题。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祥解)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祥解)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 200mB. 235mC. 270mD. 300m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1.C【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海拔高度范围为350-400米之间,根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乙为100-120米之间,所以两地高差范围为230-300米之间,可能为270米。
2.A【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山顶处没有悬崖。
根据等值线的判读,最低处位于湖泊;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是()A.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B.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C.大致从西南向东北递增D.大致从东北向西南递增4.关于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叙述正确是()A.甲地高于3600,乙地高于2600 B.甲地低于3600,乙地低于2600C.甲地低于3600,乙地高于2600 D.甲地高于3600,乙地低于26003.A【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图中等值线数字显示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由于从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增多。
2020高考地理浙江专用学科技能培养:技能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技能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技能一通用判读方法[典题范例]【典例1】[2019·全国卷Ⅱ,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我的答案】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典例2】(2018·湖北八校联考)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上,由于低温、风及土壤等条件影响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海陆位置(2)多条林线海拔等值线的走向在图示甲区域发生弯曲,其首要影响因素是()A.河流与盛行风向B.地势与土壤类型C.降水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我的答案】(1)________(2)________解析第(1)题,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基本和纬线平行,沿着东西方向延伸,所以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A 对;东北地区西面是大兴安岭,北面是小兴安岭,东面是长白山,中部是东北平原,不同的地形类型并没有改变林线海拔等值线的走向,B错;东北地区的夏季风是东南风,图中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并不与东南季风垂直,而是沿着东西方向延伸,C错;我国东北地区的林线海拔等值线基本和纬线平行,与距海远近没有直接关系,D错。
选A。
第(2)题,林线海拔等值线的走向在图示甲区域向南弯曲,主要是由于该区域位于太行山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选C。
答案(1)A(2)C[方法提炼]1.图示等值线的五大基本规律(参见下图)2.图解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堪察加半岛地形图3.归纳等值线的判读原则(1)题眼原则判读等值线图,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图名、延伸方向、等值线的疏密、数值及等值距、弯曲状况、局部小范围的闭合等。
高中数学等值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2)在相同纬度太阳总辐射量分布 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形 西多东少 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西部处于山脉
背风坡,云雨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锋面系统都能引起降水,那么图中A、B、C、D出 现降水区域的是: B、C
四、等降水量线图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 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 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 致平行。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5.判断地形
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中心气温高→中心地势低→盆地(洼地)
内线数值小→中心气温低→中心地势高→山地(高原) 等温线不闭合: 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低→中间地势高→山脊 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中间比两侧气温高→中间地势低→山谷
山地
8℃
10℃
12℃
平原
6.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 形的关系,进而判断影响因素 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 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 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 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
·
⑷ 气压系统的判读
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
专题2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讲解

1.H、K、Q、R四地中,该种动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H、R
B.Q、R
C.Q、H
D.H、K
2.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
A.Q、R之间
B.N、M之间
C.S、R之间
D.S、K之间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技能突破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授课教师:李林
考纲原文 等值线内容在考纲原文中没有单独提出,但绘制和阅读等值线图,并能获 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纲能力要求之一。
返回目录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方法归纳
步骤
说明
一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 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 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 太阳辐射线等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 二看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三看走向
河水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 洋流流向相同
续表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 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 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 下图)
六看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 递变 或递减) 七看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 特殊 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等高线图的判读(精编)

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是由地表高程相等的诸点连成的等高线绘制的,它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
闭合的等高线反映高地或低地,数值向内增加的是高地,反之是低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往往形成河流;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则表明坡度较大。
重叠时则为悬崖,两组相邻的闭合等高线之间是鞍部。
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河床的位置应在一组向高地凹进的等高新最大弯曲点的连线上,流向则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在等高线密集处水能丰富。
等温线图判读等高线图是反映气温水平空间分布状况的专题地图,因此也叫气温水平分布图,它是把温度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
为消除海拔高度的影响,等温线图所反映的气温分布状况通常被限定在某个特定高度的平面上。
使用一幅等温线图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判读:(1)气温值的高低界限在一幅图上找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数值,能够了解该图区域内温度被限定的范围,从而间接地了解图中区域内温度变化的幅度、区域所处的位置和季节等内容。
(2)气温水平梯度观察气温梯度状况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看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差值;其次看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3)等温线递增递减方向等温线图上的等温线递增递减趋势与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递增递减趋势与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增降趋势一致。
(4)等温线形态特征较平直的等温线分布状态通常表示图上温度向一个方向(垂直于等温线)有规律地递增或递减,曲折的等温线分布状态则反映出地面温度分布较复杂、规律性差。
