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1(答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2(答案).doc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02第01章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第二节体育测验的客观性1、客观性:指间接衡量第I过程(测试者)误差大小的量度,即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一次测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女子自由体操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对该测验的客观性进行评价。
表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操决赛评分数据解题步骤(方差分析法):(1)依上表整理原始数据,例表计算“离差平方和”SS:(2)计算方差MS:MS rt=SS 内/[n(m・l)] =0.0264/[8(4-1 )]=0.0011MS『SS 总/(nxm・l) =0.3592/(8x4・l)=0.0116MS ”u=SS 间/(n-1) =0.3328/(8-1)=0.0475(3)计算客观性系数R。
:多个测试者Ro=l-MS内/MS间=0.977单个测试者Ro=l・MS内/MS忌6= 0.905单个测试者R°=(MS "MS 内)/[MS 间+(m・l)MS 内]= 0.9133、为了检验某测验客观性,安排3名老师对5名学生进行测验(只计名次),测量结果见下表。
试对该测验的客观性进行检验。
表测验名次表(1)(2) 求秩和的差方和SS : SS=Z(X-X ,)2=64.0(3) 求单个测试者的客观性系数R 。
: R o =12SS/[m 2(n 3-n)]=0.7114、某比赛,4名裁判给5个选手的比赛表现排名见下表。
若以4名裁判所给名次的均值 确定选手名次,试检验该方案的样本客观性。
解题步骤(裂半等级相关法):(1)列表计算:2 裂半客观性系数 r=l-6Zd 2/(n 3-nhl-6x0.5/(53-5)=0.9753 全长客观性系数 R=2r/(l+r)=2x0.975/(l+0.975)=0.987 结论:该测验的样本客观性系数为0.987,客观性好。
5、为了检验某测验的客观性,请3名老师对5名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见下表。
体育测量与评价(合集5篇)

体育测量与评价(合集5篇)第一篇:体育测量与评价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目的:为了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特点:中国为儿童和青少年制定的体育锻炼标准的制度。
1975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每组有不同的锻炼项目和标准。
在规定时限内达到标准者,被授予国家统一颁发的证章、证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制定。
特点: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2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名称的外延涉及到它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和引导锻炼功能。
教育激励《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还规定,对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学生颁发证章,以激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积极性。
反馈调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并规定了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
该系统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了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能够在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体育测量与评价试卷

《体育测量与评价》试卷一姓名:任焕勇专业:体育教育学号: 182201809769616学习中心:四川南充奥鹏学习中心[10]VIP一、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何应用骨龄预测身高答:骨龄测身高,是先通过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的靶身高(即遗传身高),然后再根据拍的手部X光片,观察骨骺线的闭合情况,分析孩子的生活年龄(即当前岁数)和骨龄(即目前生长发育情况)之间的差距,从而预测出成年高度。
测骨龄的作用不仅仅预测未来身高,更重要的作用还是跟踪监控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果要想你的孩子长得比你高,不妨重视4岁和8岁这两个年龄段。
4岁前,孩子都由大人喂养,可以说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时候测一下骨龄,可以早早地排查那些影响身高的疾病;而从8岁开始,最好每半年测一次骨龄,动态监控孩子的生长发育,进行科学的养育,从而避免或少走弯路。
当然,如果仅是想预测孩子的未来身高,一般到了十二三岁,测出来的数据就很准确了。
据几位过来人家长的反馈信息,那时候测出来的身高数据和成年高度只有一厘米的差别。
2、疲劳的一般表现有哪些答:一般生理疲劳主要包括以下四大表现:累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心跳加快、失眠、出汗过多、全身肌肉软弱无力等不易解除的疲劳现象;眼窝凹陷,眼圈发黑,皮肤弹性下降,皱纹增多,皮肤干燥、无光泽,易起口疮、湿疹等炎症,情绪过于低落;干活就累,想躺着,没有干劲,全身倦怠感,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各方面免疫机能低下,许多疾病乘虚而入,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些都是生理疲劳的表现。
