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合集下载

感受共和国巨变

感受共和国巨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一.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1.百姓生活大变迁
⑴物质生活方面:
⑵精神生活方面: ⑶开始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 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⑴什么是综合国力?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⑵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


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 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一.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1.百姓生活大变迁
⑴物质生活方面:
⑵精神生活方面: ⑶开始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 由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⑴什么是综合国力?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⑵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
经济成就
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1978年 3 624.1 206.4 97.5 108.7 2010年 397983世界
第二
29727世界第

15779 13948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60年代,人们 平均2个月才 可以领到半斤 肉,并且还要 凭票供应。 (上图)
今天,超市出售 的方便食品,种 类繁多。
建国以来,城镇建造新房已超过49亿平方米, 2009年人均居住面积(卧室面积)超过20平方米, 农村共建造新房13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超 过40平方米。
国家外汇储备
亿美元
截止到2011年7月,我国 的外汇储备约3.16万亿 美元。世界第一
这 些 数 字 说 明 什 么 问 题 ?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课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法官镇初级中学姚广东【教材依据】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设计思路】“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

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对共和国自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并不全面,为了让学生全面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以大量的图片、数据、事例将百姓生活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分析认识共和国巨变的原因,从而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百姓生活的变迁过程;②了解综合国力的含义、决定性因素、现状。

2.过程与方法:①从大量的图片、数据、事例中感受国家的巨大变化;②通过变化的感受,分析认识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明确以下几个道理:社会主义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国已经是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PPT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及有关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学重点】了解百姓生活的变迁;综合国力的含义、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从发展的事实认识重要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反映百姓生活大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资料并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搜集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最新数据。

(2)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感受共和国巨变.ppt

感受共和国巨变.ppt

【拓展延伸】 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小海 所在的班级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改革开放30年,祖国辉 煌60载”图片展,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小海有感 而发,自制了一份手抄报。 • 1、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3645亿元,2012年51.9322万 亿元。 • 2、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1978年211亿元,2012年 97.4万亿元。 • 3、高等教育在校生:1978年86万人,2012年突破3000 万人。 • 4、 踏着改革开放的旋律,共和国一路走来,她用辉煌 的成就展示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丽画卷! • (1)上面的数字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C. ②④
D. ②③
2.中国,这条腾飞的巨龙,正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让世界发出一声声惊叹。下列能够反映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有 ( )①2007年1月15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签署睦邻友好合作 条约②2007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为 24.66万亿元③2006年9月28日,我国“人造太阳”首轮实验告捷④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志愿者行动
C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 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实力 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①经济力②政治力③国防力④外交力⑤资源力⑥科技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⑥ D.④⑤
1.宋祖英的一首《越来越好》唱红遍了大江南北。“房子大了,电 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了,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反映了( )①大房子小电话是人们 生活的必然趋势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 变化④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课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三原陵前中学李海燕鲁教版九年级第三课第一节一、教材分析本课依据《思品课程标准》中的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能力目标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

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考考点: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

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法。

情景体验、自主感受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家庭的新老照片,并进行整理。

(2)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2、教师准备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度假旅游:1978年国内旅游人数只有旅游人数突破20亿人次,旅游方式也多种多样助游、自驾游……可问学生旅游的经历,学生联想起自己的经历会很高兴,更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休闲娱乐方式方面:过去是听话匣子和打扑克,度假旅游、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会、看电视还是看电影、逛商场还是逛书店任你选择。

中国主持朝核六方会谈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讲话教师总结: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教师:同学们,踏着改革开放的旋律,共和国一路走来,她用辉煌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壮丽八、板书设计百姓生活大变迁感受共和国巨变—原因: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回家自己搜索相关的资料或者图片,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查阅相关知识并且自己探究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对中国巨变的感悟三篇

对中国巨变的感悟三篇

对中国巨变的感悟三篇对中国巨变的感悟篇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她幅员辽阔,山川秀美。

当国歌奏响时,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我们热血沸腾,壮志激昂,东亚病夫已不再成为中国的称号,中国迎来了新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七升天,华夏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你瞧: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大道,低矮的平房和土窑变成了高楼大厦;自行车也不再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私家车却渐渐奔涌出来;补丁的旧衣裳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华丽服饰十分普遍;用粮票才能吃上饭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打打的百元钞票;现在家家都装上了太阳能、煤气、电脑,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液晶数码电视;你听:唐诗、宋词、元曲都不是重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这是现代的流行歌《五星红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我们的国歌,现在流行歌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听了都充满激情。

以前的老土话,成了现在的文明用语: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

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变化,是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人民奋斗的70年,如今九十年代的孩子,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温暖阳光中长大,我们这些祖国的幼苗要更多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会感恩。

