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知识复习过程
常考常错成语识记及题型分析

常考常错成语识记及题型分析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4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5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6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8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0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1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2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3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4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15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1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1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8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19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20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21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
22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23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二、高考易错成语辨析(破折号后的句子为误用用法)1虚与委蛇:虚,假意。
初中语文易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实例)【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
盘点最容易看错的十大成语

行测:盘点最容易看错的十大成语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非常多,需要大家全面复习,特别是言语理解部分,更是会涉及到一些公务员考试没有的题型,比如病句,成语误用等等。
成语部分,由于每个成语都有来源和出处,而成语中的很多字词又随着时间的流失,原来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切记不可望文生义,在平日复习的时候遇到成语部分一定要通过查字典确定意思,加以积累。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列举10个常考的易错成语,大家一定要掌握。
1、空穴来风:传闻有一定根据。
错误用法:在“空穴来风”前加“不是”进行否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正好意思相反错例:薄熙来贪污受贿一事并不是空穴来风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错误用法: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错例:他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做出的结果肯定差强人意3、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错误用法:常被理解为首先冲上去的,或者最为重要的错例:今天是她唯一妹妹结婚,作为亲姐姐她肯定首当其冲忙碌开来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错误用法:与望尘莫及混用,认为是赶得上错例: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让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靠近。
含贬义错误用法:常误用为形容某事或者某人很红。
错例:无线网络的兴起,让平板电脑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错误用法:常误用为不值得成为教训错例:年轻人犯点小错误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都不足为训7、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错误用法:形容不能刊登的言论错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8、明日黄花:过时或过气的事物错误用法:常被误用为“将来的栋梁”而修饰孩子错例:孩子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错误用法:写文章不加标点错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10、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错误用法: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错例:法官认为他虽然杀死了张某,但是属于正当防卫,罪不容诛。
这四类最容易出错的成语你肯定丢过分,正确用法总结好了,速来!

这四类最容易出错的成语你肯定丢过分,正确用法总结好了,速来!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2.重整旗鼓:〈褒〉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也说重振旗鼓。
3.处心积虑:〈贬〉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4.大放厥词:〈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5.翻云覆雨:〈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6.方兴未艾:〈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7.凤毛麟角:〈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8.附庸风雅:〈贬〉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9.狗尾续貂:〈贬〉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0.刮目相看:〈褒〉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说刮目相待。
11.官样文章:〈贬〉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12.冠冕堂皇:〈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3.苦心孤诣:〈褒〉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14.连篇累牍:〈贬〉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15.买椟还珠:〈贬〉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6.满城风雨:〈贬〉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7.面目全非:〈贬〉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18.目无全牛:〈褒〉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9.评头品足:〈贬〉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20.巧舌如簧:〈贬〉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21.巧言令色:〈贬〉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令,美好。
22.倾巢而出:〈贬〉出动全部力量。
23.趋之若鹜:〈贬〉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成语错用的归类梳理

成语错用的归类梳理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从内容和形式考察,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结构是一种定型的凝固型结构,再加上成语历史来源的多样性等原因,成语的使用常常出错。
这里就其典型错误分十种类型解析。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特点,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如若单从字面理解它的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抓获。
2、走进黄山,只见层峦叠嶂,一路美景,令人进退维谷。
3、叶老说:“标点很重要。
”可有些同志写作时往往文不加点....。
4、做事缺乏全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这是许多人做不好事情的重要原因。
5、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6、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苍....。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坐地分赃”意为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例1望文生义,理解为坐在地上分取赃物。
“进退维谷”意为进退两难,比喻处于困难的境地,例2错认为进退都是山谷。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一气写成,例3单从字面错误地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例4错误地理解为不能全面看问题。
“耳提面命”形容恳切的教导,例5从字面理解为揪耳朵,打脸面。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5望文生义,错误地理解为人们都在家里,街巷空了。
“形影相随”形容被此之间关系密切,例6望文生文理解为形单影只,形影相吊之类了。
二、弄错范围因为成语语意的固定性,有些成语只能适用于某个范畴,随意打破这个范围,也会造成成语错用。
例如:7、在这家全市最大的超市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汗牛充栋....。
8、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9、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生活或考试中,最容易用错的48个成语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很多成语背离了原始意义,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歪用成语”。
这里有48个最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起来学习吧!万人空巷【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登堂入室【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目无全牛【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七月流火【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罪不容诛【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首当其冲【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危言危行【解释】: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不刊之论【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易错成语总结整理知识点

易错成语总结整理知识点1.败——甘拜下风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人。
2.愁——一筹莫展释: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3.穿——川流不息释:川: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复——天翻地覆释:覆:翻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
也形容闹得很凶。
5.骇——言简意赅释:赅:完备。
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
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6.股——一鼓作气释: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7.骨——悬梁刺股释:形容刻苦学习。
8.裹——食不果腹释:果:充实,饱。
指吃不饱肚子。
形容生活贫困。
9.急——迫不及待释:迫:紧急。
急迫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情急切。
10.继——一如既往释:既往:从前,已往。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11.管——草菅人命释: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作野草。
指任意残害人命。
12.娇——矫揉造作释:矫:使弯的变成直的`。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13.斤——一诺千金释: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4.径——不胫而走释:胫:小腿。
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15.烩——脍炙人口释:脍:切细的肉。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16.立——鼎力相助释: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相助17.励——再接再厉(砺)释: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砺:磨砺)。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18.梁——黄粱美梦释:黄粱:小米。
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19.仑——美轮美奂释:轮:高大。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20.骛——趋之若鹜释:鹜:野鸭。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2023年小升初过程中最易搞错的成语

小升初面试中,最轻易搞错旳成语错别字识别是小学语文中常常出现旳题型之一,而成语错别字旳原因重要是同音字或近义词易混淆,并且此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因此,使用成语时要尤其注意用字对旳。
下面我们将这些成语一一列举(括号前旳字是错别字,括号内旳字是对旳字)。
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旳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旳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另一方面序,比方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照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愿行动。
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践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旳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旳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愈加深一层”或“愈加严重”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旳地步,也比方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旳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阂之间叫肓,认为此两者是药力达不到旳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托。
“不假思索”,不通过思索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旳土地或荒芜旳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方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旳海洋。
“沧海桑田”,比方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旳错误。
覆辙,翻过来旳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获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同样持续不停。
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寻求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知识.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知识2009年2月9日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供大家复习。
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积累。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知识三]:近义成语辨析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 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