痛除了累以外,生理疲劳还包括痛,如无病因地感到头昏头痛、肩颈酸痛、胃痛、背痛等种种疼痛现象,伴随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逐渐感觉得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更广泛的体现肌肉痛,关节痛,发热,持续24小时以上的倦怠感,时而是背部的隐隐作痛,时而是头部的剧烈疼痛。
同时,还伴有面部干涩、胃部痉挛、颈肩僵硬、膝盖酸痛、肌肉胀痛、乳房肿痛等痛得无欲无求,却不知原因何在。
福师《体育测量与评价试卷答案

《体育测量与评价》试卷一
一、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应用骨龄预测身高
儿童、青少年的骨龄评分方法:制订骨龄评分标准的各百分位值,分为对儿童较适合的C 骨龄系统(腕骨7个)、对青少年较适合并专用于成年身高预测的R 骨髓系统(挠、尺骨远端和第l 、3、5掌指骨共13个)、对儿童、青少年均较适合的T 骨龄系统(上述骨20个)。
骨龄评定的95%误差在.05岁内。
成年身高预测方法:以当前年龄、身高、R 骨龄预测成年身高,适用于男6岁、女5岁后,女孩还区分初潮尚无、已有、不明三种情况,每一年龄都有预测公式和95%可能范围,理论误差约2~9厘米,年龄越大,误差越小。
具体如下:先通过父母的身高计算出孩子的靶身高(即遗传身高),然后再根据拍的手部X 光片,观察骨骺线的闭合情况,分析孩子的生活年龄(即当前岁数)和骨龄(即目前生长发育情况)之间的差距,从而预测出成年高度。
2、疲劳的一般表现有哪些
(一)颜貌,面色不佳、无光泽,面肌松弛、表情僵化不活泼。
(二)眼睛眼脸下垂,眼窝凹陷发黑,瞳孔缩小,眼脸跳动。
(三)动作不灵活,反应迟钝、易出差错,脚步沉重,无精打采。
(四)语言不愿说话或说话十分勉强。
二、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项目分析中难易度与区分度的检验方法
答:
(一)难度计算:
1、通过率
用题目的通过率估计难度。
被试正确回答或通过题目的人数与总数之比。
N R
p (R 为通过人数,N 为总数)
主要用于客观题的难度计算。
体育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1.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现象(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2.简述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性质?1)从大的科学体系看:体育测量评价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科学门类。
2)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个系统,测量、评价和反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子系统。
3)从信息科学角度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体育信息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
4)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教育测量评价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学科。
5)从体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科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刨学、运动医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
6)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它是对体育领域中的各个要素、发展过程、系统整体的价值关系及其体育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过程及结果的解释、评估和判断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体育测量评价活动的规律性。
第二章1.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
也就是说,用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即为测量。
2.体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3.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反应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4.测量的可靠性:5.测量的客观性:6.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结果(成绩)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
7.如何理解测量与测验,测量的三要素是什么?测量:是一种手段,是通过测量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定量化,以便人们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测验:是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
三要素:事物属性、法则、数字符号。
8.影响测量的可靠性、客观性、有效性因素有哪些?客观性:1)测试者水平2)测验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3)测量的指标特征4)测量的尺度可靠性:1)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2)重复测量间隔时间3)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有效性:1)测量的可靠性2)效标有效性3)受试者总体特征4)测量指标的数量8.体育测量编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相关性和独立性原则。
