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极易用错的40例成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容易用错成语教学设计

容易用错成语教学设计

容易用错成语教学设计Easy to use wrong idioms teaching design容易用错成语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A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

“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

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

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

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common idiom misuse exp lanation常见的成语误用解说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随便。

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

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4.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5.实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使他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

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6.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指把成绩、优点全部勾销或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7.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休:喜;戚: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用于事物。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认真。

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把事办了。

用于对事。

9.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0.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Idiom teaching design often misused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错成语40例》课件

《易错成语40例》课件

如何避免易错成语?
增加阅读量
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多加练习
通过大量的实践运用,提高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素养,增加对汉语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与回顾
本课程介绍了易错成语的定义、常见易错成语和原因、示例及正确用法以及如何避免易错成语。学习成语是提 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错误用法:难以捉摸;正确用法: 虚构幻想,眼花缭乱
错误用法:过度紧张;正确用法: 心虚意乱,瞻前顾后
易错成语正确用法
1
莫测高深莫测高深
2
错误用法:不知道有多深;正确用法:
深不可测,高深莫测
3
借鉴他人经验
错误用法:抄袭别人的方法;正确用法: 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
或多或少
错误用法:不确定数量;正确用法:多 少不一,或多家更好地掌握40个易错成语,并提供正确的用法与避免错 误的技巧。
什么是成语?
定义
成语是汉语中特定的、固定的、习惯的短语,由四个或更多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使 用价值。
特点
成语运用广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易错成语有哪些?
2 缺乏实践经验
使用成语的环境和场合不多,缺乏实践练习, 导致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文化知识缺失
成语是文化的体现,不了解文化背景和内涵 就难以准确理解成语。
4 语言难度较高
成语的组合和运用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足够 的时间和经验才能掌握。
易错成语的示例
滴水穿石
海市蜃楼
草木皆兵
错误用法:以小见大;正确用法: 善于琢磨,持之以恒
情理之间
错误用法:违反常理 的关系;正确用法: 符合情理的关系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成语误用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意识。

教学重点:
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2. 如何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背景。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错误。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遇到的成语误用情况,并讨论如何纠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成语误用而引发的误会或笑话,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以及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画蛇添足等。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成语误用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并给出正确的用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纠正成语误用的经验和技巧。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成语的规范使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掌握情况。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识别和纠正成语误用。

初中易错成语讲解教案

初中易错成语讲解教案

教案:初中易错成语讲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感。

3. 通过对易错成语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

2. 成语的误用原因及正确使用方法。

3. 成语的来源和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容易混淆或误解的成语呢?二、讲解易错成语(20分钟)1. 列出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如“一帆风顺”、“五湖四海”、“两面三刀”等。

2. 分析成语的误用原因,如望文生义、断词取义、轻重失度、语义重复、自相矛盾、形近混淆等。

3. 通过例句讲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强调成语的语境和搭配。

三、成语来源和文化背景(15分钟)1. 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练习和互动(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2. 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成语学习心得。

3. 教师点评练习题,总结讲解重点。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讲解的易错成语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强调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成语的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3. 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易错成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成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易错成语,提高了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断词取义等错误。

同时,要注重成语的文化背景讲解,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成语练习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初中成语误用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成语误用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增强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教学难点:1. 识别成语误用的能力。

2. 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 成语误用的案例。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

2. 提问:你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理解上的困难或者误用的情况?二、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15分钟)1. 成语的含义与实际意义不符。

- 举例:心旷神怡,原意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误用为形容景色优美。

2. 成语的感情色彩误用。

- 举例:得意忘形,本意是形容人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误用为形容人很高兴。

3. 成语的适用对象误用。

- 举例:指手画脚,原意是指着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误用为形容动作夸张。

4. 成语的结构和搭配误用。

- 举例:倾盆大雨,形容雨势非常大,误用为形容雨下的很快。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呈现成语误用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析误用的原因。

3. 教师总结,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误用的常见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否,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避免机械记忆。

同时,要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易错成语100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易错成语100例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易错成语100例教学目标:1.了解100个常见易错成语的汉字组成和意思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成语,避免错用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常见错用成语 2. 成语的汉字组成、意思及正确运用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导入1.给学生出示一个句子:“我看到他一脸的苦涩,心情很沉闷。

”请学生分析这个句子中是否有错别字或错误的用词。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苦涩”改成“苦字”,或者将“沉闷”改成“沉闷的”,这个句子会不会更准确呢?如果改动后,这个句子变成了成语“一脸苦相”和“心情沉重”,这样是不是更语言优美了呢?第二步:讲解常见易错成语1.给学生介绍100个常见易错成语及其意思。

2.针对一些常见易错的成语,例如“老实说”和“老实人”,“动静”和“动静皆有”,提醒学生在运用中要注意用词是否准确。

第三步:讲解成语的汉字组成和意思1.将每个成语的汉字分解,并讲解每个字的意思。

2.强调成语的完整意思和正确运用方式。

第四步:运用训练1.让学生用这些成语造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2.排除学生在这些成语中的常见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

2.着重强调一些常见易错的成语,确保学生60分钟内能清楚记住学习重点。

教学方法:1.以案例为主,以讲解为辅,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避免在成语上出现常见的错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的好习惯,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成语,提升语言功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极易用错的40例成语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40 idioms that are easy to be misused in daily life
生活中极易用错的40例成语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
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供大家复习。

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
积累。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
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
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
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
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代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代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