闭合的等温线分布状态所指的是一个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如果图上某点的等温线向纬度较高的方向凸出时,则表示该地区气温高于两侧的气温,相反,则表示低于两侧的气温。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等降水量图是反映降水空间分布状况的专题地图,因此也叫降水量分布图。
它是把降水量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绘制而成的。
等降水量线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有降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降水量水平变化缓急程度,降水量在水平方向上的递增递减趋势、降水量的分布的总体状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值线图的阅读
一、等温线图的阅读
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1)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变规律判断所处的半球位置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的分布都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根据气温值南北方向递变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区属哪个半球。例如,如果一个区
域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就是在北半球,如果自北向南递减就是在南半球,也
可能出现中间气温高,往南北方向都递减的现象,那这个地区就处在赤道附近。
(2)根据等温线疏密情况判断气温差异
在同一幅图上,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差异小。例如,
从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密集,因
此可以判断出我国1月份南北气温差异比7月份大。
2.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规律
(1)由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纬度地区,使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
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造成了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发生弯曲的现象。关于等温线的
弯曲规律,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气温
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相反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简称
“高高低低”)。反过来,也成立,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等温
线向高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高,相反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低。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由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与海陆分布状况。例
如,从下面左图中首先判断是在北半球,由于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因此陆
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此时为冬季。若右图表示夏季等温线分布图,则可以判断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2)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
除了海陆分布的影响外,造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也可能是洋流或陆地地势高低。
暖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经过的地
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在陆地上由于地势高低起伏,
同纬度地表附近气温不同,在造成等温线弯曲。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等温线
就向低纬度弯曲,如高山、高原;地势低的地方,气温高,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弯
曲,如盆地。
例1.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1)—(4)题。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_半球。
(2)A、B、C、E气温数值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3)B、D两地___________地气温高,因此此时为___________季。
(4)若该区域地表全为海洋,B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若该地地表全为陆地,则D地山脉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
(2)B>A=C>E
(3)B 夏
(4)有暖流经过 南北走向
例2. 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1)—(2)题。
(1)亚洲大陆上等温线的___________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
的气温要___________。
(3)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___________月。
答案:(1)南(或低纬度) 低
(2)1
二、等压线图的阅读
1. 判断气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
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
低气压。高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高压脊,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连
线叫脊线;低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低压槽,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
连线叫槽线。
2. 判断风力
在同一幅图上,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等压
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
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也小。
3. 判断风向和天气状况
要标出在近地面某点的风向。首先,确定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
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然后,在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在南半球
风向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根据各地的风向和高低气压系统可以判断天气状况。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风寒
冷干燥;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温暖湿润。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
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例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线C和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在E、F两点标上风向。
答案:(1)A 等压线密集
(2)脊线 槽线
(3)略
三、等高线的阅读
1.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
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
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
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的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等高线中心数值
小,四周数值大的盆地。
2. 判断地形局部部位名称
等高线闭合并且中心明显高于四周的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部位为鞍部,等高线
向高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谷(下左图),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脊(下右图),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
4. 定量计算
(1)比较几个点的坡度大小,若这几个点不在同一幅图上,可根据公式计算坡
度: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2)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H<(X+1)d(注:△H为陡崖高度,x为
落在陡崖上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例题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1)—(4)题。
(1)图中河流干流自_____________(方向)流向_____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虚线AC是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
(4)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用“∥”为图例在图中标出。筑坝前,
甲、乙两村庄中的_____________村必须搬迁。
答案:(1)东南 西北
(2)④、⑤ 山脊不能发育成河流
(3)山谷 鞍部
(4)画图略 甲
例题2:读某地地形图,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 D. ③
=④
答案:C
例题3: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
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180米 B. 120米 C. 320
米 D. 280米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