最新10月浙江自考体育测量与评价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体育测量与评价试题课程代码:004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统计研究中随机事件需由数值来表示,我们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称为( )A.随机事件B.可能变量C.随机变量D.可能事件 2.统计资料的_________是指按照分析的要求对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和分类的过程。
( )A.搜集B.整理C.分析D.收集 3.不能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是( )A.方差B.算术平均数C.众数D.几何平均数4.正态分布曲线呈单峰型,在_________上方,在_________处有最大值,称峰值。
( )A.纵轴,均数B.横轴,均数C.横轴,标准差D.纵轴,标准差5._________是反映均数的抽样误差。
( ) A.X SB.SC.CVD.Sy6.在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时,男女身体素质测试数据不能混用,这指的是_________原则。
( )A.准确性B.齐同性C.随机性D.完整性7.随机抽测篮球和排球运动员各12人,他们的纵跳成绩的数据分别为(x 1,x 2,x 3…x 12)、(y 1,y 2,y 3…y 12),如果要检验篮球和排球运动项目运动员纵跳水平是否有差异,需用_________统计量进行检验。
( )A.t =n /s x 0μ-B.u =222121n n yx σσ+-C.t =)11)(2-)(-/)(-((2121222122n n n n n /y y n x x y x i i i i ++∑∑+∑∑-D.u=n /x σμ0-8.上题中,原假设(无效假设)为( )A.μ=μ0B.σ1=σ2C.μ1=μ2D.σ=σ09.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0.05,那么结论为( )A.肯定原假设B.否定原假设C.差异非常显著D.差异非常不显著10.在实际应用中,最简单的相关分析往往是通过反映两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_________来实现。
体育测量答案

1体育测量评价是指对体育范畴内的现象(身体综合能力)以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科学属于方法学范畴2.体育测量测验是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3.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
用以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符号的性质和类型4.测量误差是指体育测量中,由于测量仪器精度、测量技术、测量方法与条件等限制,使得实测值与被测真值之间会有一定差距,出现各种测量误差在所难免5.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结果(成绩)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6.体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7.体型将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8.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其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等9.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10.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11.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12.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13.协调能力是指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某一动作或技战术活动的能力14.体质是指人体生命的质量。
健康体质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
15.亚健康是指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16.测量的可靠性是指间接衡量第II过程中测量误差(受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17.测量的客观性是指间接衡量第I过程中测量误差(测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18.身体素质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性等机能的总称。
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1.测量的要素包括待测属性或特征、法则、数字符号2.按照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可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3.如果某一项测验的测试者误差小,则该测验的客观性高,反之,测验的客观性低4.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有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重复测量间隔时间、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5.体育评价的基本形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6.评价的类型主要包括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进步度评价7.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8.速度素质的测量,通常采用固定距离计时和固定时间计距离或速率等方法来测定。
体育测量与评价量表作业