我们要踩着先辈们的足迹,学好知识,不懈的努力奋斗,祖国必将越发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也必将越来越美好。

从心灵变迁感悟历史巨变篇二时间的痕迹体现在沧海桑田上,也刻写在人的观念演进和心灵变迁中。

老家重庆忠县马灌镇厚脊沟,是渝东山区的一个古老村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大发展,家乡的小环境也一直在革故鼎新。

假期中从老人忆往、乡亲闲谈中观察村风村貌,把脉世道人心,明显感到70年来发展进步无处不在,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具有代表性。

70年砥砺奋进,筑梦空间越来越广阔,逐梦征程越来越光明。

从当兵最光荣到最爱公家粮,从孔雀东南飞到自己立门堂,国家是最坚实的依靠,时代是最恢弘的舞台。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学习目标】
1、熟记共和国巨变的表现:民富国强
2、理解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及决定性因素
3、通过感受新旧中国的巨变,增进爱国情感。

【重点】共和国巨变的表现
【学习过程】
任务一:百姓生活大变迁
[自主探究]:
分析六幅照片,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合作交流]
你能发现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同学交流和分享。

归纳: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任务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自主探究]
1、说说北京申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
(1)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二位,表明:我国实力不断提升,已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

(2)中国“龙蕊”电脑蕊片问世,“神舟”七号上天……表明:我国突飞猛进,在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3)观察阅兵式图片,说说我国的先进武器,表明:我国的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4)观察六方会谈图片,表明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维护世界与的坚定力量。

[合作交流]
列举我国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收获平台]:
根据学习自己归纳本课知识体系。

自由谈谈个人收获。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陈豪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陈豪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课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内容:山东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第三课《腾飞的东方巨龙》第一项目《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三4.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材分析“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

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教学难点:对小康水平的理解和对综合国力的认识。

课前准备(1)搜集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数据。

(2)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3)搜集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我国在国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资料。

整理搜集的材料,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百姓生活大变迁课前展示课件:播放歌曲《好日子》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我们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展示课题)教师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环节二:教授新课教师:同学们,课前你听到的那首歌曲是什么?(学生答:《好日子》)这首歌反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

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身边的新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观察照片,感受变化。

展示课件:衣食住行看变化照片是生活的历史记录,请同学们观察照片,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教案设计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教案设计
2、通过变化的感受,分析认识变化的原因;
3、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增强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百姓生活大变迁”,主要介绍百姓衣食住行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第二部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主要说明了我国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外交力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尽管内容不多,但却紧紧围绕变化或成就激发了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实现了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和教学的灵魂。每一课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情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并树立起为之奋发学习的决心,将爱国之情不断转化为爱国的行动。
本课例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或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背景,紧密结合百姓身边生活的实际,通过大量的学生耳熟能详时政材料,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正确领导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政治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了解变化或成就
二、完成预习学案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或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1、、从大量的图片、数据、访谈中认识百姓生活的变迁过程,感受国家的巨大变化;
(4)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点拨)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媒体打出,学生记在课本上并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教人
李永泉
备课时间
8月25日
授课时间
8月26日
重点
感受百姓生活变迁
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1课时
难点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教学
用具
多媒体、导学案
学案内容
教法学法
教学内容
教 法 学 法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进入初四教材——国情篇的学习。
欣赏歌曲:《红旗飘飘》,听完歌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为什么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为你骄傲”?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序号:1
课题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李永泉
学习
目标
1、情感:感受祖国巨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看待社会变化的能力。3、知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感受三:恩格尔系数
19世纪,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少,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结论:百姓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让学生在歌曲的情境中,增强爱国情感。
学生认知目标。
中国腾飞,共和国巨变
二、出示目标:
共同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三、自主探究:
感受一:学生欣赏图片
衣食住行的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百姓生活大变迁(物质生活显著提高)
感受二:展示图片
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最新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百姓生活大变迁(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学生自学课本,概括提炼出结论。
引导学生谈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明确它对衡量百姓生活水平的意义。建议学生计算自己家庭一个月的恩格尔系数,判断自己的生活水平。
感受四:多媒体出示图表
学生讨论:图表反映了什么?
感受五:列举自己知道的我国拥有的高新技术,你有什么感悟?
感受六:观看国庆阅兵的视频
思考:国庆阅兵反映了什么?
感受七:议一议:“美媒体称:大量国际援助表明中国朋友遍天下”,说明了什么?
四、知识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对图标进行归因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中国是经济大国还是经济强国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当堂巩固、记忆,落实基础知识。
测试内容(见《同步训练》)




百姓生活大变迁:物质和精神
感受共和国巨变
1、经济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2、科技
3、国防、军队
4、外交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