1. 我国2000年成年男子体质调研的部分数据如下,用离差法制订五级评价标准。
解:由题意得:五级评价设为优秀(10%)、良好(20%)、中等(40%)、一般(20%)、差(10%)10% 20% 40% 20% 10%X4 X3 X2 X1 X 差一般中等良好优秀优秀:p(x1<x<∞)=0.1查表的分布表p(-∞<z<z1)=1-0.1=0.9Z1=1.28,x1=u+z1*s=3758+1.28*56=3829.68ml良好:p(x2<x<x1)=0.2查表的分布表p(-∞<z<z2)=1-0.2-0.1=0.7Z2=0.52,x2=u+z2*s=3758+0.52*56=3787.12ml中等:p(x3<x<x2)=0.4查表的分布表p(-∞<z<z3)=1-0.1-0.2-0.4=0.3Z3=—0.52,x3=u+z3*s=3758-0.52*56=3728.88ml一般:p(x4<x<x3)=0.2查表的分布表p(-∞<z<z4)=1-0.1-0.2-0.4-0.2=0.1Z4=—1.28,x4=u+z4*s=3758-1.28*56=3686.32ml差:肺活量小于3686.32ml反应时10% 20% 40% 20% 10%X4 X3 X2 X1 X 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同上可得选择反应时等级表差:p(x1<x<∞)=0.1查表的分布表p(-∞<z<z1)=1-0.1=0.9Z1=1.28,x1=u+z1*s=487s一般:p(x2<x<x1)=0.2查表的分布表p(-∞<z<z2)=1-0.2-0.1=0.7Z2=0.52,x2=u+z2*s=468s中等:p(x3<x<x2)=0.4查表的分布表p(-∞<z<z3)=1-0.1-0.2-0.4=0.3Z3=—0.52,x3=u+z3*s=442s良好:p(x4<x<x3)=0.2查表的分布表p(-∞<z<z4)=1-0.1-0.2-0.4-0.2=0.1 Z4=—1.28,x4=u+z4*s=423s2. 某单位职工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s)的频数分布表如下,制作五级评价标准,五级比例为:10、20、40、20、10%, 并求48秒的位置百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答案01
绪论
1、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现象(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
的一门应用学科。
2、运动人体测量的发展经历了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
力综合性测量时期和标准化测量时期五个阶段。
第01章 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指用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P15)。
2、测验:指为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P15)。
3、测量包括待测属性或特征、法测和数字符号三要素。
4、测量量表:指测量所获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P16)。
5、测量量表实数列具有顺序、距离、原点三种特性。
6、测量量表分名称量表、有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四类。其中名称量表和有序量表为
低级量表,其余为高级量表。
7、以下为两名运动员鹤立试验数据,试比较其平衡素质的稳定性。
表 鹤立试验成绩(秒)
1 2 3 4 5 6 7
甲 54 67 45 78 88 110 44
乙 46 78 56 65 99 108 78
列表计算如下:
均值 差方和 方差 标准差
甲
乙
结论:运动员甲平衡素质的稳定性较运动员乙差。
8、误差可分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抽样误差四类。
9、根据测量过程的分解,谈谈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控制方法
测量可分三过程:
(1)测量第一过程误差即观测值与现象真值间的误差,此误差主要来源于测试者。控制测量
第一过程误差的方法有:①提高测试者水平。包括熟练掌握测量技巧,端正工作态度等。②提高测
验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规范化要求过程合理,如要求随机抽样,样本大小合适等;标准化要求
过程统一,包括统一测试方法、仪器、指标、顺序、间隔时间、测试的练习次数、测试时间、测试
细则、仪器的使用方法等。③尽量选择可以客观定量测量的指标。④提高测量尺度的测量精度。包
括明确评分标准及实施细则等,以尽可能减少因测试者把握测量尺度不统一而导致的误差。⑤适当
增加测试者人数,并以均值为最终成绩,以减少测试者的随机误差。
(2)测量第二过程误差即现象真值与指标真值间的误差,此误差主要来源于受试者。控制测
量第二过程误差的方法有:①提高受试者能力水平。受试者训练水平越高,运动成绩与技术水平也
越稳定;样本的个体间差异越大,样本整体的可靠性水平越大。②选择适宜的重复测量间隔时间。
重复测量的间隔时间应视具体的指标特点而定。例如,短跑的重复测量间歇时间可短些,长跑则要
长些。③应尽可能选择简单易行的测试项目,而且在正式测定之前多给受试者以一定的练习机会,
也可在测定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便使受试者发挥自己最好的能力水平。④适当增加重
复测量的次数,并以均值为最终成绩,以减少受试者的随机误差。
(3)测量第三过程误差即指标真值与待测属性间的误差,此误差主要来源于指标。控制测量
第二、三过程综合误差,提高测验有效性的方法有:①选择可靠性高的测量指标。可靠性是有效性
的必要条件,有效性系数上限为可靠性系数的平方根。②选择有效性高的指标为效标。③选择适宜
于受试者总体特征的指标进行测量。例如,采用引体向上测上肢力量,男生的有效性要明显大于女
生的有效性。④测量指标的数量要适宜。数量太少,无法反映测量属性全貌,测量有效性会偏小;
数量太多,各指标间可能发生属性重叠,也会造成测量有效性下降。⑤测量指标与总体属性的相关
性要大,测量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⑥测量指标的难易度要适中(之间),区分度要大(>)。
10、测验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测验数据的客
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